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黄土高原的拓荒者(纪实文学)

  ——记着名山水画家王一明
  随着王一明艺术创作写生基地的建立,闭塞、落后的麻黄梁引发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全国各地人们向往的旅游中心。着名山水画家王一明被人们称为黄土高原的拓荒者。
  突然抉择
  一切就是一个偶然,突然得像一个梦境,却非常真实,真实得不容王一明细想,仅仅几分钟时间,王一明就作出了一个人生中的重大抉择。
  2012年10月5日,王一明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美好的日子。这天,贾又福老师在西安举办文献展还未结束,他从原西安美术馆副馆长穆亚威那里得知榆阳区麻黄梁自然山水风景独特,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弟子王一明等一行人,不顾600多公里的路程遥远,专程驱车前往。下午6点,时任麻黄梁文化站站长曹振林带路,一行人站在了麻黄梁的黄土塬上。
  10月的黄土高原,大地生命用它最茂盛的姿态尽情地呈现着对黄土地的情谊。傍晚的麻黄梁更别有一番景致,西斜的阳光,炫着温婉的霞光,泼洒向静穆、壮观而又苍凉的高原,勾勒出沟壑梁峁特有的阳刚、雄浑与大气。王一明感到非常震撼,他情不自禁地感慨:置身其间,人生何畏!
  时间仿佛凝固了似得,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王一明依然心潮激奋,他转向老师,想说出此刻的感受。
  贾老师似乎更激动,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一明,麻黄梁非常独特,与别的地方不同,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在这儿趴上十年,艺术上乃至人生定会有大的提升。”
  贾老师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他爱才、惜才,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他何尝不想把自己器重的这位得意门生留在身边。但老师深知以王一明目前掌握的画技,加上他追求艺术的吃苦精神、人生素养、敬业态度,以及自身敏锐的悟性,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王一明明白老师发自肺腑之言是在给自己指明方向,明白老师是在爱护自己。追求艺术完美,不断提升艺术境界,探寻、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探索更深层次的艺术奥妙,献身艺术,这是王一明爱上中国山水画后的最大理想,是他毕生的追求。为了这个梦想,他没有什么苦不能吃,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
  他立即向老师发誓:“愿意扎根麻黄梁十年”。
  夕阳下,师生当场拉勾表态明志。情义无价,感天动地,天地作证,大山作证,在场的人作证。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无私的师生情谊更有价!
  夜色的清辉像水一样照进房间,秋蝉仿佛知道凡人的心事,不知疲倦地一夜鸣叫。王一明作出抉择的这天晚上,也是彻夜未眠。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人都有的苦恼和想法。“军令状”立下了,今后的路怎么走,能否生出丰满的“羽翼”,走到理想的那一步?无法预知。他对麻黄梁一点也不了解,陌生得一无所知,这个地方能不能适应、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一系列的问题,他的心仿佛在夜的大烙锅里煎熬着,又像被一堆乱麻缠绕着。梦想、家庭责任、老师恩、社会责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拷打着他的意志。
  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唐朝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清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毛泽东主席的“身无分文,心系天下”;
  周恩来总理12岁说“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
  习近平总书记15岁立下志向“不管我将来当多大的官,一定要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事。”
  还有着名画家黄宾虹、李可染、贾老师舍身潜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些德高望重的伟人、先驱身上那种崇尚的民族感、使命感,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星火相传,延绵不断。自己也有责任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立大志向他们学习。
  王一明被伟人精神鞭策着、感动着,信念力量的支撑,让他无暇顾及个人利益,他的心中再次燃烧起炽热的火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自己这点困难算什么。
  他给自己制定规划:十年磨一剑,一剑在三磨。一定不辜负老师的厚爱,不辜负国家对自己的培养;一定要探索艺术的真正生命和精神,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一个人真正把理想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他对理想的追求、痴守,就是千难万阻也无可抵挡。
说服家人
  东方刚刚亮出鱼肚白的时候,王一明急匆匆地踏上了返回北京的归程。
  十年扎根麻黄梁毕竟不是一件小事,他要回北京抓紧时间处理好手头的琐事,再尽快赶回麻黄梁。妻子必须尊重,得争取支持。
  妻子的第一反应是“又疯了!”
