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寒衣节古时候叫“授衣节”,据《梦梁录》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百官入朝起居,以锦袄三日”;“是日御前供进夹罗御服,臣僚服锦袄子夹服,‘授衣’之意也。”次日皇帝并率臣僚和皇亲国戚到先帝陵寝,设案致祭,焚纸化衣,亦“如寒食之仪”。都人士庶也以十月节拜扫,祭祀茔墓。后来上行下效,相沿成俗。
授衣之仪,后来发展演变为穿棉衣和送寒衣之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曰:“(北京)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做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即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其门,曰送寒衣。”
寒衣者,御寒之衣也。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霍嫖姚,即汉大将军霍去病也。
关中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万喜良被官家抓去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工地,尸骨被埋在城墙下面。孟姜女悲痛欲绝,放声泣号,第一声哭得天昏地暗,第二声哭得狂风搅雪,第三声哭倒长城四十里,城墙下露出累累白骨。为了辨认丈夫的尸骨,她跪地朝天,捏土为香,对天祈祷:“苍天苍天把眼睁我咬破中指认尸骨,如是我夫血渗进,不是我夫血不沾。”说罢咬破中指,滴血认骨,说来也怪凡遇到万喜良的尸骨滴血渗透。这样孟姜女用带来的棉衣重新盛殓了丈夫万喜良。这天,正好是十月一日,由此便产生了“十月一,送寒衣”之俗。
每逢十月一日,关中民间凡出嫁之女,都要买纸糊衣,返回娘家,为已故的父母“送寒衣”。“寒衣”讲究用五色彩纸做成各种形状的衣服、鞋帽、被褥等物。一层纸成衣者称之为单,二层纸成衣者称之为夹,中间夹棉花者称之为棉。一般都是单、夹、棉配套,意谓一年四季有穿戴。另外,还要扎糊箱柜供亡者藏衣盛物之用。
凡送给亡人的“衣物”,都必须全部烧化,如有丁点不化者,亡人就不能收用。故民间十月一烧寒衣特别认真,大都是年长者亲自操持,很少让年轻人沾手。这种行为是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情怀。
关中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烧化一些象征布匹的彩纸,冥钞,用意是接济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这是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在民俗事象中的体现。
关中旧谣日:“粘纸做衣细裁剪,送往坟头化纸灰,都说阴间可御寒,遍地哭声哀祖先。”说的就是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除子女为已故父母“送寒衣”外,还有丈夫为亡妻,妻子为亡夫,弟为亡兄,妹为亡姊“送寒衣”的。同时,送寒衣者和其家人这天也要换上准备越冬的棉衣,民俗称之为“十月一,穿棉衣”。有钱人家这天架炉生火,表示从今天起,节序已进入了冬天。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著《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
授衣之仪,后来发展演变为穿棉衣和送寒衣之俗。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曰:“(北京)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做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即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其门,曰送寒衣。”
寒衣者,御寒之衣也。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霍嫖姚,即汉大将军霍去病也。
关中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万喜良被官家抓去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工地,尸骨被埋在城墙下面。孟姜女悲痛欲绝,放声泣号,第一声哭得天昏地暗,第二声哭得狂风搅雪,第三声哭倒长城四十里,城墙下露出累累白骨。为了辨认丈夫的尸骨,她跪地朝天,捏土为香,对天祈祷:“苍天苍天把眼睁我咬破中指认尸骨,如是我夫血渗进,不是我夫血不沾。”说罢咬破中指,滴血认骨,说来也怪凡遇到万喜良的尸骨滴血渗透。这样孟姜女用带来的棉衣重新盛殓了丈夫万喜良。这天,正好是十月一日,由此便产生了“十月一,送寒衣”之俗。
每逢十月一日,关中民间凡出嫁之女,都要买纸糊衣,返回娘家,为已故的父母“送寒衣”。“寒衣”讲究用五色彩纸做成各种形状的衣服、鞋帽、被褥等物。一层纸成衣者称之为单,二层纸成衣者称之为夹,中间夹棉花者称之为棉。一般都是单、夹、棉配套,意谓一年四季有穿戴。另外,还要扎糊箱柜供亡者藏衣盛物之用。
凡送给亡人的“衣物”,都必须全部烧化,如有丁点不化者,亡人就不能收用。故民间十月一烧寒衣特别认真,大都是年长者亲自操持,很少让年轻人沾手。这种行为是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情怀。
关中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烧化一些象征布匹的彩纸,冥钞,用意是接济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这是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在民俗事象中的体现。
关中旧谣日:“粘纸做衣细裁剪,送往坟头化纸灰,都说阴间可御寒,遍地哭声哀祖先。”说的就是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除子女为已故父母“送寒衣”外,还有丈夫为亡妻,妻子为亡夫,弟为亡兄,妹为亡姊“送寒衣”的。同时,送寒衣者和其家人这天也要换上准备越冬的棉衣,民俗称之为“十月一,穿棉衣”。有钱人家这天架炉生火,表示从今天起,节序已进入了冬天。 作者简介:王新民,1954年生于旬邑县土桥镇牙里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1991年出版《旬邑风情》获陕西省优秀编辑奖,1998年出版民俗专著《旬邑风情》(续集),2002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风乡韵》,2008年出版民俗散文集《乡韵醴尘》,2013年出版民俗文集《俗海拾贝》,2015年出版《豳风·旬邑民俗风情录》。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必须承认,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了。听起来这话有些悲凉,但这就是现实。 站在历史角度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到生命的角度上来,每一代人都有它的生命周期。这世界永存,但
2024-11-01 11:14:19
寒衣节古时候叫“授衣节”,据《梦梁录》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百官入朝起居,以锦
2024-10-31 22:29:15
10月25日至27日,第33届中国厨师节暨2024中国厨师节博览会在四川宜宾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全国餐饮业的名厨大师、行业精英、知名企业,为全国厨师提供了专
2024-10-31 22:20:34
10月21日至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联合广西中华文化学院举办2024海外华文新媒体高级人才研修班,来自俄罗斯、英国、韩国、柬埔寨、斐济、新西兰、罗马尼亚等14个国
2024-10-31 22:18:31
时维暮春,岁在四月。赖晴天丽日眷顾,携城区游子同行。沐春风之和煦,揽泾渭之分明,极目骊山之苍翠,回看绿树之青葱。临高地:憾无桨声之欸乃,徒少渔夫之濯缨。观河畔之长堤至远天
2024-10-31 22:03:51
10月24日,西安市柞水商会在商会会议室举办了以“坚定理想信念,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青年会员理想信念分享交流会,邀请商会部分资深企业家为年轻一代企业会员
2024-10-31 21:57:45
为了把远方看的更清楚
我跑到高高的山岗上
极力的呼吸风儿的甘甜
告诉每个人我深爱着这里
我有一个冬天的名字
七个字母排列组合的天籁
一如雪花飞舞的幽情
一如麦子呢喃的
2024-10-31 16:47:3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