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走进拉卜楞寺

  五年前我曾去过塔尔寺,第一次欣赏到大型寺庙的神秘莫测,看到了那些磕长头的信徒们虔诚之举,曾为之感动。此次甘南九寨沟之行,我有幸再次走进拉卜楞寺,了解藏佛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是2024年7月14日早上,从临夏县的酒店出发,直奔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我们赶到拉卜楞寺庙时,看到寺庙门口的停车场上,停有好多辆大巴车,可见来此地的人的确不少。跟着导游步行一段路程,就到了拉卜楞寺庙门口,门口附近有好多的摊点,出售各种各样的藏族服饰及物品,显得热闹非凡。
  导游买好票,我就跟着导游有序入内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转经筒,经筒多得似乎看不到头。每个途经的人都要转动每个转经筒,慢慢地跟着队伍前行。转完经筒,我们就看到了拉卜楞寺庙的建筑群体。红色的墙壁,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
  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
  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
  游人们进出寺庙内的每个殿堂,虔诚的双手合十,磕头,祈祷,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人和亲人朋友。当然,在有些殿堂里也可以看到磕长头的信徒,她们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些信徒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个转经筒,绕着殿堂顺时针转着,嘴里默念着经文。
  游人们在殿堂外的红墙下拍照留念。她们穿行在寺庙的巷道里,体验着寺庙的神秘感。绝对不会在殿堂拍照的。因为每进入一个殿堂,门口就有人拿着喇叭,提醒游人严禁拍照的。所以,大家只有遵守规则,进入殿堂做一个安静地参观者,一个虔诚的祈祷者。
  听导游介绍:1887年4月间进行佛事活动,召集散居在各村庄的僧侣,制定寺规,指派管理人员,并发给管理人员每人一件袈裟,其他僧侣每人50块铜钱,赠给寺院莲花生大师佛像及法器等物。1946年,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修建了经堂和部分僧舍,委派德格仓活佛为该寺法台。此年农历10月嘉木样大师亲临庆祝仪式,诵经祈愿,经堂起名为桑钦蒙吉郎,惠赐寺僧着新袈裟(现在装束)等寺规。拉卜楞红教寺设三个学级,初级班以学习常诵的经文为主,其次学习正草书法,诵经语调、音韵及塑造尕玛等技艺。中级班学习语法、文法、诗学、医药学等学科。高级班学习《普贤.上师言教》等密乘。拉卜楞红教寺除了正常宗教活动以外,演出藏戏也是一个主要活动。每年正月法会等重大节庆期间演出藏戏。该寺演出队创建于1955年演出的第一部剧是《智美更登》,演出的剧目还有《阿达拉茂》、《赤松德赞》、《桑姆》等。
  拉卜楞寺的神秘之处,它记载了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圣地,拥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培养了大量的宗教人才。
  拉卜楞寺的建筑风格独特,金碧辉煌,堪称艺术宝库。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寺庙内的佛殿、经堂等建筑各具特色,有的以雕刻精美著称,有的以壁画丰富而闻名。其中,宗喀巴大殿高耸入云,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拉卜楞寺是藏族人民的信仰之源,每年吸引大量的信徒前来朝圣。寺内设有大量的转经筒和藏书楼。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藏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经典著作,是研究藏传佛教和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当盛大的法会期间,寺院内外人山人海,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展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传说与故事:拉卜楞寺背后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增加了其神秘色彩。例如,关于龙凤山岭之间的传说,以及大夏河的形成,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在拉卜楞寺,光影斑斑,寺庙、信徒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置身于佛的国度里,相比金碧辉煌的寺院,更打动人心的是寺院来来往往的人群和站在寺院的拐角处,迎面走来的有身穿藏服,手转经桶的信众和身披绛红色藏袍,手捻佛珠的喇嘛和觉姆,她们的一举一动都令人心动。
  拉卜楞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也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宝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朝圣和探索。不仅是一个宏伟的佛教寺庙,更是一个能够带给人们深刻心灵体验的地方。寺庙的宁静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帮助访客找到了内心的平静,甚至得到心灵上的洗礼,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使我们意识到,有时候需要离开日常生活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真理。感受到生活的取舍之道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体验让他们对生活有了全新的理解和领悟。总之,拉卜楞寺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能够触发深刻内心体验的地方,让人们在精神上获得成长和提升。
  拉卜楞寺有着藏族文化的诗和远方。我们带不走拉卜楞,带走的只能是对她的记忆,还有她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一份优雅一份从容。她那永不衰竭的魅力,建筑之美、艺术之美、信仰之美,将永存于每一位信徒与游客心间。
  拉卜楞寺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人类对于精神追求的美学高度。这里的安宁、恬静、古老而深情的历史底蕴引人注目、感触人心。拉卜楞寺,闪耀着信仰的光芒,汇聚着智慧的源泉,向世界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
  漫步在拉卜楞寺的古道上,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老的西藏,体验藏佛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她建筑风格独特,她的每个角落都值得仔细欣赏。在拉卜楞寺,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也学到了尊重和包容。参观拉卜楞寺,让我对佛教的信仰更加坚定,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在拉卜楞寺的广场上,我静静地坐下来,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平和,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份祥和。此次拉卜楞寺之旅,让我收获了心灵的洗礼和成长,使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拉卜楞寺之旅,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我会永远珍藏这段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
  郝玉静,教师。曾编撰《我的平凡世界》《我的教师之路》《我的学生时代》《曾经走过的日子》《花絮》《生活拾零》《阿娇的烦恼》《我这三十年》等文集,其中《我的师范生活》一文收录在《一代中师生》一书,200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组聘为研究员,《诗颂新中国70华诞》大型诗词评选活动中《祖国啊我的祖国》荣获金奖,自己被授予“新时代爱国诗人”荣誉称号,《教育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党的恩情记心中》获征文二等奖;《抗疫英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获三等奖;《我弟的逐梦之路》《给母亲的一封家书》《师生情》均获优秀奖;在网刊、杂志、报刊发表诗文百余篇。我坚信,人生的路有多长,笔耕就有多远。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炎热莲花似裹纱, 萎靡不振蔫头拉。 本该抖擞凌傲气, 却落这步田地架。

2024-07-23 11:41:00

奥运核心是竞技, 花里胡梢实多余。 法奥简办少扰民, 免票观赛更贴心。 参赛男女首对等, 素食当家不奢靡。 不备专车乘公交, 两种会徽合为一。 挑战自我敢突破, 求实求新更自信。

2024-07-23 11:40:33

消愁笔解闷, 孤心夜难眠。 随笔倾心声, 篇成生远思。

2024-07-23 11:39:51

  五年前我曾去过塔尔寺,第一次欣赏到大型寺庙的神秘莫测,看到了那些磕长头的信徒们虔诚之举,曾为之感动。此次甘南九寨沟之行,我有幸再次走进拉卜楞寺,了解藏佛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4-07-22 22:41:07

  小暑已过,大暑将至。   万物荣华,人间富贵。   今天是2024.7.22.   今日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竭尽

2024-07-22 22:39:30

刚刚,王相勤同志电话:今天上午袁正中老市长在南宁病逝!享年八十八。 《忆秦娥.悼念袁正中》 山河咽, 七月二二泪倾天。 泪倾天, 勤友哽传,袁公驾仙。 曾记当年在西安, 黑河引水功

2024-07-22 22:37:42

  研究作家峭石的心路历程,不少论者从其作品,从其生活经历与创作轨迹入手,谈了不少颇为独到中肯的见解。在我看来,对于峭石的研究,从他的名字着眼也许是很有趣的一个新切入点。

2024-07-22 18:23:1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