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炎黄之胄”话黄胄​

       黄胄之名如雷贯耳,在中国当代画坛,提到黄胄,大家都会自然想到他是画驴的大家,记得民间有一说是“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毛驴,画得顶呱呱”。20世纪60年代我知道他的大名,就因了他的外号“驴贩子”。
  黄胄名子起得好,绝对属于高大尚。但不少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竟源于西府的宝鸡,更鲜为人知的是“驴贩子”黄胄竟是由陕西起步走上画坛的。他是在宝鸡启蒙上的中小学。
  宝鸡市十里铺中学(原惠工中学)立起一块“炎黄之胄”文化石
  据《黄胄艺术年表》载,黄胄的名字是他在宝鸡惠工中学上学时得到的。说的是一次学校组织体育比赛,他获头奖,并奖给他一面绣有“炎黄之胄”四个字的锦旗,他很快明白“炎黄之胄”即“炎黄子孙”。“胄”字,本意是指武士头上戴的护具,引申为帝王的子孙。冥冥之中他感悟到这是老天对他的暗示,遂起笔名为黄胄,从此立志要做一名不负祖先,大有作为的炎黄子孙。
  1943年底黄胄在西安经田亚民介绍拜在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门下,成了赵先生的入室弟子,住在粮道巷15号赵望云先生家中。令狐彪编撰的《赵望云年表》说黄胄是经樊粹庭介绍。《画家黄胄艺术年表》记载:“1944年秋,赵望云移家甘肃平凉,留黄胄看守西安宅院,并托戏剧家樊粹庭照料。中秋日,随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从西安步行到平凉,与老师团聚,并继续学画。”看来,樊粹庭和赵望云、黄胄交往是非常之深厚的。经樊粹庭介绍拜赵望云为师,应算一种说法。
  
