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黄官镇藤编久负盛名
黄官镇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地处南郑区境西南部,东接青树镇,南连红庙镇、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镇,西邻濂水镇,北邻新集镇。辖区总面积260.2平方千米。境内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1个,挡墙关遗址1处,黄官、塘口、庙坝等古镇遗迹,乞儿寨道观,云河、庙坝等地是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
黄官镇下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1740人,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18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83亿元。
汉中黄官镇藤编制品是汉中传统的工艺制品,因汉中山区野青藤资源甚多,采割后经水煮、剥皮、漂白后,编制成各种藤制品,主要有坐椅、六棱八仙桌、屏风、书架、盘、筐、篮、箱、沙发、柜、躺椅、提箱、果盒等;编制图案多样,有木瓜心、米字格、菱形格、菊花、牛眼、寿桃、日月同辉、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其工艺精美,造型美观,式样高雅,色泽别致,舒适凉爽,轻巧耐用,久享盛誉。
汉中黄官镇是闻名遐尔的“藤编之乡”,此地盛产藤条,其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汉中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古往今来销路旺畅。
据记载,汉中藤编这一地方特产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一种奇特的生产乃至战争器材。《三国志》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即用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往昔边境的明光、界头、古永一带的许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桥。这种以藤条牵引编制的便桥状如网槽,风雨飘摇而历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桥似的。也许是因为藤条在汉中的大量利用,古代汉中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并规范为"腾"。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汉中很早便成了遐迩闻名的"汉中藤编之乡"。如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藤编工艺之花开遍城乡,所产器具除传统的椅、几、桌等大宗产品外,还有筐、蓝、盒、箱以及花架、书架乃至全套客厅、书房家具,玲珑剔透,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具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可谓贫富咸宜、雅俗咸宜,故产品历来销路旺畅。 南郑区黄官镇党委以传统藤编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导产业,现域藤编手艺人多达100多人,年产值2000余万元,人均收入6000余元。 在抓藤编的同时,镇党委以绿色发展鱼虾混养模式100亩,年产值可预计可达到100万元左右,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及脱贫户130人就业增收。发展立体大棚16亩,以“美人指”葡萄架下套种香椿树、茉莉花等增产增效,年收入达30多万元,以发展“金丝菊”100多亩作为乡村绿色发展主导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南郑区黄官镇党委把培植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按照一主多副支撑、一业多途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式,倾斜建设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带活发展格局,壮大产业集群,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带动458户农户增收致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向着逐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汉中黄官镇是闻名遐尔的“藤编之乡”,此地盛产藤条,其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汉中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古往今来销路旺畅。
据记载,汉中藤编这一地方特产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还是一种奇特的生产乃至战争器材。《三国志》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所谓"藤甲"即用藤条编织的战衣,"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往昔边境的明光、界头、古永一带的许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桥。这种以藤条牵引编制的便桥状如网槽,风雨飘摇而历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桥似的。也许是因为藤条在汉中的大量利用,古代汉中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较为多见,并有因"盛产藤条得名"的记载,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并规范为"腾"。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代代勤劳、聪慧的能工巧匠,使汉中很早便成了遐迩闻名的"汉中藤编之乡"。如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藤编工艺之花开遍城乡,所产器具除传统的椅、几、桌等大宗产品外,还有筐、蓝、盒、箱以及花架、书架乃至全套客厅、书房家具,玲珑剔透,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具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可谓贫富咸宜、雅俗咸宜,故产品历来销路旺畅。 南郑区黄官镇党委以传统藤编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导产业,现域藤编手艺人多达100多人,年产值2000余万元,人均收入6000余元。 在抓藤编的同时,镇党委以绿色发展鱼虾混养模式100亩,年产值可预计可达到100万元左右,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及脱贫户130人就业增收。发展立体大棚16亩,以“美人指”葡萄架下套种香椿树、茉莉花等增产增效,年收入达30多万元,以发展“金丝菊”100多亩作为乡村绿色发展主导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南郑区黄官镇党委把培植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按照一主多副支撑、一业多途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式,倾斜建设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带活发展格局,壮大产业集群,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带动458户农户增收致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向着逐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