  是疯了,为了艺术,他已经“疯了”半辈子。一句“又疯了”,既有心疼,也有反对,还有责怪在里面。
  妻子吴秋帆也是一位才女,是不一般之人。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理论系研究生课程班,性格开朗,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而且非常能干、有思想。她非常敬重爱人,感动爱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甘愿支持爱人,放弃自己热爱美术专业的爱好,作爱人背后的女人。但是,这次她真生气了。爱人历尽千辛万苦,凭着努力有了名气,他们在北京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况且,都进了知天命的年龄·····妻子一时难以接受,她好说歹说劝阻,还给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打电话,联合起来反对。
  并非王一明无情无爱,并非他不爱家,不爱妻子和儿子。他理解妻子,自己追求艺术这么多年,遵从亲身实地心灵体验,丢下妻儿,北上南下,三次离家求学深造、两次放弃收入可观的工作,大把的时间都尊从于中国山水画的“写生精神”。长白山写生一年、八上雁荡山,妻子一人支撑着家;北漂几十年,妻子跟随他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吃了很多女人吃不了的苦,从来也没有委屈抱怨过。现在又要为难妻子,远离亲人、同学,远离熟悉的生活之地,跟他到远隔千里之外一个陌生的、风俗均异的地方,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王一明也非常于心不忍,心里很不好受。然而,事业和家庭无法两全,王一明只能作出对妻儿的抱歉和愧疚之举。
  艺术于他,就是生命,他这一生,就是头拱地也绝对不会停止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说他意气也罢,不食人间烟火也罢,夸他高境界也罢,他真的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苦行探道”“知行合一”,实现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愿望。
  妻子毕竟是妻子,她理解爱人每次的决定都是认真的,干的是正事、走的是正路,她懂他、信任他。妻子想通了,王一明彻底放下了心理包袱,高兴地拨通了曹振林的电话。
  原来,王一明在回北京之前就要了曹振林的电话号码,做好了扎根麻黄梁的准备。
  曹振林接起电话的时候,惊奇的声音都变了。“啊!你真的要来?”说话的声音拉得很长,口吻里全是惊讶和不确定。
  这里必须说一说现任长城文化站站长曹振林。他是土生土长的麻黄梁人,就读结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酷爱文化。当时他担任着麻黄梁文化站站长,对麻黄梁感情非常深厚,只要涉及对麻黄梁有益的事情,他都积极支持。贾又福老师率领他的弟子来麻黄梁的时候就是他接待的,王一明这次准备来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诗意的世界,离不开世俗的烟火气。曹振林当时并没有把王一明作“立军令状”的事放在心上。他早已习惯了人们的来去匆匆,见惯了很多名家奔着美景来了,走马观花一通挥挥手走了。
  曹振林再次确定王一明真的要来后,难掩激动的心情,高兴地笑成了一朵花。随后,他紧锣密鼓地把自己的长城文化站接待室打扫干净,等待着这位大画家的到来。
 
意外遭拒
  一天不差,距上次离开整整十天,王一明携着妻子,怀着一腔热忱,踌躇满志地来到麻黄梁,住进了长城文化站的一间房子里。
  对于一般干事业的人来说,最感人的就是发展期,而王一明的追求艺术之路永远在发展和探索的路上。所以,他的故事更感人。正像贾老师说的:“一明留意的永远是前方。”
  人们不明白,当下的人都挤向经济繁荣、交通畅达的地方,王一明怎么会甘愿放弃北京大城市的繁华和已经拥有的光环,选择住进水电路都不通的深山荒野?即使在兵荒马乱年代的农耕时期,人们也要择水而居。理解的人敬佩他,称他是奇人,不理解的人损他,讥笑他是傻子。
