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趣谈
一
有人把贪睡之人称为睡货,我以为这是由“吃货”一称引申而来。西安民谚云:“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下。”躺下即睡下。用西安话一说,还是蛮有点味气。
我的好友、文化学者商子雍先生2007年曾评价我:“朱公嗜睡,但见床板必平身。”庶几近是,但其“嗜睡”二字有些太雅。西安方言中有瞌睡丢盹一说,把贪睡之人称为瞌睡虫,是否更加对路呢?
我是个爱睡觉的瞌睡虫,尤其是白天。但晚上熬夜成习惯,跟作家路遥相似,经常是早晨从中午开始,需要白天补一觉。我明白这不是个好习惯。因为民谚中有:“一夜没睡足,两夜补不起。”还有说得严重的,为“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确实,想一下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人之有限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见,睡眠的重要性极为了得,甚至可以说没有睡眠,就没有生命。
西安人有句话:“睡眠要咋舒服咋来”,还说“能吃能睡,长命百岁”。看来,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人的一生,吃、睡两事不分家。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睡眠科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而西安人讽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混天天的懒人的话则是:“一天到晚就知道个吃咧睡,睡咧吃。”因而,吃睡都不能过度,所谓过犹不及,极端的说法则是“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关于贪吃,西安人有“病都是吃出来的”一说,说严重点则是“为嘴伤身”。再有就是不能吃得太咸,晚饭吃饱后不能马上睡觉,据说“吃了就躺,不长半斤,也长八两。”
一般人睡觉应该在十点左右睡。因为晚十点进入排毒阶段,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毒素诽出。而且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二点是深睡眠最佳时间段,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保护心脏。
睡觉前也有计较。忌讳睡前喝酒、喝咖啡、喝浓茶和抽烟,这些刺激神经的物质,使人兴奋,不容易很快入睡,睡不踏实。另外,睡前还不能吃药,以免药物破坏食道黏膜。
睡觉则要躺下睡,不能坐着睡,或靠在床头和枕头上睡,这样易患脑贫血。睡觉的时候不要抬手臂,否则会使肩臂酸痛,诱发这个反流性气管炎。手臂也不能放在胸腹部,压迫呼吸及消化系统,应放在身侧或大腿部。睡前不能做激烈运动,看恐怖的影视作品,不能思虑太多,压力太重,焦急烦躁。要心平气和,放松心态。
睡觉不好的人可睡前三小时喝上一杯热牛奶。因为热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而且热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在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骨骼生长,热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可以促进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益于安神的食物,比如桂圆、小米粥、蜂蜜、核桃、香蕉、苹果、莲子、西红柿、黄瓜等,桂圆也叫龙眼。再有莲子银耳汤、百合花泡水都能促进睡眠。西安人还有吃面的习惯,什么油泼面、酸汤面、刀削面都可以,因为西安人都知道,吃面后丢盹打瞌睡。因而吃面能促进睡眠。
对于长期受失眠困扰的人,唐代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其中包括了一个名为“速睡方”的药方,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这个药方由两味中药组成:大枣和葱白。具体是选红枣20颗、葱白7根。将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20分钟左右,再放入葱白继续煎10分钟,饮用即可。有患者在连喝了7天后,就感觉:睡眠明显改善了,睡着时候耳朵里没有砰砰声了,整个精神都变好了,脸上的气色也好了许多。
据传孙思邈活了100多岁,号称长寿药王。在老百姓心目中,药王孙思邈首先是一位令人膜拜的“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与天地日月同辉的苍生大医。也是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千秋万世为人民所仰敬的,一位“大医精诚”的尊者。
药王孙思邈的“速睡方”,历经千年仍如此灵验,这可是我们受失眠困扰的人的福气呀!
再有,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民俗中有:“睡前泡脚,强比吃药。”
关于贪睡,有“瞌睡没根,越睡越深”之说。还有,西安人讲究早睡早起,对早晨不起床的小孩子,大人会说:“太阳都照到勾蛋子上咧,还不起,真是睡瓜咧!”再有“越睡越糊涂”“睡成粘浆子咧”等。
贪睡其实扰乱体内生物钟的时序,打破了生活规律,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贪睡赖床,必然打乱胃肠功能,容易诱发胃炎、溃疡及消化不良等疾病。而且,睡觉时间超长,会使体内能量“入大于出”,堆积脂肪而成胖子,现代爱美追求身体苗条的年轻人尤要谨记。
