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为岐山臊子面“寻根铸魂”(纪实文学)

 
  ——杨青峰饮食文化研究的心路历程
  一位七十八岁的老人,魂牵梦绕岐山臊子面,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挖掘研究宣传和弘扬岐山饮食文化,为岐山臊子面“寻根铸魂”,乐此不疲,辛勤笔耕,取得累累成果。
  他就是曾任宝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宝鸡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宝鸡市政协委员、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为宝鸡市政协文史员、《宝鸡历史文化丛书》副总编、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的杨青峰。
  率先公开总结宣传“九字诀”
  每当人们谈论起岐山臊子面,总会津津乐道其鲜明特色、朗朗上口的“九字诀”。可你知道这脍炙人口的“九字诀”是如何总结并宣传出来的?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979年7月初,陕西省恢复地方风味名吃技能培训会在省城西安举办,特邀蔡家坡车站人民食堂李文治参加会议。
  李文治是岐山县餐饮行业的一位名厨、臊子面操作能手,他在会上讲授了岐山臊子面的来历、操作技能,并现场示范臊子面制作加工程序,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时任岐山县委通讯干事的杨青峰、王少波,前往蔡家坡人民食堂专程采访正在厨房操作的李文治。
  李文治虽已年过八旬,中等个儿,鬓发花白,但身体硬朗,两眼炯炯有神,思维清晰。他简单介绍了参加会议的情况,特别是省上能把岐山臊子面作为重要地方名吃在会上介绍让他很受鼓舞。
  接着,他从岐山臊子面来历讲起,称“岐山面”是“文王面”“和气面”,历史悠久,风味突出,对面、汤、味的要求很高,讲究工艺技术等。
  当谈及臊子面最突出的特点时?
  李师傅说:主要是面要做得筋道,辣子要用油泼得爨而不炝,汤的味道要突出酸,闻起来香气扑鼻,肉臊子要燷得粘而不腻,舀在碗里的面够吃一两口就行。
  听了李师傅介绍又现场看了他的操作,使杨青峰和王少波很受启发。回县城后的当天晚上,杨青峰夜不能寐,思绪万千,脑子里不停思索,如何把这个哺育了岐山人民三千多年的“神来之食”,“神圣之食”用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几句话概括出来,让人们易于记忆、传播和操作。
  他回忆起岐山人逢年过节吃臊子面的浓浓乡土情味,细心琢磨,反复吟诵,几经推敲,柳暗花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脑子里一下子蹦出了九个字:“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
  他进一步体悟到,前三个字是对面的概括和要求,中间三个字是对汤的概括和要求,后三个字是对味的概括和要求,这三个层次形象而艺术地体现了岐山臊子面内涵与外延的高度契合,包含了物质的与精神的完全统一,实现了饮食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对岐山臊子面最为凝练最为经典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于是,他与王少波合作写出稿件发往《陕西日报》。7月15日,《陕西日报》第二版以《顾客又吃到别具风味的‘岐山面’》为题予以发表。
  迄今为止,从所能得到的资料看,这篇报道是首次公开系统宣传总结岐山臊子面“九字诀”的第一篇文章,受到各方面关注。
  后来《陕西日报》的报道,被收录在市政协《宝鸡文史资料》1994年12期,起到的传播作用不言而喻。
  时任省广播电台驻宝鸡记者站站长王兵,专门对杨青峰进行了采访报道,扩大了宣传效果。
  当年秋天,他又以《何日同吃‘和气面’》为题写出稿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台(后为《海峡之声》)对台湾播出,此稿受到兰州军区表彰奖励,杨青峰也被评为陕西省对台宣传先进个人。接着,他先后又于1982年8月26日在《陕西日报》以《‘岐山面’的传说》和1987年12月19日在《陕西日报》以《品尝岐山臊子面》为题发表文章,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得到各方面广泛好评。从此,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为鲜明特色和亮丽招牌,漂洋过海,声名远扬,闻名于世。2009年,岐山臊子面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照壁背后》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具有代表性的岐山臊子面老字号正宗面馆。为了传承发展岐山臊子面,岐山县京当镇人、素有臊子面操作名厨之誉的李英哲,于1998年12月在宝鸡市金台区中山东路开办《照壁背后》面馆。为了祝贺和支持李英哲办好面馆,杨青峰高兴地撰写了《“照壁背后”传人》《照壁背后铭》,在《当代陕西》《秦岭文学》和《陕西科技报》发表。
