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萌散文的思辩美
读梦萌的散文集《多梦人生》,始觉在五千年远古的河道上流连徜徉,继之在哲学的洞天遨游漫步,时而又似乎在野径香园中寻春觅秋。那史的凝重,思的弘远,诗的激扬和梦的多彩,充盈着哲学与诗意的思辩美。
当我们说到人是历史的存在这个命题的时候,不仅意味着生命的有限和珍贵,更在于只有人这一大自然的骄子才可能目睹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岁月变迁,才可能感悟到王朝兴替,古往今来的历史沧桑。这一切,在普通人那里,过者即逝,逝者即昨,而一旦进入艺术家的审美视野,就成为一种积淀,一种酿造,一种生命的回溯和诗意的锻铸。这样,滔滔的渭水,于作家的眸子中就定格成一部“古装书简”,一把“铮铮耀目的宝剑”,一幅“妙趣横生的风俗画”,一串“珠光宝气的项链”,从中读出的是周秦雄风,汉唐气韵。而无论是蒙着岁月风尘的千年古渡,还是记载着美丽神话的楚地景观;无论是被誉为树木“活化石”的水杉,还是刻满民族百年悲欢的古槐,也脱去具象的纯一和散碎,而被镶嵌成历史年轮上一条条褐色的纹路。因而,作家那些“渭河,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渭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近于诗的语言,宣泻的是一曲岁月的歌,一道文化的风景线。而不是花间月下的吴侬小唱,抑或是罗扇捕萤的闺中闲情。
读梦萌的散文,会发现他对于生命的讴歌和感慨,往往喷涌着“思”的流泉,他从夏的骚动和不安中读出绿帜和夏虹的妊娠;从秋雨的缠绵悱恻中品味自然轮回的失墒和龟裂,人世的不平和落差,人生的缺憾和追怀;透过寂然的冬韵去觑窥生命的律动,这些一颗颗用时间和空间的“砾石”打磨的珍珠缀合而成的人生乐章,却于作家的笔下幻化成一个“圆”,一个“从哪开始,歪歪扭扭了一圈,却又回到原先的地方”的“圆”。这空谷足音般的凝重的叹息,表现了作家面对缤纷的价值魔方和道德万花筒,期冀人之初的那种质朴和澄明的心绪,有一种“各复归其根”的练达与豁然。
梦萌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从逐时间之波而流,观岸花池柳而连的生命流程中领悟出历史的演绎,生命的延续,情感的相通和事业承袭的真谛。由此而更加执著地耕耘生活,更加深情地拥抱世界,从而把孤独化作一堆篝火,把苦难孕化为天才的情人,把学步视为通往彼岸的驿站。其艺术的笔触,情感的泼墨,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蓬勃如茵,尤其深刻而又可摸可感地揭示了美的客观实在性和彼岸的现实性,传达了一种人的存在的美学意义和价值评估。这也许正是梦萌散文的魅力所在。
多思,是中国作家乃至知识分子最为可贵的文化品格,而思考的结果就是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的泾清渭浊和不容混淆,就是守住精神阵地和灵魂净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在梦萌的散文中,这一切都被包装在幽默和调侃的轻松和不经意之下。诸如关于舌头功能的辛辣,关于“猴性”的鞭辟入里与前无古人的初探,关于一碗羊肉泡而引出的逆向思维,关于“水分”一词的全新的视角,都使得他的作品多了老子的睿明、庄子的灵性和儒家的执著,这对于在商海欲海面前陷入迷乱的文学世相,无疑提供了一方理性的镜面。
有人说,“诗”唱出的是人间的悲欢离合,“思”则思虑宇宙人生的意义。我读梦萌的散文,觉得他将二者相互联系构成了人对于命运历程的瞻前与顾后,张扬着五彩霓虹般的人的诗意的存在。从关于走路的童梦,到家乡晓烟中的柳笛;从缠绵温柔的纯情一霎,到对于母亲风雨人生的追忆;从开在崖畔的纤纤黄狗花,到老家眭村的传说,每一缕乡思,每一份情爱,每一点友情,都浸润着生存文化的汁液。无论其在艺术表现上是“触景生情”的无我之境,还是“执情强物”的有我之境,抑或是“观流水者,与水俱流”的异质同构,物我互入,我们从字里行间涌动着的生命春潮,燃烧着的生命之火,悬响着生命旋律中读出的都是四个通俗而又深邃的字组成的短句:“活着真好!”
(原载《西北文学报》,作者为原咸阳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评论家)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7月27日,由甘肃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迎“八•一”丝绸之路文艺汇演在兰州举行。30个艺术团队、近400名演艺人员表演了52个丰富多彩的节目。 甘
2024-07-31 08:48:12
读梦萌的散文集《多梦人生》,始觉在五千年远古的河道上流连徜徉,继之在哲学的洞天遨游漫步,时而又似乎在野径香园中寻春觅秋。那史的凝重,思的弘远,诗的激扬和梦的多彩,充盈着
2024-07-30 23:52:32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衷心祝愿,新西兰阳光文化中心在用阳光和爱心向新西兰少儿传播中华文化的路上走得更长走得更远,愿更多慈善机构帮助像阳光文化基
2024-07-30 23:45:42
老话常说:“生我养我者,舍命可报,生我未养我者,断指可报,未生我者,为养我者,何以可报。生而养之,断头而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 人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告诉我们,要
2024-07-30 18:17:45
老话常说:“生我养我者,舍命可报,生我未养我者,断指可报,未生我者,为养我者,何以可报。生而养之,断头而还,未生而养,百世难还。” 人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告诉我们,要
2024-07-30 18:17:4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