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有根·竹有节·画有韵
——著名画家刘天鹰教授花鸟画作品赏析
天鹰老师的画雅俗共赏,尤其是“花鸟画”,匠心独运,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看天鹰老师作画是一件很惬意、很享受、开眼界、长知识的事情。就像窗前品茶,时而听雨荷观劲竹,时而赏金菊看雪梅……思绪随笔锋而起伏,心潮随色彩而驿动,总让人心悦诚服,发自内心地赞叹。
初识天鹰老师是在新冠疫情之前的一次笔会上。细身高挑的身材宛若挺拔的修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细语寡言,但说出去的每一句话却都有板有眼有分量。案前一心作画,两耳不闻杂言,一副谦谦君子、学者风范。参加笔会的人中,天鹰老师当是最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艺术家了——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书画协会理事、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邯郸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邯郸画院副院长、邯郸市花鸟学会常务会长。
其作品被《国画家》《中国画名家小品丛书》《中国花鸟画名家技法图典》《河北省文艺界》《河北省美术文献》等国家、省级多家杂志、丛书及出版社收录出版。
也许是有“眼缘”,也许是“惺惺相惜”,之后跟天鹰老师接触越来越多,对天鹰老师、对天鹰老师的花鸟画了解得也就越来越多。 (一)
天鹰老师原名刘天英,字子翮,号乾安布衣,“天鹰”是其笔名。
“乾安布衣”缘何而来?
天鹰老师出生地河北成安,史称乾侯邑,是中国古代最早发达的城镇之一,这里自春秋时期即建立了乾侯政权。“乾安”或许因此而来,“布衣”乃天鹰老师自谦之词。成安县城虽然不大,但文化底蕴却颇为深厚,历史上名人辈出,不乏鸿儒大家。
《三字经》中“大小戴,注《礼记》”所指的西汉大儒戴氏叔侄就出生在成安;隋朝时佛教大乘禅宗第二代祖师、中国佛教禅宗第一人慧可,长期在成安讲经说法并圆寂于此;大宋明臣寇准曾在此为县令,乡人建寇公门为念。中国著名的小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电影美术家秦威等现代名家均出生于成安。
天鹰的祖父是当地少有的民间艺人,擅纸扎、油漆、糊裱、泥塑、玻璃画等技艺,手法精湛,颇有时名。其父多年在基层做领导工作,公务之余亦痴迷于勾花点叶,其画艺亦是小有名气。
南怀瑾先生说:“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社会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道场。”幼承庭训,长享余泽。乡风的熏染、家学的沾溉,耳濡目染,天鹰自幼在心里就埋下了艺术的种子,对笔墨丹青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过人的天赋。
上世纪七十年代,天鹰以优异的成绩和美术功底考入了河北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装潢工艺,从此开启了人生的艺术之路。毕业后分配至邯郸地区展览馆工作,恰与著名的花鸟画大家马志丰先生成为同事,并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
“我很幸运,我觉得连上苍也在引导我朝着这条路走下去。”每当提起这段经历,天鹰总是信心满满。
马志丰先生当时已是艺术名家,尤其是小写意花鸟画深得王雪涛大师亲授,不仅传统功力深厚,而且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
天鹰与之朝夕相处,虚心求教,以师礼事之。“废纸三千,秃笔成冢”,刻苦修为,日渐精进,不仅扎实了基本功,而且由技入道,理念与技法日臻成熟并在花鸟画领域脱颖而出。
1991年至1993年,天鹰老师又考入了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并得到了著名画家、天津美院吕云所教授的悉心指导。
期间广博萃取,细心揣摩古今名家的名篇名作,吃透其笔法、墨法、章法,入心悟道,孜孜不怠,不仅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花鸟画作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用墨浓淡沉稳、行笔率直宽舒、气韵灵动有神、意境幽美深远的格调与特色,妙造自然而高韵有气骨。 (二)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审美情趣各异,在天鹰老师一系列的画作中,余以为,“竹”当推其首。
近年微信兴起,天鹰老师又多了一个网名——“风竹”,可见画家自己对“竹”也是情有独钟。
竹是气节的象征,向来以其高洁不俗、顽强坚韧的品格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推崇。
