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炕上的父母
每次回老家,看见躺在炕上的父母,我的内心不由自主涌起一股酸楚,有种无奈的感觉,但在无奈的同时也心存欣慰。无奈的是父母因为疾病导致的后遗症,只能卧床;而欣慰的是我的大弟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心存安慰。
父亲今年已经88岁了。我的父母原来一直住在城里,当时买房时考虑父母年龄大,就选择陈仓园片区,一是这里居住人口多,旁边就是当时还在营业的宝商佳美家商场,购物非常方便;二是这里商家众多,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吃饭方便;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离渭河特别近,父母每天可以去渭河岸边散步,渭河堤岸上老人特别多,在那里老人们可以拉家常。
2016年10月的一天早上七点钟,一阵阵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生号就没有接,电话不停的响只好接上,听对方声音不熟悉,问有事吗?对方告诉我说“你父亲突然昏倒在家里了,我是邻居”。我表示感谢,急忙告诉让打120,我马上往过赶。
早晨路上车少,从我住处过去大约20分钟左右。在前往的途中,得知父亲已经送往陆军第三医院,我急忙往三医院赶,到医院后,父亲已在急救室,看着医生在为父亲做各种检查,当时父亲尚在清醒当中,医生告诉我送的及时,检查做完就开始打针,住一段时间就会好的,父亲也高兴的点点头。
大约过去两三个小时,检查完毕,父亲已经住上院,安静的在床上躺着打吊针了,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因为父亲当时快80了,看着父亲能说话,医生告诉我采取保守治疗。母亲也曾经得过脑梗,由于住处离医院近,在最佳的治疗期采取了溶栓药物,效果非常好,于是我就问医生,怎么没有采取溶栓治疗,医生告诉我,从我父亲送来了解的情况得知,发病时间在早上6点左右,送到医院做各种检查,已经快12点了,错过了最佳的溶栓治疗时间。结果到了晚上,父亲开始不能说话了,虽然医院也采取了各种治疗办法,但最终的结果是,父亲从此不能言语了,右半身不能自由活动,为此我常常自责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坚持采取溶栓治疗呢?导致父亲从此躺在炕上,时有清醒,时有糊涂,让我遗憾万分。
母亲由于在年轻时照顾我们弟妹五人,长年劳累,导致腿关节变形,走起路来常常感觉疼痛,2012年母亲住院换了左腿关节;2013年母亲突发脑梗住院,由于及时治疗,没有留下太多后遗症,但是,由于母亲患有白内障,虽然经过手术治疗,但看东西仍然模糊,在加之脑梗后神经压迫右眼,致使右眼几近失明,为此我让朋友还专门邀请北京的眼科专家会诊,考虑母亲年龄大,要开颅治疗危险性大,只好保守治疗。今年2月初,母亲晚上起夜滑倒致使左腿受伤,肌肉拉伤,疼痛使母亲不能下床,虽然打了五天针,疼痛感稍有缓解,但从年初母亲就不能下炕了。
自从父母亲先后患有脑梗后,一方面父母坚决不愿意在市里住了,二是由于行动不便常年在楼上,心里也心慌,就让二老回老家居住。
我的老家在“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敬仰”的法门寺所在地——扶风,弟弟在老家有一院宅基地,在村的西头,旁边有一照壁,一颗硕大的皂角树,视野开阔,是村里老人的聚集地,大家在这里可以说长论短,纵论天下事。父亲回家住后,每天用轮椅推出来,虽然不会说话,但可以在这里听大家议论,消除心中的寂寞,也可以看看南来北往的人,对心灵也是一种慰籍。母亲眼睛虽然看东西模糊,但因为在熟悉的地方,自己也可以在院内走走。
但从今年一切都变了,母亲自从摔倒后,身体一直不好,两个老人只好在炕上躺下了。年前年后我多次穿梭于老家与市里,每次看到躺在炕上的父母,让我感触颇深。
父亲已经在炕上躺了7个年头,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人们,久病床前孝常在。父亲在炕上躺了七个年头,是我的大弟一直在家全身心的照顾,七个年头里父亲没有吃过一粒药,没有生过一次病,身体没有发生过一次褥疮,常常干干净净。虽然父亲由于消化系统紊乱,常出现便秘,但一日三餐,顿顿按时吃饭。每天早上,我的大弟给父亲一瓶新鲜羊奶,一个鸡蛋,中午两碗面条,晚上一碗稀饭,隔三差五去镇上为父亲买羊肉泡。父亲吃饭时有个习惯,中午的面条不能有一点菜,我的弟弟为了使父亲吃的有营养,就在面条里多放些肉,以保持父亲身体营养的充足。
记得在2022年的一天,我大弟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已经好几天不吃饭了,我急忙回老家,看见父亲瘦小的脸庞,身体瘦骨嶙峋,心很是难受。父亲看见我,用右手一抓一指,不断在胸上砸,我同弟弟两人不知所措,尝试了多种猜想,父亲只是摇头,在我俩茫然之时,我看见父亲的手指向南边,想想是不是想我小弟了,于是告诉父亲是不是想永新了,父亲突然使劲的点头,我们急忙打电话告诉小弟。父亲在电话中听到小弟的声音,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小弟在上海工作,我们其他弟妹都在宝鸡及县上工作,离家近,常常可以回家,小弟离的远,一年才能回来一次。父亲虽然脑痴,但对子女都记的一清二楚,好长时间没有见到我的小弟,由于不能言语,只能采取这种极端的办法表达思念之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看见父亲高兴的样子,我潸然泪下,这就是人间至纯至真的父爱。
