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王忠义:江苏陕西之间的一座高古文化友谊大桥 赵孟頫《十六骏马图》鉴赏与考证

     “马”四千年前被人类驯化,成为人类十分亲密的朋友,在火车和汽车未发明之前,“马”是陆地上最主要的运输和骑载工具。马的诸多高贵品质,深受人们崇尚:它勇往直前、吃苦耐劳、忠于主人、热爱故土等等。所以才有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汗马功劳”、“马不停蹄”、“老骥伏枥”等赞誉性成语。人们非常喜爱以“马”为题材之绘画,也是希望画中有以上吉祥寓意。诗圣杜甫有“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名句。
  马是威严与武力的象征,所以,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很爱马,历史上流传着许多人与马的动人故事,马的形象常被绘于各种吉祥图案中。最早的骏马吉祥图是“周王八骏图”,传说周穆王有良马八匹,乘之周游天下而得名“八骏”;龙马精神,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励志精神;把马和天、龙联系起来,源于《易经》,《易经·说卦传》称:乾为天、为良马;震为龙、为善马;即表明马有乾象和震象。
  在中国美术史上,几乎每个朝代的艺术作品都有以“马”为题材的杰作:如先秦时代之青铜器《盠(lí)驹尊》、秦始皇陵出土的大批陶马俑、西汉霍去病大将军墓前之“马踏匈奴”石雕、东汉墓出土之青铜器“马踏飞燕”。唐代陕西籍画家韩干笔下之《十六骏马图》、宋代李公麟之《五马图》、元代赵孟頫之《浴马图》、明代仇英之《秋园猎骑图》、清代王致诚之《十骏马图》、至近代徐悲鸿绘大量奔马、立马图等等。近年来陕西涌现出两位画马的后起之秀:一位是陕西书画研究院陈宏,另一位是西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画院周鸿石。由此可见,“马”是历代艺术家最热衷的题材之一。
  十六,是一个吉祥数,在古代,代表重量的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星。所以,古代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即是八两。
  十六,也是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各方的棋子数目。
  以十六匹骏马为题材创作的《十六骏马图》,目前发现仅有两幅。一幅是当代着名书画鉴定家黄君寔(shí)先生1983年录宋·苏轼七言《韩干马十四匹》诗,并题跋的唐·韩干《十六骏马图》,现存于上海市、龙美术馆;另一幅就是我收藏的清末民初金梦石录宋·苏轼“咏马诗”,并题跋的这幅赵孟頫《十六骏马图》,现存于西安市、 源利国际城、名古屋。
  我们先看看韩干的这幅《十六骏马图》
  
  卷尾 录苏轼七言《韩干马十四匹》诗,并题跋。
  图后是当代着名书画鉴定家黄君寔(1934年生于广东省台山县,号山涛,自署君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东方美术史硕士)先生,于1983年录苏轼《韩干马十四匹》七言古诗一首,(细观此图,图中确实为骏马十六匹,诗题标“马十四匹”,当为偶然笔误)并题跋。
  诗人赞扬“韩生画马真是马”,又认为此诗是自己得意之作,自赞“苏子作诗如见画”,意味深长,耐人寻思。
  韩干(约706—783年),唐代杰出画家,中国画马的鼻祖之一。长安蓝田(今陕西)人,出身下层,年少时只是一名酒店的雇工,由于被诗人王维赏识并资助其学画,曾师从曹霸因而注重写生。唐玄宗年间,韩干被召入宫,封为“供奉”,皇帝命他跟随宫中画马名家陈闳(hóng)学画,但他改变了只临摹不写生的方法,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儿们的习性,并且对比找出马儿们的性格特征和动作规律,并用心把各种各样的马儿记录在案。因此,韩干作为陈闳的学生,既继承了陈闳的画马方法又加以技巧创新,他画的渥洼(wò wā,传说产神马之处)、騕裛(yǎo niǎo)产的名马,将它们画得就像是从天上下凡的神马似的,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我们来围观一下韩干这幅《十六骏马图》的局部细节图吧!
