|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共享书画

陕西石泉: 画家周晋生动演绎鎏金铜蚕献宝故事

       文艺达人早出晚归,二易其稿,半月方成,《 鎏金铜蚕之家献宝记》赠送鎏金铜蚕献宝之家
  今年5月,石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周晋和西安知名媒体达人刘宽先生来到石泉池河镇谭家湾村。慕名拜访谭福全先生的遗孀傅远香老太婆。她的女儿谭可菊讲述了他们家和鎏金铜蚕的故事,感触颇深,触发了用画作展示这个美丽传奇的激情。正是这种无私奉献、淳朴善良的献宝精神,激励着周老师去构思创作一幅《 鎏金铜蚕之家献宝记》,他先是整理素材、构思,一周后开画,第一稿感觉不满意,又画了第二稿,每天晚上画到深夜才回家,第二稿花了整整五天时间完成。又去画廊装裱,挑选了一个崭新的实木画框安装好,6月20日,亲自送往池河镇,赠送给谭可菊女士。
  这幅三联画卷长160cm,宽110cm。中间主体是表现付妈妈养蚕的场景,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养育了六个子女,他们都成家立业,各有所成。付妈妈守护着老屋,她忘不了脚下这块黄土地,勤劳生活了一辈子……右边这幅是特写,蚕宝宝献出去了,但是她忘不了,好像他的孩子一样,她摸抚摸着这个红匣子,感慨万千……下半部画的是鎏金铜蚕的特写,写实手法表现它迷人的神韵。左边以水墨雕琢的语言再现了谭福全先生发现鎏金铜蚕的一瞬,身后盛开的菊花仿佛诉说着一位朴实农民感人的献宝故事。同时,谭福全、池河、谭家湾、1984、12月20日等代表性的词条被嵌入画中。下面是石泉县福全春菊公司开发的文创产品;画有深意——蚕是祥瑞的象征,生命的周而复始,象征着生发和财富……整幅画以蒙太奇的方式表现了鎏金铜蚕之家献宝的故事,同时,人物背景以秀美的池河谭家湾为远景,这是一块儿迷人的土地,预示着一定会迎来更多追寻的热潮。
  这幅画要表现什么,体现什么精神?
  周老师说:通过主题人物画为载体来展示鎏金铜蚕”献宝之家风采,大力弘扬桑蚕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同时通过主题人物画为载体传承弘扬金蚕精神,奉献、爱国、奋斗、传承精神。听他娓娓道来......
  桑蚕文化。2000多年前桑椹就是皇帝的御用补品,民间称为“圣果”。多年来,石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蚕桑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家持续开发利用蚕、桑、丝、叶、根、菌、食、药、游等相关产品,力争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助推经济发展。
  丝路文化,石泉是“鎏金铜蚕·丝路之源”,国宝“鎏金铜蚕”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丝路文明。
  农耕文化,也包括桑蚕文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农耕社会农本天下的历史,一个原始村落,春耕秋收,渔猎采茶,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绵延繁茂,农耕生活积淀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农耕文化意义重大。
  以鎏金铜蚕主题人物画为载体传承弘扬金蚕精神
  周老师曾和县政府督察长、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刘宇星院长、知名媒体达人卢剑利先生深入交流探讨,对“金蚕精神”感悟颇多……
  一是爱国精神。1984年,一个意外发现,唤醒了一段沉睡在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这个人就是石泉池河镇谭家湾村村民谭福全,他的意外发现让中华民族复兴古老丝绸之路的伟大物证“鎏金铜蚕”横空出世。当年他借了50元路费严严实实包裹着鎏金铜蚕搭班车赶往西安,将这个宝贝捐献给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难道不是爱国精神吗?
  二是奉献精神。蚕的一生是踏踏实实默默奉献,不哗众取宠,最后把积累的能量和精华全部吐出来奉献给了人类。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和担当。
  三是奋斗精神。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不能等靠要,坐享其成,由卵到蚕,由蚕到蛹,再到蛹羽化成蝶展翅飞翔,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自我超越,华丽的转身。
  四是传承精神。中华民族在不断地传承,终于迎来了又一次繁荣盛世,我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最后周晋老师说:文艺工作者要守正创新,表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品要有温度,接地气,作为美术人,应该挖掘石泉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范,如蒙蒙细雨,沁润人心……
  周晋老师艺术简历
  周晋,陕西石泉人,先后毕业于陕西商洛学院首届美术系,进修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9—11月结业于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北京)—山东国展创作班,2018年7月—2019年8月研修于中国人民大学李晓松艺术工作室;现为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创作类) 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李晓松艺术工作室画家、安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石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入展专业美展简况:
