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共享书画

民俗画卷中的旬邑风情与文化传承——王新民《俗海采珠》等民俗作品刍议

  在中华文化的广袤星空中,民俗文化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王新民的《俗海采珠》,以及此前出版的《乡风乡韵》《俗海拾贝》《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等作品,犹如民俗画卷中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旬邑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历史传承、人文风貌与生活智慧,为民俗文化的灿烂星空增添了一抹喜人亮色。

  一、旬邑民俗的多彩画卷

  古豳地——今旬邑,这片承载过先祖们生活轨迹的土地,见证了无数的世事变幻和岁月沧桑。大地起伏,河川时肥时廋;大水走泥,沟壑纵横改形。在天地悄无声息的旋转中,尽管逝去的无数个春夏秋冬将一切变得面目全非,但在世代更替中总有现世的崭新存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常态化生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于是,生活方式便多姿多彩。诚然,这“多姿多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循序渐进中叠加起来的。在叠加的物质和非物质“元素”中,许多由传承而来,地域风俗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能幸存至今的“风俗”,无疑是对先民们改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佼佼者”。那么,这些“风俗”是什么?“长”啥样?王新民的民俗作品给出了答案!

  《俗海采珠》洋洋洒洒近30万字,分“心灵感应”“美丽传说”“地名溯源”“俗海采珠”“二十四节气与咸阳农事”和“俗海探究”六部分,其中,“心灵感应”是对往事的回忆,彰显了作者对过往的“物、事、人”或某些场景的“感念”“感伤”;“美丽传说”和“地名溯源”,是对某些地方风物、俗情和村落的溯源,凸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感的“感叹”“感慨”;“俗海采珠”和“俗海探究”,是对当今某些地域风俗标志性事件的记叙和条分缕析,体现了作者披沙拣金时的“感触”“感动”;“二十四节气与咸阳农事”则更为精到,再现了作者对“精致”“精准”“精妙”农业文化的“感受”“感奋”。全书对以上六类“情境”的记叙,都是在地域风情这个大环境下展开的,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铺陈纪实,还是对主观意识的娓娓道来,皆夹杂着司空见惯的“俗事”“俗情”“俗景”。“俗”,接地气、近人情。天下熙熙,有几人可超凡脱俗?即使是那些所谓的“显赫者”,上溯几代哪个未被“农耕文化”熏染过?于是,作者笔下的“俗”,便成了众多读者眼中的“稀罕”和心中的“雅”,尤其是对心心念念故乡的旬邑在外“游子”而言,更是如此:有纸上排列布阵的“乡情”,何须梦回故里解“乡愁”!

  请看——

  在“心灵感应”这一辑,作者以“小镇三景”为开篇,以“生活变迁话吃穿”收尾,中间重头戏是对“老油坊”“老窑院”“老杏树”和“老井”等物、事、人的念想,字里行间皆是原汁原味的乡风。从朱三卖豆腐的吆喝声,到将油菜籽“晒、磨、蒸、榨”的榨油程序;从窑洞崖面上“腕臂粗”的酸枣树,到在杏树下做针线活的妇女和嬉戏的顽童;从“灌黄鼠”的童趣,到“看戏”者的千姿百态等,扑面而来的是浓郁乡韵。尤其是在“俗海采珠”一辑,呈现出了地地道道的“旬邑味”。比如:《咸阳人备年》《关中民间过大年》等,再现了渭北高原的“年味儿”: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后几天,天天有讲究:祭灶、上坟请祖先,磨面、做豆腐、在土炕上给面盆盖上厚被子发面蒸馍馍,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还有“耍社火”“送灯笼”“燎疳节”等,见字如画,全在眼前。更有那“追女子送花(枣)糕”“五豆节”“喝喜”“旬邑娃娃过满月”“赍发女子”等,述说的皆是旬邑人情世故。其余篇章,亦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研究,将旬邑、乃至咸阳一带的民风民俗逐一梳理,从古老传说到近代变迁、从传统习俗到当代发展,每一篇文字仿佛是历史的回声:春节的社火、元宵节的花灯、端午节的粽子……这些画面感极强的记叙呈现出的传统节日等习俗,承载着旬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敬仰,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生动实践。

  此外,《俗海采珠》等作品集插配的旬邑传统建筑、民间艺术作品、民俗活动场景等图片,既丰富了内容,又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到了旬邑民俗文化的历史厚重感。

  二、民俗的魅力与生活智慧

  王新民用朴素文字绘就的民俗图景之所以吸引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展现了旬邑民俗的独特魅力和生活智慧。