 
  这幅《十六骏马图》没有浓郁的自然环境衬托,使得十六匹形态各异,神情并茂的骏马,线条明栖、写实突显。
  韩干笔下的马儿体态肥硕,神采生动,有着“萌萌哒”的千姿百态和“超尘脱俗”的优雅气质,我们可以从马儿们肥厚的肉体上,看到马的风神,马的内在的“骨”!
  唐代杜甫《画马赞》:韩干画马,笔端有神,骅骝(huá liú,周穆王八骏之一)老大,腰廀(sōu同 瘦)清新。
  宋代刘道醇有论;夫气韵全而失形似,虽活而非;形似备而无气韵,虽似而死。
  《圣朝名画评》:马的美丑不特别着眼于肥瘦,而应以“死”、“活”为准,可见无论马之肥瘦如何,孰美孰丑,仍应回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原点上来。
  明僧宋衍《题韩干画马》:若问“唐朝画马第一人”,唯有“韩干妙出曹将军”。
  时光流转、朝代更迭,一千三百多年前,陕西籍着名画家韩干在他的家乡,当时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绘制的巨幅国画《十六骏马图》,现在有幸在上海市徐汇区滨江“西岸文化走廊”,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
  上海人民真是有眼福哦!
  我们说唐·韩干这幅《十六骏马图》,它怎么能从千里之外的西北方跑到那遥远的东南方去的呢?
  这就要说说苏轼: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赵顼(xū)(1048—1085年),北宋第六位皇帝。神宗在位期间,苏轼被贬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其原因是这样的:苏轼曾写过一首《吟桧(树)》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根到九泉无处曲,世间惟有蛰龙知。”就这样两句诗,却惹起一场事端。同(相当于)平章事(古代宰相的职位)的王珪,向宋神宗奏道:“臣下的看法,苏轼是对圣上有不臣之意,应从重量刑,给以处罚。”神宗说:“朕一直待苏轼不薄,所以,尽管苏轼有错,但还不至于达到谋反的地步,不知爱卿是如何知道苏轼要谋反的?”王珪说:“他作《咏桧》诗,内有‘根到九录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一句。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是他的知己,却把地下蛰龙作为自己的知音,这不充分说明他确有不臣之意吗?非严遣不足示惩。”神宗听后说道:“诗人作诗,本为咏桧,与朕有什么相干?请你们不要再妄加牵强附会了。”后来,又有人诬告司马光、张方平、范缜、陈襄、刘挚等人,都与苏轼有相类似的举动.并且经常私下联络,都应该受到严厉惩罚!对此,宋神宗坚决不允许。
  因为,宋太祖曾立下“不得杀士大夫上书言事者”的祖训;宋哲宗也有命官犯罪“不死,不黔,不杖”的“三免法”。北宋是“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所以,只好将苏轼贬到黄州、杭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这样,就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了。
  贬官文化是宋代的一大特色,它的高峰是一直贬到“天涯海角”,尤以苏轼最为典型。
  苏轼对韩干的这幅《十六骏马图》非常喜爱,应该说是他在被贬到黄州、杭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期间,从唐都城长安将这幅韩干的《十六骏马图》带到杭州、湖州的。
  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始算起,到1279年赵昺(bǐng)跳海殉国为止,共计约320年。北宋朝1126—1127年发生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史称:南宋。
  这幅赵孟頫《十六骏马图》,现存放于西安市未央区源利国际城3号楼,名古屋。
  看来,老天爷还是公平的,老天把这幅金梦石1933年抄录宋苏轼“咏马诗”,并题跋的这幅赵孟頫《十六骏马图》回馈给了陕西。
  这幅《十六骏马图》是否是赵孟頫临摹韩干的《十六骏马图》而散落在民间的真迹?请看我下面的鉴赏与考证。
  我们先来看看金梦石抄录宋苏轼“咏马诗”,并题跋的这幅《十六骏马图》吧。
  
  金梦石(1869—1952)名龢,字梦石,江苏吴县人,清末民国初书画家,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工人物、花卉、翎毛。画格有两种:一为写意类,写意画,苍莽间率,笔意奔放,极具高致;一为工致类,工细画,形神必肖,栩然若生。1910年上海成立“海上书画研究会”,金梦石为其中成员。
