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庞军:三十余载公益路点滴善举汇成海
庞军是延安市城管综合执法支队的一名干部,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集资助学、扶危帮困、抗震救灾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用点滴善举汇聚成爱的海洋,为无数身处困境的人们点亮希望。
探亲途中开启慈善之路
庞军是榆林市子洲县庞家沟村人,1989年参军入伍。1991年的探亲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当时,庞军从西安乘坐开往新疆的火车,车上一对夫妇带着四个孩子,用水泡着发霉的油条吃,看得他心里很难受。原来这对夫妇是安徽人,家乡遭遇洪灾后要逃难到新疆去。庞军把自己买的苹果、西红柿等食品送给他们,其他乘客看到后,也纷纷拿出食品接济。
随后,车站检票时发现这家人的孩子没有购票,要求立刻补票,正在双方僵持之时,庞军主动和列车长协商,说明这家人的实际情况,恳请给予票价优惠。
“车站最终同意补两张半票,我拿出42元为这家人补了票。下火车后,我还要乘坐汽车,返回途中因为没有钱,只好在途经的雷达站向战友借了50元,才顺利返回部队。”庞军说,返回部队后,部队号召战士为灾区捐款,他又将刚发的36元津贴费全捐了出去,最后连买牙膏的钱都没有,只能借战友的牙膏挤着用。就是从那时起,开启了他三十多年的公益慈善路。
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
1993年,庞军退役后在延安市城管监察大队工作。他坚持文明执法,时刻为群众和商贩利益着想,还帮助单位困难职工和商贩解决生活难题。2003年,自担任延安市城管执法支队宝塔大队中队长以来,他更是认真工作,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疫情期间,带领队员防疫消毒,一干就是一个月。
2006年,庞军回到老家庞家沟村,拿出8000元,为两位贫困学生各送去1000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等30户家庭送去价值6000元的米面油。自此近20年,他年年回家为老人送物资,为贫困学生送上500元、1000元不等的资金。
“物资的帮助是有限的,精神的帮扶才是无价的。在助学帮扶中,我更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不断激励指导他们,还会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等通过表彰奖励给予孩子精神力量。”庞军说。
多年来,庞军帮助的人群覆盖榆林、延安、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为扩大公益力量,2014年,他发起组建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通过自身力量带动周边人看望资助贫困道德模范家庭、为困难户协调经营摊位、助力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为学生就业搭线等。
2015年子洲县遭受水灾,庞军带头捐款,还组织50人为10户重灾户每户捐助5000元,并看望伤亡家庭,为见义勇为的马某奖励1000元。2017年子洲再次发生特大水灾,他组织200多名爱心志愿者6次前往子洲,捐款捐物共计30多万元。2019年武汉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捐款,并组织志愿者参与延安抗击疫情活动36次,捐款捐物价值30多万元。2023年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庞军携手延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连夜驰援,为灾区送去价值8万元的矿泉水、桶装方便面、军用被褥等。
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
这些年来,庞军资助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和他保持密切联系,还到家里看望他,让他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榆林靖边的王娜上学期间曾获得过庞军3000元的资助。她考上大学时,庞军准备了2000元现金与学习用品前去看望。王娜一见面就热泪盈眶,对庞军的资助表示感谢。
庞军说,在王娜困难的时候,他伸出援手,后来她家发展养殖,生活渐渐好了起来。王娜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还曾带男友来延安看望他,庞军在她结婚的时候也送上祝福和礼金,平时也会通过电话、微信进行联络。
多年来,庞军资助贫困学生200多名,看望贫困模范、党员、军人等近400余户次,其个人捐款40万元,捐物价值20万元,组织协会开展公益活动200余次、捐款捐物价值近500万元,帮助上万户贫困家庭助学助贫助残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先后获得“首届榆林好人”“延安市首届道德模范”“陕西好人”“中国好人”“新时代共和国最美建设者”等多项荣誉。
“我会把公益事业一直做下去,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带动更多人投入其中,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庞军说。
探亲途中开启慈善之路
庞军是榆林市子洲县庞家沟村人,1989年参军入伍。1991年的探亲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当时,庞军从西安乘坐开往新疆的火车,车上一对夫妇带着四个孩子,用水泡着发霉的油条吃,看得他心里很难受。原来这对夫妇是安徽人,家乡遭遇洪灾后要逃难到新疆去。庞军把自己买的苹果、西红柿等食品送给他们,其他乘客看到后,也纷纷拿出食品接济。
随后,车站检票时发现这家人的孩子没有购票,要求立刻补票,正在双方僵持之时,庞军主动和列车长协商,说明这家人的实际情况,恳请给予票价优惠。
“车站最终同意补两张半票,我拿出42元为这家人补了票。下火车后,我还要乘坐汽车,返回途中因为没有钱,只好在途经的雷达站向战友借了50元,才顺利返回部队。”庞军说,返回部队后,部队号召战士为灾区捐款,他又将刚发的36元津贴费全捐了出去,最后连买牙膏的钱都没有,只能借战友的牙膏挤着用。就是从那时起,开启了他三十多年的公益慈善路。
