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中实社北京:上古幽都和尧创历法地的考证与探索研讨会于2023年8月25日上午9时在京召开


中实社 郭波 摄影


着名作家诗人物象书法创始人寒北星先生 讲话
上古幽都和尧创历法地的考证与探索研讨会于2023年8月25日上午9时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重点围绕承德市文物局田野考古队副研究员商晓军女士,近年来考古与发现的几大成果展开。落实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书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多年来,商晓军同志深入基层,踏遍承德山山水水,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用考古人的专业奉献精神,求实精神,刻苦精神,淡泊名利的严谨作风,书写了考古人的精气神,表达了考古人光明磊落的情怀,描写了考古人一丝不苟的求真求实的大无畏精神。她在多年的考古过程中,脚踏青山,胸怀志远,沿着中华文明的根脉上下求索,提出了许多考古学上有价值的发问,追溯源头,考证出一大批可喜可贺的考古成果。这种精神是需要耐力,吃苦奉献来做支撑的,巾帼不让须眉,她钢铁铮铮地做到了。在她长长的十余万字考察考古的论证成果中,每一项都充满着“考古人”的心血和汗水。她揭秘了承德磬锤峰千年未解的“东极涌日(月)”玄妙;发现尧帝创制历法的故地及历法摩崖地图;她发现了二十八个早于甲骨文一千三百多年晚于仓颉造字三百年的古图形文字摩崖石刻“东极”、“西极”、“幽都”、“尧都”、“乾坤”等古文字;她研究发现承德市磬锤山为尧帝创制历法的东极、两座尧帝时期义仲的古观星台;她发现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把石星山命名在东阿超西山顶峰的失误;她发现了“文星绕北极”环绕北极星的古观星台;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她发现了上古传说中“共工”的原型和他怒触不周山传说的起源地;她踏深山寻古迹严寒酷暑不止步,发现了在丰宁县天桥镇的上古“天桥”摩崖岩画、西极(棒锤碣)、昧谷以及古人类居住的洞穴;天地相交,正道乾坤。有一天她在滦平县张百湾镇古观星台及尧帝创制历法的两轴交汇点上发现了“乾坤”;功夫不负有心人,冒严寒,顶风雪,她考证出兴隆县南交界川为上古“南交”是尧创历法的南至点,雾灵山为南极,山中的“仙人塔”正是尧帝测日影的历法工具“日晷”,还发现刻于东极山上及南极鳌背上尧帝创制历法的地图;更为巧妙的是她发现传说中的“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的“四极”,与尧创历法的四极是重合的;通过大量物证考察发现,尧创历法的范围六个点位中都有创历法的摩崖岩画地图,四极和交点均有古观星台和日晷(棒槌);经过大量考古与漫长探索考证,发现尧帝测历法图的四至和上古昆仑所包括的版图相重合,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发源地。
  研讨会汇集了全国一流的文物专家学者教授,他们分别给商晓军在考古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也提出了一些极具学术价值的建议。研讨会在和谐共鸣的气氛中进行,特别提到坐落在隆化县境内步古沟镇东阿超村龙头山上的极具有文物价值的摩崖石刻,专家们都产生了一个共鸣,这些摩崖石刻,雕刻最早应追溯到黄帝史官仓颉造字之后,属于尧帝时代的图形文字,距今应该有近五千年历史。还有龙头颈处,有“不周”“北极”“幽都之山”“玄武山”仓颉文字,均风化掉块,图像模糊。《山海经》曾记载着“有山而不和,曰不周负子”,黄帝重孙禺疆曾在此山封神,立于北极。这些神话传说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断鳌立极”的物证,在摩崖石刻的矩形平面上,内容不同,层层叠压,均已风化掉块模糊不清。站在龙头山顶遥想当年尧帝派和叔测历法的古观星台,距今近五千年,更改了伏羲历和黄帝历三个季节,变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直沿用至今。西汉时期命名为石星山,此时在村内修建了抵御匈奴的土城,距今有两千一百四十八年的历史。西山顶上的烽火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大禹时期称为“禹攻共工国山”。从清朝康熙年间在步古沟镇修建阿穆呼朗图行宫,“北极、不周山”成为行宫的北靠山“玄武山”,一条通往木兰围场的皇家御路经过此山,村中的戏楼、庙宇,依然保持着古朴遗风。
  研讨会上,热心于公益事业多年并在公益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王国成先生,在发言中表示,隆化县东阿超村“龙头山”古为“尧帝历北极法园”和“上古昆仑园的北至点”,两大世界性重要文化遗产园区,“龙头山”具有丰厚历史文化价值。上古幽都和尧创历法地地域上的文物文明是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不朽的文化,愿奉献爱心,在承德一市四县这一区域的大遗址上加大保护力度,奉献爱心同时让它在新时代为今天的社会苍生造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副社长苏玉东先发言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根脉灿若星河,像一轮红日闪烁着中华民族不朽的光芒,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古老的中华民族,日出东方,以她青春闪亮的活力,诉说着我们今天的强大,水有源,树有根,根源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大脉,古为今用,把深藏于祖国高山大川中的古老文明文物让它鲜活起来,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利用好文物的指示,让古老的历史文化、文明、文物为今天的新时代中国服务,传承古脉,造福后人!”