  金梦石题跋的这幅赵孟頫《十六骏马图》,描写平野放牧的景致,远山近水,在这空旷幽远,杂草丛生的湖水岸边,十六匹骏马安逸地散游在岸上的几棵主干粗壮多结的松树下的杂草之间,觅食于树荫之下,显示画家对马匹曾做过仔细的观察与了解,轻而易举地掌握十六匹骏马形态各异的复杂造型。后方平静的湖水与秀丽的山峦连成一片,气氛更显得静穆、祥和。画家更是利用平镜无纹的湖水,及罗列的远山,加强空间的推衍及层次感,呈现阔远松秀的画面,呈现出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其青绿设色及用笔虽颇有唐人遗意,但因结合设色与皴法,远较唐之青绿山水雅淡,这充分地发挥笔墨情趣。墨色浓黑,力透纸背,熠熠有精光溢出。所用板绫,细密坚韧,色如鹅黄,凝重遒劲而不失潇洒的本色。
  这幅赵孟頫的《十六骏马图》和韩干的《十六骏马图》直观的区别是赵孟頫的这幅《十六骏马图》配有设色背景,韩干的这幅《十六骏马图》没有自然景物背景。
  这幅《十六骏马图》,为绢本,全绫装表,历经慈禧皇太后、宣统皇帝御览,及十多位着名的收藏、鉴赏大家钱云、王时敏、费君直、赵叔孺、顾廷龙、金梦石等,审定、收藏、鉴赏,流传有序。
  此卷左上角录,苏轼“咏马诗”及金梦石题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
  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内若有声。
  前者既济坐林鹤,后者影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高,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长画谁当看。
  右录“咏马诗”一首,岁在癸酉、夏月,仿松雪道人法,吴郡金梦石,写於沪上客次。
  金梦石的这个题跋五行30个字:
  第一行是说录“咏马诗”一首。
  第二行是说录“咏马诗”的时间是癸酉、夏月,即1933年金梦石时年60岁,夏月指:6、7、8月份。
  第三行是说这幅《十六骏马图》的画法、风格完全符合“松雪道人”的画法。
  第四行和第五行是说他吴郡金梦石,写於沪上客次,即当时居住在上海住所的客房里。
  金梦石对这幅《十六骏马图》研究考证后,在题跋中强调,这幅《十六骏马图》是“仿松雪道人法”。所以,我们就来说说松雪道人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吴兴)。赵孟頫乃宋皇室后裔,幼年便有机会目睹了韩干这幅《十六骏马图》,加上自己对画马的喜爱和天赋,便从韩干的真迹中学到了许多唐人画马之精髓。自己便临摹了这幅《十六骏马图》。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yìn)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宋濂《宋文宪公全集》记:“赵魏公自云:幼好画马,每得片纸,必画而后弃去。”《浴马图》卷后王穉(zhì)登的题跋:“赵孟頫尝据床学马状,管夫人自牅(yōng)中窥之,正见一匹马。”而“据床学马”,应为掌握马翻滚的动态和感受,《滚尘马图》正是赵孟頫勤学画马的见证,“据床学马”确实也反映了赵孟頫全面绘画才能之成因,作为文人画家的赵孟頫,特别注重写生之全面性,这一段佳话若失去此图之证,实为大憾。而“据床学马”亦成为中国鞍马画史上的一段佳话。
  1760年秋,乾隆皇帝阅览《滚尘马图》时,想起了赵孟頫“据床学马”的佚事,并题诗:“前世应为支遁师,兴来每爱写权奇;何妨窗内窥如马,正是全身里许时。”
  
  赵孟頫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着名书画家,留传至今的书画墨宝均为稀世珍品,为数甚多。据陈高华补订的《元代画家史料汇编》“赵孟頫”篇记载,选入元代至明初着述中有关题记述赵孟頫马图的诗文即有85条之多,尚不包括明以后着录、着述书中的记载。赵孟頫存世的画马作品极其丰富,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所藏的即有二三十件,流入个人之手的真迹也有一定的数量。
  赵孟頫的鞍马画特别注重线描的遒劲,形象与质感的统一,笔墨清淡,着色不多,以墨代色,敷染清淡,这类画风较多带有赵孟頫个人的特性。赵孟頫存世鞍马画和各画上的题跋等分析,赵孟頫确实是从韩干画马的真迹中而学到了许多唐人画马之精髓。
  赵孟頫的御赐《骏马图》为1980年前后,曲阜苗孔村的孔庆璧老人在荒王陵附近的山首集市上从一位农民手中购得,后被曲阜市档案局发现,购置入馆的。
  这幅金梦石题跋的《十六骏马图》,无论从画面构图、整体布局、山水景致、树木杂草、骏马体态等等方面观看,完全具备了赵孟頫的鞍马画风,应该是赵孟頫没有留下款识而散落于民间的鞍马画真迹。
  这幅《十六骏马图》,和御赐《骏马图》遭遇了同样的厄运,是赵孟頫散落于民间的又一幅稀世珍品!
