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下邽人——白居易
贞元二十年(804年)暮春,三十三岁的秘书省校书郎白居易,合家落脚下邽故里。
白居易是渭南人。
这一点,正史有载:在新旧唐书的白居易传中,均载白氏先祖原是太原人,北齐时五兵尚书白建有功被赐田韩城,到了白居易曾祖白温时,举家迁徙至华州下邽(今渭南临渭区)。
旧唐书一句“今为下邽人焉”,算是盖棺定论了。
很多人会注意到,不论是他人的记载,还是白居易自述中,依然会自称“太原人”,那是因为一来虽然白建自北齐时已经封地韩城,但是,按照宗法制的习惯,他们这一支依然是太原白氏分出的小宗。二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盛行士族门阀制度。太原白氏是名门望族,其后人不论迁至何处,都会追根溯源地缅怀先祖。
至于白居易的曾祖白温为什么要从韩城搬家到下邽,说起来,还不是为了上班方便——没有高速没有高铁的年代,在西安上班的人,住在临渭区自然是比韩城方便啊!
说起来,虽然自白居易曾祖起,下邽老家就住着老白家一大家族的老老小小,但是白居易自己,自小随着四处做官的父亲游历中国,在老家待的时间很少。即便“卜居渭上”,他自己也是长安下邽两头跑:“家去省兮百里,每三旬而一入。”——也就是一个半月回一次老家,平时还是住长安的。
真正常住渭南,要等到七年后。
01
元和六年(811年),母亲意外去世,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将亡母灵柩运回下邽安葬。按照礼制,职官父母离世,必须解职离岗,回祖地尽孝,谓之丁忧。
就这样,白居易去官返乡,除服丁忧,在下邽故里躬耕、守孝近四载。
白居易的家,推窗有华山,出门是渭河。家门附近的桃花柳林,窗外渭河蔡渡的点点白帆,都被他写进了诗中,比方这首《重到渭上旧居》: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
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
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
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
丁忧前两年,白居易和弟弟不停地往返于坟茔墓地之间:安葬了母亲和白居易早夭的幼女、将多年前寄厝于异地的祖父白锽、祖母薛氏、外祖母、父亲白季庚、幼弟白幼美的灵柩全部迁回故里安葬。
虽然安葬亲人让人悲伤,但是这段无官一身轻的闲适时光,在大诗人笔下,便是字字诗情画意,比方《适意二首》: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做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愁。
不过,终究是除服去官,丁忧期间,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白居易,日子过得有些紧张:“卖我所乘马,典我旧朝衣”——这是把衣服和马都卖了;“名姓日隐晦,形骸日变衰”——才子官员成了无名无姓的普通人,形象都变了;“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冬天的新衣服还没缝制呢,夏天的衣服就破了,秋天都没法扛过了;“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缝”——屋子衣服,就没有不破的;“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手头紧的灯火暗淡窗帘破损。这时候,来自朋友的关怀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老友元稹、崔群、钱徽等均资助过白居易。他在《寄元九》一诗中写道:“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
本来,三年丁忧期满,朝廷便会补官起用,但是白居易白行简二人,因为李吉甫当朝,迟迟未得到朝廷召唤。
丁忧第四年时,白行简先行一步,应剑南节度使之聘,去了四川做一名幕僚。而白居易自己,一直等到元和九年(814年)年底,才在李吉甫病重身亡后,经崔群、钱徽、韦贯之等人的极力推荐,被诏命为太子左赞善大夫。
于是他离开下邽故里,回到帝都长安。
回到长安不久,白居易就因为宰相武元衡被盗杀而第一个上书请急捕贼,结果被加上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被贬到江州的第二年,他写出了着名的叙事诗《琵琶行》。
02
白居易的诗,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浅白到老妪能读懂的程度,这也是文学史上着名的典故。不过这话,最初不是什么好话。宋朝僧人惠洪吐槽唐末诗风太通俗,近于鄙俚时曾说:“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也。”
其实,把文雅的诗写得通俗而不低俗,直白而不白话,是非常考究功力的,不信你看打油诗人乾隆爷的诗,就知道白居易的天赋有多高。
因为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非常广。他的好友元稹曾写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用今天的话说,白居易算得上是大唐诗歌界的顶流了。
除了语言直白易懂,爱写群众关心的话题,也是白诗备受欢迎的关键原因。白居易早年曾说文学创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是一位人民的诗人,他用人民能看懂的语言,写下了人民关心的话题。所谓“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便是这样。
在白居易的诸多粉丝中,最着名的一个,便是苏轼。
都知道苏轼号东坡,这个“东坡”,便是从白居易而来:白居易在被贬至忠州后,常来往于当地一处名叫“东坡”的地方,并赋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不过北宋初年,文人们学白居易,原是潮流。只不过这其中,只有苏东坡做到了极致。
南宋罗大经有言:“本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
苏轼有多爱白居易呢?