父亲虽然七八天没有吃饭,人已经瘦的不成样子,但精气神还在,医生检查完,各项指标都正常,把玛丁啉药研成粉末同水一起喝,以增加胃动力,不一会父亲就感觉有饥饿感和食欲感,随即喝了一碗稀饭,后来又打了几天能量,身体不久就恢复了。
母亲自从不能下炕后,给我大弟又增添照顾的难度,一个在炕东头,一个在炕西头,特别母亲刚摔后,一点也不能动,只能平躺在炕上,每次吃饭时,我的大弟要把母亲扶起来,在脊背后把被子垒起来,让母亲靠好,一口一口的为母亲喂,此情此景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
父亲已经在床上躺了七年。七年里,我的大弟,一日三餐,要把父亲从炕上抱下抱上,在加之上厕所,我粗粗算了一下,仅这个重复动作,每天至少一上一下14次,天气好,每天把父亲推出推进早晚各一次。因此我每次回家,母亲告诉我:村里谁家为抚养老人几个孩子常常吵架;谁家为给老人看病常闹得不可开交;谁家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谁家老人害病后无钱治疗莫名其妙的离世等等,永福(我大弟名字)人老实、勤快,对我们照顾的非常好,我们也知足了。从母亲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是满意的,是幸福的。我告诉母亲,人老身体疾病多是正常的,永福对你们的无怨无悔、尽心尽力的照顾也是应该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权、抚养权,在艰苦的环境里把我们养大,使我们成家、立业,我们每一位子女都应该用孝心去为父母的晚年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父母无忧无虑的安度好晚年。
应该说我的父母是幸福的,老两口躺在炕上不离不弃,相互陪伴,虽然疾病缠身,但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关键是作为子女用怎样的心态去尽孝道。反观现实社会,特别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原因,子女多外出打工,留下了许多孤寡老人,其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着实堪忧,城市相对就好些,各种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中心比比皆是。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人口老龄化率达到21%以上,宝鸡市60岁以上人口75万人,人口老龄化率在22%以上,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着力解决养老服务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提高亿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成为当务之急。我个人认为关键是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这才是问题的重中之重。
我国社会是“为下不为上”的社会,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的父母可以为子女倾其所有,可以为子女或者为照顾孙子分奔离西,在我身边特别是退了休的老人基本都是天南地北,天各一方,而为了老人我们扪心自问谁能够像对待子女、孙子一样对待父母呢?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义”。父母对子女有生养之恩,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古人常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别说大过天地的生养之恩。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让孝道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美德,不断发扬广大。
看着躺在炕上的父母,看着渐渐老去的父母,一丝丝伤感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对于长子的我愧疚油然而生,一份触动泪流满面,父母的一生是在艰苦环境中度过的,出生在30年代,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历经了三年自然灾害,历经了十年动乱,在儿女成家立业之后,在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之后,又步入了老年,在本应该享受生活之时,又疾病缠身,让我们做子女的常感内疚、无赖。
