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扶风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越山杨梅最珍贵,人杰地灵生项里”。春风微微拂过我的脸颊,在我耳顺之年回味家乡的美,家乡的人,家乡的事信感亲切、甜蜜。我的老家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扶风,从1980年离开至今巳四十多年了,真应验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虽离开了四十多年,但乡音依然浓厚,与人交流常被人回问“您是扶风人吧”。作为地道的扶风人当然也非常自豪,“扶风豪士天才奇,意气相倾山可移”,我爱我的家乡,更喜欢品味法门寺佛文化的神秘莫测,周文化的博大精深,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扶风古称周原,自大唐开元“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其名,在这片天灵水秀沃土良田的大地上,富藏国宝遍野故事,自然风光、人文风光比比皆是,人杰地灵,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扶风被誉为“中国之根,中华之源”,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扶风原为官职名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在地处京畿之地的关中中部地区,设立三个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京是极大的意思,兆则表示数量众多,取国都的气派与规模宏大之意);左冯〈ping)翊:冯意为辅,翊意为佐,意为辅佐君王之意;右扶风:扶为扶助,风为风化,取“扶助京师,以正风化”之意。后将该官所辖区域以其官职称之,逐渐演变成地名。扶风境内设县的历史可溯到前350年,即秦孝公十二年,秦国在今扶风境内北设美阳县,治所在今法门镇;南设邰县,治所在今揉谷乡(现划归杨凌区)。从公元前350年设美阳县、邰县一直到唐武德三年(620年),在今县址设湋川县再到唐贞观八年(634年)改湋川县为扶风县。今扶风县境北面以法门镇为中心先后设立过美阳县、周城县、三龙县、岐山县(非现岐山县);以揉谷乡为中心先后设立过邰县、武功县、美阳县。美阳县以地处美水之阳得名,周城县因地处周原得名,三龙县以境内以岐水有三条水源得名,岐山县因地处岐山之南十里得名,邰县以古邰城得名,武功县(非现武功县)因南邻武功山得名,湋川县以地处湋河川道而得名。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右扶风,到三国魏以右扶风设置扶风郡,再到唐武得三年(前620年)在今扶风县址设立湋川县,唐贞观八年(634年)改湋川县为扶风县。从那时起一直使用至今约1380多年之久(其间也曾更名,1958年至1961年曾并入兴平县)。
扶风自然和人文凤光荟萃,景物怡人,有5A级景区1个一一一法门文化景区,4A级景区一一一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3A级景区2个即关中风情园和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有杨珣碑、马援墓、班固墓等各类文物保护点453处,周原博物院、城隍庙、马家村、浪店河畔等众多景点犹如群星绽放。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岁月流逝,变幻了几多风景,往昔的扶风八景至今令人醉心。“远望若可爱,朱栏碧瓦沟,聊为一驻足,且慰百回首”,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看到扶风县城以南的飞风山,见山势起伏,三水缭绕,景色秀丽,赏心悦目,诗兴大发。飞风山奇峰孤寺,翠绿相接,山岭东西舒展,如凤引颈而呜,岸边榆柳成林,桃李成荫,莱畦纵横,如在画中美其名曰“飞风拱秀”。“风流旷代夜传经,坐拥红装隔夜屏;歌吹祢今遗韵在,黄鹂啼罢酒初醒”,这是清扶风知县刘瀚芳为绛帐赋诗一首,表达了对东汉鸿儒马融先贤的欣赏和仰慕。相传马融在绛帐土筑高台,设馆讲经,有一次一名学生违犯制度,马融执草秸怒打,鲜血染遍秸秆,掷之于世,秸秆复活,开花结果,人以为奇,便将此草称为“传薪草”,故“绛帐传薪”流传至今。