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从“挂面匠”到全国劳模的华丽转身——记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杰出代表张彦兵

  在陕西吴堡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一把面粉为墨,以一颗匠心为笔,在小小的挂面间书写出了令人惊叹的“面香传奇”,他就是张彦兵。从初出茅庐的挂面制作新手,到扛起传承大旗的非遗传承人,再到引领产业发展的全国劳模,他用二十余载的匠心坚守、创新与付出,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华丽转身,成为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的杰出代表。
  他出生于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一个挂面世家,家风淳朴,自幼便与挂面结缘。小时候,家中整日都是制作挂面的忙碌景象,长辈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然而,早年挂面的销量与价格并不理想,看着长辈们艰辛的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为了生计他只能暂时将心中的挂面情结放下,外出打工。
  2014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展示了吴堡县空心挂面的制作技艺,这一契机如同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活,让他看到了空心挂面产业的希望。那年“五一”假期回到家中后,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挂面制作中。吴堡空心挂面制作工序繁杂,要经过饧面六次,以及和面、破条、搓大条、搓二条、上大架、拉伸、挂面、分面等12道古法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对时间把控要求极高,例如饧面,多半个小时面就会失去韧性,无法挂制。制作过程十分辛苦,每天凌晨3点就得起床,一天常常只能吃一顿饭,但他却乐此不疲,因为他深知,把挂面做好将大有前途。
  诚实守信,严把质量。2014年5月2日到6月1日,张彦兵夫妻二人制作了100袋面,挣得了7万元,这是他卖挂面的“第一桶金”,也让他坚定了守护空心挂面传统技艺的决心。立业先立德,张彦兵对挂面品质有着执着的坚持。他选用优质小麦和本地山泉水为原料,坚决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对于“挂面头”,他选择弃用,避免影响挂面口感;为了不让消费者增加负担,他坚持使用最朴素的包装。疫情期间,为了保证订单如期交付,他不惜花高价雇佣工人赶制产品,即便赔钱也要遵守承诺按时发货。长期积累下来的良好信誉,让张彦兵的挂面声名远扬,如今他的挂面年产量已达300多吨。
  产业发展,贵在创新。在追求品质的同时,他也深知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吴堡空心挂面俗称“咸挂面”,为了让挂面口感更佳,更符合大众口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他踏上了挂面“减盐”之路。这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探索过程,每天做挂面都如同进行科学实验,常常面临试验失败的风险。为了找到最佳的水盐比例,他尝试了七八种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盐。经过数百次的测试,他终于摸清了天气、温度、湿度、水盐比例与面条柔韧性之间的变化规律,成功攻克了挂面“减盐”难题。
  2016年,在深圳、杭州等地参加展销会时,他根据当地的气温、空气湿度等因素,灵活调配水盐比例,现场制作的挂面口感与在老家时一模一样,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这也让他对自己的技术更加自信。此后,他又凭借着对制面技术的痴迷与钻研,升级改造制面配方,成功攻克了三伏天做不了挂面这一困扰几代人的技术难题。村里一位86岁、做了一辈子挂面的老人,听闻他在三伏天也能做出挂面,特意赶来参观,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
  解决了技术难题后,张彦兵又在品种创新上积极探索。他开始尝试在挂面中加入菠菜、萝卜等食材,一开始无人问津,他就免费赠送。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些“新潮”挂面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虽然价格稍高,但依然受到了欢迎。此后,他的创新热情愈发高涨,陆续研制出了鸡蛋、南瓜、豆面、藜麦、苦菜、韭菜、西红柿等20余种口味的挂面。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订单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不得不走少而精的产品路线,但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他始终将做出最好的挂面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积极培训,传承技艺。作为榆林市手工空心挂面非遗传承人,他深知传承非遗技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吴堡县将挂面产业视为带动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当地政府找到他,希望他能为村民开展培训,帮助大家提高制面技艺,共同致富,将吴堡空心挂面推向全国。从2014年开始,他便积极投身于挂面技艺培训工作,在县里、镇里、村里都留下了他授课的身影,教过的学生超过1000人,有时一次外出培训就是20多天。
  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分享给乡亲们,他希望这些技艺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作为县里的技术特派员,只要有村民需要指导,他都会第一时间前往,还会定期到挂面厂或作坊为大家培训。他不仅传授制面技术,还注重培养大家文明健康、诚信经营的理念,他常说:“把挂面质量保证好,斤两保证到,这才是长久之道,不然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不但没有回头客,还会砸了吴堡空心挂面的金字招牌。”
  除了线下培训,他还积极利用网络直播、参加展销会等形式,不遗余力地向外界宣传、推介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在展销会上,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现场展示制面手艺,吸引了众多人对这一传统技艺的关注。然而,他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制作空心挂面费时费力,年轻人大多觉得辛苦且挣钱慢,愿意传承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真正能成为徒弟深入学习的更是寥寥无几。但他从未放弃,始终怀揣着让空心挂面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更多的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
  2024年11月,他应邀参加了人社部举办的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现场展示了吴堡手工空心挂面的独特技艺,大力提升了“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追光的人,总会光芒四射。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先后获得了“吴堡县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并登上2022年第四季度“陕西好人榜”。2025年4月28日,对于张彦兵来说是一个无比荣耀的日子,他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这也是建国以来吴堡首位获此殊荣的人。
  从“挂面匠”到全国劳模,他用执着专注诠释着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推动着产业发展,用无私奉献带动着乡亲致富。他是吴堡挂面匠劳务品牌的杰出代表,更是新时代劳动者的楷模。在他的影响下,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吴堡县手工空心挂面产量突破8400吨,年产值达1.17亿元,累计带动近3000人参与挂面制作及营销工作。他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吴堡挂面产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也让吴堡挂面匠这一劳务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西北建设杂志社 由陕西省、安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资助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汪显峰安居工程住房改善项目,经两个多月的施工建成峻工入住。6月10日,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峻

2025-06-13 21:54:36

  杨恩新(1934—2022),陕西镇安人,先后在镇安县原双庙、蒿坪、熨斗等公社担任武装干部,县革委会副主任,他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兴牧造林、治坡造田、筑路引水,先后40多次被评

2025-05-23 10:15:37

  杨仁和,1922年11月生,山西定襄人,曾任商南县公安局局长、柞水县副食公司经理、柞水县法院院长等职务,1984年4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2月离休。   小

2025-05-16 13:38:28

  刘治海,1934年2月生,陕西山阳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原西鹃岭大队党支部书记、五里公社党委书记,山阳县林业局、水电局副局长,县水保局局长等职务,1995年4月退休。199

2025-05-16 13:37:56

  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1年6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消防工作15年来,他始终

2025-05-14 22:20:31

  在陕建三建集团一公司的发展中,有这样一位技术能手,他以严谨的匠心深耕行业13载,用创新的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卓有成效的管理凝聚团队力量,在每一项重大工程中镌刻下奋斗者的

2025-05-08 14:12:11

  题记:今年是杨永年逝世32周年,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几篇怀念文章   共产党的好干部,商洛人民的好儿子杨永年书记离开我们三十几个年头了。   三十年里,你毕生热爱的商山洛

2025-05-08 14:05: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