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也该减肥了
城市减肥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建国后就发生过两次,一次是三年自然灾害前后城市居民“下乡落户”,另一次就是文革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者两千万人,后者一千四百万人,可谓声势浩大,规模空前。这两次减肥运动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的确对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城市就业、恢复经济生产和保障社会安定起到很大的作用。看看如今那些“农村的城市人”和他们的子女,有的至今仍有滋有味地生活着,有的已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才俊,谁能说这不是城市减肥的结果?
当然,今天说的城市减肥,并非那时因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而不得不为之,而是因“营养过剩”患了肥胖病而不得不旧话重提。从这一点讲,现在要为城市减肥,的确比过去意义深远而难度更大。说它意义深远,是指城市肥胖病非常严重突出,已危及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难怪有关专家对北京城市建设担忧,呼吁将中央机关搬出城区重建或迁都的设想;说它难度更大,是指此举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特别是有碍于一些官员的政绩和面子,他们硬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愿忍痛割爱去减肥。
看看这种城市肥胖病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一是人口膨胀。近年来约有一亿多农民进入城市,加上原城镇人口,全国非农业人口超过六亿。北京和上海人口均超过两千万,天津和深圳也在千万以上,而且每年还以百分之一左右的速度递增,人口密度远比巴黎、伦敦等世界超大城市高得多。
二是规模无限扩大。一些省会和地县为了升格和改市而无序开发,一个学一个地向农村外延扩张,导致耕地锐减。世纪之交的七年国土面积减少了一亿亩,预测到二零二零年还要减少一亿亩,人均仅一点一二亩,不足世界人均之四十。
三是水资源匮乏。全国六百多座城市,其中缺水的一半以上,严重缺水的一百一十四座。北京长期超采,出现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区,致使东部地面每年下沉近二十毫米。
四是交通拥堵。二零零二年全国民用车保量两千万辆,私家车十年增加了五倍,每年死于车祸十万人左右。按此速度,再加上各种公交车、运输车、工程车、公家车、摩托车、三轮车等,二十年后“车堵”和“车祸”将成为城市第一杀手。
五是教育压力巨大。资料显示,全国约有农民工一点一四亿,随父母进城的儿童一千九百多万,适学青少年六百四十三万,这使本来就滞后的教育背上沉重的包袱,必将造成“萝卜多了不洗泥”的严重恶果。
是垃圾成灾。据有关方面透漏,全国年产各种垃圾两亿吨,且以百分之八的速度递增。北京日产垃圾两万多吨,上海一点五万吨左右。这就是说,每个城市日产垃圾将堆成数座十层多高的居民楼,城市日益被垃圾包围。
七是生态失衡。随着城市迅速扩张和膨胀,使原有生态秩序和大气结构紊乱,形成一个个集约型的“热源”和“污染源”,这种“热岛效应”势必带来新的无形的生态灾难。
造成城市肥胖病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自身因素、对“城市化率”理解有误、国家政策出现偏差、地方官员贪大攀比外,国民中普遍存在“急于发财”和“一窝蜂”的浮躁心理更是不容忽视的思想动因。一时间,城市成了一头肥胖臃肿的“泡沫猪”,打工的、就业的、做生意的、发了家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以及乞讨的、卖淫的和犯奸作科的各色人等,都将其视为“肥肉”和“天堂”,趋之若骛,势不可挡。岂不知人也生活在“社会生态”之中,更不能忘记我国十三亿人口的现实,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无序失衡状态,将比“自然生态”失衡带来的后果更加惨痛和无法挽回。
所以,为了持续和科学发展,为了子孙后代,是到了该为日渐膨胀的城市减肥的时候了。怎么减?窃以为,中央提出城镇化建设,重点应放在农村,推行“农村包围城市”和“城市渗透农村”战略,只要把农村建设得像城市一样舒适美丽、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先进文明的民居乐园,“城市化率”不就自然攀升了吗?农民不就不再逃离农村而蜂拥进城助推这种城市肥胖病了吗?
