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八坊十三巷记

  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八坊十三巷这个名字,第一次听导游介绍后,不由人有点冲动。不论景点远近,甚至不顾一天乘车的辛苦,行李一放到酒店就坐车赶往目的地。
  当我们赶到八坊十三巷时,抬眼望见巷口门牌上金光灿灿的“八坊十三巷”几个大字。也看到那里的游人络绎不绝,巷道两边的门面房里,摆着好多的民族服装,饰品,还有地方特产和各色美食。巷道两边悬挂着好多的黄色灯笼,也遇见了男的戴着白帽子,女的用各种颜色的丝巾包头,别有一番风味。同行的旅友说景点雷同于我们陕西礼泉的袁家村。可走了一段路后,我才发现它的独特魅力。
  踩着青砖的小道走进巷子里。进巷口不到十米处,右手边有几间房子,微微前倾的房檐上垂着两只朱红色的灯笼,黄色油漆的木门镶在青黛色的砖瓦墙上,明晃晃的玻璃嵌在精雕细刻的窗户里,不奢华,不简陋,是一种让人看着舒服的美。
  一路往深处走,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砖雕。以前听说过临夏的砖雕很有名,但没留意过,也不懂砖雕这门精雕细刻的艺术,这次可以说是大饱眼福。砖块本来是很坚硬很笨拙的东西,可就是会有那么一双双的灵手巧夺天工。花鸟砖雕图中鸟儿的羽毛根根分明,感觉就要展翅欲飞,饱满的葡萄粒粒在叶子的环绕中晶莹剔透,竹子的叶子层层叠叠柔软的快要掉下来,牡丹的花瓣重重叠叠呼之欲出。还有大篇幅的生活场景砖雕画,如纺织图、牧羊图、农作图、水利图,这些大型的生活场景图是临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缩影,也是临夏发展的一步步烙印。手指轻轻地触摸着砖块,坚硬和柔软竟然那么和谐的存在,凸出和凹进两种手法栩栩如生的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雕刻在砖块上。砖雕图案以梅、兰、竹菊等花草为主,是因为这些植物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和品质。还有随处可见的牡丹,可能是牡丹的富贵和繁茂吧。临夏人不仅喜欢种植牡丹,而且把它永恒的刻进砖块里,永不凋谢。
  沿着巷子前行,随处可见的铜雕。卖爆米花的铜人儿悠闲地转着滚筒、玩儿铁环的孩童满脸的笑容、牵着马的商人从容的向前走、盖碗茶散发着清香、安静的翻着竹简的老人满脸的智慧。铁环是小男孩的挚爱,玩儿得风风火火,永不知疲倦,现在这些再很难见到,却融进铜液里铸成永恒的回忆,自是一种惦念。
  此外,还有一处特别吸引人的是各处的蜡像,这些蜡像不仅做的栩栩如生,而且都是代表临夏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穿着大红嫁衣的回族新娘,浓眉大眼,一看回族姑娘的模样;戴着黑色盖头的奶奶盘腿坐在炕桌边,乐呵呵地看着小孩儿在炕桌底下钻进钻出;戴着墨绿盖头的妻子手里做着刺绣和坐在对面的丈夫聊着天;主人和客人坐在炕桌边,吃着馓子、麻花,桌前的盖碗茶飘着清香……这一幅幅生活的画面,让临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淋漓尽致展现在眼前,这种温馨而祥和的生活,让人感动。
  最令我感兴趣的要数回族的婚俗:《古兰经》规定,女孩九岁,男孩十二岁为"出幼",即少年时期结束,可以结婚。因此,伊斯兰教流行地区早婚现象较严重。在通婚范围上,回族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同时,实行严格的单向民族内婚。按照习俗,订婚吉日大都选在"主麻日"(星期五)的夜晚。小伙子的家长在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亲朋好友的陪同下礼品前往姑娘家送聘礼,这就标志着男女双方情愿结为终身伴侣。婚礼亦选在"主麻日"举行,婚礼上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举行。婚礼是在吉日凌晨举行:新郎家设"餐会",招待宾客,送与槟榔。晨礼后,宾客进新郎家馈赠贺礼。"餐会"结束,由年青朋友、新郎哥哥或叔舅组成迎亲队伍,前往迎亲。新娘头戴黑面纱,身穿结婚礼服,放声嚎哭对父老兄妹和亲朋好友表示惜别,新娘的兄长或弟弟要扶着新娘轿子的轿杆,送出一段路程后才返回,也有一直送到男方家的。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里要贴大红喜字和对联,堂屋墙正中挂着阿拉伯文写的一段(古兰经),两边是阿拉伯文条幅。一大早,男方的内亲们都跪在堂屋里,听阿訇跪着朗诵(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念完后,婚筵的首席要招待阿訇。婚礼结束,新郎家以茶点、糯米饭招待阿訇和宾客。这样的婚俗和我们汉族略有不同,可早婚是利是弊,还有待考究?
  走到民俗馆的门口,鹅卵石铺着漂亮花纹的小路直通里面,墙壁两侧依旧是各种题材的砖雕,大气磅礴。里面的房屋虽然有翻新担保留了最初的模样,院内的回廊围着一池碧水,池中心的小桥连着回廊的两端,桥面依旧是碎碎的鹅卵石铺着漂亮花纹的小路。西北角的二楼有只有一间房,门窗紧闭,连楼梯也是被挡着,感觉很神秘,不由得好奇以前住在这里的主人到底是怎样的。正方的门窗上是锈迹斑斑的木刻,是很有年代感的木刻画。隐隐约约能看到油漆颜色,时间虽然磨去了色彩,但没带走那种质感美,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越来越有韵味和质感。现在很多人装潢的时候喜欢给墙壁做旧或者买复古的桌椅,是源于喜欢这种具有年代的质感或者一种怀旧的心里吧。
  砖黛瓦勾勒的古朴街巷,砖雕木刻保留的民居记忆的八坊十三巷,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自唐代以来,在八座清真寺周围形成了八座大殿和十三条街道,因此被称为八坊十三巷。全域为步行街,主街长度1300多米,是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特色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景区。