  1988年,王一明从第一次观赏“贾又福山水画展”开始,就被中国山水画所征服,后受贾又福老师启示,学习、临摹李可染、黄冰虹等大师作品,学习他们的写生精神,痴迷探索艺术高峰,祖国的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他数不清的脚印,最后立志选定落脚麻黄梁。他觉得,自己追求艺术几十年,应该对自己、对老师、对社会作出一个交代了。
  王一明是一个执着的人,但不是一个狂热的人,以他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十分清楚居住大山会面临水、路、电等的困扰,吃、住、行都会非常艰难。他有无数次的野外生活经历,常年与大山为邻,与天地为伴,在艺术界堪称传奇。他早已习惯和毫不畏惧吃苦,从立“军令状”的那天开始,就做好了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只是艺术的感召,使他把所有的困难忽视到了最小。
  20世纪90年代,王一明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一年,他捡来废弃的木棍,亲手给自己搭建过第一个“工作室”-半坡草堂。这次他要在麻黄梁再建一个写生创作基地,他像所有写作者喜欢拥有自己的一个书房一样,也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准备在麻黄梁扎根,要给妻子一个家的安全感。北漂住地下室生活的日子让他愧疚,不能再亏欠妻子了,儿子来了也有个交代。
  麻黄梁有丰厚的煤炭资源和汉墓群古遗存,村民坚决反对王一明夫妇住进麻黄梁。他们怀疑王一明不是采煤者就是盗墓者。曹振林解释、劝说,嗓子说破也不管用。村民怀疑曹振林得了好处费。面对村民的蛮不讲理,王一明没有生气,他宽厚地说:“我们先走,我们走。”
  作为王一明立“军令状”的见证人,曹振林深知王一明走出这一步的艰难和不易,他不想就这样让王一明放弃决定,更不愿意麻黄梁失去这么一位艺术大家。这么一个偏僻的穷地方,好不容易能来一位大画家居住,这是天大的好事,会给麻黄梁带来一种新观念,影响带动年轻一代学习艺术,走文化艺术之路。曹振林急得说不出话来,他为村民的愚昧、不开化而惭愧,又深为对不起大画家而愧疚。
  王一明夫妇离开麻黄梁后,曹振林亲自登门,一户一户做思想工作,用人格作担保。诚心感动了村民,村民同意王一明回来居住。曹振林高兴之余,担心村民反悔,他了解贫穷带给人们的愚昧,他又一次登门逐户做思想工作,经得
  每一户同意后,他的心里踏实了。
帮助脱贫
  “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一笔勾。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窑洞茅屋,省去砖木措上土,夏日晒难透,阴雨更肯漏一笔勾。土块砌墙头,油灯壁上流,掩藏臭气马屎与牛溲,因此上把雕梁画栋一笔勾。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沙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
  这是是清光绪年间一位名叫王培荣的调侃所作,但确实是以前陕北的真实现状。
  历史上,榆林多灾多难,战争年代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植被遭到破坏,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直是陕西省的贫困县。麻黄梁位于榆阳区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壤腹地,距榆林城区东北35公里,地处明长城沿线,这里自然条件落后,交通不便、缺水人稀,荒凉落后。
  古语说:能容人者容天下。从古到今,成大事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容人、帮人、有思想、有远见。
  王一明住进麻黄梁,看到了部分人的思想落后和经济的落后,他没有把自己看作是大画家,没有只顾着画画,更没有因为村民之前对他的做法而心有前嫌。他同情村民的生活疾苦,一心想改变麻黄梁自然条件造成的贫困现状,帮助村民走向富裕。