北宋诗人王令在其《竹赋》中赞曰:“临临兮其高其可仰也,挺挺兮其直其不可以枉也。其立自树而不倚,其长绝众而不离;恬无盛衰,以听四时。”
画家亦然。
久之,竹四时长茂、青翠挺拔的奇姿便会进入画家的胸怀,构成情志贯注于竹的意象。
常言道,字如其人画如其心,艺术是画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直接反映,作品的风格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画家的个性和思想。
历史上画竹大家如文同、柯九思、徐渭、郑板桥等等,其每一副作品都留下了画家个人独特的情感烙印。
天鹰老师谦谦如君子,其笔下的竹虽形态万殊,但株株皆有君子之风。
天鹰酷爱竹子,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去江浙皖赣观竹、品竹、悟竹,以期成竹在胸。写生的本子中既有风和日丽下的儒雅之气,也有疾风暴雨中的倔强不屈……丰富了竹的形态,获得了新的感受,悟出了更深一层的内涵。
清代画竹名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自述其画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天鹰老师与板桥大师虽画风不同,画技有别,但基本画理却古今如一。
天鹰画竹之所以能够达到构思之妙,下笔之神,用墨之润的境界,也是经历了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样如此苦心劳力之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亦或可以称作获得“诗意栖居”的心灵之路。 天鹰老师画竹多以群竹、丛竹、竹林为主,以表现竹的自然之美及浩然大气。善于纵观全局,并在整体布局中找准画“眼”,着以重墨。竹枝交错、竹叶纷披、阴阳遮掩、远近疏密,每一笔都在渲染竹的生命神韵。
“风竹”也许最能体现画家的艺术功力和竹的坚韧品格,观其画,仿佛可以听到“飒飒”的风声在竹林回荡,有如身临其境。偶尔也有三两枝细竹或芽笋,大多散见于小品。
画竹也是天鹰老师最得意的作品。《高风亮节》1991年荣获全国国画大展二等奖,《清风》2006年入选中国画万里行全国巡展。
2006年至2010年期间,以竹子为主题的画作《相依》《佛风霏雨》《竹韵》连续三次应邀参加了“海峡两岸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1年《风晴雨露》竹画四条屏入选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国画名家四条屏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3年在世界华人大会上,刘天鹰作为画家代表将墨竹《节节高》作为国礼赠送给乌干达国王伊古儒·索罗曼·卡法布萨。 (三)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艺术之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新石器的彩陶、殷商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都有花鸟图案的出现,孕育了中国“花鸟画”的雏形。
唐代以后,花鸟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独立成科,一花一鸟、几片叶、一枝藤、以少胜多、清新明快的手法以及借物抒怀、寓意吉祥的形式深受文人志士及布衣大众的喜爱。
及北宋,花鸟画之画艺与画论达到极盛,主张师造化、形神兼备,塑造“高韵”有“气骨”的形象。
当今,写意花鸟蔚然成风,画家也多如过江之鲫。然而,能卓然不群、超脱时流者却凤毛麟角。
天鹰老师于花鸟一艺几十载孜孜以求,画艺画风精炼独到,当属佼佼者之一。
天鹰老师是一位颇具感情色彩的画家,带着感情作画,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感悟融入作品中,用笔墨情趣表现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他常对学生讲:“画画要用感情,作品只有融入了画家的个人情感才有灵魂和生命力。”
他的画根于传统而巧于变化,构图大气,笔墨恣纵,画意深邃,开与合、密与疏、虚与实、远与近讲究自然造化,虚能走马,密不透风,通过点与线的纵横穿插、多种个性化的笔墨技法,营造一种视觉流动的气韵,赋予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只鸟律动的生命。
物我相融,极具艺术魅力。犹如白石老人用笔尖引逗宣纸上的蛐蛐,天鹰老师的画中,荷尖儿的蜻蜓、枝头的麻雀,仿佛有一触即飞的感觉。
“古人墨法,妙于用水。”笔墨只有依靠水的妙用,方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天鹰深得其中奥妙真谛,以枯笔取气,用湿笔取韵,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的妙用,因而画中总是充满了润泽清晰之象。