  八坊十三巷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巷、铁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条街巷组成。各式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现存穆斯林居住的院落、清真寺等建筑。气势宏伟,有裙楼、阁楼、砖雕、木刻等特色工艺。八坊民居则多以四面合围、对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特征,有大有小,依据主人家的经济实力而定,大都保持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讲究对称、均衡格局。一般居民多居住小独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只有少数富裕人家还建有偏院、车马院或一进数院式的建筑。
  八坊十三巷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回族人民生活的老城区,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商人和宗教人士,来到八坊经商、传教和定居,先后建了八座清真寺及教坊。人们依寺而居,围坊而商,和睦共处,就形成了回民聚居区,得名“八坊”。
  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在临夏八坊的几棵松树桩上,建起了第一座清真寺,即南关清真大寺,亦称连根柱古寺。八坊的地理位置,在广场红水河以南,三道桥以北,上二社以西,西巷以东一带。后来的南关、前河沿、大小西关等地也纳入进来,范围不断扩大。八坊十三巷在明清时期达于兴盛,后渐渐沉寂。2015年,临夏市委、市政府先后改造了古旧街巷院落、八坊民俗馆、八坊人物故事馆、手工艺馆和回廊广场等。
  八坊十三巷是以临夏(古河州)回族民族文化为主题,形成了古街巷长廊、80号民俗馆、64号手工艺馆、盖碗茶广场、红水河、人文生态巷、河州溯源巷、丝路回商巷、书巷、童趣巷、回族婚俗文化巷、八坊味道巷等特色街巷。古典建筑群相对集中、民族文化风情浓郁,景区建筑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建筑特色,堪称西北民族文化建筑的博览园和民族团结融合的“大观园”。景区内北寺龙影壁、大旮巷80号院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座古民居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通过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表演、街头展示、业态活现等方式全面展示临夏花儿、砖雕、木雕、蛋雕、泥塑、雕刻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60多项。
  我每走进一处非遗展厅,都会被那些精雕细刻的手工制作所吸引。那小巧玲珑的蛋雕工艺,那奇妙绝伦的木雕技术,那千奇百趣的泥塑场景……无不令人感到惊叹。细细品味,并为手艺者高超精湛的技艺而震撼。那百余项非遗文化展示点巧妙分布在十三条巷内,吸引着游客参观学习。
  八坊民俗馆内展厅,呈现出千百年来临夏各族人民从衣食起居,生活场景的脉络传承,市井风情,展现出文化肌理交错相融的历史积淀,各自的主题展现临夏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也。
  相比大旮巷的游人如织,其他的古巷,如小南巷、大南巷、沙尕楞巷、北巷等等,游人很少,漫步其间,仿佛一下子就坠入时光涡旋的深处,深邃的寂寥欲向谁诉?似水流年,渐行渐远……
  迂回曲折,让人感觉如入迷宫,那么到了暮霭沉降,华灯初上之后,它们就变成了天上的街市,五彩的灯光让绚丽多姿发挥到了极致,仿佛是为古街量身定制了“凤冠霞帔”,一时真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
  在美食一条街品尝美食后,我们又乘车去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欣赏夜景。此公园以史前文化、黄河文化、大禹文化、牡丹文化为主要元素,设计12个景观节点和2个综合服务建筑。
  当我们赶到黄河文化公园时,看到了清澈泛光的河水,速速去到河边,用手扬起河水,那清凉,那舒心令我兴奋。
  沿着河边漫步,清风拂面,那撩人的夜色,那河边的歌者,都给黄河公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虽是晚上,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她们也许和我一样,也被夜色陶醉了!
  悠悠古河州,风景美如画。在临夏,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上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全域皆可游,可惜夜深时。听着奔腾不息黄河的翻滚声,望着神秘的夜色,我仿佛听唱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经久传唱着的美丽传说……
  作者简介
  郝玉静,教师。曾编撰《我的平凡世界》《我的教师之路》《我的学生时代》《曾经走过的日子》《花絮》《生活拾零》《阿娇的烦恼》《我这三十年》等文集,其中《我的师范生活》一文收录在《一代中师生》一书,200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新课堂组聘为研究员,《诗颂新中国70华诞》大型诗词评选活动中《祖国啊我的祖国》荣获金奖,自己被授予“新时代爱国诗人”荣誉称号,《教育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党的恩情记心中》获征文二等奖;《抗疫英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获三等奖;《我弟的逐梦之路》《给母亲的一封家书》《师生情》均获优秀奖;在网刊、杂志、报刊发表诗文百余篇。我坚信,人生的路有多长,笔耕就有多远。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预警预报绷紧弦, 居安思危除凶险。 万全之策应万一, 如履薄冰得久安。