  麻黄梁有明代重堡双山堡和清末举人、着名书法家李棠家废弃的上下两院祖屋。当王一明了解到李棠是民国时着名书法家,与于右任、王雪櫵并称陕西“书坛三杰”。
  李棠为人公正、廉洁、仗义,当过榆林、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沿边六县商会会长、靖边县令,备受人们推崇,陕北镇守使井岳秀也曾拜他为师。李棠能文,其弟李澄能武,曾被井岳秀任命为民团团长。日本人进犯时,李澄带领几百人配合伊旗王爷击退了日本军,威名流芳。
  李棠真迹《祭父文》让人感受到“子欲孝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心痛苦。道不完的父爱,悔不尽的自责,情真意切,堪称警世良言。王一明设想通过这位重要历史人物,打开文化发展思路。王一明几次给政府建言修缮李棠故居,发展旅游事业。他还在百忙中,特意带麻黄梁时任镇长、书记和曹振林到北京宋庄艺术区、798文化旅游创意园等参观考察。好不容易回一趟北京,他顾不得处理自己的重要事情,全程陪伴,在五星级酒店给每人登记一个房间,来回乘坐飞机,所有费用全部包销。王一明不是耍大,而是他苦心思虑,想让当地人通过见识开阔眼界,改变旧观念,学习新思想、发展新理念。为了绿化麻黄梁的荒山荒沙,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忙前跑后申请退耕还林项目,建议镇领导通过改变生态环境发展旅游。
  王一明实实在在把麻黄梁作为了自己的家乡。
再起风波
  仁者乐山。2013年3月9日,横亘在天地间沉睡了亿万年的榆阳区麻黄梁响起了推土机如雷的轰鸣声。王一明与村民谈妥,租下了他与贾又福老师拉勾的山峁,作为写生创作工作室的地基。
  这里是远距麻黄梁和双山各5公里之外的深山处,除了山还是山,除了荒凉还是荒凉。从航拍的视角看,沟壑纵横,群峰密集,荒塬秃废,如遇雪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非常逼真。这里景美,但确实不宜人居。
  仅推平这座山峁就整整用了21天。已经不年轻的王一明夫妻俩,自幼生活在城市,从来没有干过苦力活,他们不熟练地挥舞铁锨,每天从早干到天黑,双手打起了血泡,脸晒得焦黑,身体消瘦了一圈,变得特别憔悴。他们的儿子从北京来看他们,一路上儿子想象着陕北山村的落后面貌,怎么也没有想到父母选择的地方是如此荒凉。看到父母的样子,儿子哭泣了,要求父母立即跟他回北京,甚至要强行带母亲离开此地。
  冲父亲发火:“要呆你一个人呆,我不能让妈妈跟着你再受罪。”
  王一明对儿子一直管教严厉,儿子在美国留学时,所要的每一分钱,他都要求列单写清楚每一分钱用在什么地方,寒暑假就停止打款,让他打工赚钱,自己养活自己。王一明就这一个独生儿子,他有十分钱,恨不得给儿子十二分,但是,不能这样,他要培养儿子知道节俭,培养儿子独立的自食能力。儿子年轻,还不能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儿子说服不了父母,大吵了一架,没有喝一口水,赌气甩手回了北京。妻子早已哭成了泪人,王一明的心在滴血,他既心疼儿子又心疼妻子,内心的苦痛只有他自己知道
  王一明就是王一明,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艺术信念的力量支撑,或许早就选择了撤退。但是,他宁可承受痛苦,也绝不放弃初心。
  自古以来,不能两全其美是人生的悖论,也是我们不得不尊重和遵循的自然法则。
  儿子不支持、同业界人冷嘲热讽,王一明的压力很大,他的心情变得有些急躁,想在麻黄梁尽快作出新的成绩证明自己,以得到儿子和人们的理解。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意料之外的事总是接踵而来。
  山峁推平后地基自然扩展,村民不依了,他们肩扛手拿棍棒铁锨气势汹汹前来反悔,有的要收回合同不租地基了,有的要求将推平的地基只划给王一明一半。
  这是多么让人纠结不平的事情。心里的憋屈时间久了,总要爆发的,妻子终于没有忍住,执理相争······
  大是大非面前,王一明表现得非常镇静,他冷静地劝说妻子:村民本质不坏,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是贫穷和落后让憨厚的村民变得这样,不能怪他们。
