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郭庄飞虹

  顺G108国道向北出韩城城区不远,路东侧高大的路牌上赫然写着郭庄村。一眼望过去,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与传统村落一点也联系不起来。

  郭庄砦村,隶属韩城市西庄镇辖区,位于飞虹原北,汶水河畔,北邻高崖,西接G108国道。郭庄砦村以解、陈、薛三姓为主,保存有三百年前的古城墙,砦子城墙西高东低,村砦像一条船在水中飘荡,故名为“在河之舟”。城墙内有传统建筑群落,其中有著名的庙宇建筑三圣庙、石牌坊、城墙北石洞,有保存完好的民居、祠堂,所有建筑精雕细琢,古香古色,远看碧瓦朱檐,五脊六兽,雕梁画栋,栩栩如生。2016年郭庄村入选为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单位、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我们下了G108国道,车子端直开进了郭庄街道。同行一阵惊呼:“彩云,彩云!”透过前车窗仰望,街道前方上空,彩云浮动,绚丽异常。我们见过很多彩云,朝霞,晚霞,彩虹,火烧云,但这里的彩云奇特,它介乎于彩云和彩虹之间,有云的形状,有虹的多彩,这就是所谓的“郭庄飞虹”了。当然这是黄河水汽上升、阳光照射、祥云飞动共同作用的自然现象,只是在郭庄这里表现得尤为显著,故有“飞虹之源”的称誉。但于我们,能一览郭庄飞虹的美丽绚烂是我们莫大的幸运。我们下了车,沿街道慢行,仔细观察。街道两旁布满花坛,水泥路面平整干净,两旁道沿整齐划一,沿街墙面粉刷一新,墙头屋檐全是仿古建筑样式,整体观察,似有传统村落影子,但大多都已是砖混结构的平房了,街面仅存的原有砖木结构老住宅也是表面进行了改观,看起来整洁漂亮了,却失去了传统村落文化的古朴雅致风貌。

  来到一座古建筑前,民工们正在忙碌着,修缮翻新,这可能就是三圣庙建筑群了。能看出破败不堪的原状,暂时没有开放,也看不出什么奇特之处。再往里走,街道两旁粉刷一新的墙壁上布置了大量彩色壁画,细看都是传统文化中反映儒家思想的三字经的图解:教之道,贵以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我们一直来到村口,孤立的城门楼子吸引了我。朝着村巷方向,二层上似一个戏楼,雕梁画栋,有点意思,有砖砌楼梯直通二楼。城门洞里悠闲地坐着两位老人,我上前搭讪,和老人聊了起来。其中一位年龄较大的老人姓薛,名志文,很健谈。问高寿也说不清,只说属鼠。老人们说,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抗战,村子住满了抗日战士,国民党的、共产党的,河对岸也驻扎着日本鬼子,沿黄河岸布设了大量碉堡,夜里探照灯扫射过来,他们小孩在城楼上看,说是日本鬼子的手电筒亮得很。薛老对河对岸的山西人很有看法,由于出了很多汉奸,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先被进行了清算。我出城门洞东望,一片杂树林挡住了视线,老人说前面就是黄河。本来我还想下去看看黄河,感受一下当年抗日战士与日军隔河对峙的情景,时间关系没有下去。再观察城门洞前,是一块空地,想象着当年的抗日烽火,抗日战士在此操练,穿过城门洞奔向岸边碉堡,誓死坚守阵地,到底没让日本鬼子渡过黄河。在慨叹滔滔黄河让日军望而生畏的同时,更加敬畏我们的抗日战士誓死保卫黄河、保卫家园、保卫祖国的无畏气概,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第二道滔滔黄河,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飞虹还辉映在郭庄上空,在城门楼前的空中显得如此夺目,原来不也是无数先烈们血染的风采吗?我深深地、深深地再看了飞虹一眼!