  
  后六匹骏马,熙熙攘攘依偎在一起,两匹骏马窃窃私语,三匹相互交流,最后一匹挺胸抬头,像一位长者或卫士,与众不同,独立马群,为第十六匹,如诗中所说“最后一匹马中龙”。
  我们现在再来认真仔细地围观一下钤在这幅《十六骏马图》画面上的这十二方玺印吧。
  这些印蜕,是当时印鉴持有人对该幅《十六骏马图》经过认真细密的观察审定后,在为自己的审定行为负责任的情况下,才钤下自己的审定印鉴的。
  时光不可逆转,人不可能复活,前人是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的印鉴钤在后人的书画面上的。
  所以说,书画面上所留下的印脱痕迹,是唯一能够确定这幅《十六骏马图》确切年代非常关键而又可靠的依据。
  我们今天就来通过钤在《十六骏马图》上这十二方玺印们生活的年代,来追溯这幅画卷流传与鉴藏的历程吧。
  为了方便对画卷年代的判定,我们还是从每方玺印持有人的生辰年代先后时间顺序来说说吧:
  一、《小亭眼福》4字,白文印鉴,形状:长方形,规格:3×1.2(厘米)。
  这方《小亭眼福》印脱是元代书画鉴赏家,浙江·吴兴·钱云的鉴赏印鉴。
  钱云,号云林散人,与赵孟頫等被称为吴兴“八俊”(宋末元初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诗人钱云、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钱云为“吴兴八俊”之首)。赵孟頫登朝,诸人皆相附致显宦,钱氏独龃龉不合,流连诗画以终终。
  我们来看看下图左上角的这方钤在倪瓒《六君子图》(此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小亭眼福》印鉴,同属一方印鉴所钤。
  吴兴钱云题诗:“黄公别去已多年,忽见云林画里传。二老风流辽鹤语,悠然长卷对江天。”并钤上了自己的鉴赏印鉴《小亭眼福》和私印《钱云之印》
  倪瓒(1301—1374年),“元四大家”之一,字元镇,号云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常州无锡梅祗陀村人。出身江南富豪,家境十分富裕,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
  钱云的这方《小亭眼福》印脱是这幅《十六骏马图》第一枚,也是最早的一枚鉴赏印鉴,是赵孟頫鞍马画真迹的重要依据。
  二、《画禅》2字,朱文印章,形状:葫芦形,规格:4.7×2.4厘米。乃明末着名的书画鉴赏家王时敏的鉴赏印鉴。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海博物馆编(上)第52页 第20款。
  王时敏(1592—1680年),本名王赞虞,字逊之,号烟客,又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明末清初画家,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四王”第一代人。系出高门,文采早着,以祖荫,官至太常寺少卿。明清鼎革后,家居不出,奖掖后进,名德为时所重。画学董其昌,少时亲炙,得其真传。于黄公望墨法,尤有深契,暮年益臻神化。爱才若渴,四方工画者踵接于门,得其指授,无不知名於时,为一代画苑领袖。康熙十九年卒,享年八十九岁。
  三、《慈禧皇太后之宝》7字,朱文玺印蜕
  形状:正方形,规格:6×6(厘米)。
  慈禧(1835—1908年),女,满族。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四、《宣统御览之宝》6字,朱文玺印脱,形状:椭圆形,规格:5.3×4(厘米)。
  宣统(1906—1967年),字曜之,号浩然,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
  宣统为清朝第十二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年号,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溥仪登基,次年(1909年)改元“宣统”。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代表经过南北议和后,于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递送了有关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修正案。隆裕太后代表清廷认可了这一条件,并于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根据优待条例,“宣统”年号停止使用。