  赵望云
  黄胄这个笔名,也是他在西安最早使用的,那是1945年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时,黄胄给《西安夜报》发表的鲁迅小说《示众》插图时。
  1946年12月黄胄在西安东大街菊花园对面的《雍华》图文杂志当编缉,我在《东大街上感受文化》中写过这件事。1946年的西安,文艺期刊市场一片萧条。三年来,女兵作家谢冰莹主编的《黄河》和彭古丁主编的《高原》先后停刊关门;两种文艺丛书《大地诗丛》《骆驼文丛》也相继与读者告别。一时间,西安的文艺期刊基本灭绝。可到年底时《雍华》的图文杂志却萌芽破土,悄然面世,逆世而生,没有让西安在青黄不接的现代期刊史上留下空白。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雍华》杂志创办人中有长安画派的创始人赵望云。他的学生梁黄胄(即黄胄)具体负责编辑。《民国西安词典》载:《雍华》(图文月刊)1946年12月郑伯奇、赵望云、贾若萍等在西安创办……。赵望云为主编,黄胄任编辑。大千肥皂厂经理贾若萍为发行人。郑伯奇撰创刊词。卷头语称:“此地古称雍州,是中华文明发祥之地,雍华二字只是表示纪念而已。”
  《雍华》杂志有郑伯奇、徐悲鸿、张大千、姚雪垠、叶浅予、丁聪、黎雄才、蒋兆和、吴作人、黄苗子、米谷、廖冰兄、梁白波等热情支持。刊登美术作品有赵望云的四川风土和西北少数民族写生,介绍敦煌壁画图文,黄胄黄泛区速写和叶浅予、赵望云所作封面画等。文学作品有鲁迅《出关》、姚雪垠《差半车麦秸》、穗青《草原夜话》、刘林冰《嵯峨世家》、谢冰莹《天下第一关》等,还转载郑伯奇长篇回忆录《辛亥之秋》片断。虽仅出十期,但却闪耀着美的光焰。
  黄胄曾回忆:《雍华》杂志,名义上是赵望云、郑伯奇主编,实际上是我一个人搞。看来,郑伯奇也担任过《雍华》的挂名主编。另据《雍华》杂志出资人,赵望云河北束鹿老乡贾若萍回忆:“《雍华》杂志社址,后迁到粮道巷望云家。”最后,刊物因物价飞涨,经费紧张而于1947年停刊。
  这段时间黄胄还兼任西北中学、圣路中学美术教师。《画家黄胄艺术年表》中记载:黄胄曾在西北中学教过图画课。关于黄胄担任圣路中学美术教师之事,源于《璀璨的明珠-西安圣路中学》主编王景芳的回忆文章。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赵望云送黄胄参加解放军,黄胄告别了老师和赵家的兄弟们,奔赴兰州。1954年他结婚时,专门请假回到西安,让他的恩师赵望云为他主婚。因为黄胄明白,师恩如父的道理。他记得1943年自己拜赵望云先生为师,作为入室弟子搬进了赵家,从此他就成了赵家人。他的夫人郑闻慧1930年生于陕西城固,郑闻慧回忆:黄胄说过“虽然赵老师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全家上下没有把我当过外人,他的孩子都称我为‘黄胄哥’,或者干脆称‘大哥’。”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今碑林)陶浒绘
  20世纪50年代初,赵望云当时是西北行政大区文化部中分管文物事业的局长,主持修建碑林的前身西北历史博物馆,他决定选碑林作为馆址。于是赵望云连家都从粮道巷迁到碑林博物馆内居住。黄胄就在碑林博物馆后院今天石刻艺术馆位置,举办的婚礼。记得我一次去北大街32号省美协,在耿建画室碰到老画家傅恒学,不知怎么说到黄胄结婚之事,傅先生说,他当时才从部队转业进入美协,正赶上黄胄的婚礼,那时他年轻,就给他分配些杂活干,记得让他在院子中撒喜糖,满院子都翻滚着抢喜糖的娃娃们,而当年这群娃娃中如今出了几位大师级的人物呢!我明白至少有赵振川和赵季平。一次和振川兄说起,他马上严肃给我说:“甭胡写,抢糖的没我,仅在地上拾了两颗糖,黄胄哥结婚时我都10岁了。”
  可以说,黄胄在陕西的经历,应是他生命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时光。
  黄胄,男,字映斋。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
  黄胄擅长人物画与动物画,尤以画新疆人物和驴著称。黄胄在画坛被戏称为“驴贩子”。“文化革命”中挨批斗也被造反派喊:“把驴贩子揪出来!”当年挨整时,其他黑画家、反动学术权威都是被关进“牛棚”,而黄胄却被关进了“驴圈”,放了三年多的毛驴。这可真是把老鼠放入了面缸,把老虎赶进了羊群,正遂黄胄心中所愿。三年多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放驴、喂驴、观驴、画驴,与驴为伴,与驴嬉戏,亲蜜接触,那可是得其所哉。以至孤独中与驴为友、寂寞时和驴对话,你说黄胄对驴之熟悉,世上能有几人呢?他画驴能不画得生动可爱、活泼灵动、栩栩如生吗!而且黄胄早在宝鸡就开始画关中驴了,后几次去新疆下乡采风,更是画了大量的新疆毛驴速写,他与驴有缘,哪可是超越了一切动物。
  我小时虽生在西安城里,但那四四方方西安城墙圈里唯一一条以村命名的街巷,叫四知村呀!村里有养羊养牛的,也有以驴拉车的、以驴推磨的。当我孩童时的1955年到1962年,还真是经常和驴打交道。另外,我们玩的游戏有“骑驴”,一人弯腰装扮驴,几个人接连跑上去,双手一撑驴背,从他身上跳过去。唱的儿歌有《小毛驴》:“我有一头小毛驴,从来也不骑,今天我高了兴,骑上它去赶集。手里扬了个小皮鞭,得、驾、喔吁,弄恼了小毛驴,它屁股一蹶呀,把我跌了个嘴啃泥。”再有童谣俗语中的:“狗揭门帘子,驴踢你娃的尻蛋子。”还有让谁去办事,例如玩游戏,他却先要上茅房方便。就说他“懒驴懒马屎尿多”;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谝闲传或辩论,外人插嘴说话,会指责他“马槽里咋伸出个驴嘴”;说话办事犯傻,会说他:“你娃的脑袋得是让驴给踢咧?”
  黄胄画驴,据他自己说画了成千幅,《少女赶驴图》《老汉牧驴图》《双驴图》《三驴图》《四驴图》《五驴图》《六驴图》《七驴图》《八驴图》《九驴图》《群驴图》《百驴图》,洋洋大观,一个毛驴世界。
  说老实话我喜欢黄胄“驴贩子”这个外号,谁叫黄大师画了这么多毛驴呢!这似贬实褒,更有意趣。20多岁的时候,黄胄的毛驴已经画得相当出色了。他的老师赵望云早在1940年就评价他:“黄胄画的驴能踢死人!”。
  黄胄认为,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驴比人好”,所以,他画驴的作品就是对这种最朴实、最忠诚动物的最高礼赞。他画的驴,个个神情独异,姿态万千,或立、或跳、或奔、或跑,准确生动地表现他们打滚、起卧。他赞叹毛驴:“平生历尽坎坷路,不向人间诉不平。他给画的驴题字:“叫站不站,叫跪不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谓人犟。书驴温良无此,犟性乃其美德也。”80年代时据传一家驴肉馆托人求黄胄画一幅驴图。他没答应,大家便劝他,说,即使你不画,别人还是照样吃驴肉。他最终还是画了,可在题跋时他却写道:“刀下留情!”画完,他的心情很沉重,说人们对毛驴太不公平,它劳累了一生,最后却落得被杀掉吃肉、皮熬阿胶的下场。
  前边多说黄胄画驴,其实,在中国画坛上,黄胄尤擅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巨幅作品而闻名。黄胄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中国画家之一,也是从长安画派中走出的代表画家,他始终没有忘记恩师赵望云教导他的“真正的艺术家绝不可能诞生于象牙之塔,而是诞生于十字街头。”赵望云先生也是开辟国画写生,深入生活道路最早的实践者,而黄胄无疑也是遵循这条道路的最卓越的后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黄胄在大西北从事部队美术工作,因此他的作品偏重表现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情生活。1955年黄胄调北京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任创作员,他到北京的博物馆、文物商店临摹、收藏、研究各代名家书画作品,眼界更为开阔。同年,他创作的《洪荒风雪》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代表作还有《爹去打老蒋》《苹果花开的时候》《出诊图》《打马球》《金色的道路》《春节劳军图》《巡逻图》《赶集》《载歌行》《庆丰收》等。其中的《打马球》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赶集》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铜质奖。
