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刘古愚先生诞辰180周年祭文


   维公元二零二三年十月十四日(农历八月三十日)上午十一时许,乡晚生张世民等略备酒醴香楮,敬致祭于乡贤古愚先生茔前,其辞曰:
千载帝都,百年激荡;华夏颠沛,故国凌霜。
翳惟先生,奋起同光;功在启蒙,救亡图强。
既富儒略,复学西方;多方求教,践行家乡。
负笈关中,天阁添香;置身洪渎,思越异邦。
交游雄杰,瞻顾封疆;经世有术,施教未央。
执掌味经,维新兴邦;创办崇实,志在开张。
会综洛闽,渊源姚江;精通算术,致用为纲。
全球视野,非同凡响;胸怀天下,宁为国殇。
普教第一,独钟塾讲;诗礼兼济,中西并倡。
化民成俗,同富是榜;尊重性别,女学拓荒。
直面饥馑,救助有方;纺织实业,义学义仓。
文人知兵,濠堑津梁;求友刊书,天演登堂。
戊戌维新,北刘南康;烟霞草堂,著成华章。
总教兰州,弘道甘凉;手泽翰墨,濡染金汤。
群星璀璨,军民兼养;辛亥革命,同盟斯广。
关学俊彦,独具思想;为民请命,为国激昂。
薪火相传,科技久享;昌明国粹,俨然大邦。
传媒精英,鹤立同党;文化觉醒,领袖乙方。
百年不远,盛世重双;中华民族,
奋楫中央。
继绝之计,传统旁畅;治乡之志,小康为纲。
礼教重振,有赖琼浆;狂澜欲挽,必待担当。
先生音容,固虽渺茫;先生情操,德泽昭彰。
我辈致礼,意在敬仰;我辈献言,翊赞芬芳。
际此癸卯,山高水长;德业可馨,伏乞尚飨!
 

    刘古愚简介:刘光蕡(1843-1903),字焕唐,号古愚,陕西咸阳天阁村人。清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陕西维新派领袖,与康有为并称“南康北刘”,是于右任、张季鸾、李仪祉等人的老师。出身于没落地主阶级家庭,幼年丧亲,家境贫寒,白天卖饼,夜间为人推磨,过着生活常常不继的日子。然而,少有大志的刘光贲却最爱读书,他跑书摊,寻书馆,好学不休,如饥似渴地苦读孔孟儒家经典。而且“论史谨严”、“识高义远”、“治经精透”,除通晓经史之外,还通音韵,知天文、懂数理,是当时关中甚至西北负有盛名的大学者。1865年考上府学生员。肄业后不久,设馆教导李岳瑞。李岳瑞是陕西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在维新运动中,正是由于他和宋伯鲁的帮助,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才能够直达中枢。1875考中举人,次年上京考取进士失败。刘光蕡曾任陕西味经书院、崇实书院院长,甘肃大学堂总教习等。他发表维新主张,改革教育,传播西学,筹办民族工业。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视为“康梁新党”,受到清廷迫害,双眼失明。1903年卒于甘肃大学堂。
    刘光蕡因积极支持康梁变法,当时被称为南有康有为,北有刘古愚。变法失败后,刘光贲被革职崇实书院山长职务,此后他退居礼泉县九嵕山下的烟霞草堂(即复幽学社)继续从事讲学。光绪二十九年    (1903)陕甘总督崧锡俊邀请刘光蕡赴甘肃讲学,他念及“秦陇一家”,为了消除边地种族之争,融合回汉,同施教化,共御外侮,欣然应邀前往,任甘肃大学堂总教习。为普及民众教育,开设地方学校,培养师资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同时,又主张发展西北畜牧及毛纺制革事业,堵塞毛皮原料外流。把全部心力用于毗邻甘肃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开发事业,他自谓“国事至此,敢惜身乎!”但因过渡疲劳,于当年九月病逝于兰州,时年六十一岁。其主要著作有《立政臆解》、《学记臆解》、《大学古义》、《孝经本义》、《论语时习语》、《烟霞草堂文集》等。作为爱国教育家的刘光贲,他的教育救国思想虽不能实现,但确也为社会造就了大批有用人才,他的主要弟子有:于佑任、杨松解、张季鸾、冯孝伯、王授金、杨西堂、朱佛光等。这些弟子在陕西乃至西北军政文化教育界,均起过一定的作用。
    刘光蕡从事讲学和社会教育,三十年如一日,勤于教务,教书育人粗衣淡食,一丝不苟,养成了他性格刚毅至诚,平易近人。但又敢冒犯权贵,严峻自持,确是一位思想开明,品学并重,热爱祖国而值得纪念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责任编辑:张根劳

相关阅读
20多年来,马治文用智慧和勇气描绘城市的壮丽画卷,将理想和现实融合成永恒的建筑之美。   马治文,陕西金力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多年来,他先后被选为旬

2023-10-19 09:02:24

维公元二零二三年十月十四日(农历八月三十日)上午九时许,乡晚生张世民等略备酒醴香楮,敬致祭于乡贤古愚先生茔前,其辞曰:

2023-10-14 15:31:46

2023年9月28日上午,根据咸阳女作家婕妤中篇小说《荼蘼花尽》改编的电影《青丝》新闻发布会在咸阳国贸大酒店举行。电影《青丝》原著作者婕妤、编导团队、制片人,以及咸阳

2023-09-28 19:54:46

喜玲,从前是个农村妇女,她现在还依然说她就是个农村妇女;喜林,是她创立的合作社和公司的核心名称,所以,在我看来她是个企业家,不仅如此,她也是个名人,是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

2023-09-19 10:20:54

我的父亲魏如斌先生,生于民国八年(1919年)咸阳县龙华寺村(今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北杜街道龙岩)一个耕读之家,殁于公元1978年12月4日,享年59岁。  我的父亲秉性刚毅敦厚,为人豪

2023-08-19 22:48:32

“这锭银子五两三,拿去与你安家园。量麦子来磨白面,扯绫罗来缝衣衫……”近日,伴随浑厚的唱戏声与鼓点声,秦腔戏《五典坡》在统一广场鸣锣开场。

2023-08-19 21:38:02

记——资深法制记者杨海卿  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有这样一位身份独特的记者,他的名字叫杨海卿。白天,他是个泥腿子,踩在泥土和石子上,与百姓并肩作战;晚上,他成了笔杆

2023-08-18 17:08:0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Vgong#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技术支持:国视云新媒体中心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