父母在,家就在,我衷心的希望我的父母在有生之年,心情愉悦,活的无忧无虑,使我们作为子女的可依偎、可照顾,用我们绵薄之力尽好孝道。(2024年 2月21日)
父亲今年已经88岁了。我的父母原来一直住在城里,当时买房时考虑父母年龄大,就选择陈仓园片区,一是这里居住人口多,旁边就是当时还在营业的宝商佳美家商场,购物非常方便;二是这里商家众多,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吃饭方便;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离渭河特别近,父母每天可以去渭河岸边散步,渭河堤岸上老人特别多,在那里老人们可以拉家常。
2016年10月的一天早上七点钟,一阵阵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生号就没有接,电话不停的响只好接上,听对方声音不熟悉,问有事吗?对方告诉我说“你父亲突然昏倒在家里了,我是邻居”。我表示感谢,急忙告诉让打120,我马上往过赶。
早晨路上车少,从我住处过去大约20分钟左右。在前往的途中,得知父亲已经送往陆军第三医院,我急忙往三医院赶,到医院后,父亲已在急救室,看着医生在为父亲做各种检查,当时父亲尚在清醒当中,医生告诉我送的及时,检查做完就开始打针,住一段时间就会好的,父亲也高兴的点点头。
大约过去两三个小时,检查完毕,父亲已经住上院,安静的在床上躺着打吊针了,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因为父亲当时快80了,看着父亲能说话,医生告诉我采取保守治疗。母亲也曾经得过脑梗,由于住处离医院近,在最佳的治疗期采取了溶栓药物,效果非常好,于是我就问医生,怎么没有采取溶栓治疗,医生告诉我,从我父亲送来了解的情况得知,发病时间在早上6点左右,送到医院做各种检查,已经快12点了,错过了最佳的溶栓治疗时间。结果到了晚上,父亲开始不能说话了,虽然医院也采取了各种治疗办法,但最终的结果是,父亲从此不能言语了,右半身不能自由活动,为此我常常自责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坚持采取溶栓治疗呢?导致父亲从此躺在炕上,时有清醒,时有糊涂,让我遗憾万分。
母亲由于在年轻时照顾我们弟妹五人,长年劳累,导致腿关节变形,走起路来常常感觉疼痛,2012年母亲住院换了左腿关节;2013年母亲突发脑梗住院,由于及时治疗,没有留下太多后遗症,但是,由于母亲患有白内障,虽然经过手术治疗,但看东西仍然模糊,在加之脑梗后神经压迫右眼,致使右眼几近失明,为此我让朋友还专门邀请北京的眼科专家会诊,考虑母亲年龄大,要开颅治疗危险性大,只好保守治疗。今年2月初,母亲晚上起夜滑倒致使左腿受伤,肌肉拉伤,疼痛使母亲不能下床,虽然打了五天针,疼痛感稍有缓解,但从年初母亲就不能下炕了。
自从父母亲先后患有脑梗后,一方面父母坚决不愿意在市里住了,二是由于行动不便常年在楼上,心里也心慌,就让二老回老家居住。
我的老家在“千载佛家圣地,万世人文敬仰”的法门寺所在地——扶风,弟弟在老家有一院宅基地,在村的西头,旁边有一照壁,一颗硕大的皂角树,视野开阔,是村里老人的聚集地,大家在这里可以说长论短,纵论天下事。父亲回家住后,每天用轮椅推出来,虽然不会说话,但可以在这里听大家议论,消除心中的寂寞,也可以看看南来北往的人,对心灵也是一种慰籍。母亲眼睛虽然看东西模糊,但因为在熟悉的地方,自己也可以在院内走走。
但从今年一切都变了,母亲自从摔倒后,身体一直不好,两个老人只好在炕上躺下了。年前年后我多次穿梭于老家与市里,每次看到躺在炕上的父母,让我感触颇深。
父亲已经在炕上躺了7个年头,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人们,久病床前孝常在。父亲在炕上躺了七个年头,是我的大弟一直在家全身心的照顾,七个年头里父亲没有吃过一粒药,没有生过一次病,身体没有发生过一次褥疮,常常干干净净。虽然父亲由于消化系统紊乱,常出现便秘,但一日三餐,顿顿按时吃饭。每天早上,我的大弟给父亲一瓶新鲜羊奶,一个鸡蛋,中午两碗面条,晚上一碗稀饭,隔三差五去镇上为父亲买羊肉泡。父亲吃饭时有个习惯,中午的面条不能有一点菜,我的弟弟为了使父亲吃的有营养,就在面条里多放些肉,以保持父亲身体营养的充足。
记得在2022年的一天,我大弟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已经好几天不吃饭了,我急忙回老家,看见父亲瘦小的脸庞,身体瘦骨嶙峋,心很是难受。父亲看见我,用右手一抓一指,不断在胸上砸,我同弟弟两人不知所措,尝试了多种猜想,父亲只是摇头,在我俩茫然之时,我看见父亲的手指向南边,想想是不是想我小弟了,于是告诉父亲是不是想永新了,父亲突然使劲的点头,我们急忙打电话告诉小弟。父亲在电话中听到小弟的声音,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小弟在上海工作,我们其他弟妹都在宝鸡及县上工作,离家近,常常可以回家,小弟离的远,一年才能回来一次。父亲虽然脑痴,但对子女都记的一清二楚,好长时间没有见到我的小弟,由于不能言语,只能采取这种极端的办法表达思念之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看见父亲高兴的样子,我潸然泪下,这就是人间至纯至真的父爱。
