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郑改华:耄耋之年雄风在 网络红人冲浪行

       2023年12月3日上午,咸阳红塬坊血麦食文化体验苑(位于马庄街道)总经理来峰刚,约已经八十岁的《快乐潮爷》郑改华,西北西北信息报咸阳站原站长狄西方与我重新相聚在体验园,品尝血麦精华,共述友谊。我们是在2013年7月在这里认识,共同为特种血小麦的推广和宣传作了应该做的事情。

      在相聚时,老人说出:“老汉混的还不错,退休无事自找乐,兴趣广泛爱好多,听我给你慢慢说。老汉今年我六十九,身板硬朗精神抖,吃喝穿戴啥都有,冒烟的地方还不想走,自找快乐学本领,年轻娃有的我都有,MP3到MP5、微博微信笔记本、智能手机我玩得溜,安卓系统得心应手,QQ聊天交朋友、网上冲浪学游泳,夹着Ipad到处走,奇闻异事我按电钮,发到网上共欣赏,都说这老汉还有新思想……”。老人不但会制作编辑视频,各种上网技术熟练。微信,抖音,自媒体,快手,抖音,视频号都用,一般人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脱口秀出山河美,一身正气贯九洲。德艺双馨受人敬,快乐潮爷人喜欢。

       郑改华1944年出生于梨园之家,上世纪20年代末父辈创建了咸阳历史上第一个秦腔戏班社,“益民社”也叫“郑四社”,也就是1949年后咸阳大众剧团前身。据咸阳“渭城文史资料”记载:剧团先后为三秦大地培养了150多名优秀的秦腔演员。长期活跃在西北五省的秦腔舞台上,这些人有的成为挑大梁演员,有的当了导演,有的当了剧团负责人,诸多的骨干力量为秦腔艺术继承发展和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益民社的贡献在秦腔艺术史上功不可没。从这个剧团,相继走出的名家有秦腔皇后、当年人称“八岁红”肖若兰,开创秦腔老旦唱腔的李正华,戏曲剧院文武小生高登云,导演杨安民。尚友社四大名旦付凤琴,泾阳剧团团长王益民、彭易国。渭南剧团“一声雷”赵定国。

        从小就受到戏曲艺术的熏陶,他非常喜爱音乐,1961年考入咸阳机器制造学校(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曾担任学校文工团团长。他的同级同学詹保安,孙国祥说:“郑改华上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也是班上的文艺委员,班上的文体活动,只要有竞赛项目,第一名肯定能取得。”。1965年毕业后,分配在西电公司西开厂工作,曾担任工程师,分厂书记,厂长,虽然工作繁忙却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张口全是大实话,编些段子找乐忙。随手沾花开口笑,宝刀不老仍发光。

       二十多年前退休后,他不甘寂寞,先是创立音乐工作室,专门针对各类人群制作音乐光盘,供跳舞、打拳、走模特选用。十年前,一个偶然机会,他又走上自编自演陕西方言段子,内容主要是以中老年朋友的生活内容为主,形式多为说唱、快板,他自己称为‘谝闲传’,媒体人称‘陕西乱弹’。” 因为常常到处演出,潮爷郑改华已经名气大振,曾被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采访报道,更曾与一些名人合作演出。“2013年西安大唐西市剪彩,主办方邀请参加了3天的活动,与欧州艺术团,陕西歌舞剧院,陕西杂技团同台演出,虽然每场只有6分钟表演时间,但是掌声很热烈”。曾被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专访,称为《快乐潮爷》。谈及往事郑改华口气中掩不住的骄傲自豪。

       人生就是那点事,看透说透少麻烦。每段段子都精彩。潮爷上网都领先。


       看见身边很多中老年人生活过得很无聊,老郑心想“人老了,都会有脑萎缩,痴呆了可就遭罪了”。于是琢磨着编些好玩的段子,“当时想的是让大伙儿一起乐呵,一不小心还真走上了创作的道路。”没承想身边的家人朋友反响不错 ,这可让老郑有自信多了。有一次,他给农民工讲段子,听完后还不过瘾,建议他刻成碟,那样他们就可以反复听。他创作了《人生百态 》和《好好活》等几十首语言类节目,编辑自己制作音乐光盘“乱谈+乱弹”送给农村广播室及孤寡老人,并将散落在老西安的民间故事谱上曲子,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按时起,按时睡,跑步跳舞健身体;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少吃荤,多吃素,戒烟限酒要记住;少吃糖,多果蔬,白菜豆腐保你我。”不少社会热点事件,也被郑改华信手拈来,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表达着他对人生的感悟。

       2015年夏参加东北十二游,沿途说了一路段子,赢得了旅友的好评,友谊国际旅行社赠锦旗鼓励并上报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好游客”。有的旅游团就打出“跟着潮爷游秦岭”的两日游。

      语言经典词幽默,历史文化一览来。胸有才略装天下,腹有诗书乱弹才。

      我经常与郑改华在一起,这个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快乐潮爷,不为钱,不为名,只为能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老人却有着鲜为人知的苦难经历。“生长在咸阳,幼年痛失双亲,在孤独苦难中度过。经历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吃了很多常人没吃的苦。很多时候,抱怨声最大的人往往是拥有很多,患得患失却忽悠了拥有的幸福。也许只有你真正经历了苦难和得失,才会明白幸福快乐的真谛。”让我们以快乐潮爷的话健康生活。“ 趁我们还不够老,快去追逐生活的欢笑。该唱就唱该跳就跳, 把一切烦恼丟到云外九宵。趁我们还不够老。极致发挥自己的爱好。能疯就疯能俏就俏,在人生的舞台把夕阳照跃。”前不久,他的一段小视频,还被在网上疯传,甚至传到新加坡等国外的华人圈。



       诗赠郑改华

       人生重要呈心态,

       责任才能担当强。

       简单勤劳身体好,

       金钱引诱不吉祥。

       扶贫参与积极干,

       喜爱闲弹每日忙。

       世间百辛谈乱吼,

       童憨永远保安康。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由陕西省、安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资助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汪显峰安居工程住房改善项目,经两个多月的施工建成峻工入住。6月10日,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峻

2025-06-13 21:54:36

  杨恩新(1934—2022),陕西镇安人,先后在镇安县原双庙、蒿坪、熨斗等公社担任武装干部,县革委会副主任,他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兴牧造林、治坡造田、筑路引水,先后40多次被评

2025-05-23 10:15:37

  杨仁和,1922年11月生,山西定襄人,曾任商南县公安局局长、柞水县副食公司经理、柞水县法院院长等职务,1984年4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2月离休。   小

2025-05-16 13:38:28

  刘治海,1934年2月生,陕西山阳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原西鹃岭大队党支部书记、五里公社党委书记,山阳县林业局、水电局副局长,县水保局局长等职务,1995年4月退休。199

2025-05-16 13:37:56

  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消防工作15年来,他始终

2025-05-14 22:20:31

  在陕建三建集团一公司的发展中,有这样一位技术能手,他以严谨的匠心深耕行业13载,用创新的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卓有成效的管理凝聚团队力量,在每一项重大工程中镌刻下奋斗者的

2025-05-08 14:12:11

  题记:今年是杨永年逝世32周年,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几篇怀念文章   共产党的好干部,商洛人民的好儿子杨永年书记离开我们三十几个年头了。   三十年里,你毕生热爱的商山洛

2025-05-08 14:05: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