:武当鼻祖张三丰在明洪武年间曾在扶风老县城北门外景福宫修道,作画于墙壁,传说他的画能浮动,水能起波流泻,花能闻见香味,鸟能展翘高飞,于是人们把其作画的墙壁称为“景福仙璧”。《扶风县志》记载江苏常州人氏石泰是一位精通医术的道士,云游四方,后定居于杏林,为人治病不取报酬,凡病愈者,栽杏树一株为报,数年后杏树成林,春暖花开时,杏树遍开,宛如彩霞,杏林彩霞成为了古时八景之一。法门寺有钟、鼓二楼,“晨钟暮鼓”,钟声铿锵宏亮,人们闻钟声起床,开始劳作,于是就有“法门晓钟”之称。“贤山晚照光明显”使贤山晚照业已成为一道让人怀念之景色。贤山寺位于午井镇,与法门寺遥遥相对,寺的脚下罗汉洞前,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时,大地昏暗,唯有东崖壁上落日的余辉反射其上,经久不退。在县城关镇的柳店村,古时曾设驿站,道旁花木丛生,柳荫浓郁,每当仲夏之时,柳絮如雪,迎风飞舞状若烟雾,故成“柳店烟飞”之景观。“秦麓渭畔起烟岚,绿树层层入云端;眼底难收千里景,高望寺里去参禅”,清扶风知县毛士储在午井镇高望寺塬上,看到霁雨初晴时,一缕缕云岚,一片片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烟霞色彩,缭绕天空,其景色秀丽奇绝,诗意动兴写下巜高望晴岚》的诗句,也成就了扶风八景 一 一一高望晴岚的美丽传说。八景既是一处处风景名胜,又是一串串美丽功人的传说故事。
扶风风景独好,“老八景”脍炙人口,岁月的流逝有的已成人们脑海中美好的回忆,但新十景更具魂力,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法门舍利”、“城隍古建”“湋水倒虹”、“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贤山名刹”、“生态野河”、“七星湿地”、“周原博物馆”、“三观神山”等景色怡人,分外妖娆。
“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的法门寺始于东汉,兴起于隋,鼎盛于唐,因安置释家牟尼佛的舍利而成为举世仰望的佛地。这里历代皇家寺院的灿烂辉煌与传奇演绎、佛指舍利的举世罕见与弥足珍贵、合什舍利塔的构思奇巧与气势恢弘、晨钟暮鼓里僧人的诵经念佛与善言善举,每年都让全世界千百万善男信女虔诚的前来拜谒。宝物魂丽,香烟缭绕,信徒云集,法门寺因之举世瞩目,万古流芳。被誉为“关中西府第一城隍庙”始建于明,历经多次重修和增建,规模宏伟,整个建筑群布局对称,主次分明,相互掩映,参差有致。扶风城隍庙虽不及上海的那么恢弘大气,但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古韵。横卧韦河沟,引得清水来。倒虹,顾名思义如天上倒挂的彩虹,而扶风的韦水倒虹,是宝鸡峡引水工程总干渠跨越韦水的重大建筑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气势神态,奇丽壮伟,令人惊叹不已;它的风景自然天成,神奇美;它置身于自然,极目远眺,云蒙锁雾,禾绿树翠,农舍炊烟,与橙色双管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用李白《山中问答》形容关中风情园再贴切不过。关中风情园是集吃、住、娱、观赏、农业示范观光、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酒店,是陕西省目前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园内古老苍劲的国槐,笔直俏丽的银杏,婀娜多姿的桂花,与枫叶媲美的红李叶,迎风傲雪的松柏,绿丝涤飘逸的长发垂柳,置身于偌大郁郁葱葱曲径通幽犹如仙境之中,不仅可以品味地道的关中美食,而且可以了解陕西八大怪、关中俚语、民俗故事、民谚歌谣和24孝故事集锦 ,参观碾坊、油坊、织布房、刺绣房、醋坊、剪纸房、马勺脸谱绘制房和关中特色食品加工房,真不愧为传统工艺之园、观光示范之园、民俗文化之园、生态自然之园、楼亭水韵之园,植物花卉之园、餐饮商务之园、明清建筑之园、民族风情之园等十大园林融合的三秦明珠。”桂之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飘香,猝不及防直扑鼻而来。香从何处来,循寻着浓浓郁郁、甜甜淡淡的香味,你竞会不由自主的步入红墙黛瓦、雕梁画栋、石碑古树的仿汉唐建筑风格的古镇。