父亲虽然七八天没有吃饭,人已经瘦的不成样子,但精气神还在,医生检查完,各项指标都正常,把玛丁啉药研成粉末同水一起喝,以增加胃动力,不一会父亲就感觉有饥饿感和食欲感,随即喝了一碗稀饭,后来又打了几天能量,身体不久就恢复了。
母亲自从不能下炕后,给我大弟又增添照顾的难度,一个在炕东头,一个在炕西头,特别母亲刚摔后,一点也不能动,只能平躺在炕上,每次吃饭时,我的大弟要把母亲扶起来,在脊背后把被子垒起来,让母亲靠好,一口一口的为母亲喂,此情此景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
父亲已经在床上躺了七年。七年里,我的大弟,一日三餐,要把父亲从炕上抱下抱上,在加之上厕所,我粗粗算了一下,仅这个重复动作,每天至少一上一下14次,天气好,每天把父亲推出推进早晚各一次。因此我每次回家,母亲告诉我:村里谁家为抚养老人几个孩子常常吵架;谁家为给老人看病常闹得不可开交;谁家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谁家老人害病后无钱治疗莫名其妙的离世等等,永福(我大弟名字)人老实、勤快,对我们照顾的非常好,我们也知足了。从母亲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是满意的,是幸福的。我告诉母亲,人老身体疾病多是正常的,永福对你们的无怨无悔、尽心尽力的照顾也是应该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权、抚养权,在艰苦的环境里把我们养大,使我们成家、立业,我们每一位子女都应该用孝心去为父母的晚年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父母无忧无虑的安度好晚年。
应该说我的父母是幸福的,老两口躺在炕上不离不弃,相互陪伴,虽然疾病缠身,但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关键是作为子女用怎样的心态去尽孝道。反观现实社会,特别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原因,子女多外出打工,留下了许多孤寡老人,其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着实堪忧,城市相对就好些,各种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中心比比皆是。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人口老龄化率达到21%以上,宝鸡市60岁以上人口75万人,人口老龄化率在22%以上,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着力解决养老服务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提高亿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成为当务之急。我个人认为关键是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这才是问题的重中之重。
我国社会是“为下不为上”的社会,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的父母可以为子女倾其所有,可以为子女或者为照顾孙子分奔离西,在我身边特别是退了休的老人基本都是天南地北,天各一方,而为了老人我们扪心自问谁能够像对待子女、孙子一样对待父母呢?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义”。父母对子女有生养之恩,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古人常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别说大过天地的生养之恩。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让孝道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美德,不断发扬广大。
看着躺在炕上的父母,看着渐渐老去的父母,一丝丝伤感不由自主的涌上心头,对于长子的我愧疚油然而生,一份触动泪流满面,父母的一生是在艰苦环境中度过的,出生在30年代,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历经了三年自然灾害,历经了十年动乱,在儿女成家立业之后,在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之后,又步入了老年,在本应该享受生活之时,又疾病缠身,让我们做子女的常感内疚、无赖。
父母在,家就在,我衷心的希望我的父母在有生之年,心情愉悦,活的无忧无虑,使我们作为子女的可依偎、可照顾,用我们绵薄之力尽好孝道。(2024年 2月21日)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