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共和国不会忘记,宝天铁路倒下的英烈们

  这座高达 25米的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属宝鸡市比较高的建筑物,由于紧挨宝天铁路,每逢火车路过时,司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鸣响汽笛,以示对英烈的缅怀。
  2000年以后,铁路部门倡导火车进入市区减少鸣笛,路过此处的火车司机才逐渐改变了保持多年的习惯。
  一位经常跑宝天线的火车司机杨师傅说,他当学徒时,他的师傅每次通过纪念碑时都要鸣笛,并告诉他,这是火车司机的传统,教导他不要忘记这些烈士,要多学习烈士精神。现在,他通过此处时,虽然不再鸣笛,但是目光总要在纪念碑上多停留一会儿。他说,向纪念碑行“注目礼”是火车司机们的新习惯。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位于宝鸡市区炎帝园内,是为纪念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和陕西军区修建宝(鸡)天(水)铁路中光荣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
  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长 153 公里,穿越险峻陡峭的秦岭山区,其间有隧道 126个。新中国建立前,国民党政府在此投入巨资修建铁路,6年尚未完工,    曾被称作西北铁路干线上的“盲肠”。1950年春,人民解放军第19 兵团结束解放西北的战争后,奉命担负宝天铁路的修筑任务。5万多名指战员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艰苦奋斗、风餐露宿,用钢钎、炸药、铁镐等简易工具和材料,展开“创造新成绩”的革命劳动竞赛运动,提出“劳动加技术”的口号,创造发明了高线运土、自动倒土等数十种劳动工具,克服沿线人烟稀少、粮食奇缺等重重困难,仅用8个多月时间就建成通车,共有56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宝天铁路的开通,为中国西北经济建设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提前修通“天(水) 兰(州)线”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纪念筑路官兵建立的丰功伟绩、悼念牺牲的烈士,1952年由正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作为宝天铁路建设主力的第64军专程从朝鲜战场派员回国,同宝鸡市政府联合修建了西北铁路宝天段铁路烈士纪念碑。碑座上镶嵌着彭德怀、习仲勋、王世泰的亲笔题词。
  宝天铁路纪念馆建于1980年,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379平方米,展览陈列面积640 平方米,全面展示了修建宝天铁路的历史过程。1989年习仲勋亲临现场并题写了馆名;杨得志、萧克等16位老一辈革命家先后为纪念馆题词。
  2002年纪念馆重新布展,2003年增添了“解放大西北”、“百名英烈展”等展板,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教育内容。
  1995年该馆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是宝鸡市区唯一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全国为纪念铁路英烈而修建的规模较大的纪念碑、纪念馆,仅宝鸡一处。除铁路部门职工经常来此悼念、参观,并进行新职工教育、举行入团入党仪式外,每逢清明等重大节日,当地党政军等单位都要组织人员前来凭吊烈士,为之扫墓。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2024年9月29日上午,咸阳市蓝色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走进咸阳图书馆,共同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捐赠仪式——记录600多年的《蓝氏宗谱》入藏咸阳图书馆。 志

2024-09-29 17:37:15

  这座高达 25米的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属宝鸡市比较高的建筑物,由于紧挨宝天铁路,每逢火车路过时,司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鸣响汽笛,以示对英烈的缅怀。  200

2024-09-29 13:23:44

  国庆节前夕,泾阳县总工会组织全县职工代表和协会会员数百余人云集泾阳大剧院,欣赏了一场由中央歌剧院专场演出的《唱出心中的歌》声乐会。   音乐会分为四个乐章:“

2024-09-29 13:07:55

  繁华莫过东大街,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尤其西安东大街钟楼之东,这里号称西安一类商业区。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的特点就是上海味特别浓。一个是位于此的上海酱园,一个就是大上海理

2024-09-29 12:35:08

石凳凳低来石桌桌高 石碌碌​绕着磨盘盘跑 ​心里面装着个俊妹妹 ​梦里不停把红袄袄瞧 ​ 每回​见妹妹呀不容易 ​话没说好怕惹妹妹恼 ​水果和零食都带不少 ​避免了尴尬

2024-09-29 12:31:46

  2024年9月28日,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徐祯霞文学馆举办了“我为祖国献首诗”主题诵读活动,迎国庆、颂党恩,以此祝福祖国、为祖国庆生,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灿

2024-09-29 12:24:11

  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  回首过去,我们的祖国由贫穷走向繁荣昌盛。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锻造了我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

2024-09-28 23:05:53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