它就是与法门寺佛文化、周原遗址、贵妃故里的野河山、关中风情园有机结合,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彰显汉唐古风古韵、承载汉唐古典民俗园一一一西府古镇。面向秦岭,与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同法门寺相峙,兼北方之雄,南方之秀,闻名暇尔的贤山寺位于午井南官村境内,始建于北宋,因古代圣贤在此读书讲学而得名,寺内道路蹊径幽奇、峰峦迂回俊秀、眺望终南渭水、远山掩映、近水如带。“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淸纯玉洁的素白花蕾,淡雅沁肺的幽香,每到槐花盛开时,远远看去犹如皑皑白雪,满山遍野,洁白如玉,如同美人喷出一片含香乳白的浓浆。一年一度的“野河山槐花节”如期盛大开幕,拉开了人行赏美景、闻花香、品槐食之旅,景区内沟壑纵横,谷狭幽深,封神台遗址、财神赵公明及三宵姊妹修道处,大唐杨玉环出生地等名胜古迹,记录着大唐的历史和杨家的兴衰,漫步山中有看不够的奇山妙景,道不完的优美传说,会让每一位游客尽享视觉和精神的双重愉悦。七星河它的布势,状似天上的七斗北星,故名,发源于乔山南麓,向南流到县城南郊后,与湋水汇合,后一路向东,先后汇入漆水、渭河、黄河,流入大海。故可以说七星河就是黄河的子孙。七星河湿地公园傍河而建,河流、廊桥、溪滩、芦苇、水草、鸭鸟一应俱全,潺潺溪流,河岸青柳,青翠欲滴,绘成了一幅渭北黄土台塬河流湿地风光画面,行走在公园的河堤上仿佛置于世外净土,身心皆融入自然,静心、休闲、安抚心灵、消除烦躁,修养性情之绝胜佳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周人据此建邦立国,孕育了光耀华夏的礼乐文化,创造了称雄于世的青铜文明,其中晚清“四大国宝”中的大盂鼎、毛公鼎及着名的大克鼎、克钟、卫鼎、卫盉、史墙盘、折觥等青铜重器均出土于此。周原博物馆就是在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专题性博物馆,馆藏万余件珍贵文物,巧夺天工的青铜器,弥足珍贵的甲骨文,玲珑剔透的玉器,周人的原始陶器、用具、建筑材料等文物,享有“钟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的美誉。秀丽的东观山、中观山、西观山坐落在扶风县北部的乔山中段,因为有《封神榜》中的琼霄、碧霄、云霄三霄姐妹在三山上修炼成道的传说而闻名于世。故乡的情纵有万千词语,纵有百般不舍都无法去描绘,只有你身处其中,用脚印去丈量,用眼睛去欣赏,去情感去品味,用史实去印证才可知其美,品其味,观其浑。
自古多圣贤,扶风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尤以东汉时的班、马、耿、窦四大家族垂耀青史,铁胆御史王纶庙封神,召公、周公、姜太公“三公”辅佐西周王朝,“三皇五帝”中有三帝出于扶风,出生野河山唐贵妃杨玉环与唐皇帝李隆基爱情故事千载动人,窦滔之妻苏蕙织绵回文诗成为千古爱情绝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史记》为首,记述从上古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至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其父班彪着《史记后传》,他继承父志续写遗作,后受命编写《汉书》。其妹班昭,为完成父兄未竞之业,与马续共同续撰巜汉书》。班超,班固之弟,东汉着名的军事家、外交家,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巨大贡献。伏波将军马援、耿家列候耿弇、窦家安丰侯窦融、大将军窦滔都在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扶风现代名人更是层出不穷,枚不胜举。