而对一些缺乏睡眠,不注意休息的人,也要提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休息是使人消除疲劳、放松神经、重新焕发精神的唯一通道。
睡觉也讲究姿势,即所谓睡有睡相,弯如月亮。睡觉姿势大致有三种,即俯卧、仰卧和侧卧。不能爬着睡,也不能仰面朝天睡,最佳姿势是侧卧,“要弯如月亮”,即身体蜷成一团,呈弓形。民谚有云:“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走如风。”其中“卧如弓”就指睡之相。从医学的角度说,侧睡应向右侧,向左侧压迫心脏易做恶梦。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仰卧时,身体伸直,全身肌肉不能得到彻底放松。还有仰睡时,舌根容易压住咽部,引起打呼噜,口水又容易流入气管,容易被呛,引起痰堵咳嗽。俯卧时,胸腹部受到压迫,影响心肺,引起呼吸不畅,而侧卧能避免这些弊端。但侧卧时虽向右侧更好。但对左侧右侧也不必太强求。侧卧时那边肩膀胳膊压麻了,也可变换睡姿,这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所左右的。
睡觉时也讲究方向。有专家说头朝南北方向最好。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主动脉和大静脉最为重要,其走向与人体的头脚方向一致。人体处于南北睡向时,由于主动脉和大静脉也处于南北方向上,加上水分子也在南北方向上排列整齐,因此以水分为主要成分的血液流动最为顺利和畅快,它的惯性有利于通过毛细血管,减少血栓的发生。
虽说人在睡觉时是咋舒服咋来,并没有明显的规定哪一个方向最好,方向主要根据每个人的习惯来定。但选择东西朝向,相对有点问题。由于地球的磁力线和人体垂直,从而会改变身体的自由磁场,影响睡眠质量。根据人的解剖位置来看,一般建议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
有时短暂休息,小睡一会也很起作用。我就有这种体会,床上躺一会困乏就能较快恢复。一次带女儿去九寨沟黄龙旅游,回家后女儿给她妈说:“我爸是上车睡觉,下车乱跑。”有时我夜里睡的迟,白天开会参加活动,尤其回家一上公交车就丢盹,经常坐过站。说老实话,我站着靠在树上打个盹眯一会也能解乏。我在离家很近的大明宫遗址公园锻炼身体,走一大圈一万多步,得一个小时,一次瞌睡来咧,西安人叫“神来咧”!我看公园游人稀少,我就边走边睡,竟走了半个小时。当然这不能提倡,我老婆就坚决反对我闭上眼盲走。
《养生三要》里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要想睡好觉,必须讲科学。记得在夏天时可以“睡觉开窗,一夜都香”“睡觉关灯,越睡越香”“夏不睡石,秋不睡席”“春睡不亮肚,冬睡不蒙头”“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等睡经。
二
因极度困乏而酣睡引起的趣事也很多。记得我小学五年级时的1961年夏天,一次中午吃过饭,家里热得没法午睡,那年月没什么空调、电风扇,跑到西南城墙外的护城河游泳,实在累得睁不开眼,睡在岸边一块条石上,谁知睡着了,翻了个身,卟咚一下掉河里了。虽然河边水浅淹不住我,但汗衫、裤头却湿透了,只有拧干了,搭在岸边草丛上晾。下午上学就迟到了,挨了老师一顿训。我小时比较听话,是班上的乖娃,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很少挨训。这可能是那一学期第一次挨训,所以记得很清。
好像上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爬在教室课桌上午睡,一次我一同学等我睡着了,就拿根草在我脸上扫,我睡得正香,以为是蚊子叮咬,连在脸上拍了几巴掌,就醒了。旁边围观的同学看着被捉弄醒的我,都笑成了一团。又一天午睡,这小子打呼噜,吵得我睡不着。我正好有一包吃剩的仁丹,就给他耳朵里塞仁丹,塞一粒他没感觉,再塞还不醒,一下塞了十几粒都不醒,这小子太能睡了。想不到有一粒取不出来,玩耍成了恶作剧,同学家长找到我家,只有到贡院门的儿童医院去取。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惹的祸事,也是上小学唯一的一次。记得医生给他耳朵滴了点油,就顺利取出来了,我妈还给这小子买了个肉夹馍,总共花了一块多钱。我妈说我当时吓得脸色都变了,多亏同学他妈帮腔:“娃不懂!耍呢,没瞎心眼。”于是,我妈就没打我,虽然没挨打,但三年困难时的肉夹馍却让我馋了好半年。
最有意思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大串联,挤着坐火车到北京。这期间发生一件因瞌睡惹出的趣事,值得一说。“文革”中的大串联,坐火车不要票,处于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火车,可以说人满为患,根本抢不到座位,走道全挤满了人,座椅底下都躺着人,甚至有车厢厕所都挤的是人。我们大部分同学只能坐在自己的行李上。车出潼关,天就黑了,一外校女生脚腿伸不展,就抬起搭在我们学校一男同学行李边上。车颠簸到洛阳,这一男一女就吵了起来,男的说你咋把脚伸到我下巴上了?女的骂你咋给我袜子上流咧那么多哈喇子,恶心死人了。互相责骂,什么“臭流氓”“女流氓”全用上了。一车厢人都知道了缘由,男的抱着女的臭脚丫睡的全然不知,还给女的袜子上流咧一摊涎水。这时两个学校学生不但不劝架,还死劲起哄凑热闹,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好像才找到了取笑发泄的对象。我当时睡在行李架上,也是忍俊不禁,心想咋都睡成死人了!可以说这一男一女,一路是从洛阳争吵辩论到北京的。男的是我同学,名字不点了,小心这家伙打上门来算账。女的是西安另一所中学的。最后有人在北京颐和园看见他们二人一起玩,俨然不吵不相识,最后竟成了亲密战友。“亲密战友”为“文革”中时髦语。这件火车上的事儿我亲历亲见,后头游颐和园是听别人说的,属于传闻,小道消息。写出来权当听笑话,信不信由你。