  2006年9月,中国画作品《地球生命和平颂》入选国家文化部艺术中心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地球生命和平全国大型人物画展”。
  2014年9月 中国画作品《轮回》入选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首届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
  2015年7月中国画作品《梦回黄山》 入围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办的“中国梦-黄山魂” 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览。
  2017年8月,中国画作品《春回古街美石泉》入选(不设奖)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主办“美丽乡愁—陕西旅游文化名镇”美术作品展览。
  2018年8月,《丝路探宝记》入围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办的 “2018——翰墨神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
  个人作品入编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生命和平”全国大型人物画展作品集》、山东美术出版社首届《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当代新锐新人力作展作品集》的书籍等五部。作品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甘肃省陇西县人民政府、国家林业总局、河南艺术中心、青岛致尚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后记
  1984年初冬时节,陕西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农民谭福全与家人一起在家门口的池河淘沙金时,意外发掘一枚“鎏金铜蚕”。后经鉴定这枚鎏金铜蚕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2000年谭福全患病去世,今年82岁的遗孀付远香一直守护着老屋,每年都坚持养蚕,并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他们家和鎏金铜蚕的故事。
  谭家湾的谭家族人,以养蚕为生,冬季无法养蚕时,便通过淘金贴补家用。付远香说:“1984年冬月,一家人在河里掏沙金时发现一枚金蚕,我们专门做了个木匣子,用红布包裹,小心收藏。1985年9月,谭福全拒绝了文物贩子出8000元高价收购这枚金蚕的非分请求和回报2万元巨款的诱惑,在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情况下,向妹妹借了50元路费,搭班车赶往西安,将这个宝贝无偿献给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82岁付妈妈至今坚守在谭家老屋,女儿谭可菊在鎏金铜蚕文创产品展示中心。传播金蚕文化,讲好金蚕故事成了一家人的责任和义务。2019年,依托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谭可菊创立了石泉县福全春菊文化旅游公司,开发了鎏金铜蚕系文创产品,个性化的艺品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当代中国画之一极,就是用笔墨塑造“熟悉的陌生”,表现这样的人体美。   尽管有太多的艰难,但新时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具备面对人体挑战的能力,一田水墨世界中的

2025-06-11 22:05:02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09 17:13:16

西北建设杂志社讯 2025年6月7日,陈香梅世界艺术家协会第十四届第五次文化艺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交流思想、增进情谊、互学共进”为核

2025-06-09 08:37:45

2025年6月1日,庆祝六一儿童节这一重大节日里,着名画家长安仙鹤王梦庐国画展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自贸保税大厦举行,陕西省西安市文化艺术领域,各书画协会会长及代表,企业家,

2025-06-04 10:53:12

  2025年5月29日下午,端午节前夕,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办高新时代社区里,芳香的艾叶香包与粽子的清香,夹杂着浓浓的书画墨香味,四处洋溢着端午节日的文化气息。香味四溢的五

2025-05-29 17:58:00

  2025年5月15日“全民国防教育新长征之五——菏泽站”暨“红色江山万里图——宝塔山卷”创作展览活动在位于山东菏泽三地举行,

2025-05-26 17:12:57

  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陕西省渭南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作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和优抚安置大市,渭南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

2025-05-26 16:59:5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