  李英哲把《照壁背后铭》用牌匾书写张挂在门庭,十分突出的宣传普及“九字诀”,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李英哲还将《照壁背后铭》推广到西安几家连锁店张挂,从而使“九字诀”在西安广泛流传,深入人心。
  追根溯源为“臊”字正名
  岐山面之所以成为臊子面,除了重视面条和汤料的加工制作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工艺考究、风味独特的臊子肉的作用举足轻重。
  《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臊子就是‘肉末或肉丁’(多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水浒传》第三回就有:“再要十斤寸软骨,也要细细剁成臊子”的记载。说明“臊”字古已有之。其实,“臊”字从肉从木的结构中已经包含了足够的古代信息。历史学家唐兰先生认为:“口”表示器皿,三口者,像似多种祭物盛于皿中以献神,古有繁遮众多之意。至于下面的木字,大概是摆放祭物的木头架子。
  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岐山、宝鸡和西府不少大街小巷上餐饮饭店门前的牌面和食谱单上,有的把岐山臊子面写成“哨子面”“稍子面”或“嫂子面”的,以误传误。
  杨青峰认为,字意正确与否,也是对岐山臊子面文化内涵正确表达的重要方面,马虎不得。因此,他一边认真查辞典,翻阅历史资料,一边虔诚地拜访宝鸡文理学院着名教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彭曦老先生,撰写出了题为《臊子面俗语方言用字订正》一文,刊登在了2005年9月30日《宝鸡日报》,后又以《别把“哨”字当“臊”字》为文,发表在《三秦都市报》和《西部开发报》,正本清源,纠正讹误,为岐山臊子面正名。
  值得一提的是,对岐山臊子面的几种传说,杨青峰有他自己的见解。
  对传统的占主流的“蛟龙汤”一说,他认为虽然此说颇有说道也广泛流传,反映了周文王爱民德行,可是经不起推敲。“蛟龙”毕竟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假设真有此物也是生活在大海里的,当时岐山不具备这样的生存条件。如果用“蛟龙汤”的说法,会把臊子面来源引向神话传说,动摇其可信度。至于“嫂子面”一说,姑且作为民间传说与“蛟龙汤”版本一起保存下来。
  他自己比较相信和推崇“和气面”(文王面)之说,因为周文王囚禁羑里被周人救出回到西岐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周文王把大家召集一起吃饭庆贺顺理成章,称之为“和气面”更能显示周人敬天爱民的德政行为。“和气”的内涵不仅是传统文化特别是周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他介绍说,《何日同吃‘和气面’》一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台播出后,由于人文寓意深刻,乡情乡味浓厚,反馈回来的信息说,岛内陕西人很受感动,反映强烈,甚至有的人流泪说多年都没有听见这么亲切的乡音了,希望多播几次。
  此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进行了重播。因此,他认为,“和气”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臊子面本身,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纽带。
  在收录进《凤鸣岐山》第八期的《谈谈周文化与民俗村发展创新》一文中,杨青峰从周文化与民俗的关系;周文化与民俗村创新的关系;旅游与民俗的关系;民俗与饮食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针对被人戏称吃臊子面“回汤”是“涎水面”的说法,他强调说,这是对岐山臊子面的误解误传误导。
  岐山臊子面绝不是那种一边吃一边往碗里吐口水的“涎水面”,只要到现场看看汤如何回锅又如何浇在面里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岐山臊子面有一个特点就是汤要“煎”,煮面锅的火烧不停,汤在锅里反复翻滚起浪,加上做法独特具有消毒作用的岐山醋,这时候的汤已经把大肠杆菌、感冒病毒等普通病菌杀掉了。所以,吃臊子面常常会使人额头冒汗,面部红润,浑身舒畅,这就是臊子面的魅力。
  周人的礼仪文明是臊子面的灵魂,家人和亲戚朋友一起吃臊子面,就是营造一种亲情融融、天伦之乐和礼仪待人的氛围,体现的是“和谐文化”,或者是“原生态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吃臊子面就是吃文化。
  民俗村臊子面接待户,可以根据客人的具体要求分别对待,主随客便,不可千篇一律。尤其一家人一起吃饭或者红白喜事、逢年过节,一般情况下还是以“回汤”营造气氛为好。
  不断深入挖掘丰富臊子面文化内涵