——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
——渊明形神似我,乐天心相似我。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
现在大家提到苏轼,总会提到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这句出处也在白居易。白居易有一首《种桃杏》,诗云: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提到在忠州种树,就要说说白居易作为“人民的好刺史”的故事。
03
白居易曾经在诗中自嘲说“天下闲人白侍郎”,其实,作为官员,他从政四十年,政绩突出,他的一生,可一点不“闲”。
现在人谈起白居易的官职,都会记得一个“江州司马”。但真正让白居易造福一方百姓的地方,是在另外三个州做刺史的时候。
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转升忠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忠县)刺史。这是他一生主政一个地方的开始。到任后,他发现官宅的庭院中有一棵古槐,便想起下邽故里的槐树,有感而发,诗云:
南方饶竹树,唯有青槐稀。
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
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
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
我家渭水上,此树荫前墀。
忽向天涯见,忆在故园时。
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
白居易在忠州宽刑狱,均税赋,开山路,植树木,仅两年时间,忠州已是“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一派政通人和,欣欣向荣之相。
到杭州任刺史后,白居易大搞水利,“疏浚六井,增修湖堤”,既解决了杭州人的吃水问题,又解决了土地灌溉问题。在杭州三年,白居易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离任时,城中百姓扶老携幼,沿路奉酒为他送别。杭州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湖上原有的白沙堤改名“白公堤”。
值得一书的是,杭州刺史作为唐朝的上州刺史,俸禄是极高的,此外还有现在已无法详细考证的各种杂给、料钱、职田收入以及州府公廨的利钱(政府用富余的行政经费发放高利贷,所得利息用于补贴政府工作人员,在当时是合法的)。与高收入相对比的是,白居易生活很清廉,“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只赚不花的三年下来,白居易攒了一大笔钱。离任时,他仅仅带走了两块石头一只鹤,“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只。”而攒下来的巨款,他将之留下作为政府公共基金,用于维修西湖水利、救赈灾荒等。这笔基金一直使用了50多年,直到黄巢起义时毁于兵燹。
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改任苏州刺史。他在苏州任上,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苏州城门的山塘河渠,叫“七里山塘”,山塘北边修建道路,便利苏州水陆交通。第二年,白居易因眼病去职。临行那天,苏州人民送行了十多里。诗人刘禹锡在《白太守行》中记下了这感人至深的场面:“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谿 。苏州十万户,尽做婴儿啼。”千年过后,山塘成为苏州着名景点,而在山塘的入口,苏州人民为纪念白太守,特意建了一座白居易祠。
白居易的一生,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想尽心力为当地造福,为人民多做此实事、好事。即使在七十三岁之时,他还倾己所有,为民谋利。
当时白居易住在洛阳,在洛阳龙门潭的南面,有“八节滩”、“九峭石”,往来船只经过这里常常触石遇险。在寒冬腊月,舟人也要赤足下水去推拉渡筏,因此,常常“饥冻有声,闻于终夜。”白居易知道后,散尽家财,开凿了龙门石滩,用自己的最后一份心力为民谋利。
两年后,白居易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五岁,葬于洛阳。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晚年时,白居易曾为自己提前撰写了墓志铭,其中明确写道“葬于华州下邽县临津里北原。”遗憾的是,大抵是因为开凿龙门石滩耗尽家财,他最终未能魂归故里。但是,他倾尽所有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怀念和学习。
今天,不论是在白居易曾经任职过的忠州、江州、杭州、苏州,还是在他的故里渭南,在他的归处洛阳,甚至任何有中国文学影响的地方,人们都以各种方式怀念他。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这是白居易笔下的下邽故里,若是他能看到今日之渭南,看到渭南人民用智慧和勤劳打造的青山绿水新渭南,一定会欣慰。
而我们作为白居易的故乡人,也有责任和义务让世界更多地了解白居易。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这是白居易的故乡,也是今日之渭南。
渭南欢迎您。
白居易是渭南人。
这一点,正史有载:在新旧唐书的白居易传中,均载白氏先祖原是太原人,北齐时五兵尚书白建有功被赐田韩城,到了白居易曾祖白温时,举家迁徙至华州下邽(今渭南临渭区)。
旧唐书一句“今为下邽人焉”,算是盖棺定论了。
很多人会注意到,不论是他人的记载,还是白居易自述中,依然会自称“太原人”,那是因为一来虽然白建自北齐时已经封地韩城,但是,按照宗法制的习惯,他们这一支依然是太原白氏分出的小宗。二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盛行士族门阀制度。太原白氏是名门望族,其后人不论迁至何处,都会追根溯源地缅怀先祖。
至于白居易的曾祖白温为什么要从韩城搬家到下邽,说起来,还不是为了上班方便——没有高速没有高铁的年代,在西安上班的人,住在临渭区自然是比韩城方便啊!