扶风的美食更是让人赞不决口,回味无穷。烙面皮、一口香、鹿糕馍、西府醋粉、炒锅肉、清风羊肉泡、功夫锅盔、落地花、豆面糊等等数不胜举特别是鹿糕馍,形似满月,碗口大小,厚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有一小小圆坑,坑中装饰有一胭脂印染的朱红小梅花鹿图案,故名“鹿糕”。美食“一口香”臊子面味鲜美,浑厚而不腻。虽然岐山的臊子面“”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天下,但我更喜欢扶风的臊子面,岐山臊子面讲究一个“辣”,而扶风臊子面只求一个“鲜”,那一碗碗黄澄澄、汪清亮鲜的臊子面不仅是地道扶风人味蕾的记忆,更有一股早已刻印在骨子里的浓浓乡愁!咥碗羊肉泡馍让人回味无穷;西府醋粉口感微酸,筋道,香馥浓郁,吃后胃口大开;擀面皮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一片落叶,是一缕乡情,把记忆归根在故土里化为永恒;故乡故里,是一幅水墨画,淡雅而隽秀,洗尽铅华呈素姿。之所以喜欢家乡,是因为家乡的水滋润了我,家乡的历史感染了我,家乡的人教育了我,虽然时间能使花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任永强写于2023年5月10日于东岭金融广场2105办
扶风被誉为“中国之根,中华之源”,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扶风原为官职名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在地处京畿之地的关中中部地区,设立三个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京是极大的意思,兆则表示数量众多,取国都的气派与规模宏大之意);左冯〈ping)翊:冯意为辅,翊意为佐,意为辅佐君王之意;右扶风:扶为扶助,风为风化,取“扶助京师,以正风化”之意。后将该官所辖区域以其官职称之,逐渐演变成地名。扶风境内设县的历史可溯到前350年,即秦孝公十二年,秦国在今扶风境内北设美阳县,治所在今法门镇;南设邰县,治所在今揉谷乡(现划归杨凌区)。从公元前350年设美阳县、邰县一直到唐武德三年(620年),在今县址设湋川县再到唐贞观八年(634年)改湋川县为扶风县。今扶风县境北面以法门镇为中心先后设立过美阳县、周城县、三龙县、岐山县(非现岐山县);以揉谷乡为中心先后设立过邰县、武功县、美阳县。美阳县以地处美水之阳得名,周城县因地处周原得名,三龙县以境内以岐水有三条水源得名,岐山县因地处岐山之南十里得名,邰县以古邰城得名,武功县(非现武功县)因南邻武功山得名,湋川县以地处湋河川道而得名。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右扶风,到三国魏以右扶风设置扶风郡,再到唐武得三年(前620年)在今扶风县址设立湋川县,唐贞观八年(634年)改湋川县为扶风县。从那时起一直使用至今约1380多年之久(其间也曾更名,1958年至1961年曾并入兴平县)。
扶风自然和人文凤光荟萃,景物怡人,有5A级景区1个一一一法门文化景区,4A级景区一一一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3A级景区2个即关中风情园和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有杨珣碑、马援墓、班固墓等各类文物保护点453处,周原博物院、城隍庙、马家村、浪店河畔等众多景点犹如群星绽放。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岁月流逝,变幻了几多风景,往昔的扶风八景至今令人醉心。“远望若可爱,朱栏碧瓦沟,聊为一驻足,且慰百回首”,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看到扶风县城以南的飞风山,见山势起伏,三水缭绕,景色秀丽,赏心悦目,诗兴大发。飞风山奇峰孤寺,翠绿相接,山岭东西舒展,如凤引颈而呜,岸边榆柳成林,桃李成荫,莱畦纵横,如在画中美其名曰“飞风拱秀”。“风流旷代夜传经,坐拥红装隔夜屏;歌吹祢今遗韵在,黄鹂啼罢酒初醒”,这是清扶风知县刘瀚芳为绛帐赋诗一首,表达了对东汉鸿儒马融先贤的欣赏和仰慕。相传马融在绛帐土筑高台,设馆讲经,有一次一名学生违犯制度,马融执草秸怒打,鲜血染遍秸秆,掷之于世,秸秆复活,开花结果,人以为奇,便将此草称为“传薪草”,故“绛帐传薪”流传至今。:武当鼻祖张三丰在明洪武年间曾在扶风老县城北门外景福宫修道,作画于墙壁,传说他的画能浮动,水能起波流泻,花能闻见香味,鸟能展翘高飞,于是人们把其作画的墙壁称为“景福仙璧”。《扶风县志》记载江苏常州人氏石泰是一位精通医术的道士,云游四方,后定居于杏林,为人治病不取报酬,凡病愈者,栽杏树一株为报,数年后杏树成林,春暖花开时,杏树遍开,宛如彩霞,杏林彩霞成为了古时八景之一。法门寺有钟、鼓二楼,“晨钟暮鼓”,钟声铿锵宏亮,人们闻钟声起床,开始劳作,于是就有“法门晓钟”之称。“贤山晚照光明显”使贤山晚照业已成为一道让人怀念之景色。