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我的父亲孙明卿

       我的父亲孙明卿,生于1916年,陕西省岐山县蒲村乡鲁家庄人。1931年在岐山县中学读书期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岐山抗日志士救国思想的召感下,他得知日寇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东北三千万同胞、数千里江山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国难当头。父亲说他和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满腔怒火,根本就没有心思读什么书。他痛恨列强乱华,立志弃优裕之家境,舍修文之夙愿,投笔从戎,立志抗日救国。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暗暗做了几天准备,事先装好一毛帘口袋麦子,藏在屋外的柴垛里。一天深夜乘父亲熟睡,牵出一头骡子,带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勇气,悄悄离开村庄,赶往西安投奔杨虎城将军率领的17路军。
  我们后辈为父亲的胆略感叹不已,他当年只有15岁啊!父亲常对我们说,你看你们现在能干出这些出格的事吗?你们根本无法理解我们当年爱国的勇气。
  父亲牵着骡子经几天几夜的奔波,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杨虎城将军的部队。可是哨兵看他长得又瘦又矮,规劝他快快回去:你一个碎娃娃能打个啥仗,看你长得这么矮这么瘦,连枪都扛不动,还能打仗?快回去快回去!哨兵对他根本不欢迎。父亲急中生智,拿出男子汉的架势倔强地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一心一意参军,不灭鬼子誓不回家!父亲的豪情壮志感动了哨兵,一看这娃有股子血性,立马引他见到了长官,被编制到特务一团卫生队见习受训。他们的营长是闫揆耀。
  1935年,父亲在陕西警备第三旅第八团三营被提升为上士军需。旅长孙辅臣,团长闫揆耀,营长付鸿德。
  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父亲随旅参加了紧急军事行动。据父亲回忆 ,事变前夕,警备第三旅奉杨虎城将军紧急命令,不分昼夜由淳化、旬邑两县,十万火急跑步行军到咸阳上火车,到渭南东站,在佛晓前下火车。警三旅的紧急任务是,南自秦岭,北至渭河南岸,构筑起坚强的第一道防线,以堵击何应钦部队西进。父亲说他部主力全部配置在渭河北岸,不仅要以河防来阻击蒋军偷渡渭河,最重要的是监视阻击冯钦哉的部队,以防止勾结蒋军由渭河北岸向西安后方突袭。当时42师师长冯钦哉驻防潼关等地,他已投靠了何应钦,敞开了潼关大门,让二十八师董剑全师部队和教导总队桂永清总队,长驱直入,进逼西安。父亲说,渭南是陕西的第二道大门,警三旅三营奉命速下火车,跑步行军,抢占了渭南长寿原高地。正在行军途中,早上八时,何应钦派来的一大队飞机轮番猛烈轰炸部队及火车站,并用机枪俯冲扫射。营长付鸿德的战马被炸死,三营官兵9人牺牲。战斗中,三营军需雷应成在炮火中殉职,职务由他接替。
  1937年1月12日,杨虎城将军莅临渭南前方,对警三旅作了一次阵前讲话,强调要达成抗日救国的目的,一定要坚持阻止敌人的西进。并向警三旅的全体官兵及各阵地官兵发送了慰劳品,各部官兵深受感动,士气大振。杨将军要求官兵继续构筑第二道防御阵地,下定决心保卫西安。在双十二事变中,父亲所在警三旅有效阻止了蒋军西进,赢得了时间,使谈判达成了协议,保证了“西安事变”的顺利解决。警三旅在“西安事变”中所立之功,也有父亲孙明卿的一份。
  1937年,父亲被保送到17路军总部军官训练队(长安王曲),学习6个月毕业后,分配到177师1059团任团部文书。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第38军(由原17路军缩编)军长孙蔚如,派出17师,师长赵寿山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口诸战役,以重大牺牲阻滞了日寇的军事进展。
  1937年冬至1938年春夏,日寇占领中条山全境,38军奉命不分昼夜在黄河西岸、大庆关以北紧急构筑工事,以抗击渡河日寇。当时日寇已全部占领山西省,并派重兵控制了晋南、永济、运城、解县、虞乡等县及风陵渡口。每日有大批飞机轰炸西安潼关和大庆关,企图强渡黄河占领西安,日寇以大批飞机对大庆关猛烈轰炸,并配合十多门大炮,每日由黄河东岸向大庆关排炮射击。大庆关所有房屋被炸毁打平。但驻守官兵用砂袋堆成地堡坚守阵地。官兵每日忍着饥饿,日落后才吃晚饭,因为白天只能趴在地堡内,不能抬头。日寇在黄河东岸,随时进行炮击,并用重机枪扫射。同时日寇不断突袭,集中火力猛烈攻击,天空的飞机连续轰炸,每日多次强渡黄河。38军沉着应战,等到日军到达黄河中心时,集中火力勇猛射击,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一步。
  1939年夏季,父亲所在部队由38军改制为第四集团军,奉命由晋南三角地吴王渡抢渡黄河。在过黄河后的桥头堡战役中,八团第一连连长张斌不幸阵亡。经过几天几夜的勇猛激战,相继收复了永济、风陵渡虞乡、解县等地。胜利的激动之余,父亲为山西晋南永济收复失地赋诗咏道:
  邙山看黄河怒潮压涛波,
  少壮岂能容倭寇呈猖狂。
  中条山歼敌思友捐身驱,
  誓死清妖魔热血保山河。
  怀抱古今观气候劣而恶,
  衣食甚俭朴精神长振作。