  我国着名作家诗人物象书法创始人寒北星先生发言说:“承德市的清代皇家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在全国来说是最优质的地区之一,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扬名“地球之肺”的塞罕坝林场,都是曾为我们国家在世界上荣获了极高殊荣。商晓军同志又为承德增添一笔世界性文物大餐。尧创历法,幽都故地,这一系列的探索发现如世上奇珍异宝,把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根脉再次延伸在悠久的史册上,五千年文明史上,汉字文明的一次次革新,有的以山石为书刻字,有的以竹简立法,有的在甲骨上留痕,这些灿烂的中华汉字文化,犹如朝霞满天,在世界的文明史上显示着独一无二的光彩,成为与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息息相关的必需品,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汉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血与火,生与死中,创造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化为汉字的符号,乘载载着中华文明滚滚向前的历史专列,在世界文明史上呼唤着独有的文明和平自由与生命。愿我们的古老文明枝叶鲜新,大放异彩!”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文物专家赵成文激动地说:“中国的山川文化与田野考古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上古时期的古人类,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火山爆发、大洪水及众多野兽的抗争中存活下来,他们用石器、水与火在山崖的岩石上雕刻出来记录生活的遗迹,这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古人类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内容大部分是象形字、文学符号和岩画,古时期的图形符号表现形式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汉字诞生的根脉和源初。它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血与火的斗争史,人与自然的故事,通过汉字符号联系在一起,记录着生活。它是我们今天汉语言汉字的始祖。不能忘本,古图出新,古为今用,造福当今!”
  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常保立对商晓军发现尧创历法和幽都遗址重大文物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了保护和挖掘文物为当今造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参加上古幽都和尧创历法重大发现考证与探索研究会的五十余人,他们分别来自考古、文物和热爱古文化研究探索的专家、学者、教授、记者和企业界人士,还有来自承德及河北省石家庄文物界的代表人士,大家一致认为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血肉相连的共同体,一个有丰富文化和历史文明文物的国家,是丰富民族文明的血脉,共生共存,历久弥新。研讨会在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让文物出来讲话,让文明为当代社会服务,创造文明价值文化和合,文明共生的和平美好的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挖掘好五千年文明灿烂的文化,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让古文明古文物为今天人类造福是我们面前的任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类文明,人类共享,为中华民族的新时代谱写更加美好的华章!
  本次活动由华夏文华促进会、北京东方名家书画院、北京立恒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律雅文华院联合举办。会后专家学者教授等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五月商洛青排赛, 八方男儿展风采。 智拼力搏胜旧我, 心高志远壮情怀。

2024-05-23 09:38:32

多年红尘摸路迢, 几经坎坷疲惫跑。 有志命薄恨天高, 受欺被骗无翅糟。 本想人间逞英豪, 无奈尘世作怪妖。

2024-05-23 09:36:26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