无独有偶,费秉勋先生和诗人闻频都是我师友辈的同道,同为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费秉勋先生著文称闻频年轻时发生过一件风流韵事,也是因瞌睡引起。费先生写道:“与唐伯虎禀气相近,风流浪漫,以行动实践着文学中的风流描写,闻频是这一类的典型。他能弹三弦,是西北大学乐队的副队长兼指挥,指挥过大型乐队演奏《春江花月夜》,名声溢出了校园。这个乐队曾去陕南演出,坐了一辆卡车,因洪水被困于汉江岸上一高地过夜,恐惧疲惫交加,至翌日日上三竿,全体犹酣睡于车中,醒来时,闻频发现自己枕着的竟然是女生的腿……”闻频老兄的这一趣闻,可见酣睡之际什么事都会发生。
三
古有“废寝忘食”的成语典故。出自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载:“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亦载:“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废寝即不睡觉或少睡觉。描写刻苦读书学习的成语典故。还有,“昼耕夜诵”,说的是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出自《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再有“圆木警枕”,说的是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出处为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头悬梁,锥刺股”,则是为了学习废寝而通宵达旦,还怕瞌睡影响自己。“头悬梁”出自《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锥刺股”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头悬梁,锥刺股”还被收入《三字经》。
看来,在古代名士眼中,为了勤学苦读,宁可“废寝忘食”“昼耕夜诵”“圆木警枕”“头悬梁,锥刺股”,也不能偷懒。如此刻苦的精神,当为每一个读书人的榜样。但也不能过度提倡,因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今社会进程加快,青年人学习工作以及社会多重压力加大,不少身心疲惫的刻苦奋斗的年轻人发生一种过劳死,这都因为生活上的不规律,尤其是对睡眠的轻视,所以此时动不动就“废寝”,显然是不科学的。
最近这些年诞生了一个“世界睡眠日”。2013年由国际睡眠微环境医学研究协作组织发起的全球性主题活动,名字就叫“多睡一小时”活动,倡导多睡一小时,呼吁人们注意睡眠健康,警惕长期缺觉会诱发90种疾病。
大足石刻:卧佛
是的,人是要会休息的,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身体是本钱嘛!尊贵如佛祖释迦牟尼,也是要休息的,也有身心疲惫时的困倦和瞌睡丢盹。人累了要睡眠,佛疲倦了要躺下。重庆的大足石刻有卧佛。我在一首诗中写道:佛也是人,也要睡眠休息的。“卧佛”实际也是对芸芸众生的一种昭示。
道教的陈抟老祖就是一位睡仙。陈抟,号希夷先生,西岳华山有希夷睡洞,洞内供奉雕工精细的陈希夷卧像,只见其浓睡正酣,煞是奇异。
华山:希夷睡洞陈抟老祖
陈抟练成了一种睡仙功,还写了一首《睡歌》,特录如下:“吾爱睡,吾爱睡,不铺毯,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大地为床,蓝天作被。飞云驰电鬼神惊,吾当此时正安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休言孟德,说甚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比俺于深山林中,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宜高睡。那管它玉兔东升,红轮西坠。睡,睡,睡。”
诗中展现的是一幅多么潇洒的闲逸高睡图啊!可以说陈抟老祖把睡眠修炼到了极致。还有一首《励睡诗》:“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其“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几句,真是道出了深刻的睡仙真魂。
四
早在周及春秋时代就有睡觉之说,《诗经•王风•兔爰》中有:“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寐就是睡,而觉指醒了,无觉即没醒。《庄子•齐物论》中有:“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大梦也指睡。记得《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一章中诸葛亮吟出:“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我感觉这是一首最佳的睡觉之诗,堪称千古绝唱。
唐宋诗词中就有很多咏睡眠的名句,例如:唐代孟浩然《春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裴度《凉风亭睡觉》“饱食缓行新睡觉”。冯延巳《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北宋陆游《夜意》“幽人睡觉夜未央”。《夜游宫》“睡觉寒灯里”。程颢《秋日》“睡觉东窗日已红”。曹组《渔家傲》“睡觉只疑花改岸”。洪适《渔家傲》“睡觉只疑桥不见”。赵长卿《鹧鸪天》“睡觉扶头听晓钟”。
老西安城里也曾经流传着和睡觉有关的不少谚语童谣、民俗趣事。记得五六十年代有“睡觉睡觉,眉兴眼笑,趄起趄起,屁嘴咧起。”还有“吃面喝汤,睡觉脱光。”《睡眠歌》:“小小床,花花被,上完厕所叠好衣,轻轻闭上小眼睛,安安静静来午睡。”再有“麻雀雀,花尾巴,娶了媳妇忘了妈。媳妇睡在热炕头,你妈睡在脚地下。”
唐宋诗词中有关睡觉的诗句,虽然高雅,但笔者觉得不如西安城里谚语童谣接地气,读来解馋,有意趣。