  王一明理解村民的困难,也想帮助他们,就加付了租地钱,这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曹振林最了解村里的情况,仅靠传统种地的微薄收入,村民为生活所逼,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他又一次登门入户要求村民在合同书上同意按手印。
  曹振林后来回忆,两次风波,王一明给他的感觉是:境界高,不是非凡之人。事实证明,王一明与村民后来的交往中,宽厚仁慈、处人大气,让所有人敬佩。
  六个月后,王一明写生创作基地修建了起来。大山的太阳似乎很高兴,把创作写生基地照得亮堂堂、暖融融的。室内高雅、简朴、明朗,一尘不染,显示着主人对艺术的追求与爱好。出门见山,昂首一片天,听山雀歌唱,闻黄土的馨香,安静而自由,静谧而纯洁的世界,这正是王一明心目中的理想之所。他给写生创作基地起了一个昵称-问壑居。
  王一明的真诚感动了村民,村民由心感激和接纳了他们,相处非常融洽,村里结婚、过寿等大小红白喜事都请他们俩。每次他们都按当地的风俗亲自前去随礼。每年村里正月大秧歌拜年,第一个给他拜年。村民很高兴与他交往。

 
  政府支持
  夫妻俩住进写生创作基地后,水电路等困难真的横在面前成了大问题。
  夫妻两人得走很远的山路提水,拾柴火、生炉子做饭,生活一下子回到了电视里看到的二十世纪陕北五六十年代的困难年代。没有电,可以用蜡烛解决照明,出入不方便,他们出去一次最少要购置一星期的食物,不能使用电冰箱,吃新鲜菜蔬成了奢侈,方便面成了家里常年必备的储备粮。夏季遇到阴雨天气,柴火潮湿生不着火,吃不上饭,就吃方便面。特别是下雨天,雨水经常冲刷出深沟,把他们陷入孤岛。远离城镇,手机没有信号,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等拦羊的人路过发现情况,然后等叫来村民帮助。有时村民不来的话,一困几天没人发现,他们只能接雨水饮用,吃储备干粮-方便面。黄土高原的艰难困境,王一明想也想不到。
  有一次,妻子回北京,走前给他准备了足够半月的食物,还准备了一箱方便面。结果,半年过去,妻子有事耽搁没有回来,王一明吃完了食物,恰逢一场大雨冲断了路,他出不去,而村民居住的远,谁也不知道情况,他吃了六天方便面,直至妻子回来进不了家,返回村里叫来村民修好路,他才从“软禁”中走出。
  初住进去的第一年,节令马上进入塞上寒冷的冬天,水、电、路依然没有解决,眼看熬过这个冬天成了大问题。曹振林也为他们着急心焦起来,实在没有办法,他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带着王一明出版的画册和书籍去榆阳区委找苗丰区长。区长不在,曹振林千叮咛万嘱咐把书交给区政府办公室转交。苗丰收到画册,很认真地看了,非常惊讶,这是一位在美术界获得很高的知名度的画家。
  苗丰脑海里很快闪现出麻黄梁的干山硬梁,一连声发了几个大问号:“麻黄梁来了着名画家,画麻黄梁了,画什么了?”
  初冬,天高云淡,阳光普照,草木休憩,伟岸的群山用他那宽后的胸怀拥抱着高原罕见而美丽的湖水,丰盈着神奇的麻黄梁。几天后,苗丰专程来到麻黄梁了解情况,回去后就组织召开了办公会,会上一致同意通过给予王一明写生创作基地大力支持。
  在政府的重视下,问题得到了解决。第二年大年初二,苗丰特意来麻黄梁看望了王一明,两人相谈甚欢。相同的文化素养和人生观让他俩大有相见恨晚之遗憾。王一明建言献策,说出自己对榆阳区文化发展的想法,苗丰深受启发。
  人们没有料到,王一明扎根麻黄梁以及他提的建议,给榆阳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及其大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苦行探道
  话题回到王一明画画上来。
  画家不是随随便便画画山画画水,而是要画出山水的灵魂、山水的精神。这是王一明对自己的要求。
  人生没有近路可走,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在这个只有苍黄,没有色彩、没有人烟的地方,自己能画出什么;自己的艺术追求怎么实现;自己拿什么向恩师和社会汇报;自己不远千里来此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到创作突破,王一明一筹莫展。
  一个自律的人,有追求、肯干事业的人,总会遇到无数次的曲折,让你或从一个个挫折中探索、开悟,或让你打磨出承受更大困难的勇气。对一位智者来说,每一次挫折,都是对认识和人格的提升。