  与敌肉博斗杀气冲云霄,
  贼肉充腹饿倭血能解渴。
  剃遁恶寇首马踏恶寇窠,
  驱敌数十里立马在山坡。
  被击溃的日寇退到运城,凭借城楼和粮面公司各据点顽强抵抗。父亲所部又奉命:要攻克顽敌,迅速拿下各据点。在收复失地战斗中,父亲所在八连为尖兵,连长郑毅忠和父亲身先士卒,冲锋攻击前进,神枪手张炳黎(岐山人)奋勇杀敌。日寇狡猾至极,隐蔽埋伏不动,直到八连进至最近距离突然机枪扫射,连长郑毅忠阵亡。父亲在激战中腿部、上臂中弹重伤,子弹在体内开花,生命奄奄一息。排长张炳黎组织突围,将父亲救出战场。
  收复失地战斗,八连伤亡惨重。父亲荣立一等军功,并颁发有抗日荣誉军人证书和勋章。
  随后父亲被护送到陕西省陆军医院紧急抢救。在陆军医院四年中,父亲先后做过4次手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开始仅把子弹及碎骨碴取出,面临着截肢的风险。为保住左臂,后来又通过手术取出腿部骨头,再移植到左臂,连续几次接骨移骨手术,经过千方百计治疗,虽然保存了全臂,未作截肢,但左臂终身成残,不能上举,不能弯曲,不能负重。1939年至1943年,父亲在陕西陆军医院完成4次手术,期间深憾身残难圆夙愿,遂念不能保国为良将,当思济世为良医,便师从军中名医,精研医术,潜心医道,并躬身实践,积极参与医院伤员的救治工作,抱定“不为良将,誓为良医”的决心,刻苦钻研自修,终学有所成。从父亲1942年回家探亲住宿凤翔而作的一首诗,可见他内心对没能完成冲锋陷阵驱除日寇大业的遗憾和学医济世的决心:
  当年冲锋杀敌寇,
  今日躯残苦担忧。
  闲游东湖甚莫愁,
  凤翔古代帝王都。
  山河景色翻新象,
  文物衣冠失壮猷。
  未报国仇终觉憾,
  定将医药要深求。
  西北信有英雄在,
  济世救人学吴普。
  1943年,父亲转入汉中抗日荣誉军人疗养院继续养伤并兼顾工作。1947年,为照料家庭、侍奉双亲申请回乡。1950年,参加岐山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加入医疗卫生防疫工作队伍,立志为新中国的人民医疗事业尽心尽力。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父亲自筹资金创办鲁家庄医疗卫生机构(当时鲁家庄归属岐山县第四管区)。1953年扩建妇产科及住院床位。父亲非常重视培养紧缺的医护人员,先后培养了陈玉元、陈泰祥等妇科助产学生。经常带领自已子女去花树山、笔架山采挖中药,晾晒后进行切割研磨炮制,运用廉价安全、疗效显着的医术,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
  1957年响应国家公私合营的号召,父亲在岐山县蒲村卫生院、南庄卫生院担当主治医师。他在医术上不断积累探索,不懈总结,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临床经验,博采众方扶危救难。他不分刮风下雨还是三伏寒九,长年坚守在临床第一线,废寝忘食接待慕名求医的病人。他常说“中医重在思辨,用药如用兵,小小一张方子,就是医生的战场”。他在中医这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领域,挖掘用于日常生活的宝贵思维策略和应对秘藉,使当地群众不少疑难杂症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挽救了不少生命。常为无钱看病的百姓义务诊治,并亲自前往探视,受益者不计其数。经常专程去咸阳中医学院拜访他的恩师王震宇教授,以切磋交流医术。为防治地方病肺结核、乙肝病、腥红热等疑难杂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他医术精湛,德高望重,誉满乡邻,曾多次受岐山县文教卫生系统表彰。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曾因国民党军官蒙受不白之冤。1978年获平反昭雪,后任岐山县政协委员,积极参加撰写抗战回忆录及参政议政活动。父亲一生秉性刚正,荣辱得失泰然处之,扶正济贫世人敬之,修身齐家,家风井然。前半生投笔从戎报国酬,一腔热血洒晋南,光荣致残;后半生行医济世,造福桑梓,誉满乡里。1984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9岁。
  父亲身上表现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他扶正济贫修身齐家的品质,为我们后辈儿孙树立了永恒的精神风范。
  (根据现存档于西安事变研究会、十七路军研究会的孙明卿回忆录,以及给后代的讲述整理)
  作者简介:
  孙霆龙,网名子涵,孙明卿之女,1948年出生,大学文化。现任龙风文学院红二系北方三区总教督,红色文化研究会、十七路军研究会研究员。曾参加龙风文学院学习“曲度格律诗词曲联理论”与写作,曾任龙风文学院第三分院教官。发表作品800余首,散见于龙风文学院各级作家期刋《中国瀚海文学社诗词月刊》《三晋诗林》《悦心阁专辑》《温韾诗刊》《金榜头条》《嫩江文学》等刊物,获大美中国诗词大赛优秀奖。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五月商洛青排赛, 八方男儿展风采。 智拼力搏胜旧我, 心高志远壮情怀。

2024-05-23 09:38:32

多年红尘摸路迢, 几经坎坷疲惫跑。 有志命薄恨天高, 受欺被骗无翅糟。 本想人间逞英豪, 无奈尘世作怪妖。

2024-05-23 09:36:26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