早些年街上电线杆上经常有人贴一张纸条,上书:“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看来家中有小孩半夜闹腾不睡觉,家长迷信,贴个纸条,也叫“夜啼帖”。希望有人念上三遍,藉生人招魂以安神定魄,他家小孩就不哭了。好像这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医疗仪式“贴符止啼”,渊源很深,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就有“安魂魄咒”。民间认为“夜哭郎”是中了邪。元代有一小儿夜啼咒,云:“小儿莫夜啼,朱书田字在肚脐。路上逢着李达道,自是老君上马时。我有拨火杖,将来作门将。拐捉夜啼鬼,至晓打不放。急急如律令。”
陕西各地流传有哄小娃娃睡觉的儿歌,也叫摇篮曲,我最喜欢的有《睡觉觉》:“睡觉觉,老猫来了逮雀雀。我娃乖,穿新鞋,我娃不乖穿旧鞋。噢……噢……,我娃不乖穿旧鞋。”唱的词还有什么“我娃乖,我娃蛮,我娃睡觉不声唤。噢,噢,娃娃睡,娃娃睡,跟着猫眯打脚对。两个老婆掐谷穗。掐下谷穗把鸡喂。鸡打鸣咯咯咯,我娃唾觉呼噜噜。”“鸡打鸣,狗点灯,老鼠哭的瞎眼睛”“睡觉觉,我娃好,穿新袄,戴新帽。睡着了,我娃睡着了”。再有《娃娃勤,娃娃懒》:“娃娃勤,爱死个人,吆鸡上架关后门。娃娃懒,惹人嫌,喊叫三声不动弹。”还有“暮暮囊囊翻白眼”“扣鼻子弄眼不动弹”一起混搭,没头没尾的顺口乱溜。
总之,陕西的摇篮曲、催眠曲没有一定之规,随口就来,或借助一些现成的鸡呀狗呀,月亮爷,丈丈高什么的童谣儿歌。
还有睡觉尿床的童谣:“傻瓜傻瓜不嫌脏,娶了个媳妇爱尿床。一更尿了条护城河,二更尿了个黄河长。只有三更尿得美,一尿尿成个太平洋。”有些后边加上“淹得秃子变王八,逃到台湾当皇上。”指蒋介石,蒋光头逃到台湾。“尿成个太平洋”,则可能联想到“太平洋”床单了。过去物资紧缺时,这种床单是结婚少不了的新房用品。好象是上海太平洋织布厂出的,当年的高档产品。
再有值得一说的是:夫妻不可分床睡觉,并说“夫妻同床,长寿健康”。
中年之后,有些夫妻开始分床,原因很多,无非是嫌对方打呼噜,鼾声如雷,吵得自己没法入睡。再有的一方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失眠、早醒、入睡困难,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的折腾,以至于干扰了另一方入睡。
还有一些老年人自己耍怪,受一些旧观念的影响,觉得上了年纪,夫妻就不要再同床了,让儿孙们觉得自己为老不尊,是个老风流、老来骚,所以也渐渐分床而睡了。
因之,老年夫妻不要随意分床,要知道,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机器零件磨损严重。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等容易缠身,而两个人分了床,晚上睡觉没个照应,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了,很难及时发现得到救助。夜深人静睡觉中犯了病,是最危险的,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间,像俗话说的:可能一下就睡过去了。有人不懂,把睡觉时咽气这一现象称为寿终正寝,其中是有谬误的。
所以,不论什么原因,老年夫妻莫分床,更不要分房。以防在睡眠中出现什么症状,千万不要忘记呀!睡眠中人的感官活动及身体的物理运动会停止,所以也可以说人在睡态中,尤其是多病的老年人有时是不设防的。
我们认为睡觉打呼噜,甚至鼾声如雷,是一种病态,或睡觉姿势不对,把自己呼息道堵住了等。
动物中最贪睡的就是猫。但猫打呼噜却不完全是病态,科学家研究猫科动物可借自己睡眠时发出类似人打呼噜声的音波为自己疗伤呢!
猫有九条命,《佛经》上有佛祖释迦牟弥对猫的评价:“猫有灵性,其命有九。”伊斯兰教同样也有类似的传说,先知穆罕默德曾在自己做礼拜时将食物喂给了正在哺乳的母猫,并把它的孩子们放到自己的斗篷上,爱护备至。于是穆斯林们相信猫是纯洁虔诚的动物,并欢迎它们呆在清真寺中,他们甚至相信猫额头的条纹是先知抚摸时留下的印迹。
猫喜暖,也喜欢卧在主人怀里,喜欢人为它理毛抚摩,这时,猫喉咙中常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有人说这是猫在念经,为主人祈祷、祝福、感恩,但美国科学家却发现这是猫自疗的方式之一。科学家从人类实验中也发现,将人体暴露于如同猫打呼声的音波下,有助于改善人类的骨质。科学家还指出由于猫科动物可借自己发出的音波疗伤,因此猫有9条命的传说并非荒诞不经。还有猫从高楼上坠下不死,且迅速复原的例子在世界上比比皆是。你说神奇不神奇? 作者简介: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城墙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西安饮食股份公司首席文化顾问。
曾任《陕西百年文艺经典.诗歌卷》主编、《太白诗丛》主编、《诗书画文丛》主编、《大地文化丛书》主编、《西安城墙(文化卷)》主编、《中国名家书画文库》主编。《情系黄土地~陕西知青老照片》主编、《集邮年华》主编、《集邮情怀》主编、《国家名片上的丝绸之路》主编,还担任《名人眼中的碑林》《名人看未央》《名人话未央》《十说碑林》特邀编审。
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2019年《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2020年《记忆老西安》(第二卷上下册),2021年《记忆老西安》(第三卷上下册),2022年《记忆老西安》(第四卷上下册),2023年《记忆老西安》(第五卷上下册),《碑林老字号》《长安吉祥说》(四册)。
有人把贪睡之人称为睡货,我以为这是由“吃货”一称引申而来。西安民谚云:“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下。”躺下即睡下。用西安话一说,还是蛮有点味气。
我的好友、文化学者商子雍先生2007年曾评价我:“朱公嗜睡,但见床板必平身。”庶几近是,但其“嗜睡”二字有些太雅。西安方言中有瞌睡丢盹一说,把贪睡之人称为瞌睡虫,是否更加对路呢?