  那个漫天大雪的日子,他苦恼地长跪雪地,问天问地问自己,第一次对自己发出质疑。这是多么悲伤的一幕。回想长白山写生的日子,尽管常常被森林保护巡察追赶的东躲西藏,饥一顿饱一顿。但那时王一明画技进步很大,内心是充实的,他想着把自己看成长白山里一朵美丽的花。那份对生活的追求多么单纯、对追求艺术的激情多么炽热。
  2002年,他给自己取艺名-王一明,他明白“一有不明则万物障,一无不明则万物齐”。要达到“一画明,则不在目而画可以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足以看出他对艺术最高境界的追求。
  2003年,贾又福老师送给王一明“苦行探道”四个字。他把这四个字珍为座右铭自律自己,始终坚持和坚守自己的初心,心无旁骛,一步一步苦行探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得不赞叹:他才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十多年过去,梦想更加明确,王一明对自己有了要求更高,对自己的人生作了重新规划。扎根麻黄梁,他做好了“苦别人不能苦,练别人不能练,造别人不能造”的思想准备,践行“知行合一”。将自己的命运与艺术责任、与传统和时代主题融为一体,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融入自己的风格传承,注重体悟当代艺术审美,使艺术产生外形和内在的相结合,力求画出真正的艺术生命。
  他一天也不浪费,除了画画,走遍了榆林的名胜古迹,虚心请教当地村民,了解当地文化。从北京来麻黄梁的时候,他带来了已经读过好几遍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书籍研读。他做人低调,从不搞形式,不参与社交,醉心读书画画、义务辅导麻黄梁村民的孩子画画,生活过得简单而充实。村民只有在村里的红白喜事上才见到他,一些文人认识他,也是在他受邀荷风书院作讲座遇见他。那是一次非常精彩的讲座,主题正是《苦行探道》。讲座中,他满怀激情地倡导,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座的文化人、有志之士去传承、发扬光大。非常励志、听众深受教益,只有心中有爱、心中有国的人,才有这样的大格局。
  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子,他不受外界干扰,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翻山越岭行走在大山,不管严寒酷署,雕像一样对着大山创作,一坐就是一天。回到家里或继续完善,或练习书法,或就是一头钻进书里苦读书,这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他出去写生,妻子相陪,他静坐山头全神贯注地画画,妻子捡拾风刮在深山的塑料袋、废纸等垃圾搞环保,两条从东北老家带来的狗,浪得漫山撒欢。这是多么感人、多么入画的场景。大山熨平了内心的浮躁,他变得更踏实、更平静、更沉稳、更坚强。而且,原本善良的夫妻俩,变得更慈悲。
  一年又一年,大山萧条了变绿、变绿了再到萧条,十年如一日,生活恒定不变。王一明坚持不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支撑,以及汲取导师和大师们的哲学真理和大自然的濡染,渗透、积淀进了他的思想,不知不觉,他从“看山是山,到了看山不是山”,一种不可遏止的超脱智慧,形成强大的艺术力量,他的心一寸一寸抚摸黄土地,麻黄梁千沟万壑在他的脑海逐渐放大,放大。麻黄梁的山水、流云、山路、形状、位置,一草一木、甚至人、生活方式,他闭着眼睛都清楚知道,跃然宣纸上的麻黄梁山水浑然天成。
  加进他的作品写作“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十年光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深刻的体会,才知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日子不是能一笔带过的。


知行合一
  气势磅礴、大气壮观!