说起来,虽然自白居易曾祖起,下邽老家就住着老白家一大家族的老老小小,但是白居易自己,自小随着四处做官的父亲游历中国,在老家待的时间很少。即便“卜居渭上”,他自己也是长安下邽两头跑:“家去省兮百里,每三旬而一入。”——也就是一个半月回一次老家,平时还是住长安的。
真正常住渭南,要等到七年后。
01
元和六年(811年),母亲意外去世,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将亡母灵柩运回下邽安葬。按照礼制,职官父母离世,必须解职离岗,回祖地尽孝,谓之丁忧。
就这样,白居易去官返乡,除服丁忧,在下邽故里躬耕、守孝近四载。
白居易的家,推窗有华山,出门是渭河。家门附近的桃花柳林,窗外渭河蔡渡的点点白帆,都被他写进了诗中,比方这首《重到渭上旧居》: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
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
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
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
丁忧前两年,白居易和弟弟不停地往返于坟茔墓地之间:安葬了母亲和白居易早夭的幼女、将多年前寄厝于异地的祖父白锽、祖母薛氏、外祖母、父亲白季庚、幼弟白幼美的灵柩全部迁回故里安葬。
虽然安葬亲人让人悲伤,但是这段无官一身轻的闲适时光,在大诗人笔下,便是字字诗情画意,比方《适意二首》: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做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愁。
不过,终究是除服去官,丁忧期间,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白居易,日子过得有些紧张:“卖我所乘马,典我旧朝衣”——这是把衣服和马都卖了;“名姓日隐晦,形骸日变衰”——才子官员成了无名无姓的普通人,形象都变了;“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冬天的新衣服还没缝制呢,夏天的衣服就破了,秋天都没法扛过了;“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缝”——屋子衣服,就没有不破的;“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手头紧的灯火暗淡窗帘破损。这时候,来自朋友的关怀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老友元稹、崔群、钱徽等均资助过白居易。他在《寄元九》一诗中写道:“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
本来,三年丁忧期满,朝廷便会补官起用,但是白居易白行简二人,因为李吉甫当朝,迟迟未得到朝廷召唤。
丁忧第四年时,白行简先行一步,应剑南节度使之聘,去了四川做一名幕僚。而白居易自己,一直等到元和九年(814年)年底,才在李吉甫病重身亡后,经崔群、钱徽、韦贯之等人的极力推荐,被诏命为太子左赞善大夫。
于是他离开下邽故里,回到帝都长安。
回到长安不久,白居易就因为宰相武元衡被盗杀而第一个上书请急捕贼,结果被加上越职言事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被贬到江州的第二年,他写出了着名的叙事诗《琵琶行》。
02
白居易的诗,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浅白到老妪能读懂的程度,这也是文学史上着名的典故。不过这话,最初不是什么好话。宋朝僧人惠洪吐槽唐末诗风太通俗,近于鄙俚时曾说:“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也。”
其实,把文雅的诗写得通俗而不低俗,直白而不白话,是非常考究功力的,不信你看打油诗人乾隆爷的诗,就知道白居易的天赋有多高。
因为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非常广。他的好友元稹曾写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用今天的话说,白居易算得上是大唐诗歌界的顶流了。
除了语言直白易懂,爱写群众关心的话题,也是白诗备受欢迎的关键原因。白居易早年曾说文学创作“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是一位人民的诗人,他用人民能看懂的语言,写下了人民关心的话题。所谓“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便是这样。
在白居易的诸多粉丝中,最着名的一个,便是苏轼。
都知道苏轼号东坡,这个“东坡”,便是从白居易而来:白居易在被贬至忠州后,常来往于当地一处名叫“东坡”的地方,并赋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不过北宋初年,文人们学白居易,原是潮流。只不过这其中,只有苏东坡做到了极致。
南宋罗大经有言:“本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
苏轼有多爱白居易呢?