2024-07-25 12:55:35

  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八坊十三巷这个名字,第一次听导游介绍后,不由人有点冲动。不论景点远近,甚至不顾一天乘车的辛苦,行李一放到酒店就坐车赶往目的地。  当我们赶到八坊十

2024-07-24 17:48:34

  读着高鸿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地英雄》,我的心头时不时回响起耳闻能详的《英雄赞歌》。是啊,人们都知道杨靖宇、赵尚志、黄继光、邱少云等家喻户晓的战争年代涌现出的英雄,但

2024-07-24 17:47:10

  冬去春来、时光穿梭,今天是母亲离世一周年的日子,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祭奠敬爱的母亲!母亲坚韧的走完90年的风雨历程。性格刚毅的母亲,从很小就自强自立,尝尽生活的艰辛和父

2024-07-24 17:40:11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携兄弟姐妹及好友,祭奠敬爱的父亲,并向他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首先,我代表兄弟姐妹及子女衷心地感谢父亲生前好友和爱徒,在老父亲病重弥留之际给

2024-07-24 17:39:43

青山未老人衰老, 皱纹爬脸容颜消。 余生只盼安然度, 健康第一岁静好。

2024-07-24 13:29:33

陇西因地处陇山以西而得名,是镶嵌在丝绸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为“四塞之国”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热土上,孕育了内涵丰富的李氏文化,灿烂的古代文明在

2024-07-23 22:28:5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