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间烟火,为百姓健康做点事——牛安平的“中药梦”


得有那么一件事,你热爱,你坚持,你的人生就有奔头,生活因此而紧凑。当趣味塞满你生活的角落,你也无暇去孤独。所以,如果可以,不妨寻找一件事,丰沛生命,把自己还给自己!
牛安平是个宁夏汉子,长得高高大大、端端正正,像株熟透的高粱秆。宁夏的地道药材多,牛安平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开始种植中药材,从种小到种大,买卖大了,名气大了,省市领导都来视察他的中药材基地。西安是大西北中药材的集散重地,牛安平又来西安创业,他开始销售中药材,在销售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一级原料价格低,卖不上价,而且随年份和市场的阴晴,中药材价格会“坐山车”,让人十分揪心,容易得“心脏病”。如果购买机器,把这些中药材提取萃华成粉料,二级原料储存方便,可以在市场有一定的支配权。
牛安平想创业,遇见扶风县的好领导,被招商引资落户在扶风绛帐科技工业园,果敢投资上亿元进行生产建设,主营产品:
1、植物提取物(葛根、黄精、黄芪、甘草、枳椇子、玫瑰茄等400多种);
2、果蔬粉(沙棘粉、刺梨粉、枸杞粉、蓝莓粉等);
3、小分子肽(鱼胶原蛋白肽、牛骨髓肽、藜麦肽等),可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我和牛安平是在扶风县政协会议上认识的,政协是联结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组织,牛安平关注我时常写的乡土人物传记文章,我的笔就是为家乡美好人和事鼓与呼!
有一天,我被邀请进了他的工厂,有三个感觉:一是药味道。有一种味道,生而闻之,久经鼻孔,浸入记忆的沟痕而成“味锈”,一生无法淡释,那就是故乡炊烟的味道。现在环保不让烧柴火和煤炭了,哪里还有炊烟的味道啊?原来,工厂每天机器隆隆,光中药材的废渣产出10多吨,一吨才卖200元,被绛帐、上宋和眉县种猕猴桃的农民拉去上果树,来年果树没有病虫害,果子还甜!


牛安平,于1982 年 11月出生于宁夏固原县。可以说,那时候,故乡人的每一个日子,都是柴草熏过的,粪块烧过的,因此,每一个日子都那么耐嚼难忘。
现在,牛安平事业有成,在西安买了房,把父母妻子儿子接到西安生活,他在扶风创业。牛安平对我说:“我想为百姓的大健康做点事,这是我的梦想!”我常想,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食人间烟火,其实就是对生命最根本的点燃和温暖。难怪,透过今天富足的生活和多彩的社会,我们仍愿意让岁月洗礼的灵魂追逐那一缕炊烟,总是固执地为老百姓做点好事!比如:紫皮大蒜,又称火蒜,以其外皮紫红、蒜瓣肥大,汁水多,辛辣气味浓郁,捣烂成泥放置不变味而颇负盛名。扶风当地很多农户都种植了紫皮大蒜,但是 2022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当地的紫皮大蒜迟迟没有销路,农户们焦虑不已。园区领导来电话,介绍个人给灶上买些大蒜。牛安平说,灶上最多吃百十斤大蒜,领导说话讲艺术。经了解到情况后,斯诺特生物党支部联合扶风县乔山有情公益团队组织对当地农户种植的紫皮大蒜进行了收购。

2024年6月21日,牛安平带领员工实地考察绛帐镇古水村村委会,对洋葱滞销难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扶持乡村农业发展。
今年立夏刚过,扶风县露地草莓、樱桃和桑葚等鲜果陆续成熟上市,绛帐镇前进村的果农喜悦之余却又忧心忡忡。鲜果成熟期集中,保质期太短,果农大多走线下订单的传统销售模式,由于本地消费市场有限,销售渠道单一,加之运输物流成本较高,受疫情影响,刚刚通过产业脱贫的果农们焦虑不已。得知这些消息后,斯诺特公司党支部集中人力和资金,仅仅7天时间,就以接近市场零售价在周边的村组收购新鲜草莓11吨,樱桃30多吨,桑葚28吨,采用生物萃取、水提、浓缩等技术喷雾干燥成粉。斯诺特党支部的雪中送炭,让果农们重拾信心,充满希望。“果农们忙碌半年不容易,作为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尽绵薄之力帮助果农解决困难是我们党支部应尽的责任。”斯诺特党支部书记牛安平说道。

宝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扶风建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这为扶风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扶风县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实践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产业发展中,单一项目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方能绽放璀璨光彩。扶风县把生物医药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打造,目前已形成药材种植-植物提取-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医药研发-医药销售推广-人才培训”全产业链。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产业链上游的种植业发展,保证了中下游企业原材料供给;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运输、管理和生产成本,形成了产、学、研、销体系,为企业在研发和拓展市场领域节约了资金,进而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为同类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产业聚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链,在“深”字上求突破。延深产业链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基石,扶风县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引进培育斯诺特生物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这些龙头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优秀的团队以及先进的技术,能够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产业精细化和高端化,最大限度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同时,这些龙头企业又能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又促进了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链,在“服务”中展作为。企业是市场主体,政府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除了打造完善的“硬”环境外,更重要的在于“软”环境的建设。良好的“硬环境”可以让企业“身”在当地,而优质的“软环境”则会让企业安“心”扎根。扶风县不断打造服务型政府,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包抓、一个责任单位、一支援建队伍、一套促进方案的“五个一”优质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店小二”“马上办”服务,在追赶超越中跑出扶风“加速度”,也展现了责任与担当。扶风县位于西安和宝鸡黄金分割点,同处1小时经济圈,境内交通便捷,而生物医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头连着人民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发展潜力巨大,大有可为。我们相信,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必将成为扶风县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4年8月28日于扶风作 者 简 介
周向东,笔名香冬,生于1969年,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自幼喜文学,爱书画,1990年参加工作,现供职于扶风县某机关单位。工作之余写身边之事,讴歌家乡变化,赞歌伟大时代,积小滴成小河,积攒文字一百万,文章散见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十多篇在各种平台发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由陕西省、安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资助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汪显峰安居工程住房改善项目,经两个多月的施工建成峻工入住。6月10日,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峻
2025-06-13 21:54:36
杨恩新(1934—2022),陕西镇安人,先后在镇安县原双庙、蒿坪、熨斗等公社担任武装干部,县革委会副主任,他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兴牧造林、治坡造田、筑路引水,先后40多次被评
2025-05-23 10:15:37
杨仁和,1922年11月生,山西定襄人,曾任商南县公安局局长、柞水县副食公司经理、柞水县法院院长等职务,1984年4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2月离休。
小
2025-05-16 13:38:28
刘治海,1934年2月生,陕西山阳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原西鹃岭大队党支部书记、五里公社党委书记,山阳县林业局、水电局副局长,县水保局局长等职务,1995年4月退休。199
2025-05-16 13:37:56
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消防工作15年来,他始终
2025-05-14 22:20:31
在陕建三建集团一公司的发展中,有这样一位技术能手,他以严谨的匠心深耕行业13载,用创新的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卓有成效的管理凝聚团队力量,在每一项重大工程中镌刻下奋斗者的
2025-05-08 14:12:11
题记:今年是杨永年逝世32周年,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几篇怀念文章
共产党的好干部,商洛人民的好儿子杨永年书记离开我们三十几个年头了。
三十年里,你毕生热爱的商山洛
2025-05-08 14:05: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