  一股强大的生命力、穿透力,直撞人心,令每一位观赏王一明画作的人震撼、惊叹,如临其境。
  中国画是非常本土化和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代表,它深厚的内涵和豪放而悠久的艺术表现,是其他外来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王一明的山水画,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下,感性与智性相结合,隐含人生哲理,暗藏哲思意象,由心而发,铺展了自然原生态的灵魂,还原大自然气势磅礴的神韵,其画风独特,结构真实、饱满、完整,极富视觉冲击力,岚气山光、自然苍润与寥廓,山峦的浓密起伏勾勒画面,书法的功力应用恰如其分,无不体现出他的艺术修养和造诣。任由观者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去悟、去探知、去思考。他的画作已不受具像化了的实体所限,不仅仅是麻黄梁的地理概念。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灵活应用导师和大师创造的精髓艺术风范,在博采众长,探索当下美学的哲思中,突破了“师于传统,又不拟于传统”开阔画风,他的画作受到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王一明一再表明,自己的创作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得益于贾又福、李可染、黄冰虹、潘天寿、傅抱石、石涛等导师和大师。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王一明对中国传统的“十六字”心法真传了然于心。他多次提到贾又福老师,他说,他从灵魂深处感激自己的恩师。扎根麻黄梁,十年磨一剑,要报“四重恩”。他还说,从导师贾又福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画艺专业知识,而且包括做人的态度、风度和品格。贾老师像家长一样关心他,经常告诫他,每天必须读书。老师怕他放松自己,让妻子每天监督他读书。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王一明是不是天天在读书······
  王一明的言语间难掩对老师的感情。他认为,画作似真、逼真,都不是艺术品的最高成就,真正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活出境界才是最重要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面山十年,悟得心圆。王一明对外界的名利都已释怀,参加画展,只是为了聆听同道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指导和批评,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提高画技。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我”。面山十年,王一明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悟懂人生真谛,将他引向了充满人生魅力、艺术魅力的旅途,更多地参悟到了为人之道;学习圣人纯真的心灵世界和厚重的人格,让他明心见性,提升了认知和格局;大彻大悟让他拥有了更为沉稳的气度和画作的功力。他以个性化的视角真诚地拓展艺术想象空间,注重密度与质感,一切无形有形的画技都隐于画中。
  他说:还要踏踏实实再在麻黄梁扎根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再接一个十年······
  说这话的时候,他表情刚毅,满含深情,不容人们有丝毫的怀疑。
  一个艺术家、一个思想及其简单的画家,岁月不会给他留下多少痕迹,况且他的年龄也不算大。做人如画作,内容丰富,色彩简洁干净,更像他对待生命、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对待艺术的虔敬,营造出美学构建的哲思天地。
  未见王一明的人,以为他是一位上了年纪、不苟言笑的老艺术家。他确实沉稳、儒雅,但讲起艺术,立刻换了一个人,认真、活泼、健谈、朴素、干练,那种积大山大川、大江大海的宽阔文气,让你感受他周身散发着一种正能量的气场,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真正的艺术家的气概。他有一个很潇洒的习惯,昂着头,柔情地观望远方,不时地用手向后甩一把长发,像极二十几岁的小伙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经得起人和时间检验的作品,定然是智慧的、历史的、世界的。
  很多人说:麻黄梁成就了王一明,王一明成就了麻黄梁。至于他的画作到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孙美兰,《中国美术》主编、美术批评与山水画家徐恩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晓庚、刘洋,博士、独立评论家刘金库等教授、专家学者都写了评论,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贾又福老师在2021年6月,看到他的画作后,由衷地又送了四个字:“豪气盈怀”。这是老师对他最好的肯定。
旧貌新貌
  大漠与高原同在,长城和古刹相依,村落同寨堡相偎,时间馈赠了群山厚土、灵山秀水,定格成麻黄梁奇异的艺术世界。