  城门楼子上砖刻匾额“东来紫气”虽然很普通,但在这里却有了特别的联想,正是这黄河母亲的祥和瑞气和宽阔胸怀,滋润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和五千年华夏文明。我拾级走上城门二楼,三面封闭,从向西敞开的阁楼里望,靠东墙面整幅壁画,画面极具张力,一条巨龙翻江倒海,昂首呼啸而来,张牙舞爪,霸气天下,立体感强烈,似有镇守黄河之势。两旁侧墙上的壁画却是两块画面叠加,湮没不清,一侧好似一边是猴子摘桃,一边是一个樵夫担着一担木柴走过门前;另一侧一边是松鹰图,一边是一人高举斧子向着迎面飞来的一条蛇砍去的情形。暂时不知道出自何典故,我才疏学浅,寡闻少见,需请教方家释疑。阁楼外有一圈狭窄的甬道,站在甬道上遥望东方,尽管看不到奔腾汹涌的黄河之水,但欣赏飞虹映空,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黄河如巨龙腾飞,傲视一切的气魄。

  从城门楼子下来,再折回街道,太阳正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新农村建设整修街道,两旁花团锦簇,景观树成为主流,但缺少大树遮荫,再也看不到过去大家围在树荫下三五成群纳凉神侃、打情骂俏的和谐气氛。也可能是因为现在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可当天是周日,也不见一个学生出入和小孩玩耍的情形。古老的村庄焕发新颜的同时,却少了生机活力,更缺少了绿树成荫、炊烟袅袅的景象。

  来到一家门道坐下来歇息,与一位留守老人聊起来。郭庄没有郭姓人家。相传当年中唐大将军郭子仪驻军此地,为当地修桥铺路,方便群众,村民纪念郭子仪取名郭庄桥,郭庄砦由此得名。

  我们来去匆匆,没有时间深入其他街巷,没能好好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村落文化的遗存,更没能体会“在河之舟”的魅力,仅仅从这一条已经整修粉刷一新的街道,隐约感受到昔日的文化氛围。让我们深感快慰的是,我们欣赏到了郭庄飞虹的奇观,也算不枉此行。稍事休息,我们匆匆告辞,赶往下一个考察点。

  张笃龙名片

  张笃龙,西安高陵人,1966 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西安市高陵区财政局干部。爱好写作,闲余操文弄墨,吟诗作词,散文、诗歌收录《高陵文丛—雪落无痕》《高陵文丛—落雨有声》《为了共和国母亲》《叶浓履痕》《“我为高陵做贡献”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征文优秀作品集》等文集,多篇散文诗歌刊登在《中国自然资源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榆林日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杂志。现为陕西省诗词学会、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省民间艺术收藏协会会员、西安市高陵区作协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五月商洛青排赛, 八方男儿展风采。 智拼力搏胜旧我, 心高志远壮情怀。

2024-05-23 09:38:32

多年红尘摸路迢, 几经坎坷疲惫跑。 有志命薄恨天高, 受欺被骗无翅糟。 本想人间逞英豪, 无奈尘世作怪妖。

2024-05-23 09:36:26

  在推出红色革命题材长篇《五月黎明》不久,作家、编剧巴陇锋的长篇新作《秦岭人家》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百花洲》杂志重磅推出,随后发行上市。  《秦岭人家》取材

2024-05-23 09:07:42

  骑行在渭河以北五陵原上,秦宫汉墓遗址接续入眼;徜徉于古城西安街头巷尾,传统与现代的互文随处可感……行走在文化厚重的三秦大地,多元化的旅游场景,令不少游客

2024-05-23 08:48:39

  5月22日下午,咸阳乡贤子弟拍摄的立志电影《获奖》在秦都区宝泉路“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彩虹店)举行首映式,观后感触颇深。  电影《获奖》犹如一把犀利的剑,直

2024-05-23 08:30:36

  5月18日,由龘贤居和华人拳心旗下的斌心共修营共同组织的一场太极拳馆体验日活动。趁着周末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以亲子活动的形式,特别是还有远道而来的华人拳心闻鸡起武

2024-05-22 17:15:01

  2024年5月19日下午1:30,在这天气晴朗、风清云淡的良辰吉日,邵长华老师收徒仪式暨兰心等六人拜师仪式,在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585号上海武仁行功夫馆举行。本次拜师仪式是继

2024-05-22 17:12:3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