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
1993年,庞军退役后在延安市城管监察大队工作。他坚持文明执法,时刻为群众和商贩利益着想,还帮助单位困难职工和商贩解决生活难题。2003年,自担任延安市城管执法支队宝塔大队中队长以来,他更是认真工作,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疫情期间,带领队员防疫消毒,一干就是一个月。
2006年,庞军回到老家庞家沟村,拿出8000元,为两位贫困学生各送去1000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等30户家庭送去价值6000元的米面油。自此近20年,他年年回家为老人送物资,为贫困学生送上500元、1000元不等的资金。
“物资的帮助是有限的,精神的帮扶才是无价的。在助学帮扶中,我更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不断激励指导他们,还会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等通过表彰奖励给予孩子精神力量。”庞军说。
多年来,庞军帮助的人群覆盖榆林、延安、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为扩大公益力量,2014年,他发起组建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通过自身力量带动周边人看望资助贫困道德模范家庭、为困难户协调经营摊位、助力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为学生就业搭线等。
2015年子洲县遭受水灾,庞军带头捐款,还组织50人为10户重灾户每户捐助5000元,并看望伤亡家庭,为见义勇为的马某奖励1000元。2017年子洲再次发生特大水灾,他组织200多名爱心志愿者6次前往子洲,捐款捐物共计30多万元。2019年武汉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捐款,并组织志愿者参与延安抗击疫情活动36次,捐款捐物价值30多万元。2023年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庞军携手延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连夜驰援,为灾区送去价值8万元的矿泉水、桶装方便面、军用被褥等。
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
这些年来,庞军资助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和他保持密切联系,还到家里看望他,让他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榆林靖边的王娜上学期间曾获得过庞军3000元的资助。她考上大学时,庞军准备了2000元现金与学习用品前去看望。王娜一见面就热泪盈眶,对庞军的资助表示感谢。
庞军说,在王娜困难的时候,他伸出援手,后来她家发展养殖,生活渐渐好了起来。王娜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还曾带男友来延安看望他,庞军在她结婚的时候也送上祝福和礼金,平时也会通过电话、微信进行联络。
多年来,庞军资助贫困学生200多名,看望贫困模范、党员、军人等近400余户次,其个人捐款40万元,捐物价值20万元,组织协会开展公益活动200余次、捐款捐物价值近500万元,帮助上万户贫困家庭助学助贫助残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先后获得“首届榆林好人”“延安市首届道德模范”“陕西好人”“中国好人”“新时代共和国最美建设者”等多项荣誉。
“我会把公益事业一直做下去,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带动更多人投入其中,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庞军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由陕西省、安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资助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汪显峰安居工程住房改善项目,经两个多月的施工建成峻工入住。6月10日,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峻
2025-06-13 21:54:36
杨恩新(1934—2022),陕西镇安人,先后在镇安县原双庙、蒿坪、熨斗等公社担任武装干部,县革委会副主任,他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兴牧造林、治坡造田、筑路引水,先后40多次被评
2025-05-23 10:15:37
杨仁和,1922年11月生,山西定襄人,曾任商南县公安局局长、柞水县副食公司经理、柞水县法院院长等职务,1984年4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2月离休。
小
2025-05-16 13:38:28
刘治海,1934年2月生,陕西山阳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原西鹃岭大队党支部书记、五里公社党委书记,山阳县林业局、水电局副局长,县水保局局长等职务,1995年4月退休。199
2025-05-16 13:37:56
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消防工作15年来,他始终
2025-05-14 22:20:31
在陕建三建集团一公司的发展中,有这样一位技术能手,他以严谨的匠心深耕行业13载,用创新的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卓有成效的管理凝聚团队力量,在每一项重大工程中镌刻下奋斗者的
2025-05-08 14:12:11
题记:今年是杨永年逝世32周年,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几篇怀念文章
共产党的好干部,商洛人民的好儿子杨永年书记离开我们三十几个年头了。
三十年里,你毕生热爱的商山洛
2025-05-08 14:05: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