我是个爱睡觉的瞌睡虫,尤其是白天。但晚上熬夜成习惯,跟作家路遥相似,经常是早晨从中午开始,需要白天补一觉。我明白这不是个好习惯。因为民谚中有:“一夜没睡足,两夜补不起。”还有说得严重的,为“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确实,想一下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人之有限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见,睡眠的重要性极为了得,甚至可以说没有睡眠,就没有生命。
西安人有句话:“睡眠要咋舒服咋来”,还说“能吃能睡,长命百岁”。看来,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人的一生,吃、睡两事不分家。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睡眠科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而西安人讽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混天天的懒人的话则是:“一天到晚就知道个吃咧睡,睡咧吃。”因而,吃睡都不能过度,所谓过犹不及,极端的说法则是“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关于贪吃,西安人有“病都是吃出来的”一说,说严重点则是“为嘴伤身”。再有就是不能吃得太咸,晚饭吃饱后不能马上睡觉,据说“吃了就躺,不长半斤,也长八两。”
一般人睡觉应该在十点左右睡。因为晚十点进入排毒阶段,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毒素诽出。而且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二点是深睡眠最佳时间段,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保护心脏。
睡觉前也有计较。忌讳睡前喝酒、喝咖啡、喝浓茶和抽烟,这些刺激神经的物质,使人兴奋,不容易很快入睡,睡不踏实。另外,睡前还不能吃药,以免药物破坏食道黏膜。
睡觉则要躺下睡,不能坐着睡,或靠在床头和枕头上睡,这样易患脑贫血。睡觉的时候不要抬手臂,否则会使肩臂酸痛,诱发这个反流性气管炎。手臂也不能放在胸腹部,压迫呼吸及消化系统,应放在身侧或大腿部。睡前不能做激烈运动,看恐怖的影视作品,不能思虑太多,压力太重,焦急烦躁。要心平气和,放松心态。
睡觉不好的人可睡前三小时喝上一杯热牛奶。因为热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而且热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在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骨骼生长,热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可以促进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益于安神的食物,比如桂圆、小米粥、蜂蜜、核桃、香蕉、苹果、莲子、西红柿、黄瓜等,桂圆也叫龙眼。再有莲子银耳汤、百合花泡水都能促进睡眠。西安人还有吃面的习惯,什么油泼面、酸汤面、刀削面都可以,因为西安人都知道,吃面后丢盹打瞌睡。因而吃面能促进睡眠。
对于长期受失眠困扰的人,唐代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其中包括了一个名为“速睡方”的药方,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这个药方由两味中药组成:大枣和葱白。具体是选红枣20颗、葱白7根。将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20分钟左右,再放入葱白继续煎10分钟,饮用即可。有患者在连喝了7天后,就感觉:睡眠明显改善了,睡着时候耳朵里没有砰砰声了,整个精神都变好了,脸上的气色也好了许多。
据传孙思邈活了100多岁,号称长寿药王。在老百姓心目中,药王孙思邈首先是一位令人膜拜的“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与天地日月同辉的苍生大医。也是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千秋万世为人民所仰敬的,一位“大医精诚”的尊者。
药王孙思邈的“速睡方”,历经千年仍如此灵验,这可是我们受失眠困扰的人的福气呀!
再有,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民俗中有:“睡前泡脚,强比吃药。”
关于贪睡,有“瞌睡没根,越睡越深”之说。还有,西安人讲究早睡早起,对早晨不起床的小孩子,大人会说:“太阳都照到勾蛋子上咧,还不起,真是睡瓜咧!”再有“越睡越糊涂”“睡成粘浆子咧”等。
贪睡其实扰乱体内生物钟的时序,打破了生活规律,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贪睡赖床,必然打乱胃肠功能,容易诱发胃炎、溃疡及消化不良等疾病。而且,睡觉时间超长,会使体内能量“入大于出”,堆积脂肪而成胖子,现代爱美追求身体苗条的年轻人尤要谨记。
而对一些缺乏睡眠,不注意休息的人,也要提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休息是使人消除疲劳、放松神经、重新焕发精神的唯一通道。
睡觉也讲究姿势,即所谓睡有睡相,弯如月亮。睡觉姿势大致有三种,即俯卧、仰卧和侧卧。不能爬着睡,也不能仰面朝天睡,最佳姿势是侧卧,“要弯如月亮”,即身体蜷成一团,呈弓形。民谚有云:“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走如风。”其中“卧如弓”就指睡之相。从医学的角度说,侧睡应向右侧,向左侧压迫心脏易做恶梦。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仰卧时,身体伸直,全身肌肉不能得到彻底放松。还有仰睡时,舌根容易压住咽部,引起打呼噜,口水又容易流入气管,容易被呛,引起痰堵咳嗽。俯卧时,胸腹部受到压迫,影响心肺,引起呼吸不畅,而侧卧能避免这些弊端。但侧卧时虽向右侧更好。但对左侧右侧也不必太强求。侧卧时那边肩膀胳膊压麻了,也可变换睡姿,这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所左右的。