——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
——渊明形神似我,乐天心相似我。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
现在大家提到苏轼,总会提到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这句出处也在白居易。白居易有一首《种桃杏》,诗云: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提到在忠州种树,就要说说白居易作为“人民的好刺史”的故事。
03
白居易曾经在诗中自嘲说“天下闲人白侍郎”,其实,作为官员,他从政四十年,政绩突出,他的一生,可一点不“闲”。
现在人谈起白居易的官职,都会记得一个“江州司马”。但真正让白居易造福一方百姓的地方,是在另外三个州做刺史的时候。
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转升忠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忠县)刺史。这是他一生主政一个地方的开始。到任后,他发现官宅的庭院中有一棵古槐,便想起下邽故里的槐树,有感而发,诗云:
南方饶竹树,唯有青槐稀。
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
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
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
我家渭水上,此树荫前墀。
忽向天涯见,忆在故园时。
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
白居易在忠州宽刑狱,均税赋,开山路,植树木,仅两年时间,忠州已是“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一派政通人和,欣欣向荣之相。
到杭州任刺史后,白居易大搞水利,“疏浚六井,增修湖堤”,既解决了杭州人的吃水问题,又解决了土地灌溉问题。在杭州三年,白居易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离任时,城中百姓扶老携幼,沿路奉酒为他送别。杭州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湖上原有的白沙堤改名“白公堤”。
值得一书的是,杭州刺史作为唐朝的上州刺史,俸禄是极高的,此外还有现在已无法详细考证的各种杂给、料钱、职田收入以及州府公廨的利钱(政府用富余的行政经费发放高利贷,所得利息用于补贴政府工作人员,在当时是合法的)。与高收入相对比的是,白居易生活很清廉,“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只赚不花的三年下来,白居易攒了一大笔钱。离任时,他仅仅带走了两块石头一只鹤,“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只。”而攒下来的巨款,他将之留下作为政府公共基金,用于维修西湖水利、救赈灾荒等。这笔基金一直使用了50多年,直到黄巢起义时毁于兵燹。
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改任苏州刺史。他在苏州任上,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苏州城门的山塘河渠,叫“七里山塘”,山塘北边修建道路,便利苏州水陆交通。第二年,白居易因眼病去职。临行那天,苏州人民送行了十多里。诗人刘禹锡在《白太守行》中记下了这感人至深的场面:“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谿 。苏州十万户,尽做婴儿啼。”千年过后,山塘成为苏州着名景点,而在山塘的入口,苏州人民为纪念白太守,特意建了一座白居易祠。
白居易的一生,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想尽心力为当地造福,为人民多做此实事、好事。即使在七十三岁之时,他还倾己所有,为民谋利。
当时白居易住在洛阳,在洛阳龙门潭的南面,有“八节滩”、“九峭石”,往来船只经过这里常常触石遇险。在寒冬腊月,舟人也要赤足下水去推拉渡筏,因此,常常“饥冻有声,闻于终夜。”白居易知道后,散尽家财,开凿了龙门石滩,用自己的最后一份心力为民谋利。
两年后,白居易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五岁,葬于洛阳。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晚年时,白居易曾为自己提前撰写了墓志铭,其中明确写道“葬于华州下邽县临津里北原。”遗憾的是,大抵是因为开凿龙门石滩耗尽家财,他最终未能魂归故里。但是,他倾尽所有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怀念和学习。
今天,不论是在白居易曾经任职过的忠州、江州、杭州、苏州,还是在他的故里渭南,在他的归处洛阳,甚至任何有中国文学影响的地方,人们都以各种方式怀念他。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这是白居易笔下的下邽故里,若是他能看到今日之渭南,看到渭南人民用智慧和勤劳打造的青山绿水新渭南,一定会欣慰。
而我们作为白居易的故乡人,也有责任和义务让世界更多地了解白居易。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这是白居易的故乡,也是今日之渭南。
渭南欢迎您。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