贤山寺位于午井镇,与法门寺遥遥相对,寺的脚下罗汉洞前,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时,大地昏暗,唯有东崖壁上落日的余辉反射其上,经久不退。在县城关镇的柳店村,古时曾设驿站,道旁花木丛生,柳荫浓郁,每当仲夏之时,柳絮如雪,迎风飞舞状若烟雾,故成“柳店烟飞”之景观。“秦麓渭畔起烟岚,绿树层层入云端;眼底难收千里景,高望寺里去参禅”,清扶风知县毛士储在午井镇高望寺塬上,看到霁雨初晴时,一缕缕云岚,一片片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烟霞色彩,缭绕天空,其景色秀丽奇绝,诗意动兴写下巜高望晴岚》的诗句,也成就了扶风八景 一 一一高望晴岚的美丽传说。八景既是一处处风景名胜,又是一串串美丽功人的传说故事。
扶风风景独好,“老八景”脍炙人口,岁月的流逝有的已成人们脑海中美好的回忆,但新十景更具魂力,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法门舍利”、“城隍古建”“湋水倒虹”、“关中风情园”、“西府古镇”、“贤山名刹”、“生态野河”、“七星湿地”、“周原博物馆”、“三观神山”等景色怡人,分外妖娆。
“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经典”的法门寺始于东汉,兴起于隋,鼎盛于唐,因安置释家牟尼佛的舍利而成为举世仰望的佛地。这里历代皇家寺院的灿烂辉煌与传奇演绎、佛指舍利的举世罕见与弥足珍贵、合什舍利塔的构思奇巧与气势恢弘、晨钟暮鼓里僧人的诵经念佛与善言善举,每年都让全世界千百万善男信女虔诚的前来拜谒。宝物魂丽,香烟缭绕,信徒云集,法门寺因之举世瞩目,万古流芳。被誉为“关中西府第一城隍庙”始建于明,历经多次重修和增建,规模宏伟,整个建筑群布局对称,主次分明,相互掩映,参差有致。扶风城隍庙虽不及上海的那么恢弘大气,但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古韵。横卧韦河沟,引得清水来。倒虹,顾名思义如天上倒挂的彩虹,而扶风的韦水倒虹,是宝鸡峡引水工程总干渠跨越韦水的重大建筑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气势神态,奇丽壮伟,令人惊叹不已;它的风景自然天成,神奇美;它置身于自然,极目远眺,云蒙锁雾,禾绿树翠,农舍炊烟,与橙色双管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用李白《山中问答》形容关中风情园再贴切不过。关中风情园是集吃、住、娱、观赏、农业示范观光、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酒店,是陕西省目前最大的明清建筑群,园内古老苍劲的国槐,笔直俏丽的银杏,婀娜多姿的桂花,与枫叶媲美的红李叶,迎风傲雪的松柏,绿丝涤飘逸的长发垂柳,置身于偌大郁郁葱葱曲径通幽犹如仙境之中,不仅可以品味地道的关中美食,而且可以了解陕西八大怪、关中俚语、民俗故事、民谚歌谣和24孝故事集锦 ,参观碾坊、油坊、织布房、刺绣房、醋坊、剪纸房、马勺脸谱绘制房和关中特色食品加工房,真不愧为传统工艺之园、观光示范之园、民俗文化之园、生态自然之园、楼亭水韵之园,植物花卉之园、餐饮商务之园、明清建筑之园、民族风情之园等十大园林融合的三秦明珠。”桂之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飘香,猝不及防直扑鼻而来。香从何处来,循寻着浓浓郁郁、甜甜淡淡的香味,你竞会不由自主的步入红墙黛瓦、雕梁画栋、石碑古树的仿汉唐建筑风格的古镇。它就是与法门寺佛文化、周原遗址、贵妃故里的野河山、关中风情园有机结合,集民俗饮食、汉唐文化、影视拍摄、休闲购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彰显汉唐古风古韵、承载汉唐古典民俗园一一一西府古镇。面向秦岭,与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同法门寺相峙,兼北方之雄,南方之秀,闻名暇尔的贤山寺位于午井南官村境内,始建于北宋,因古代圣贤在此读书讲学而得名,寺内道路蹊径幽奇、峰峦迂回俊秀、眺望终南渭水、远山掩映、近水如带。“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淸纯玉洁的素白花蕾,淡雅沁肺的幽香,每到槐花盛开时,远远看去犹如皑皑白雪,满山遍野,洁白如玉,如同美人喷出一片含香乳白的浓浆。