【作者简介】梦萌,陕西咸阳人,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多梦人生》《真情最好》,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
当然,今天说的城市减肥,并非那时因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而不得不为之,而是因“营养过剩”患了肥胖病而不得不旧话重提。从这一点讲,现在要为城市减肥,的确比过去意义深远而难度更大。说它意义深远,是指城市肥胖病非常严重突出,已危及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难怪有关专家对北京城市建设担忧,呼吁将中央机关搬出城区重建或迁都的设想;说它难度更大,是指此举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特别是有碍于一些官员的政绩和面子,他们硬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愿忍痛割爱去减肥。
看看这种城市肥胖病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一是人口膨胀。近年来约有一亿多农民进入城市,加上原城镇人口,全国非农业人口超过六亿。北京和上海人口均超过两千万,天津和深圳也在千万以上,而且每年还以百分之一左右的速度递增,人口密度远比巴黎、伦敦等世界超大城市高得多。
二是规模无限扩大。一些省会和地县为了升格和改市而无序开发,一个学一个地向农村外延扩张,导致耕地锐减。世纪之交的七年国土面积减少了一亿亩,预测到二零二零年还要减少一亿亩,人均仅一点一二亩,不足世界人均之四十。
三是水资源匮乏。全国六百多座城市,其中缺水的一半以上,严重缺水的一百一十四座。北京长期超采,出现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区,致使东部地面每年下沉近二十毫米。
四是交通拥堵。二零零二年全国民用车保量两千万辆,私家车十年增加了五倍,每年死于车祸十万人左右。按此速度,再加上各种公交车、运输车、工程车、公家车、摩托车、三轮车等,二十年后“车堵”和“车祸”将成为城市第一杀手。
五是教育压力巨大。资料显示,全国约有农民工一点一四亿,随父母进城的儿童一千九百多万,适学青少年六百四十三万,这使本来就滞后的教育背上沉重的包袱,必将造成“萝卜多了不洗泥”的严重恶果。
是垃圾成灾。据有关方面透漏,全国年产各种垃圾两亿吨,且以百分之八的速度递增。北京日产垃圾两万多吨,上海一点五万吨左右。这就是说,每个城市日产垃圾将堆成数座十层多高的居民楼,城市日益被垃圾包围。
七是生态失衡。随着城市迅速扩张和膨胀,使原有生态秩序和大气结构紊乱,形成一个个集约型的“热源”和“污染源”,这种“热岛效应”势必带来新的无形的生态灾难。
造成城市肥胖病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自身因素、对“城市化率”理解有误、国家政策出现偏差、地方官员贪大攀比外,国民中普遍存在“急于发财”和“一窝蜂”的浮躁心理更是不容忽视的思想动因。一时间,城市成了一头肥胖臃肿的“泡沫猪”,打工的、就业的、做生意的、发了家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以及乞讨的、卖淫的和犯奸作科的各色人等,都将其视为“肥肉”和“天堂”,趋之若骛,势不可挡。岂不知人也生活在“社会生态”之中,更不能忘记我国十三亿人口的现实,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无序失衡状态,将比“自然生态”失衡带来的后果更加惨痛和无法挽回。
所以,为了持续和科学发展,为了子孙后代,是到了该为日渐膨胀的城市减肥的时候了。怎么减?窃以为,中央提出城镇化建设,重点应放在农村,推行“农村包围城市”和“城市渗透农村”战略,只要把农村建设得像城市一样舒适美丽、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先进文明的民居乐园,“城市化率”不就自然攀升了吗?农民不就不再逃离农村而蜂拥进城助推这种城市肥胖病了吗?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常言道:“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
外在的境遇是内在的显现,生活的苦乐是心灵的投射。
心是一切的根源,内心安静,心态积极,所遇皆是好事,所见都是风景;
2024-10-26 11:06:09
城市减肥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建国后就发生过两次,一次是三年自然灾害前后城市居民“下乡落户”,另一次就是文革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者两千万人,后
2024-10-25 18:32:46
“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启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新时代
2024-10-25 18:30:18
1. 得失之间的况味,我想外人无法来感同身受。但也许你会更明白一些我,更明白一些这世上有些东西,守不住的非我亦非你,而只是这充满变数的不居岁月。
——何美
2024-10-25 18:28:19
古婺汤溪,九峰山下,姑蔑溪畔,有一个寺平古村。
明成化年间,寺平一带因地处偏僻,盗匪四起,给古老的村庄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为了治理匪患,明成化七年,明王朝割金兰龙遂四县荒
2024-10-25 18:20:19
解开大禹成长的历史
《淮南子》载:禹母嬉修正,感石而生禹,坼胸而出。《帝王世纪》载:禹母女嬉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禹母修己,生禹时难产,裂开了胸才生出禹。这实是剖腹
2024-10-25 18:04:36
解开大禹出生地的真正历史,《史记,夏本记》:复禹,名曰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本西夷人。《六国年表》:禹兴西羌,大禹出于西羌,长于西羌,西羌夷人。《太平御览》: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
2024-10-25 18:03:5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