或泼、或冲、或洒,水与墨浑然一体。探索、创新、实践,天鹰将中国山水画中的“积墨”之法大胆用于花鸟画创作,苍茫沉郁,笔补造化,烟岚氤氲,朦胧幽深,大大拓展了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
这一技法在天鹰老师《清韵》《鱼戏莲叶间》等以“荷”为主题的画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借传统国画的笔墨色彩手法来表现西方绘画所崇尚的光质感艺术,孕抽象于具象之中,达到变化多样的视觉效果。 此外,天鹰老师对用色也颇为考究,画中常见水石并用,以艳衬雅。
石色斑斓明润,水色如烟如霞。有色墨交融者,色借墨而生辉,墨因色而含韵。
首届中国百名画家知识产权保护优秀作品展中天鹰老师的获奖作品《胜似春光》及2005年在“福禄寿喜、梅兰竹菊”全国画展中获得银奖的代表作《傲骨》,均为这一技法运用的佳作。
在天鹰老师的画室,偶尔看到了这样一则字体隽秀的手书:“任何艺术最终关注的是精神所在,即自然界万物的生命本质。作为一个现代画家,笔墨应随时代,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源泉,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去发现、捕捉自然界中蕴藏的美,并用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创造物态结构、反映社会生活、引起观众共鸣。”
虽然天鹰谦称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感悟而已,但正是在这种感悟的指导下,天鹰老师一次次走进自然,主动寻找生活中的审美情趣,练技悟道,视艺术为终身追求而不懈努力,方能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品,在中国花鸟画这个艺术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至今,天鹰老师已过花甲之年依然笔耕不辍,令人佩服。
2024年03月03日于邯郸美的城
作者简介
刘大明,河北邯郸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河北工程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2000年初介入餐饮管理及协会工作,曾荣获“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经理人”、“亚太区餐饮业终身成就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十年前开始关注并学习书法,多次参加大型书展并获奖,曾荣获“全国首届‘羲之杯’书画大赛一等奖”、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邯郸市“喜迎二十大硬笔书法大展”金奖等,著作出版《甲骨文书法成语词典》一书,已由国家一级图书馆、一级博物馆及殷墟永久性收藏。现任亚洲餐饮联业协会中国区副主席及“亚餐联·餐旅书画艺术研究院(中国)”院长。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2024年5月22日藏大书画院赴鄠邑区甘河街道运渠店村书画交流创作笔会圆满成功。 参加本次活动鄠邑区甘河街道运渠店村书画交流创作笔会的书画老师有西安纳才文化发展
2024-05-23 09:39:12
王书田,生于1945年6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0年不满15岁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軍特招入伍,成为一名空軍飞行学员,后因家國需要,保送浙江大学进修国防专业,退休前一直在国防軍工
2024-05-22 14:38:11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实力派书法家、诗人、作家王驱虎(笔名雪松)。王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画界享有盛誉。在共享书画平台的交流中,他向我们分享
2024-05-22 10:47:54
邱良生,国画艺术家,执着于传统艺术创新。他传承齐白石画虾精髓,创新彩龙虾作品,展现生动传神、寓意深远。作品蕴含丰富文化寓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作为国礼作品走向世界,发扬光
2024-05-21 12:14:35
江苏无锡刘观庆、肖元辉、周舜卿、田东霞四位昔日的锻造之缘、钢铁之缘,今日的文化之缘、书画之缘,令我心仪,远在延安的我,送上一副对联、一首小诗,祝愿《寄情山水间,丹青绘锦
2024-05-18 13:22:0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