  黄胄的堂兄梁斌,是著名作家,曾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等职。他创作的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1961年夏,黄胄与堂兄梁斌合作,为《红旗谱》创作插图一套。
  黄胄的艺术人生是极为坎坷不平的,他经历十年动乱的“文革”。1966年7月28日《解放军报》以《彻底揭露“三家村”黑画家黄胄的反革命嘴脸》为题,对黄胄进行批判。到1972年黄胄又可以画画创作了,为全军美展重绘《亲人》画作。1973为外交部驻外使馆作画,创作出《送粮图》《年青的一代》《风雪送亲人》等。1974年黄胄参加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但此时“四人帮”策划的“黑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和人民大会堂展出。黄胄作品《任重道远》等横遭批判,被迫再次搁笔至1975年。
  黄胄从受迫害到平反,几经反复,粉碎“四人帮”后,黄胄艺术生命又获新生,他受命筹建中国画研究院,虽因病致腿疾仍坚持到生活中去,画风更为奔放。他还在世界各地连续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他又倾自己丰厚的珍藏和一生力作,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民营艺术博物馆——炎黄艺术馆,并担任馆长。这与他幼年获“炎黄之胄”锦旗,一脉相承。他不忘初心,实践了自己当好“炎黄子孙”的宿愿。
  20世纪的1987年4月26日,为了纪念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先生,在西安东大街美术家画廊举办了“赵望云与他的徒弟的大型画展”,赵望云先生作品展览占一个大厅,另一个大厅是他的学生黄胄、方济众、徐庶之、赵振川的作品。
  开幕式时黄胄先生和著名美术家黄苗子先生都亲临现场,当他们被簇拥着步入会场时,我就在展厅外的欢迎队伍中,黄胄边走边和欢迎的人握手,从我面前过时我竟没有伸手去握,只是在最近距离眼望着他微微点头,表示欢迎。那天黄胄和黄苗子、方济众、徐庶之等都发了言。后来媒体都作了报道,陕西电视台对黄胄先生作了专题采访。
  这次画展我有幸受赵振川先生委托,参与宣传与新闻报道事宜,邀请了陕西省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张书省和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晚报》总编助理商子雍。并布置让青年作家杜爱民(后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撰写了赵望云先生纪念文章,让商子雍兄在《西安晚报》发表。并在由我任特邀编审的《西北航空》杂志发表赵望云先生的绘画作品和历史照片。赵振川兄很满意,也很高兴。豪气大方的他,主动赠送给我和张书省各一幅画,给商子雍三幅,全是四尺三开,让我非常感动。记得振川兄赠我的《赵振川画册》扉页上写有“呕心沥血,耗尽生命而终身无悔”之语。读来让我震撼,这是他以生命献身艺术的宣言。振川兄遂成为我学习之榜样,成为艺术道路上探索不止、追求不息、知难而进的动力。后来我写了《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的评论文章,还为振川兄十多幅山水画配诗。表示要向赵振川兄学习,这中间还和黄胄先生有了关系。振川兄说:你不知道我师兄黄胄是多么刻苦勤奋,一年要画三刀纸,一刀纸100张,那就是至少300多幅画呀!几乎平均一天一幅。一次黄胄来西安见了他师弟方济众,问,从北京给你寄回的一刀宣纸你用完了没?方济众说还没用完!黄胄马上表示:你画得太少了,两三天才画一张画,应该一天至少一幅四尺画,纸用完了我再给你寄。赵振川说,黄胄的话,也好像是给他说的,从此赵振川一天至少画一二幅画,平时上午画一幅,下午再画一幅,还要打一幅草稿。那些年我经常去振川兄在文艺路上的画室,每次见面他都是边画边跟我说话,经常说每天都得完成任务。一次我和诗人渭水去拜望振川,已多半年没敢干扰他了,他竟拿出约20幅丈二的巨幅山水画,幅幅精彩并有所创新。我知道这是多么辛苦艰难的过程呀!振川兄还说,没有数量就保持不了质量,天下之事,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黄胄与方济众(中)赵振川(右)
  我从此后以赵振川和他的师兄黄胄为榜样。还有我另一位画家朋友相敬森,退休后再鼓余勇,在画上题款“60起步”。
  画家按一幅一幅画算成果,作家自然按字数算成果。于是,我也从退休后“60起步”,一年最少完成60万字左右。我明白,我这个人虽才华不足,但勤奋可以补拙,持之以恒,方得始终。因为,有黄胄大师走在我前边,成为我永远的榜样。
  黄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画大师,是继徐悲鸿、蒋兆和、方增先之后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画家。黄胄人物画突破了中西方人物画的主题和样式,在画法上创造了激情奔涌、活泼潇丽的风格;在绘画题材上表现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风情的创作中,充满了一种真情的流露,是一种充满生气的,无拘无束的心灵描写。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模式,拓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黄胄将西方素描观念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相接合。在我心目中,黄胄先生始终是我仰敬的一位大师级的中国画艺术家,一位中国人物画一座永恒的丰碑。
  2021年11月5日至30日第一稿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城墙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西安饮食股份公司首席文化顾问。
  曾任《陕西百年文艺经典.诗歌卷》主编、《太白诗丛》主编、《诗书画文丛》主编、《大地文化丛书》主编、《西安城墙(文化卷)》主编、《中国名家书画文库》主编。《情系黄土地~陕西知青老照片》主编、《集邮年华》主编、《集邮情怀》主编、《国家名片上的丝绸之路》主编,还担任《名人眼中的碑林》《十说碑林》《名人看未央》特邀编审。
  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2019年《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2020年《记忆老西安》(第二卷上下册)。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慕生忠,1910年生,陕西省吴家堡县人,早年投身革命,先后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要职,并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杰出贡献。  1951年8月,奉中央军委