  1917年6月底,在张勋的拥戴下溥仪于1917年7月1日第二次登基,通电全国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12天后复辟失败,宣统年号再次废除。
  清廷改元宣统,寓意“宣宗之统绪”,宣告天下王朝大统,指亲缘血统来自清宣宗(道光帝)。关于清朝宣统皇帝的内容,详看条目宣统帝。本条目只介绍年号。
  明眼人一目了然便可看出,金梦石这首抄录苏轼“咏马诗”及他本人的题跋非常明显,文字是书写在《慈禧皇太后之宝》和《宣统御览之宝》印脱上面的,那就是说,金梦石是在看到,并有幸收藏到这幅《十六骏马图》后,经过认真审慎的研究后,严格地选择了适当的位置,抄录了苏轼“咏马诗”一首,并为这幅《十六骏马图》题跋:“右录‘咏马诗’一首,岁在癸酉(1933年)、夏月,仿松雪道人法,吴郡金梦石,写于沪上客次。”
  五,《费君直审定金石文字》9字,白文印章,形状:正方形,规格:2×2(厘米)。
  费君直(1855—905年)即费念慈,江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字屺怀,号西蠡,晚号艺风老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因为论及朝廷之事被撤职遣归,旋即回到吴中,后寄居苏州。工书、善诗、擅长金石目录之学,精通鉴赏古代书画,在书画鉴赏界声誉极高,经他审定的古代无款画,升值空间巨大。兼长山水画。与文廷式,江标齐名,与常熟翁同龢、钱塘汪鸣銮为师友,与收藏达人王大澂、陆恢、金心兰皆为好友。曾在苏州发起成立“怡园画集”。(《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691页)
  六、《叔孺审定》4字,白文印章,形状:正方形,规格:1.6×1.6(厘米)。
  赵叔儒(1874—1945年)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儒,初号纫苌,后易名时棢(wǎng),晚号二弩老人,斋馆名二弩精舍。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
  赵叔儒五岁起就爱好书画,尤以画马最佳,被称为神童。十岁时,曾应邀当众画马,所作骏马神采毕现,观者无不叹服。后被收藏金石书画极富有的闽县林氏招为上门婿,居岳父家其间,遍观林氏所藏的精品,潜心钻研,特别着力于青铜器与古玺印。赵叔儒是个全才,山水、人物、花卉、骏马无所不精,书法篆刻上也自有面目,造诣尤深。他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弟子五十多人,现代艺坛上着名的书画篆刻家如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其书法取法赵之谦、赵孟頫,而以后者学得最久。篆刻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追秦汉。学赵之谦所得尤多。对宋元圆朱文的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着作有《二弩精舍印谱》《汉印分韵补》等
  七、《梦石》2字,朱文印章,形状:正方形,规格:1.5×1.5(厘米)。
  金梦石(1869—1952年)名龢(hé),字梦石,江苏省、吴县人,清末民国初书画家,海上画派代表之一。工人物、花卉、翎毛。画格有两种,一为写意类,写意画,苍莽间率,笔意奔放,极具高致。一为工致类,工细画,形神必肖,栩然若生。1910年上海成立“海上书画研究会”,金梦石为其中成员。
  八、《顾廷龙藏》4字,朱文印章,形状:正方形,规格:1.6×1.6(厘米)。
  顾廷龙(1904—1998年),号起潜,苏州人。1939年与人共同创办上海合众图书馆,任总干事。后兼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主编,文化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着有《说文废字废义考》、《四当斋书目》、《顾廷龙书法选集》、《说文废字废义考》、《四当斋书目》、《顾廷龙书法选集》等。
  九、《乐善案名广尘信史》8字,朱文印章,形状:长方形,规格:4×2.2(厘米)。
  十、《浩气长空》4字,朱文印章,形状:椭圆形,规格:3.3×1.6(厘米)。
  十一、《欧香乳节语琴》6字,朱文印章,形状:长方形,规格:2.9×1.6(厘米)。
  十二、《大菡石綐只副》6字,朱文印章,形状:圆形,直径:3(厘米)。
