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女作家黄兆莲《心语手记》沉寂八年之后再掀热议
石泉年过八旬的张行老师读了一本书后,感慨感动过度而住院,并决定将他的荣残军人补助金数万元打到作者账上,以资建立“助残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国听语康复研究中心主任龙墨接受捐书后,把它作为了解基层山区残疾群体进言献策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已退休的原聋儿康复中心主任万选蓉教授,看到这本书后在电话里反复叮嘱:一定要找大平台,拿着你的书亲自上门找你们的省作协主席,找文化宣传部门,建议将这本书的价值、意义推荐宣传出去!”
2019年7月,陕西省作协新会员培训会上《心语手记》,引起作协领导高度重视,派记者专题采访并收集此书;省、市、县作家文友写了情深意切的书评读后感。
作者的同学亲戚朋友把这本书带到了美国,德国,台湾等地。男女老少争相传阅,写文章、发微信送来怀念赞美安慰鼓励。
历经十五载雪雨风霜,敲打二十万热泪文字,出版沉寂八年之久,由陕西省作协会员、石泉县女作家黄兆莲创作、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纪实文学自传体故事《心语手记》如尘封的一坛地方特色老酒,弥久芬芳,催人泪下,令人感叹。
冬日暖阳,碧空蔚蓝,文友汇聚,其情融融。12月9 日。由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分会、石泉县文联联合主办的黄兆莲长篇纪实散文《心语手记》研讨会在石泉文联会议室召开。安康市散文分会会长、安康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副会长石昌林,分会宣传部长陈静华,安康学院孙鸿教授,安康文学评论专委会主任卢慧君,高级教师姚红梅等与石泉县部分作家欢聚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维度深刻剖析作品的主题立意、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及创作手法,充分挖掘该书的资料价值与文学价值、人生意义与社会意义,为安康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石泉作家黄兆莲的纪实散文《心语手记》,通过对失聪、已故小儿的追忆,讴歌了人间真情,展示了感恩情怀,彰显了孝义文化,体现了文学作品的强大感染力生命力。
资深学者、原省新闻出版局王新民老师,评价该书是一本震撼人心激人奋进的励志书,是一曲悲而不哀的安魂曲,是一部求助政府和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呼吁书。
陕西省作协、西安市作协会员文武,由衷感叹作者任劳任怨苦育儿,一路艰辛一路歌,文风朴实家常话,邻里故事扑面来。字字带血都是情,篇篇含泪皆有爱。读来让人感到心中充满了满满的爱,生活充满了满满的爱。《心语手记》是黄兆莲老师的心声,也是天下父母感天动地的心声。
安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康学院中文系戴承元教授评读《心语手记》为哭出来的文字。在这个世界里有残疾人呼唤尊严、呼唤平等的呐喊,有黄兆莲女士对残疾人教育成长、生存发展的痛苦沉思,发人深省,具有积极意义。因而是一部很好的家庭教育读本。
石泉秦牧果业公司总经理秦绪杰表示,读了《心语手记》后,引起了对残疾群体重新认识,要把文学力量文学价值转化为生活实践。秦牧果业公司每年吸纳十几个残疾人就业,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关爱残疾人。
石泉作家一致认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创作了一部非凡而伟大的作品,用心用力用情含泪写下满腔悲痛与感恩,抒情抒志抒怀慈爱挥洒期盼与温暖。是一曲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励志歌,是一支坚强乐观团结奋斗的进行曲,是一首如泣如诉感天动地的抒情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国听语康复研究中心主任龙墨接受捐书后,把它作为了解基层山区残疾群体进言献策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已退休的原聋儿康复中心主任万选蓉教授,看到这本书后在电话里反复叮嘱:一定要找大平台,拿着你的书亲自上门找你们的省作协主席,找文化宣传部门,建议将这本书的价值、意义推荐宣传出去!”
2019年7月,陕西省作协新会员培训会上《心语手记》,引起作协领导高度重视,派记者专题采访并收集此书;省、市、县作家文友写了情深意切的书评读后感。

历经十五载雪雨风霜,敲打二十万热泪文字,出版沉寂八年之久,由陕西省作协会员、石泉县女作家黄兆莲创作、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纪实文学自传体故事《心语手记》如尘封的一坛地方特色老酒,弥久芬芳,催人泪下,令人感叹。


资深学者、原省新闻出版局王新民老师,评价该书是一本震撼人心激人奋进的励志书,是一曲悲而不哀的安魂曲,是一部求助政府和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呼吁书。


石泉秦牧果业公司总经理秦绪杰表示,读了《心语手记》后,引起了对残疾群体重新认识,要把文学力量文学价值转化为生活实践。秦牧果业公司每年吸纳十几个残疾人就业,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关爱残疾人。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