一年一度的“野河山槐花节”如期盛大开幕,拉开了人行赏美景、闻花香、品槐食之旅,景区内沟壑纵横,谷狭幽深,封神台遗址、财神赵公明及三宵姊妹修道处,大唐杨玉环出生地等名胜古迹,记录着大唐的历史和杨家的兴衰,漫步山中有看不够的奇山妙景,道不完的优美传说,会让每一位游客尽享视觉和精神的双重愉悦。七星河它的布势,状似天上的七斗北星,故名,发源于乔山南麓,向南流到县城南郊后,与湋水汇合,后一路向东,先后汇入漆水、渭河、黄河,流入大海。故可以说七星河就是黄河的子孙。七星河湿地公园傍河而建,河流、廊桥、溪滩、芦苇、水草、鸭鸟一应俱全,潺潺溪流,河岸青柳,青翠欲滴,绘成了一幅渭北黄土台塬河流湿地风光画面,行走在公园的河堤上仿佛置于世外净土,身心皆融入自然,静心、休闲、安抚心灵、消除烦躁,修养性情之绝胜佳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周人据此建邦立国,孕育了光耀华夏的礼乐文化,创造了称雄于世的青铜文明,其中晚清“四大国宝”中的大盂鼎、毛公鼎及着名的大克鼎、克钟、卫鼎、卫盉、史墙盘、折觥等青铜重器均出土于此。周原博物馆就是在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专题性博物馆,馆藏万余件珍贵文物,巧夺天工的青铜器,弥足珍贵的甲骨文,玲珑剔透的玉器,周人的原始陶器、用具、建筑材料等文物,享有“钟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的美誉。秀丽的东观山、中观山、西观山坐落在扶风县北部的乔山中段,因为有《封神榜》中的琼霄、碧霄、云霄三霄姐妹在三山上修炼成道的传说而闻名于世。故乡的情纵有万千词语,纵有百般不舍都无法去描绘,只有你身处其中,用脚印去丈量,用眼睛去欣赏,去情感去品味,用史实去印证才可知其美,品其味,观其浑。
自古多圣贤,扶风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尤以东汉时的班、马、耿、窦四大家族垂耀青史,铁胆御史王纶庙封神,召公、周公、姜太公“三公”辅佐西周王朝,“三皇五帝”中有三帝出于扶风,出生野河山唐贵妃杨玉环与唐皇帝李隆基爱情故事千载动人,窦滔之妻苏蕙织绵回文诗成为千古爱情绝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史记》为首,记述从上古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至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其父班彪着《史记后传》,他继承父志续写遗作,后受命编写《汉书》。其妹班昭,为完成父兄未竞之业,与马续共同续撰巜汉书》。班超,班固之弟,东汉着名的军事家、外交家,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巨大贡献。伏波将军马援、耿家列候耿弇、窦家安丰侯窦融、大将军窦滔都在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扶风现代名人更是层出不穷,枚不胜举。
扶风的美食更是让人赞不决口,回味无穷。烙面皮、一口香、鹿糕馍、西府醋粉、炒锅肉、清风羊肉泡、功夫锅盔、落地花、豆面糊等等数不胜举特别是鹿糕馍,形似满月,碗口大小,厚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有一小小圆坑,坑中装饰有一胭脂印染的朱红小梅花鹿图案,故名“鹿糕”。美食“一口香”臊子面味鲜美,浑厚而不腻。虽然岐山的臊子面“”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天下,但我更喜欢扶风的臊子面,岐山臊子面讲究一个“辣”,而扶风臊子面只求一个“鲜”,那一碗碗黄澄澄、汪清亮鲜的臊子面不仅是地道扶风人味蕾的记忆,更有一股早已刻印在骨子里的浓浓乡愁!咥碗羊肉泡馍让人回味无穷;西府醋粉口感微酸,筋道,香馥浓郁,吃后胃口大开;擀面皮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一片落叶,是一缕乡情,把记忆归根在故土里化为永恒;故乡故里,是一幅水墨画,淡雅而隽秀,洗尽铅华呈素姿。之所以喜欢家乡,是因为家乡的水滋润了我,家乡的历史感染了我,家乡的人教育了我,虽然时间能使花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任永强写于2023年5月10日于东岭金融广场2105办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