睡觉时也讲究方向。有专家说头朝南北方向最好。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主动脉和大静脉最为重要,其走向与人体的头脚方向一致。人体处于南北睡向时,由于主动脉和大静脉也处于南北方向上,加上水分子也在南北方向上排列整齐,因此以水分为主要成分的血液流动最为顺利和畅快,它的惯性有利于通过毛细血管,减少血栓的发生。
虽说人在睡觉时是咋舒服咋来,并没有明显的规定哪一个方向最好,方向主要根据每个人的习惯来定。但选择东西朝向,相对有点问题。由于地球的磁力线和人体垂直,从而会改变身体的自由磁场,影响睡眠质量。根据人的解剖位置来看,一般建议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
有时短暂休息,小睡一会也很起作用。我就有这种体会,床上躺一会困乏就能较快恢复。一次带女儿去九寨沟黄龙旅游,回家后女儿给她妈说:“我爸是上车睡觉,下车乱跑。”有时我夜里睡的迟,白天开会参加活动,尤其回家一上公交车就丢盹,经常坐过站。说老实话,我站着靠在树上打个盹眯一会也能解乏。我在离家很近的大明宫遗址公园锻炼身体,走一大圈一万多步,得一个小时,一次瞌睡来咧,西安人叫“神来咧”!我看公园游人稀少,我就边走边睡,竟走了半个小时。当然这不能提倡,我老婆就坚决反对我闭上眼盲走。
《养生三要》里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要想睡好觉,必须讲科学。记得在夏天时可以“睡觉开窗,一夜都香”“睡觉关灯,越睡越香”“夏不睡石,秋不睡席”“春睡不亮肚,冬睡不蒙头”“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等睡经。
二
因极度困乏而酣睡引起的趣事也很多。记得我小学五年级时的1961年夏天,一次中午吃过饭,家里热得没法午睡,那年月没什么空调、电风扇,跑到西南城墙外的护城河游泳,实在累得睁不开眼,睡在岸边一块条石上,谁知睡着了,翻了个身,卟咚一下掉河里了。虽然河边水浅淹不住我,但汗衫、裤头却湿透了,只有拧干了,搭在岸边草丛上晾。下午上学就迟到了,挨了老师一顿训。我小时比较听话,是班上的乖娃,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很少挨训。这可能是那一学期第一次挨训,所以记得很清。
好像上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爬在教室课桌上午睡,一次我一同学等我睡着了,就拿根草在我脸上扫,我睡得正香,以为是蚊子叮咬,连在脸上拍了几巴掌,就醒了。旁边围观的同学看着被捉弄醒的我,都笑成了一团。又一天午睡,这小子打呼噜,吵得我睡不着。我正好有一包吃剩的仁丹,就给他耳朵里塞仁丹,塞一粒他没感觉,再塞还不醒,一下塞了十几粒都不醒,这小子太能睡了。想不到有一粒取不出来,玩耍成了恶作剧,同学家长找到我家,只有到贡院门的儿童医院去取。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惹的祸事,也是上小学唯一的一次。记得医生给他耳朵滴了点油,就顺利取出来了,我妈还给这小子买了个肉夹馍,总共花了一块多钱。我妈说我当时吓得脸色都变了,多亏同学他妈帮腔:“娃不懂!耍呢,没瞎心眼。”于是,我妈就没打我,虽然没挨打,但三年困难时的肉夹馍却让我馋了好半年。
最有意思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大串联,挤着坐火车到北京。这期间发生一件因瞌睡惹出的趣事,值得一说。“文革”中的大串联,坐火车不要票,处于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火车,可以说人满为患,根本抢不到座位,走道全挤满了人,座椅底下都躺着人,甚至有车厢厕所都挤的是人。我们大部分同学只能坐在自己的行李上。车出潼关,天就黑了,一外校女生脚腿伸不展,就抬起搭在我们学校一男同学行李边上。车颠簸到洛阳,这一男一女就吵了起来,男的说你咋把脚伸到我下巴上了?女的骂你咋给我袜子上流咧那么多哈喇子,恶心死人了。互相责骂,什么“臭流氓”“女流氓”全用上了。一车厢人都知道了缘由,男的抱着女的臭脚丫睡的全然不知,还给女的袜子上流咧一摊涎水。这时两个学校学生不但不劝架,还死劲起哄凑热闹,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好像才找到了取笑发泄的对象。我当时睡在行李架上,也是忍俊不禁,心想咋都睡成死人了!可以说这一男一女,一路是从洛阳争吵辩论到北京的。男的是我同学,名字不点了,小心这家伙打上门来算账。女的是西安另一所中学的。最后有人在北京颐和园看见他们二人一起玩,俨然不吵不相识,最后竟成了亲密战友。“亲密战友”为“文革”中时髦语。这件火车上的事儿我亲历亲见,后头游颐和园是听别人说的,属于传闻,小道消息。写出来权当听笑话,信不信由你。
无独有偶,费秉勋先生和诗人闻频都是我师友辈的同道,同为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费秉勋先生著文称闻频年轻时发生过一件风流韵事,也是因瞌睡引起。费先生写道:“与唐伯虎禀气相近,风流浪漫,以行动实践着文学中的风流描写,闻频是这一类的典型。他能弹三弦,是西北大学乐队的副队长兼指挥,指挥过大型乐队演奏《春江花月夜》,名声溢出了校园。这个乐队曾去陕南演出,坐了一辆卡车,因洪水被困于汉江岸上一高地过夜,恐惧疲惫交加,至翌日日上三竿,全体犹酣睡于车中,醒来时,闻频发现自己枕着的竟然是女生的腿……”闻频老兄的这一趣闻,可见酣睡之际什么事都会发生。
三
