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 画家周晋生动演绎鎏金铜蚕献宝故事
文艺达人早出晚归,二易其稿,半月方成,《 鎏金铜蚕之家献宝记》赠送鎏金铜蚕献宝之家
今年5月,石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周晋和西安知名媒体达人刘宽先生来到石泉池河镇谭家湾村。慕名拜访谭福全先生的遗孀傅远香老太婆。她的女儿谭可菊讲述了他们家和鎏金铜蚕的故事,感触颇深,触发了用画作展示这个美丽传奇的激情。正是这种无私奉献、淳朴善良的献宝精神,激励着周老师去构思创作一幅《 鎏金铜蚕之家献宝记》,他先是整理素材、构思,一周后开画,第一稿感觉不满意,又画了第二稿,每天晚上画到深夜才回家,第二稿花了整整五天时间完成。又去画廊装裱,挑选了一个崭新的实木画框安装好,6月20日,亲自送往池河镇,赠送给谭可菊女士。
这幅三联画卷长160cm,宽110cm。中间主体是表现付妈妈养蚕的场景,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养育了六个子女,他们都成家立业,各有所成。付妈妈守护着老屋,她忘不了脚下这块黄土地,勤劳生活了一辈子……右边这幅是特写,蚕宝宝献出去了,但是她忘不了,好像他的孩子一样,她摸抚摸着这个红匣子,感慨万千……下半部画的是鎏金铜蚕的特写,写实手法表现它迷人的神韵。左边以水墨雕琢的语言再现了谭福全先生发现鎏金铜蚕的一瞬,身后盛开的菊花仿佛诉说着一位朴实农民感人的献宝故事。同时,谭福全、池河、谭家湾、1984、12月20日等代表性的词条被嵌入画中。下面是石泉县福全春菊公司开发的文创产品;画有深意——蚕是祥瑞的象征,生命的周而复始,象征着生发和财富……整幅画以蒙太奇的方式表现了鎏金铜蚕之家献宝的故事,同时,人物背景以秀美的池河谭家湾为远景,这是一块儿迷人的土地,预示着一定会迎来更多追寻的热潮。
这幅画要表现什么,体现什么精神?
周老师说:通过主题人物画为载体来展示鎏金铜蚕”献宝之家风采,大力弘扬桑蚕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同时通过主题人物画为载体传承弘扬金蚕精神,奉献、爱国、奋斗、传承精神。听他娓娓道来......
桑蚕文化。2000多年前桑椹就是皇帝的御用补品,民间称为“圣果”。多年来,石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蚕桑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家持续开发利用蚕、桑、丝、叶、根、菌、食、药、游等相关产品,力争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助推经济发展。
丝路文化,石泉是“鎏金铜蚕·丝路之源”,国宝“鎏金铜蚕”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千年“鎏金铜蚕”,见证了丝路文明。
农耕文化,也包括桑蚕文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农耕社会农本天下的历史,一个原始村落,春耕秋收,渔猎采茶,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绵延繁茂,农耕生活积淀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农耕文化意义重大。
以鎏金铜蚕主题人物画为载体传承弘扬金蚕精神
周老师曾和县政府督察长、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刘宇星院长、知名媒体达人卢剑利先生深入交流探讨,对“金蚕精神”感悟颇多……
一是爱国精神。1984年,一个意外发现,唤醒了一段沉睡在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这个人就是石泉池河镇谭家湾村村民谭福全,他的意外发现让中华民族复兴古老丝绸之路的伟大物证“鎏金铜蚕”横空出世。当年他借了50元路费严严实实包裹着鎏金铜蚕搭班车赶往西安,将这个宝贝捐献给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难道不是爱国精神吗?