  杨青峰生在岐山,吃着臊子面长大。他参加工作后的几十年虽然不在岐山,但始终没有忘记和怠慢他赖以生存的这片热土和父老乡亲,在他的心中始终对臊子面怀有虔诚、敬畏、崇仰之情,有着经久不忘挥之不去的情愫,把挖掘研究岐山饮食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经常说,岐山臊子面是成长在周原厚土上的一朵瑰丽奇葩,是周文化滋养起来的饮食文化佳肴。
  2018年8月29日他发表在《宝鸡日报》题为《岐山臊子面蕴涵的饮食文化》一文,认为,岐山臊子面完全具备文化学意义,从文化内涵来看,也就是从文化角度解析岐山臊子面,岐山自古就是“周礼之乡”,周人的“德政”“以德配天”的观念和“礼乐文明”直接孕育了岐山臊子面。
  他进一步说,从岐山臊子面的典型性看,足以构成饮食文化产品的要素,而且十分典型,风味老道、特色鲜明、形象饱满,富含周文化所具有的“德”
  “礼”“和”“亲亲”“尊尊”等文化意蕴。
  当谈到体现岐山臊子面精髓的“九字诀”时,杨青峰饱含深情地说:“岐山臊子面产生在岐山大地,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浓郁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趣,是生活在岐周大地的世世代代岐山人薪火相传、精心呵育的精灵,是世世代代岐山人心中虔诚寄托的圣物,是勤劳朴实的岐山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食产品,而是周文化滋养成长起来得一朵饮食文化奇葩。”
  这里还得提起十二年前人们记忆犹新的一件事,2008年9月22日,在岐山县饮食文化研讨会上,杨青峰以《略论岐山饮食文化》为题作了长篇发言。
  他说:我们探讨饮食文化的目的是要从文化层面解读饮食现象,也就是指饮食文化的(精神)化;通过从礼仪、道德、人文、伦理等方面的论述,说明岐山饮食文化的内涵是周文化,特色是周文化。
  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新要求,他就如何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发展壮大岐山饮食文化产业,提出了五点比较系统很有见地的建议。因为他的发言站位高、内涵高、起点高,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与会同志不由得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此文后来收录于《周文化丛书·饮食文化卷》首篇。
  2013年5月修改后,收录进三秦出版社、陕西传媒出版集团出版的《宝鸡历史文化研究》第一集,并获宝鸡市委市政府第十一次社科类优秀成果二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杨青峰作为从岐山走出的一位文化骄子,为岐山县饮食文化传承发展,寻根铸魂,煞费苦心,笔耕不辍,撰写了不少有分量的与岐山,也包括研究西府饮食文化在内的各类体裁文章数十篇,超过数十万字,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对本地区传承发展饮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回顾一下杨青峰为岐山臊子面“寻根铸魂”的心路历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岐山臊子面的前世今生,更加珍惜足以让岐山人骄傲与自豪的“神来之食”,增强文化自信,使岐山臊子面这朵饮食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姹紫嫣红,光彩夺目。

  作者简介
  赵智宝,男,汉族,1948年出生于岐山县蔡家坡镇王其村,中共党员,副编审职称,宝鸡市老科协银发人才专家库专家,宝鸡市政协文史员,岐山县政协文史研究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文化工作,曾荣获陕西日报社二十佳通讯员、宝鸡日报社十佳通讯员;出版着作有《足迹》《桑榆集》《乐耕录》《大唐科技奇才李淳风》《春华秋实》《西岐戏苑》,主编《岐山县科学技术志》《夕阳正红》《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创建工作专辑》(政协岐山县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等;其中《大唐科技奇才李淳风》被宝鸡市社科联评为社科类着作三等奖;《西岐戏苑》被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宝鸡市秦腔博物馆收藏,并荣获宝鸡市老科协、杂文散文学家协会“着书立说奉献奖”。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五月商洛青排赛, 八方男儿展风采。 智拼力搏胜旧我, 心高志远壮情怀。

2024-05-23 09:38:32

多年红尘摸路迢, 几经坎坷疲惫跑。 有志命薄恨天高, 受欺被骗无翅糟。 本想人间逞英豪, 无奈尘世作怪妖。

2024-05-23 09:36:26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