古有“废寝忘食”的成语典故。出自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载:“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亦载:“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废寝即不睡觉或少睡觉。描写刻苦读书学习的成语典故。还有,“昼耕夜诵”,说的是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出自《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再有“圆木警枕”,说的是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出处为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头悬梁,锥刺股”,则是为了学习废寝而通宵达旦,还怕瞌睡影响自己。“头悬梁”出自《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锥刺股”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头悬梁,锥刺股”还被收入《三字经》。
看来,在古代名士眼中,为了勤学苦读,宁可“废寝忘食”“昼耕夜诵”“圆木警枕”“头悬梁,锥刺股”,也不能偷懒。如此刻苦的精神,当为每一个读书人的榜样。但也不能过度提倡,因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今社会进程加快,青年人学习工作以及社会多重压力加大,不少身心疲惫的刻苦奋斗的年轻人发生一种过劳死,这都因为生活上的不规律,尤其是对睡眠的轻视,所以此时动不动就“废寝”,显然是不科学的。
最近这些年诞生了一个“世界睡眠日”。2013年由国际睡眠微环境医学研究协作组织发起的全球性主题活动,名字就叫“多睡一小时”活动,倡导多睡一小时,呼吁人们注意睡眠健康,警惕长期缺觉会诱发90种疾病。
大足石刻:卧佛
是的,人是要会休息的,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身体是本钱嘛!尊贵如佛祖释迦牟尼,也是要休息的,也有身心疲惫时的困倦和瞌睡丢盹。人累了要睡眠,佛疲倦了要躺下。重庆的大足石刻有卧佛。我在一首诗中写道:佛也是人,也要睡眠休息的。“卧佛”实际也是对芸芸众生的一种昭示。
道教的陈抟老祖就是一位睡仙。陈抟,号希夷先生,西岳华山有希夷睡洞,洞内供奉雕工精细的陈希夷卧像,只见其浓睡正酣,煞是奇异。
华山:希夷睡洞陈抟老祖
陈抟练成了一种睡仙功,还写了一首《睡歌》,特录如下:“吾爱睡,吾爱睡,不铺毯,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大地为床,蓝天作被。飞云驰电鬼神惊,吾当此时正安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休言孟德,说甚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比俺于深山林中,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宜高睡。那管它玉兔东升,红轮西坠。睡,睡,睡。”
诗中展现的是一幅多么潇洒的闲逸高睡图啊!可以说陈抟老祖把睡眠修炼到了极致。还有一首《励睡诗》:“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其“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几句,真是道出了深刻的睡仙真魂。
四
早在周及春秋时代就有睡觉之说,《诗经•王风•兔爰》中有:“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寐就是睡,而觉指醒了,无觉即没醒。《庄子•齐物论》中有:“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大梦也指睡。记得《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一章中诸葛亮吟出:“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我感觉这是一首最佳的睡觉之诗,堪称千古绝唱。
唐宋诗词中就有很多咏睡眠的名句,例如:唐代孟浩然《春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裴度《凉风亭睡觉》“饱食缓行新睡觉”。冯延巳《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北宋陆游《夜意》“幽人睡觉夜未央”。《夜游宫》“睡觉寒灯里”。程颢《秋日》“睡觉东窗日已红”。曹组《渔家傲》“睡觉只疑花改岸”。洪适《渔家傲》“睡觉只疑桥不见”。赵长卿《鹧鸪天》“睡觉扶头听晓钟”。
老西安城里也曾经流传着和睡觉有关的不少谚语童谣、民俗趣事。记得五六十年代有“睡觉睡觉,眉兴眼笑,趄起趄起,屁嘴咧起。”还有“吃面喝汤,睡觉脱光。”《睡眠歌》:“小小床,花花被,上完厕所叠好衣,轻轻闭上小眼睛,安安静静来午睡。”再有“麻雀雀,花尾巴,娶了媳妇忘了妈。媳妇睡在热炕头,你妈睡在脚地下。”
唐宋诗词中有关睡觉的诗句,虽然高雅,但笔者觉得不如西安城里谚语童谣接地气,读来解馋,有意趣。
早些年街上电线杆上经常有人贴一张纸条,上书:“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看来家中有小孩半夜闹腾不睡觉,家长迷信,贴个纸条,也叫“夜啼帖”。希望有人念上三遍,藉生人招魂以安神定魄,他家小孩就不哭了。好像这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医疗仪式“贴符止啼”,渊源很深,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就有“安魂魄咒”。民间认为“夜哭郎”是中了邪。元代有一小儿夜啼咒,云:“小儿莫夜啼,朱书田字在肚脐。路上逢着李达道,自是老君上马时。我有拨火杖,将来作门将。拐捉夜啼鬼,至晓打不放。急急如律令。”
陕西各地流传有哄小娃娃睡觉的儿歌,也叫摇篮曲,我最喜欢的有《睡觉觉》:“睡觉觉,老猫来了逮雀雀。我娃乖,穿新鞋,我娃不乖穿旧鞋。噢……噢……,我娃不乖穿旧鞋。”唱的词还有什么“我娃乖,我娃蛮,我娃睡觉不声唤。噢,噢,娃娃睡,娃娃睡,跟着猫眯打脚对。两个老婆掐谷穗。掐下谷穗把鸡喂。鸡打鸣咯咯咯,我娃唾觉呼噜噜。”“鸡打鸣,狗点灯,老鼠哭的瞎眼睛”“睡觉觉,我娃好,穿新袄,戴新帽。睡着了,我娃睡着了”。再有《娃娃勤,娃娃懒》:“娃娃勤,爱死个人,吆鸡上架关后门。娃娃懒,惹人嫌,喊叫三声不动弹。”还有“暮暮囊囊翻白眼”“扣鼻子弄眼不动弹”一起混搭,没头没尾的顺口乱溜。
