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代侄儿撰写】祭父文

编者按:堂兄过世,受侄子之托,王新民代笔为侄子撰写一篇《祭父文》
作者自序
堂兄逝世,同族伤心。
跪地不起,孝子恳恳。
寄托哀思,哀求撰文。
三辞不起,笔拙情深。
含悲疾书,草成祭文。
告慰逝者,勉励后人。


油画作品:赵晓曦

 
祭父文
王新民撰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亲朋好友:
       首先,感谢大家于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们父亲的告别仪式,感谢你们为我们的父亲大人送行。
       呜呼,苍天不佑、黄土不保。父亲,您抛下年迈的母亲以及舍不得的儿孙们,撒手归西。让儿女、儿媳及孙子们肝肠寸断、泣不成声。此时此刻,您的子女们在儿子xx、xx的带领下,携妻带子,跪哭于灵柩之前,作此祭文,告慰父亲在天英灵,并教育后世子孙。
       公元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岁次甲辰八月二十六日子时,父亲因多年劳作、积劳成疾、医治无效,驾鹤西去,魂归西天。儿女们撕心裂肺,痛断肝肠。一腔悲情,两行酸泪,一时多少言语,竟不知如何诉说…….
       父亲生于公元一九四九年农历三月十七日。童年时期在艰难困苦中度过,其中艰辛不言自苦。为了生计,帮助祖父祖母,学耕务农;生为次子,上尊兄长,爱惜姐妹。家中虽贫,想法念书,识字睁眼,憧憬未来。学校念书,废寝忘食,学业优秀,常受表彰,念完高小,回乡务农。生产队里,担任会计,笔下算盘,百里挑一。六零年,少米粮,生活贫困闹饥荒,东奔西忙为日月,养家糊口咽菜糠;,六十年代学大寨,七里川里修水库,吃苦耐劳,常受表扬;七十年代中后期,土桥机站工作忙;日晒太阳夜披星,驾着拖拉机耕遍了土桥公社的土地,深受人民群众的赞扬,被公社提拔当了土桥机耕站站长。八十年代逢开放,返乡务农,种庄稼,务果园,里里外外一把手,被誉为乡村“农业专家”,“务果能手”,从此家庭呈现新气象。
       父亲一生经历解放后农村合作化,改革开放奔小康,多次社会大变样。青年时期受贫困,生活艰辛受煎熬;安度晚年,才是生活福寿康。大集体的三十年,生产队的苦重活样样都能上,多挣工分把家养;包产到户身更忙,供养儿女把学上,起早贪黑不闲。勤劳诚实品质高,公正无私美名扬。为人处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受委屈而毫无怨言。总是将方便让于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父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姊妹三人,为养儿育女父亲,含辛茹苦,口挪肚攒,供养儿女上学。儿女们长大成人,勤劳致富奔小康,创家立业。如今儿女成双成对,孙辈五人,三世同堂。
       父亲晚年,理应安享幸福安康,但你老却背筐铲草,做务果园。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尽量不去拖累儿女。腾出时间,让在外儿女安心工作,让种地的儿女有时劳作。此情此景,历历在目。而今环顾四周,不见父影,侧耳倾听,不闻父音。让儿女们泪湿衣襟。
       呜呼,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何况人乎!呜呼,哀哉!为人子者伤伤,苍天不晓;身为后世者怆怆,西庭难知。一腔悲情,何日散尽?诉青山而泪眼汪汪,临黄天而怅恨绵绵,如今我们与父亲虽近在咫尺,然阴阳两界,天各一方,呼不答应,看不见影。为儿女孝道未能尽上,抱憾终生,只有更好地赡养母亲,体兄怜弟,以安父心。
       父亲,作为您的儿女,我们定当继承遗德,克己恭人,于人常怀感恩之心,于事不怨天尤人。唯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子孙们永远谨记血浓于水的亲情,相互关爱,珍惜手足之情;努力向上,做于社会有用之人,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未所尽者,尚有万千。十分才思,不及家父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父亲养育之情。寥寥数语,权泄相思之苦,且遣追念之情。生者追思,寄语薄纸,想必父亲在天之灵能体谅不孝儿之思念之苦。
        唢呐声声,幡帐飞动,孝男孝女,俯首两厢,相送父亲,黄泉路上。愿父亲黄泉路上您走好,九泉之下请安息,祝父亲在天国幸福安康。
        永别了,父亲!
        爸爸,请您安息吧!
 

       作者简介:
       
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著《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获得者,咸阳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旬邑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在小学一年级下半年的课本中我就学了司马光砸缸这个典故,那时候年龄虽然小就很佩服司马光的过人智慧和急中生智的胆识。司马光思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估计大

2024-10-08 00:04:00

编者按:堂兄过世,受侄子之托,王新民代笔为侄子撰写一篇《祭父文》作者自序 堂兄逝世,同族伤心。 跪地不起,孝子恳恳。 寄托哀思,哀求撰文。 三辞不起,笔拙情深。 含悲疾书,草成祭文

2024-10-06 09:55:29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个偏远乡村,有一位民办教师,他以笔为舟,以墨为帆,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不时地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化作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发表于国家、省、市的报刊之上,

2024-10-06 09:36:33

10月2日晚七时,甘肃省中老年保健协会马亮会长驾车驶离安宁区的协会驻地暨华侨优护养老护理院,越过银滩黄河大桥,来到黄河对面的七里河马滩开发区,让记者有幸观瞻号称&ld

2024-10-05 18:46:10

甲辰金秋姬姓后裔祭拜周文王先祖大典在咸阳周陵举行 ——笫五届华夏姬姓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大会期间 2024年10月4日上午,在周陵博物馆举行了盛大的盛大的

2024-10-05 12:21:48

新程盛景开画图, 时代强音震九州。 科技兴邦惊世目, 春风入户暖心间。 创新活力潮流涌, 奋斗豪情壮众志。 万众欢歌同奋进, 辉煌伟业华夏盛。 中华儿女意相通, 共筑宏谟向远空。

2024-10-04 20:37:56

  关中方言非常丰富和独特,自周以后称雅语,即现在的普通话,是当时全国通行的规范用语。时至今日,这些方言在关中依然盛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王气、文气和土气三个方面,堪称中华

2024-10-04 20:36:1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