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灶(散文)
城市做饭使用燃气灶,快捷又方便。
我老家在农村,虽然没有通天然气,但是各种电器应有尽有,做饭得心应手。
现在的柴火灶已经跟从前的柴火灶不可同日而语。外表华丽,锅面及墙面贴有瓷砖,灶门封闭严密,开启灵活。炉膛采用回风灶结构,烟囱高耸,美观耐用。灶房布局更居现代气息,自来水、操作台、橱柜、光洁的不锈钢厨具。
现在农村的柴火灶大多只是备用,过事、过年、过节家里人多时才发挥作用,平时使用电器更为便捷。
柴火灶我们永远的记忆。小时候袅袅的炊烟是从柴火灶里升起;人间的烟火也是从此升腾;大自然的美味也从这里弥散。
我很小的时候见我家柴火灶在一孔窑洞里,窑口和房子的山墙仅隔不到两米,窑洞里本身黑暗,再加山墙的遮挡更黑。我家孩子多,父母为了照顾孩子方便,灶台和炕连在一起,名曰连锅炕。这种锅的优点是烧锅时能同时把炕温热;做饭时可以看到炕上小孩动态;吃饭时不跑路。缺点是烧锅时烟气不畅,锅热得慢;遇到大雾天或吹倒风,窑洞里烟气弥漫,做顿饭用眼泪换来;为了赶上快得备有干硬柴、风箱得密闭气大。
窑洞里摆布的厨具也比较简陋,两口盛水大缸,一个木制碗柜,几个装米面的陶罐,十几个粗瓷大碗和几个搪瓷盘子。那时自制食醋,因而做醋工具齐备。窑洞里冬暖夏凉,过冬蔬菜都收藏在窑洞里。
那时候生活艰苦,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玉米疹子,中午大多吃金裹银面条(白面里包有秋天面)。晚上谁想吃了拿一片馍片充饥,再喝些水便是一日三餐。那时人们清心寡欲、清贫乐道,天冷时将炕桌搬上炕,一家人围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吃饭,窑洞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整个家庭其乐融融。
那时候火柴欠缺,做饭后要保持火种,待做下一顿饭时把炉膛里保留的火种引燃。有时因保留不当,火种熄灭,要到隔壁邻舍家拿上软柴去引火,邻居会送几个火蛋卷在软柴里急速回家,引燃炉灶里的柴火做饭。
柴米油盐,柴居首位。每到冬季农闲时节,砍柴、挑柴、驮柴、拉柴成为人们年前一件非常重要的忙事。
我十一岁时,满怀好奇地跟着父亲去离家十几里路的山涧割柴。雄鸡打鸣时我和父亲、姐姐吃过早饭,迎着星斗背上干粮出发了。
清早的嗖嗖冷风像刀子一样,刺得脸和手生疼。我们把架子车从蜿蜒陡峭的山坡上连拉带拽、拼着命拉到山顶,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浑身湿淋淋的,刚脱下衣服休息,阵阵山风呼呼刮来把我们吹了个透心凉,汗湿的衣服又冷又冰,只好穿好衣服拉上车子匆匆赶路。
来到山涧,只听到漫山遍野人声鼎沸,早来的人已经下镰割柴了。父亲走到一道山梁处向远方看了看,决定从这儿下镰,我们也跟着父亲割了起来。
父亲割柴真是一个好手。只见他下镰神速,割起柴来山坡上尘土飞扬,一片艾蒿在他的手下齐刷刷的倒地。他从倒地的柴草一头用镰刀勾起用力一卷就是一大摞,他抱起柴草找到一处平坦的地方铺开葛藤,接着又抱起许多柴草掺成三叠,顺势骑上柴堆,两腿用力一夹,两手抓起腰头猛力一拽扭成死扣,依次捆好三道腰,便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捆柴。
父亲继续割柴、捆柴,一会儿功夫就把这道坡剃了个光头,接着又在另一面坡上摆开了战场。
我和姐姐是背柴的主力。父亲把柴捆用绳子勒紧套进我们双肩,扶我们起立,我们趔趔趄趄背着柴从山头背到山下装车的地方。
背柴刚上肩还不觉得重,但是背着背着就觉得沉甸甸的,遇到上坡抬腿颤巍巍的,走到崖边攀着藤条挪着小步小心翼翼的走过。走着走着觉得柴捆死沉死沉的,豆大的汗珠从头上脸上滚下。望见架子车,我欣喜若狂,加快了步伐,一捆柴终于背到了车子跟前。
我喘着粗气放下柴捆,休息一阵。这时我顿觉喉咙干得冒烟,只好找到河湾,见到河湾牛蹄窝里有蓝莹莹的水,便用手掬起水喝了起来,顿觉嗓子舒服许多,直喝到打起饱嗝才离开。
