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与咸阳农事
“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霜降”节气在公历10月24日前后。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另外,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俗称“九月九”)就在“寒露”节前后,咸阳域内有“追女子(有的地方叫“追长久”)送花(枣)糕”的习俗。去时,娘家人提一竹篮篮花(枣)糕,既显示了娘家人的茶饭手艺,也抬高了女儿在婆家的身价。这种习俗既质朴又红火,最能体现咸阳人纯真心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着《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陕西省第七届民间文艺奖获得者,咸阳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旬邑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


(北五县卸柿子)
“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而成,它表示秋季结束,冬季开始。因冷空气南下频繁,地面上的露水容易凝结成霜,为了避免霜冻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咸阳域内的北五县在霜降节气前要抢时间收完蔬菜,开始刨洋芋,挖红薯,苹果、柿子也要赶“霜降”节气前采摘完毕,储存入库,谨防冻坏。南八县开始收白菜,但对萝卜、红芋等要等霜降节气过后收获。咸阳民谚曰“霜煞萝卜味道甜”,意思是霜煞萝卜红芋等糖分较高。此时咸阳境内气温下降,秋播小麦、油菜生长缓慢,正在积聚养分,准备接受隆冬严寒的考验。咸阳民谚有“霜降到立冬,翻地冻虫虫”,此时咸阳域内的农民群众集中力量,清理地里秸秆,深翻晾晒秋闲地,这样耕作有消灭病虫害之功效。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咸阳塬上星罗棋布的帝王陵冢令世人叹为观止,也使我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迷惘。
初夏的一天,我乘公共车回老家,刚进入周陵古墓群,突然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惊叫起来:&ld
2024-10-23 13:00:44
从青涩中缓缓走来
我见证着你的成长
如少女般婀娜多姿
柔和柔媚,扣人心弦
倾心于你蹴罢秋千后
慵懒起身,轻整纤纤玉手的模样
沉醉于你露浓花瘦时
身着薄衣,香汗微透的骨感之美
2024-10-23 12:19:51
近日,记者从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以“追寻红色足迹 共享非遗大集”为主题的2024年西北地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于10月22日至23日在延安枣园1938广场举办,此次
2024-10-22 21:24:24
“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霜降”节气在公历10月24日前后。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
2024-10-22 21:10:48
石门山坐落在旬邑县城东南方,南接淳化,东连耀县。两座主峰如刀削斧劈一样直插云霄,海拔1855米,“秦直道”从两峰中间穿过,远远望去像一座石门,故称石门关。据清康熙
2024-10-22 21:07:01
“迎馔”是旬邑埋葬老人的前夜最为隆重的仪式之一。所谓“迎馔”,“馔”即“饭”。即给死者迎送“献饭”,所以有的地
2024-10-22 21:04:33
旬邑粘糕,又称旬邑粘面(方言读【ran】面),是由糜子面经多种工序加工后的一种地方美食。2020年,旬邑粘糕列入咸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名录。 糜子[méi zi],原名稷(ji)、
2024-10-22 21:01:49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