总之,陕西的摇篮曲、催眠曲没有一定之规,随口就来,或借助一些现成的鸡呀狗呀,月亮爷,丈丈高什么的童谣儿歌。
还有睡觉尿床的童谣:“傻瓜傻瓜不嫌脏,娶了个媳妇爱尿床。一更尿了条护城河,二更尿了个黄河长。只有三更尿得美,一尿尿成个太平洋。”有些后边加上“淹得秃子变王八,逃到台湾当皇上。”指蒋介石,蒋光头逃到台湾。“尿成个太平洋”,则可能联想到“太平洋”床单了。过去物资紧缺时,这种床单是结婚少不了的新房用品。好象是上海太平洋织布厂出的,当年的高档产品。
再有值得一说的是:夫妻不可分床睡觉,并说“夫妻同床,长寿健康”。
中年之后,有些夫妻开始分床,原因很多,无非是嫌对方打呼噜,鼾声如雷,吵得自己没法入睡。再有的一方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失眠、早醒、入睡困难,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的折腾,以至于干扰了另一方入睡。
还有一些老年人自己耍怪,受一些旧观念的影响,觉得上了年纪,夫妻就不要再同床了,让儿孙们觉得自己为老不尊,是个老风流、老来骚,所以也渐渐分床而睡了。
因之,老年夫妻不要随意分床,要知道,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机器零件磨损严重。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等容易缠身,而两个人分了床,晚上睡觉没个照应,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了,很难及时发现得到救助。夜深人静睡觉中犯了病,是最危险的,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间,像俗话说的:可能一下就睡过去了。有人不懂,把睡觉时咽气这一现象称为寿终正寝,其中是有谬误的。
所以,不论什么原因,老年夫妻莫分床,更不要分房。以防在睡眠中出现什么症状,千万不要忘记呀!睡眠中人的感官活动及身体的物理运动会停止,所以也可以说人在睡态中,尤其是多病的老年人有时是不设防的。
我们认为睡觉打呼噜,甚至鼾声如雷,是一种病态,或睡觉姿势不对,把自己呼息道堵住了等。
动物中最贪睡的就是猫。但猫打呼噜却不完全是病态,科学家研究猫科动物可借自己睡眠时发出类似人打呼噜声的音波为自己疗伤呢!
猫有九条命,《佛经》上有佛祖释迦牟弥对猫的评价:“猫有灵性,其命有九。”伊斯兰教同样也有类似的传说,先知穆罕默德曾在自己做礼拜时将食物喂给了正在哺乳的母猫,并把它的孩子们放到自己的斗篷上,爱护备至。于是穆斯林们相信猫是纯洁虔诚的动物,并欢迎它们呆在清真寺中,他们甚至相信猫额头的条纹是先知抚摸时留下的印迹。
猫喜暖,也喜欢卧在主人怀里,喜欢人为它理毛抚摩,这时,猫喉咙中常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有人说这是猫在念经,为主人祈祷、祝福、感恩,但美国科学家却发现这是猫自疗的方式之一。科学家从人类实验中也发现,将人体暴露于如同猫打呼声的音波下,有助于改善人类的骨质。科学家还指出由于猫科动物可借自己发出的音波疗伤,因此猫有9条命的传说并非荒诞不经。还有猫从高楼上坠下不死,且迅速复原的例子在世界上比比皆是。你说神奇不神奇?
2017年8月第一稿
2024年10月修订稿于龙首苑
2024年10月修订稿于龙首苑
曾任《陕西百年文艺经典.诗歌卷》主编、《太白诗丛》主编、《诗书画文丛》主编、《大地文化丛书》主编、《西安城墙(文化卷)》主编、《中国名家书画文库》主编。《情系黄土地~陕西知青老照片》主编、《集邮年华》主编、《集邮情怀》主编、《国家名片上的丝绸之路》主编,还担任《名人眼中的碑林》《名人看未央》《名人话未央》《十说碑林》特邀编审。
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2019年《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2020年《记忆老西安》(第二卷上下册),2021年《记忆老西安》(第三卷上下册),2022年《记忆老西安》(第四卷上下册),2023年《记忆老西安》(第五卷上下册),《碑林老字号》《长安吉祥说》(四册)。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辣椒,板栗,南瓜,白果
玉米,高粱,花生……
是秋天的,不是秋天的
都在阳光下,晒一晒
世间所有的事物
需要晒,离不开晒
放在阳光下,就有了
阳光明媚的气息
其实苦与泪,晒一
2024-10-28 10:09:45
一
有人把贪睡之人称为睡货,我以为这是由“吃货”一称引申而来。西安民谚云:“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下。”躺下即睡下。用西安话一说,还是蛮有
2024-10-28 10:05:15
关中妇女用五彩丝线、绒线、棉线及金线、银线在绸缎、布帛等纺织物上绣出的人物、纹饰、花鸟虫鱼、祥禽瑞兽等,民间称为“绣花”或“扎花”。
2024-10-27 21:38:44
北京,10月24日电(IPPO记者李仕汇)——联合国2024年国际和平日系列活动:庆祝联合国成立79周年暨国际爱国公约组织联合国论坛今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国际爱
2024-10-27 11:07:18
北京,10月24日电(IPPO记者张华)联合国2024年国际和平日系列活动:庆祝联合国成立79周年暨国际爱国公约组织联合国论坛今日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国际爱国公约组织陕西省爱国主
2024-10-27 11:01:04
作者简介:李法明,曾用名李发明。山东省泰安市人。退役军人,中共党员,现役军人家庭。中国文化界领军人物之一,著名社会活动家、品牌战略策划专家,作家,诗人,中国资深编辑记者,国家
2024-10-27 10:54:01
醉墨斋靳宝简介
靳宝,醉墨斋斋主,陕西省西安市人。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承家学,备受家训,酷爱中国书画艺术,早年就读西安美院国画系进修。拜帖颜,柳,欧,赵等诸家碑帖,为揣碑,博
2024-10-26 11:29: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