我们背了一回又一回,觉得越背越沉,为了早点背完,我给自己定下目标,连背三次歇息片刻。这样一趟一趟,一直背到父亲割完。最后我们和父亲一同把剩下的柴草背到料场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装车子是技术活,父亲把一捆捆柴装进车子,一直装到够不着,这时候我们用棍子把一捆捆柴草顶上车顶,父亲接住摆的不偏不倚,踩得实实在在,然后用搅绳把柴草搅得结结实实才肯放手。
太阳已经下山,我们吃了些干粮随着拉柴、驮柴的队伍往回赶,走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我们小心翼翼,上坡时使劲推拉,下坡时使劲踩住刹圈,不到两小时就到了河边。
弟、妹牵牛等候多时,我们挂上牛趟过小河,拉上大坡来到了家里,我们早已饥肠辘辘,端起妈妈准备好的饭菜狼吞虎咽了起来。
吃过饭后我连眼皮都不想抬,疲惫不堪地躺在被窝里呼呼大睡。
我们家乡的佛天沟两面环沟,一面山坡直通梁顶,这里仅有八九户人家,还分布在不同的沟坡,政府为了让这里的孩子就近上学,在村子开办了村学,安排村外民办教师为这里的孩子上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这里的老师既要教书还要自己解决一日三餐等生活问题。刘林蛮一个四十出头的老师在送走孩子们后去山崖边割柴,一不小心从崖顶跌下崖底,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大山为其悲鸣,河沟为其哭泣,无数群众为失去这样的好老师纷纷流泪,大家排着长长的队伍为其送葬。
地处汉中洋县的老陆给我讲述了他上山砍柴惊心动魄的故事,深知山里群众生活的不易。
老陆家在秦巴脚下,汉江河畔,三面环山,烧柴要在汉江对面四五十里的山上去砍,深秋时候十五岁的小陆随村民一起驻扎在汉江江边的沙地上,晚上寒霜袭来冻得他们瑟瑟发抖,蜷缩在被窝里不敢露头。早上起床被子衣服结了厚厚一层霜。
他们来时带来了米面、玉米珍、红薯、浆水菜,在江畔用石头支起锅做饭。
吃过饭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十多里地上山砍邓青、狼刺。这些柴砍起来费力,整理麻烦。从遍布搓脚石的路上担柴下山实在艰难。他们担着结实的一担柴迎风下山,两手扶紧尖担换着肩,脚下连连打趔趄,偏偏遇上毛毛雨,担子越来越重,在灌木丛里穿行,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深沟,一天砍两捆柴也累得够呛。
一天下午弟弟找来,然而小陆带来的口粮根本不够他们两人吃,眼看就要断顿,作为老大,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瞅瞅一块砍柴人带的口粮并无多余,怎么办?他思来想去只好连夜回家背粮。
夜幕降临,他一个人上路了。转过黑黢黢的几道弯,来到波涛汹涌的江河边,踏上豺狼出没的卯梁,他吓得魂儿飞出心窝,听到山鸡噗噜噜地飞,夜鸟阵阵叫声他毛骨悚然。天亮前在村子狗儿的欢呼声中他回到了家,父母见状大吃一惊,了解情况后抱头痛哭。天亮后他又背着粮食向河畔出发了。
小陆和同伴在这坐山上整整砍了十多天的柴,大家估摸可以装一船了,就商定找船夫把柴运到汉江上游他们家去。
他们找来一艘商船大家按顺序将每家柴一捆捆整整齐齐地码在船上,然后用粽绳横七竖八地固定好就开船了。
起航了,偏偏那天天气不好,不仅春寒料峭还刮起了下河风。小陆他们在河岸拼命拉纤绳才拖动船缓慢前行,因主航道偏南要“开料”,拉船的要收好纤绳下到冰冷的河水中推船,然后再上船运到南边,最后再次下到水里绽开纤绳拉船,船到逆流处艄公指挥人们拉的拉,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下到水里背船,拉的、背的喊着号子缓慢前行。刺骨的河水没过膝盖就像进了十八层地狱熬油榨骨,上了船上下牙齿打架,上了岸冻得如筛糠,用力拉纤身子才会热。
他们一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船柴运到离家较近的码头,大家各自担起自己的战利品凯旋回家。
一切皆变,仿佛我们儿时就是连接古今的关口,虽然柴火灶已成摆设,那些与柴火灶有关的旧物件任由蜘蛛抽丝结网。如今回溯柴火灶的往事,心里总有酸酸的记忆。
作者简介 王引林,陕西宝鸡人,热爱文学,喜欢习作,多篇文章发表于《文学陕军》《三秦文学》《终南文苑》《西部作家文学》《中乡美文》《塞北文学》《县功一家人》等媒体。