  民俗,是一个地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行为规范。《俗海采珠》等作品展现的旬邑风情,使读者领略到了古豳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旬邑一带的婚礼、葬礼、祭祀等习俗,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以传统婚礼为例,从定亲到结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和寓意:定亲时的彩礼、嫁妆,婚礼上的拜堂、敬酒等仪式,体现了旬邑人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责任;葬礼习俗,则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缅怀。这些习俗,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生活智慧,它启示人们应如何尊重生命、珍惜亲情、传承文化;尤其是旬邑剪纸、刺绣、面花等民间艺术,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凝聚了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王新民费心劳神地将这些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传承人等挖掘、整理后捧献给读者,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民间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王新民的民俗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旬邑及周边地域的民间信仰和传说故事,内容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真实的反映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石门爷”传说,讲述了秦始皇太子扶苏在旬邑的故事,体现了旬邑人民对忠诚、善良、勇敢等品质的赞美和追求。类似这样的民间信仰和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民俗文化,更有着深刻的人生启迪。

  节日习俗,是传承中的文化瑰宝。王新民在记叙旬邑节日习俗时,犹如一位虔诚的传道授业者,恨不得一口气把前因后果讲清说透。比如,春节时的非凡热闹:在腊月开始的筹备阶段,乡民们打扫房屋的传统清洁方式洋溢着对新年新气象的期盼;在制作腊味时,对食材的挑选、腌制手法以及悬挂腊味的讲究,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包饺子的场景,充满了温馨的仪式感,甚至连饺子馅的寓意、饺子的形状,以及摆放方式等,都与当地民俗紧密相连;元宵节花灯会的热闹更是别具一格,各种造型独特的花灯背后,既有精湛制作工艺的传承,又有相关民间故事的支撑,从花灯的扎制材料到图案绘制,从猜灯谜的谜面设计到奖品设置等,都反映出了古豳旬邑的独特文化魅力。

  民间礼仪,往往表达的是“深情”“厚意”。大概正是这个原因吧,王新民对婚丧嫁娶等民间礼仪的描写细致入微。比如,在描述婚礼时,从说媒阶段的巧妙周旋到定亲时的礼品交换等,每一个环节都折射出当地风俗特色;迎亲时,花轿的装饰、迎亲队伍的规模,以及路线选择等,都有着严格的规矩,这些规矩是家族传承、地域文化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综合体现;新娘的服饰妆容、嫁妆的种类与数量等细节,既展示了家族的经济实力,也反映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尤其是丧葬习俗,从停灵期间庄重肃穆的守灵仪式、灵堂的布置,到亲属的孝服、哭丧等,都是先祖们严格规定的程序和动作,呈现出了对逝者的敬重与缅怀;出殡时送葬队伍的排列、哭丧仪式及流程等,体现出了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对生死的敬畏之心,等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俗海采珠》等民俗作品,之所以能从多维度展现出民俗的魅力与生活智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即古豳地人的常态化生活;“这源头”,就是作者对洇染自己数十年的“活水”中“风俗元素”的追溯和探究。

  三、乡土韵味与文化底蕴的交织

  民俗文学中的“俗”是地方特色,因此用文字记叙和描述时语言必须“俗气”,且有“土”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就必须有“一方水土”的水土味,即乡土味。但这个乡土味“土”中有“洋”,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王新民深谙此理,所以他在作品中“土”“洋”结合,以“俗”呈“雅”。具体讲,主要特点有三个:

  一是质朴自然的乡土气息。王新民的作品语言,充满了质朴自然的乡土气息。大量方言词汇的运用,使作品极具地域特色。例如,“咥饭”“谝闲传”“干粮”“盘缠”等方言,使人物生动鲜活,仿佛能听到看到旬邑乡党交谈的音容相貌。在描述乡村生活场景时,用“一碗稀糊糊搅团”“日头爬上了山峁峁”等“俗语”,托出了司空见惯的“俗景”,言简意赅,情景交融。还有对“麦黄糜黄、绣女下床”等民间格言及俚语的运用,通俗易懂的传递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农耕文化知识。更有对民间传说、谚语、歌谣等的巧妙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了作品文化底蕴,使故事更为神秘有趣。