2024-07-23 22:04:39

  “炎黄之胄”话黄胄  朱文杰  黄胄之名如雷贯耳,在中国当代画坛,提到黄胄,大家都会自然想到他是画驴的大家,记得民间有一说是“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

2024-07-21 21:57:29

山大沟深出好汉, 创业兴业奇迹现。 商洛巨富王世春, 传奇故事口碑传。 回溯一九八五年, 山民缺吃又少穿。 世春辍学年十七, 离乡黄陵找饭碗。 店头段家进煤矿, 生存全靠血汗钱。

2024-07-19 23:08:55

生在柞水贫苦家, 十二岁时失去妈。 幼小替父扛重担, 十七药厂把工打。 好学勤奋当会计, 厂长助理又提拔。 二十六岁考大学, 陕西财院展才华。 毕业省城有公职, 柞水药厂境况差。

2024-07-19 23:07:09

  田万军,男,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他强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加强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扎实开展政法和平安建设

2024-07-18 21:45:24

  【东方红新歌组委会顾问•作家】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记忆人物大典  个人简历  方路,男,浙江东阳人,1949年lO月出生,学历:双大专。党派:民盟。1968年从事医疗卫生

2024-07-18 14:22:05

    家住青年路的田克恭  朱文杰  朋友梁经旭给我提供了一篇田克恭撰写的《梁府街记事——怀念梁午峰先生》,文中田克恭回忆:1934年〜1936年间,我家同梁午峰

2024-07-18 14:04:08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