我老家在农村,虽然没有通天然气,但是各种电器应有尽有,做饭得心应手。
现在的柴火灶已经跟从前的柴火灶不可同日而语。外表华丽,锅面及墙面贴有瓷砖,灶门封闭严密,开启灵活。炉膛采用回风灶结构,烟囱高耸,美观耐用。灶房布局更居现代气息,自来水、操作台、橱柜、光洁的不锈钢厨具。
现在农村的柴火灶大多只是备用,过事、过年、过节家里人多时才发挥作用,平时使用电器更为便捷。
柴火灶我们永远的记忆。小时候袅袅的炊烟是从柴火灶里升起;人间的烟火也是从此升腾;大自然的美味也从这里弥散。
我很小的时候见我家柴火灶在一孔窑洞里,窑口和房子的山墙仅隔不到两米,窑洞里本身黑暗,再加山墙的遮挡更黑。我家孩子多,父母为了照顾孩子方便,灶台和炕连在一起,名曰连锅炕。这种锅的优点是烧锅时能同时把炕温热;做饭时可以看到炕上小孩动态;吃饭时不跑路。缺点是烧锅时烟气不畅,锅热得慢;遇到大雾天或吹倒风,窑洞里烟气弥漫,做顿饭用眼泪换来;为了赶上快得备有干硬柴、风箱得密闭气大。
窑洞里摆布的厨具也比较简陋,两口盛水大缸,一个木制碗柜,几个装米面的陶罐,十几个粗瓷大碗和几个搪瓷盘子。那时自制食醋,因而做醋工具齐备。窑洞里冬暖夏凉,过冬蔬菜都收藏在窑洞里。
那时候生活艰苦,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玉米疹子,中午大多吃金裹银面条(白面里包有秋天面)。晚上谁想吃了拿一片馍片充饥,再喝些水便是一日三餐。那时人们清心寡欲、清贫乐道,天冷时将炕桌搬上炕,一家人围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吃饭,窑洞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整个家庭其乐融融。
那时候火柴欠缺,做饭后要保持火种,待做下一顿饭时把炉膛里保留的火种引燃。有时因保留不当,火种熄灭,要到隔壁邻舍家拿上软柴去引火,邻居会送几个火蛋卷在软柴里急速回家,引燃炉灶里的柴火做饭。
柴米油盐,柴居首位。每到冬季农闲时节,砍柴、挑柴、驮柴、拉柴成为人们年前一件非常重要的忙事。
我十一岁时,满怀好奇地跟着父亲去离家十几里路的山涧割柴。雄鸡打鸣时我和父亲、姐姐吃过早饭,迎着星斗背上干粮出发了。
清早的嗖嗖冷风像刀子一样,刺得脸和手生疼。我们把架子车从蜿蜒陡峭的山坡上连拉带拽、拼着命拉到山顶,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浑身湿淋淋的,刚脱下衣服休息,阵阵山风呼呼刮来把我们吹了个透心凉,汗湿的衣服又冷又冰,只好穿好衣服拉上车子匆匆赶路。
来到山涧,只听到漫山遍野人声鼎沸,早来的人已经下镰割柴了。父亲走到一道山梁处向远方看了看,决定从这儿下镰,我们也跟着父亲割了起来。
父亲割柴真是一个好手。只见他下镰神速,割起柴来山坡上尘土飞扬,一片艾蒿在他的手下齐刷刷的倒地。他从倒地的柴草一头用镰刀勾起用力一卷就是一大摞,他抱起柴草找到一处平坦的地方铺开葛藤,接着又抱起许多柴草掺成三叠,顺势骑上柴堆,两腿用力一夹,两手抓起腰头猛力一拽扭成死扣,依次捆好三道腰,便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捆柴。
父亲继续割柴、捆柴,一会儿功夫就把这道坡剃了个光头,接着又在另一面坡上摆开了战场。
我和姐姐是背柴的主力。父亲把柴捆用绳子勒紧套进我们双肩,扶我们起立,我们趔趔趄趄背着柴从山头背到山下装车的地方。
背柴刚上肩还不觉得重,但是背着背着就觉得沉甸甸的,遇到上坡抬腿颤巍巍的,走到崖边攀着藤条挪着小步小心翼翼的走过。走着走着觉得柴捆死沉死沉的,豆大的汗珠从头上脸上滚下。望见架子车,我欣喜若狂,加快了步伐,一捆柴终于背到了车子跟前。
我喘着粗气放下柴捆,休息一阵。这时我顿觉喉咙干得冒烟,只好找到河湾,见到河湾牛蹄窝里有蓝莹莹的水,便用手掬起水喝了起来,顿觉嗓子舒服许多,直喝到打起饱嗝才离开。
我们背了一回又一回,觉得越背越沉,为了早点背完,我给自己定下目标,连背三次歇息片刻。这样一趟一趟,一直背到父亲割完。最后我们和父亲一同把剩下的柴草背到料场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装车子是技术活,父亲把一捆捆柴装进车子,一直装到够不着,这时候我们用棍子把一捆捆柴草顶上车顶,父亲接住摆的不偏不倚,踩得实实在在,然后用搅绳把柴草搅得结结实实才肯放手。