  麻黄梁有距今250万年前形成巨厚层红色的午城黄土,100万年形成黄色的离石黄土,5-10万年形成褐色的马兰黄土地质遗迹50余处,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褐的发紫,店坊湖水蓝得发绿,湖光山色,壮美瑰丽,无以伦比。还有分布在公园外围的田家园、寺沟、五里塌、木瓜湾、虎头峁等村成片的原生态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桥、黄土墙、黄土柱、黄土峰林以及连绵沙漠,美如画卷。它们不仅是独特的旅游佳境,而且记录着地质变迁、历史演进,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对研究考证黄土高原及生态变迁、研究我国大陆乃至欧亚大陆的地质构造机理,都有着及其珍贵和重要的价值意义。
  麻黄梁还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
  二千多年来,先后有匈奴、鲜卑、羌项、蒙古、汉民等民族生息、繁衍,古属雍州,商属鬼方栖居,西周至春秋时猃狁、白翟占据,秦统一后归上郡,汉代以后先后是龟兹县、鸿门县、大夏国统万镇、开光县等的属地,其间上演了一部部边关烽火的爱恨情仇故事。汉武帝的皇家御牧野马场,战国长城、明长城、古墓、古寨、古堡、名刹古寺,以及民间一代一代留传下来的秦始皇观星台、秦始皇点军崖(点将台)、汉武帝御马场、关公饮马清水河、大夏嘉平陵墓七山、北宋巾帼英雄刘金定故居、饮马沟、遛马台、兵器营、炼铁炉等遗址。刘金定与高俊宝在双锁山比武招亲的爱情佳话、抗辽“杀四门”和抗击西夏的动人故事、明成化元年(1465)名将王越击虏蒙古鞑靼侵犯、蒙汉边市、康熙巡边惩恶、神灵救护庇佑等等感人故事,花豹梁、人马梁、官道峁、臭管峁、阎山村、阴山界、断桥、马场梁等村子的民间传说,村民口口相传至今。名山出好药草,麻黄梁就是因药草麻黄而得地名。这里的山梁、悬崖、背洼遍地药香,正如民间流传:麻黄梁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麻黄梁羊肉是最好的营养品。这些都是发展文化旅游非常好的资源。
  天地有大美,天地何以有大美,皆因心中有大爱。
  榆阳区从实际出发,作出“恪守保护大自然,展现这片土地的丰饶和厚重,建设旅游项目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探索“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参与”的运行模式,转换经济结构,重点改善了麻黄梁镇街道两旁绿化及亮化工程,解决街道的出水及排水问题,引进天然气设施,全力打造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发展第三产业,引进数家企业投资项目,旅游和工业发展引起国内外对这块厚土的特别关注。短短几年,麻黄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建成了麻黄梁新镇,开通了麻黄梁摄影写生基地网站,改造了店坊水库和农家旧窑洞,修缮了名家工作室、接待室、展厅,建设了麻黄梁长城文化站、麻黄梁黄土文化艺术馆、信天游采风创作基地、双锁山影视创作基地、榆林市长城学会麻黄梁研究基地、陕西麻黄梁地质公园、麻黄梁地质博物馆,民间创办了麻黄梁长城历史博物馆、麻黄梁长城文化博物馆,正在筹建麻黄梁文化艺术小镇和麻黄梁博物馆小镇,内容包括麻黄梁碑刻造像艺术馆、孝文化博物馆、总兵文化博物馆、昭君文化博物馆、大夏历史博物馆、图书馆等二十多个博物馆中。王一明写生创作基地自然是一大文化景点,麻黄梁的旅游发展,带动了榆阳全区的经济发展,
  今天记录王一明,就是弘扬他在追梦路上的奋斗精神、博爱精神、艺术成就,以及他带给麻黄梁发展经济的启示,并引发我们沉思,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苗丰在一次会上讲:王一明以艺术家的身份打开了大美榆林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的这样一个艺术窗口,连接起了海内外艺术家与这方山水的艺术纽带,对我们地方政府全力推进打造文化大区、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建霞,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榆阳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黄土文化研究会会员,榆林长城学会会员。爱好文学、文化,多写散文、文化散文、纪实、报告文学,发表文学、文化作品约80万字。同时,经常编写志书,2013年,独立编纂《老榆林商贸文化卷》40万字;2015年,参与榆阳区采访写作《劳动者之歌》17人11万字,采访写作《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10万字;2017年编纂《榆林名胜古迹·地理考古》40多万字已经出版。2018年编纂《榆阳革命老区发展史》,是年同时参与编写《榆阳治沙70年》;2020年参与编写《榆阳区工会志》,2021年参与编写《榆阳区工商联志》,2023年参与编纂《榆阳区农垦总公司志》等9部志书。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五月商洛青排赛, 八方男儿展风采。 智拼力搏胜旧我, 心高志远壮情怀。

2024-05-23 09:38:32

多年红尘摸路迢, 几经坎坷疲惫跑。 有志命薄恨天高, 受欺被骗无翅糟。 本想人间逞英豪, 无奈尘世作怪妖。

2024-05-23 09:36:26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