  从这幅《十六骏马图》和图上钤的12方印脱,以及这12方印章的持有人,都是元、明、清三朝书画鉴赏、审定界的着名大家,逐个考证研读后认为:这12方印章的特别是被元代着名的鉴赏家吴兴钱云鉴赏过,并盖上了自己的鉴赏印鉴《小亭眼福》,吴兴钱云比吴兴赵孟頫年长约20岁,他们同属吴兴“八俊”。我们可以推定,这幅《十六骏马图》很大的可能是赵孟頫散落在民间的真迹。
  按照这十几方印章的持有人:吴兴“八俊”之一的钱云、明代王时敏、慈禧皇太后、宣统皇帝、费金石、赵叔儒、顾廷龙、金梦石他们生活的年代分析,这幅《十六骏马图》有序流传至今大约有700多年的历史。
  值得庆幸的是这幅《十六骏马图》不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分割两地;也不像赵孟頫的《花溪浴马图》(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而流落海外,倒像是赵孟頫的御赐《骏马图》同样的命运,散落在了我们国内民间。
  谁能想到,天下竟有如此巧合:
  陕西籍韩干绘制的《十六骏马图》目前在上海市徐汇区滨江“西岸文化走廊”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
  浙江籍赵孟頫绘制的《十六骏马图》现在在西安市未央区“源利国际城”3号楼 2单元、名古屋展出。
  现在,不知着名书画鉴定家黄君寔先生是否还愿意再为这幅赵孟頫《十六骏马图》做个“卷前引首图、并再题个卷尾后跋”呢?
  故宫博物院当代着名书画鉴定家金运昌先生,能否愿意像黄君寔先生1983年那样,为这幅赵孟頫《十六骏马图》做个“卷前引首图、并题卷尾后跋”呢?
  国内外及江苏省、浙江省的诸位着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们,哪位先生看到我这篇文章,又对赵孟頫的鞍马画研究有一定的造诣,自愿为这幅《十六骏马图》做个“卷前引首图、并题卷尾后跋”者,可以联系本人。
  诚然,如此精到、又流传有序,并曾入清内府的存世佳作,从印鉴上判断,应该是赵孟頫之作,但未见较详细的文献记载或文字着录,所以、依然是个疑点。
  纵观中国画坛,人才济济,元朝赵孟頫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从历史存留的书画遗存来看,赵孟頫之子赵雍(1289年-1369年)亦具有赵孟頫的绘画风格,因为他出自家传。这幅《十六骏马图》又是否出自赵孟頫之子赵雍之手呢?
  本文仅仅是抛砖引玉,初步鉴考,尚难定论。诚请专家学者们深入研究,以期得出确切结论。
  这幅有序流传的赵孟頫《十六骏马图》上,留下了除慈禧皇太后、宣统皇帝以外的元、明、清三朝:钱云、王时敏、费金石、赵叔儒、顾廷龙、金梦石等等江苏籍书画鉴赏名家,当年鉴赏后钤下的珍贵印鉴,把江苏省和陕西省两地人民的手,紧紧牵连在了一起。
  今年,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和对陕西提出“五个新突破”“四个着力”重要指示。
  2023年6月17日至18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率陕西省党政代表团赴江苏学习考察;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陕西省党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
  纵观中国的历史,陕西和江苏有着相互往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先例、《十六骏马图》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希望陕西也能向当年赵孟頫那样学到江苏如何振兴发展的“精髓”,与江苏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新亚欧陆合作的标杆。
  今天发表此文,旨在通过对韩干的《十六骏马图》和赵孟頫的《十六骏马图》的考证与鉴赏,架起一座江苏、浙江与陕西三地人民高古历史文化绘画交流互鉴的友谊桥梁。
  2023年5月5日于 西北大学“润林苑”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五月商洛青排赛, 八方男儿展风采。 智拼力搏胜旧我, 心高志远壮情怀。

2024-05-23 09:38:32

多年红尘摸路迢, 几经坎坷疲惫跑。 有志命薄恨天高, 受欺被骗无翅糟。 本想人间逞英豪, 无奈尘世作怪妖。

2024-05-23 09:36:26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