太阳已经下山,我们吃了些干粮随着拉柴、驮柴的队伍往回赶,走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我们小心翼翼,上坡时使劲推拉,下坡时使劲踩住刹圈,不到两小时就到了河边。
弟、妹牵牛等候多时,我们挂上牛趟过小河,拉上大坡来到了家里,我们早已饥肠辘辘,端起妈妈准备好的饭菜狼吞虎咽了起来。
吃过饭后我连眼皮都不想抬,疲惫不堪地躺在被窝里呼呼大睡。
我们家乡的佛天沟两面环沟,一面山坡直通梁顶,这里仅有八九户人家,还分布在不同的沟坡,政府为了让这里的孩子就近上学,在村子开办了村学,安排村外民办教师为这里的孩子上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这里的老师既要教书还要自己解决一日三餐等生活问题。刘林蛮一个四十出头的老师在送走孩子们后去山崖边割柴,一不小心从崖顶跌下崖底,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大山为其悲鸣,河沟为其哭泣,无数群众为失去这样的好老师纷纷流泪,大家排着长长的队伍为其送葬。
地处汉中洋县的老陆给我讲述了他上山砍柴惊心动魄的故事,深知山里群众生活的不易。
老陆家在秦巴脚下,汉江河畔,三面环山,烧柴要在汉江对面四五十里的山上去砍,深秋时候十五岁的小陆随村民一起驻扎在汉江江边的沙地上,晚上寒霜袭来冻得他们瑟瑟发抖,蜷缩在被窝里不敢露头。早上起床被子衣服结了厚厚一层霜。
他们来时带来了米面、玉米珍、红薯、浆水菜,在江畔用石头支起锅做饭。
吃过饭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十多里地上山砍邓青、狼刺。这些柴砍起来费力,整理麻烦。从遍布搓脚石的路上担柴下山实在艰难。他们担着结实的一担柴迎风下山,两手扶紧尖担换着肩,脚下连连打趔趄,偏偏遇上毛毛雨,担子越来越重,在灌木丛里穿行,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深沟,一天砍两捆柴也累得够呛。
一天下午弟弟找来,然而小陆带来的口粮根本不够他们两人吃,眼看就要断顿,作为老大,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瞅瞅一块砍柴人带的口粮并无多余,怎么办?他思来想去只好连夜回家背粮。
夜幕降临,他一个人上路了。转过黑黢黢的几道弯,来到波涛汹涌的江河边,踏上豺狼出没的卯梁,他吓得魂儿飞出心窝,听到山鸡噗噜噜地飞,夜鸟阵阵叫声他毛骨悚然。天亮前在村子狗儿的欢呼声中他回到了家,父母见状大吃一惊,了解情况后抱头痛哭。天亮后他又背着粮食向河畔出发了。
小陆和同伴在这坐山上整整砍了十多天的柴,大家估摸可以装一船了,就商定找船夫把柴运到汉江上游他们家去。
他们找来一艘商船大家按顺序将每家柴一捆捆整整齐齐地码在船上,然后用粽绳横七竖八地固定好就开船了。
起航了,偏偏那天天气不好,不仅春寒料峭还刮起了下河风。小陆他们在河岸拼命拉纤绳才拖动船缓慢前行,因主航道偏南要“开料”,拉船的要收好纤绳下到冰冷的河水中推船,然后再上船运到南边,最后再次下到水里绽开纤绳拉船,船到逆流处艄公指挥人们拉的拉,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下到水里背船,拉的、背的喊着号子缓慢前行。刺骨的河水没过膝盖就像进了十八层地狱熬油榨骨,上了船上下牙齿打架,上了岸冻得如筛糠,用力拉纤身子才会热。
他们一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船柴运到离家较近的码头,大家各自担起自己的战利品凯旋回家。
一切皆变,仿佛我们儿时就是连接古今的关口,虽然柴火灶已成摆设,那些与柴火灶有关的旧物件任由蜘蛛抽丝结网。如今回溯柴火灶的往事,心里总有酸酸的记忆。
作者简介 王引林,陕西宝鸡人,热爱文学,喜欢习作,多篇文章发表于《文学陕军》《三秦文学》《终南文苑》《西部作家文学》《中乡美文》《塞北文学》《县功一家人》等媒体。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