二是奉献精神。蚕的一生是踏踏实实默默奉献,不哗众取宠,最后把积累的能量和精华全部吐出来奉献给了人类。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和担当。
三是奋斗精神。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不能等靠要,坐享其成,由卵到蚕,由蚕到蛹,再到蛹羽化成蝶展翅飞翔,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自我超越,华丽的转身。
四是传承精神。中华民族在不断地传承,终于迎来了又一次繁荣盛世,我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最后周晋老师说:文艺工作者要守正创新,表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品要有温度,接地气,作为美术人,应该挖掘石泉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范,如蒙蒙细雨,沁润人心……
周晋老师艺术简历
周晋,陕西石泉人,先后毕业于陕西商洛学院首届美术系,进修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9—11月结业于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北京)—山东国展创作班,2018年7月—2019年8月研修于中国人民大学李晓松艺术工作室;现为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创作类) 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李晓松艺术工作室画家、安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石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入展专业美展简况:
2006年9月,中国画作品《地球生命和平颂》入选国家文化部艺术中心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地球生命和平全国大型人物画展”。
2014年9月 中国画作品《轮回》入选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首届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
2015年7月中国画作品《梦回黄山》 入围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办的“中国梦-黄山魂” 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览。
2017年8月,中国画作品《春回古街美石泉》入选(不设奖)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主办“美丽乡愁—陕西旅游文化名镇”美术作品展览。
2018年8月,《丝路探宝记》入围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办的 “2018——翰墨神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
个人作品入编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生命和平”全国大型人物画展作品集》、山东美术出版社首届《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当代新锐新人力作展作品集》的书籍等五部。作品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甘肃省陇西县人民政府、国家林业总局、河南艺术中心、青岛致尚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后记
1984年初冬时节,陕西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农民谭福全与家人一起在家门口的池河淘沙金时,意外发掘一枚“鎏金铜蚕”。后经鉴定这枚鎏金铜蚕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2000年谭福全患病去世,今年82岁的遗孀付远香一直守护着老屋,每年都坚持养蚕,并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他们家和鎏金铜蚕的故事。
谭家湾的谭家族人,以养蚕为生,冬季无法养蚕时,便通过淘金贴补家用。付远香说:“1984年冬月,一家人在河里掏沙金时发现一枚金蚕,我们专门做了个木匣子,用红布包裹,小心收藏。1985年9月,谭福全拒绝了文物贩子出8000元高价收购这枚金蚕的非分请求和回报2万元巨款的诱惑,在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情况下,向妹妹借了50元路费,搭班车赶往西安,将这个宝贝无偿献给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82岁付妈妈至今坚守在谭家老屋,女儿谭可菊在鎏金铜蚕文创产品展示中心。传播金蚕文化,讲好金蚕故事成了一家人的责任和义务。2019年,依托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谭可菊创立了石泉县福全春菊文化旅游公司,开发了鎏金铜蚕系文创产品,个性化的艺品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2024年5月22日藏大书画院赴鄠邑区甘河街道运渠店村书画交流创作笔会圆满成功。 参加本次活动鄠邑区甘河街道运渠店村书画交流创作笔会的书画老师有西安纳才文化发展
2024-05-23 09:39:12
王书田,生于1945年6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0年不满15岁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軍特招入伍,成为一名空軍飞行学员,后因家國需要,保送浙江大学进修国防专业,退休前一直在国防軍工
2024-05-22 14:38:11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实力派书法家、诗人、作家王驱虎(笔名雪松)。王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画界享有盛誉。在共享书画平台的交流中,他向我们分享
2024-05-22 10:47:54
邱良生,国画艺术家,执着于传统艺术创新。他传承齐白石画虾精髓,创新彩龙虾作品,展现生动传神、寓意深远。作品蕴含丰富文化寓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作为国礼作品走向世界,发扬光
2024-05-21 12:14:35
江苏无锡刘观庆、肖元辉、周舜卿、田东霞四位昔日的锻造之缘、钢铁之缘,今日的文化之缘、书画之缘,令我心仪,远在延安的我,送上一副对联、一首小诗,祝愿《寄情山水间,丹青绘锦
2024-05-18 13:22:0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