  二是富有节奏感的叙述语言。在描写民俗活动或场景时,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比如对社火表演的描摹‌:“那高跷上的人儿,像是踩在云朵上,摇摇晃晃却又稳稳当当。他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戏服,脸上画着夸张的妆容,手中的扇子如彩蝶飞舞,脚步随着锣鼓声有节奏地跳动,仿佛一群下凡的神仙在人间嬉戏”。通过类似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呈现出了社火表演的热闹场景;再看对民间手工艺品的描绘:“那剪纸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剪刀在纸间穿梭,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蹦了出来,红红的眼睛,长长的耳朵,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上跳走”。通过这一系列细腻的描写,使读者对旬邑的剪纸艺术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再以《九月九追女子送花(枣)糕》一文为例:“‘担起担子豁起风,还比骑马坐轿轻;骑马颠、坐轿晕,担子越担越有劲’。那些爱凑热闹的娃娃,一伙一伙地追前撵后,趁挑担者不注意,顺手摘一支,即使被发现,挑担者也不会去责怪他们,只是快乐地说,‘别急,别急!还没到时候哩!’说罢,又笑盈盈地挑着担子继续前行……重阳节午饭过后,待亲家离开,婆婆便把媳妇娘家送来的花糕摆放在厅堂院落,任凭村院邻里的女人品赏评论,放任孩子们抢来夺去,谁家抢得早、抢得快,自然婆家高兴,娘家人脸上也有光……”作品中随处可见的类似语言,长短相间,在情节跌宕起伏处节奏加快,营造出了紧张氛围;在抒情或描述平静生活场景时,节奏舒缓,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正是通过这种富有节奏感的叙述,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是独特魅力的多元呈现。首先,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

  王新民擅长以小见大,通过讲述小人物、小事件展现旬邑民俗文化。比如,从一个普通农户家庭的春节筹备过程中,折射出了整个旬邑地区乃至周边县市的春节习俗全貌;通过描写一位老艺人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经历,展现出了旬邑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等等。这种叙事手法使作品贴近生活,更易引起读者共鸣。同时,也呈现出了民俗文化在民间的根基和传承脉络。其次,寓情于景的描写方式:比如,在描写秋天丰收的田野时,他写道:“金黄的麦浪在秋风中翻滚,饱满的麦穗像是在欢快地舞蹈。农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弯下腰,收割着一年的希望。远处的山峦也仿佛被这丰收的喜悦感染,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对丰收场景的描绘,洋溢着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及获得丰收后的喜悦,使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体会到了旬邑人民的丰富情感世界。第三,多元的民间信仰体系:在王新民的民俗作品中,展现了丰富多元的民间信仰。除了对自然神灵和祖先的崇拜外,还有对各种行业“神灵”的膜拜。比如,当地木匠尊崇鲁班为祖师爷,在重要节日会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技艺精进、工作顺利。这些信仰习俗贯穿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了旬邑人民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祈愿。第四,农耕文化的深刻印记:农耕文化在王新民作品中无处不在,从耕种时节的祭祀仪式到收获季节的感恩庆典,都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敬畏。例如,对春耕时耕牛披红挂彩习俗的描写,不仅是对耕牛这一劳动伙伴的敬重,更反映出了农耕社会中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有各种农事活动中的禁忌和习俗等,再现了在农耕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等。

  总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俗文化作为“这一个”的独特存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更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仅从这点而言,王新民一系列民俗作品的问世,无疑是一个“肩负起文化传承使命与担当”的范例。赞!

  作者简介

  孟云生,又名孟宪琦,原籍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榆林村。1978年2月,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参加工作。1986年,毕业于河北省廊坊师专中文系文学班(河北省作协首届作家班)。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石油作协、河北省作协会员;传略入选《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年鉴(2000)》。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散见于数十家报刊,部分入编花山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发行的作品集;创作长篇报告文学3部、报告文学集1部,其中40余篇(部)获《中国青年报》《乡土文学》《延安文学》《石油文学》等报刊和省部级及以上文学大赛奖。长篇报告文学《潜山之歌》,2017年9月获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提名奖;同年10月,获国务院国资委第三届中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桑一田先生的工笔画《十八罗汉图》堪称新时代佛教艺术的瑰宝,其从设计到成画的过程,充分展现了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设计巧妙,独具匠心。在设计阶段,深入

2024-11-19 11:22:45

  洛南,这个位于陕西南部的小城市,虽然不如西安那样名闻遐迩,但却拥有着浓郁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洛南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

2024-11-19 08:19:19

  熊军,洛南人,笔名一凡,陕西书法协会会员。商洛榜书协会会员。师出省书协副主席刘景利洛南县景村镇文化站工作,酷爱书法,摄影艺术。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宝地生金》被多处

2024-11-19 08:16:57

  曹滨洲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卓越与成就。曹滨洲先生的作品在色彩、线条和构图上展现出高超的技艺,这使得他的画作深受人们喜爱。他的作

2024-11-19 08:12:04

  王文涛,青年艺术家,1989年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居北京。2019年被评为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北京昌平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华夏文化艺

2024-11-18 13:45:54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深厚的书法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许多著名书法家的故乡。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曾是十三个朝代的都城,包

2024-11-18 00:00:08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西安的书法家们通常受到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古代书法家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在风格上往往追求古朴、典

2024-11-17 23:47: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