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西营镇:立足山水底色 打造乡村旅游
白河县西营镇蔓营村位于白河县西部,距离十天高速公路双丰路口8公里,总面积1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841户2978人,耕地面积6160亩(水田200亩),交通便利、环境宜人,是远近闻名的“省级生态村”。
蔓营村立足交通优势和自然资源,突显山水底色,彰显旅游特色,尽显“莲”洁本色,探索出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村级劳务公司牵头,多个市场主体参与的“1+1+N”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培育4家市县级农业园区、3家星级农家乐,带动形成了以荷、稻为主打,农旅康养为主导,草莓、黄金木耳、板栗、核桃等种植和生猪养殖为特色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突显山水底色,打造宜居乡村
蔓营村地势属“两山夹一河”,一边是牡丹遍野的冯家山,一边是有着“小武当”之称的蔓营坡,冷水河款款流过,水势缓、河道宽,在蔓营社区绕过一弯又一弯,造就了连片的水田,山水秀丽、自然天成。
山有水则灵,水有山则秀。近年来,蔓营村立足资源优势,做足山水文章,让山水田园更宜居。先后培育市、县农业园区4个,核桃、板栗、柿子等一批特色产业在带农增收的同时,为群众提供了采摘体验好去处。新修环山路4公里,组织志愿者栽植苗木800株,“林荫小道”成了山里的又一道风景。
山上果园,山下田园。百亩荷塘和稻田是蔓营村民们最为之骄傲的独特风光,镇村两级也坚持将“荷”、“稻”作为田园里的两大核心元素,持续扩大种植面积、提升种植水平。先后争取资金新修水渠2000米,田间步道1.5公里,实施旱改水工程200亩。
蔓营村还是白河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百余栋巴山民居依山而建,整齐划一。村委会按照“村上补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方式,对脱皮的民居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并对一些脏乱差的死角进行整治,有力提升村容村貌。现如今的蔓营,破损的水泥路变身干净的柏油路,出行更通畅;零星乱建的旱厕变身统一的卫生厕所,村容更整洁;脏乱差的排水沟变身潺潺小溪;居住更舒适;呆板的栏杆变身艳丽的花廊,景色更怡人,在“田园”变“公园”、“村民”变“市民”的路上步伐愈加坚实。
“春天栽荷插秧、夏天采莲拍照、秋天感悟丰收、冬天品尝杆酒”。蔓营已成为周边群众茶余饭后散步的绝佳地点,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蔓营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彰显旅游特色,建设宜业乡村
旅游兴则百业兴。立足山水田园资源优势,蔓营村坚持将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持续推进,按照“旅游+”、“+旅游”理念,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宜业乡村。
鉴于田园综合体周围农户多、难管理,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蔓营村探索出“1+1+N”发展模式,即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村级劳务公司牵头,多个市场主体参与。村集体负责田园体“大庭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统一管理,村级劳务公司承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获取利润用于反哺旅游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动员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发展民宿、乡宿、农家乐等“小庭院”,通过“大庭院”带动“小庭院”,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虽是初夏,气温持续攀升,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炙烤着大地,但蔓里时光游乐场的游客们总是兴致不减。早年在外务工的王安军不仅赚得第一桶金,还练就了一身“绝活”,是名副其实的“田秀才”、“土专家”,各式造型的树木、花廊,充气城堡、露天泳池、露营帐篷、休闲长廊均由自己亲手打造,并赢得游客高度赞扬。如今,家里也开起来农家乐,每逢周末节假日,回头客络绎不绝。
在王安军等能人大户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核桃800亩,板栗500亩,培育草莓采摘园1个,黄金木耳基地1个,生猪养殖场4个,甜杆酒厂1个,农家乐4家,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周边群众每年不用外出务工,在门上就有很多地方就业,一年挣个三四万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
尽显“莲”洁本色,共享和美乡村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象征着廉洁,也象征着真善美。蔓营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将“莲”文化作为核心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让乡村发展有“面子”,更有“里子”。先后建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莲”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移风易俗等情况纳入农户积分制管理,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社会风气。
每周五,只要天气晴好,总有一批红马甲活跃在田园体周围,这是驻村工作队组织的每周一次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活动。为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带动村民养成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蔓营村坚持推行“五美行动”,即庭院净美、示范促美、志愿助美、家风增美、经济富美,成立“妈妈卫生检查团”每周开展检查、每月评选、每季表彰。
每个季度还会举办道德评议会,每年开会集中组织“升学礼”和“生日会”,集中庆贺,减少“无事酒”和“大操大办”。如今的蔓营村大操大办的明显少了,一家有事大家帮的情况多了;扯皮闹事的少了,带头示范主动创卫的多了,群众的精气神得到提振,乡村风貌大幅改观。
下一步,蔓营村还将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导作用,并持续加大卫生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等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力度,努力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环境,共建共享和美乡村。
责任编辑:李欢颜
2024-05-23 09:07:42
2024-05-23 08:48:39
2024-05-23 08:30:36
2024-05-22 17:15:01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