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母亲于1917年,出生于旬邑县土桥镇柳峪村一个普通农家。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一位,名韧娃。因她是家庭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又是女孩,父母为下一胎能生个男孩,故为她取了这个名字。因韧字有绵延伸展、不易折断之意,故取韧娃为名。建国后,人口普查,登记人员误把韧写成了“忍”,韧娃从自变成了忍娃。误传了一辈子。外公外婆一生生养了3个孩子,即母亲、舅舅和小姨。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我虽然有两个舅舅,但大舅是母亲的堂弟。小舅是母亲唯一的亲弟弟,生于1927年,整整比母亲小10岁,外公给他取名乳叫四喜,后取大名张崇喜。崇,重复、叠出,可能外公外婆嫌这一辈孩子太少,只有姐弟三人,势单力薄,希望下一辈像大树一样开枝散叶,繁衍兴旺。
母亲、舅舅和小姨都没辜负外公外婆的希望,母亲一生生养十二个孩子,养活了六个(其余都在一岁左右夭折),两儿五女,我是母亲的小儿子,我身后还有一个妹妹。小舅和舅母生养了4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小姨月爱长大成人嫁与土桥镇马角庄村郭长娃,后因姨夫遭遇意外事故,丧失劳动力,又招沟老头村张聚合为夫,以招夫养夫的形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小姨一生也生养了八个孩子,最后只有一男一女长大成人,其余均童年夭折。在他们这一代也算是人丁兴旺了。
在我出生之前,我的外公外婆早已驾鹤西去,在那个年代,连一张照片都未能留下。因此,外公外婆的音容笑貌无从知晓。仅从给母亲和舅舅起名来推测,我的外公应该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最不济也是穷乡僻壤的一个能行人,他对母亲一生的影响深远。
母亲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是在苦水中泡大的。15岁那年(1932年)外公做主把母亲出嫁到土桥镇苏村张家,一年后生养了我的大姐。其前夫不事农耕,常年外出,偶尔回家,腰里还别盒子枪,吓得母亲不敢过问。忽一日半夜,家里来了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将其叫走,第二天人们发现其被杀死于村内沟边老窑内,从此母亲在苏村失去了生活上的依托,只好抱着不满一岁的女儿返回娘家生活。1936年经媒人牵线,外爷做主把母亲嫁给我父亲,从此夫妻两相濡以沫,生儿育女,苦苦经营着自己的日月过活。
母亲一生虽经婚姻变故,但他自强自立,对生活前途充满了希望。母亲是一位连自己姓名都不认识的家庭妇女,可她是一位聪慧有远见的母亲,也是一位劳苦功高的母亲,更是一位贤惠善良的母亲。
母亲和那个年代的女性一样也有其俗气的一面,这一点在给儿女取名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为四个姐姐一个妹妹取的名字分别是桃儿、香儿、秀儿、绸儿、涔儿。这些名字读起来虽有点俗气,但我觉得其中也包含这一定的文化品味。
她的睿智聪慧,我觉得比一些有文化的人还有主见和品位。
为我哥取的名字更能彰显母亲独具匠心,哥哥出世,全家欢喜,为了哥哥能健康成长,母亲为他取乳名“栓娃”。意思是让家庭六神把哥哥的魂魄栓住,栓好,栓牢,时刻提防,不许走失,虽带有一点迷信色彩,但也从中体现了父母的拳拳爱子心。哥的乳名一直叫到他结婚后,才改名叫“王治忠”。
至于我的名字更具时代性,我出生后,由于身体胖实。相貌心疼,母亲给我取乳名“乖样”。后来母亲参加生产队组织的“农民夜校学习”教员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母亲一听新鲜,干脆把我的名字改成“新民”,这个名字一直伴我一生。
母亲一生对我们的品行培养更是煞费苦心。
她对我们的教育不单纯的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品德修养、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的规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
幼年时我们家是个大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母亲总是教导我们要正直善良,要有骨气。她常说:“人穷志不能短,做人要有良心。”哪怕在艰难的岁月里,家里常常缺衣少食,母亲也从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偷奸耍滑、占人便宜的念头。
刚上小学时,我看见高年级同学拿着漂亮的钢笔,心里非常羡慕。一天放学时,我顺手将别人放在课桌上的一支钢笔装进自己的书包带回家后,欢天喜地拿给母亲看。本以为会得到母亲的夸赞,却没想到换来的是,母亲刨根问底的盘问和严厉的批评。母亲拉着我的手,让我把钢笔带上,和她一起来到那个丢钢笔同学的家里,当面把钢笔还给他,并向他及其家人当面道歉,承认错误。事后,那个同学的家人热情地留我们在他家吃饭,却被母亲婉言谢绝。母亲告诫我:“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拿了就叫偷。”那一刻,我明白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母亲对待邻里也是极为友善。哪家有了难处,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村上和我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十有九个都是母亲亲手接生出生的,以至于这些孩子父母亲对母亲冠以“送子娘娘的”美称。村上有一位村民晚年得子,由于孩子出生后偶然“四六风”,身冷气绝,孩子的父亲以为孩子死亡,抱上孩子准备出去掩埋的路上,巧遇母亲赶集回来碰上,母亲看了孩子的气色,硬让孩子的父亲将孩子抱回家,母亲采用民间偏方为孩子治疗,三天三夜守在孩子身边抢救,硬是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如今母亲当年抢救的孩子,已年近花甲儿孙满堂。这个被抢救回来的的孩子的父亲,晚年亲口告诉我说“兄弟我到死都不会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大德”。母亲用它的善良和热心,赢得了村里人的尊敬和爱戴。
在对待子女的婚姻大事上,母亲也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她看重的不是对方的家境,而是人品和上进心。三姐找婆家的时候,姐夫家里条件很差,家里兄弟多,上有老下有小,但看到姐夫为人踏实肯干,对三姐也是真心实意。母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她说:“只要人好,肯努力,日子总会过好的。”事实证明,母亲的眼光没错,三姐后来的生活幸福美满。
母亲的一生,都在为这个家默默奉献。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人到中年的母亲,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从未磨灭她眼中的光芒和心中的爱。
如今,我们兄弟姐妹都迈入老年的行列,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母亲的教诲和爱,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指引。
每当想起母亲,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激。我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母亲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教导。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生活,让母亲的爱得以延续,让她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母亲一生经历了民国十八年的年馑和建国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她从小是从忍饥挨饿中走过来的,所以,她特别体会挨饿的滋味。因此,在生活中她教育我们要珍惜每一颗粮食。吃饭时,不许撒饭,不许剩饭,不许挑食。
记得小时候,每当生产队收完粮食后,母亲都要带着我们去地里捡漏。麦收时,捡拾麦穗。秋收后,苞谷、各种豆子、花生、洋芋等,都可以去捡拾回来,积少成多,补贴家中粮食的不足。
尽管粮食紧缺,但母亲却不会吝啬一碗粗茶淡饭。不管是亲戚邻居、过路歇脚的、还是外地讨饭的,只要是到了家里,母亲宁可自己不吃,也要让饭给别人。
那时候,一年到头都是吃的是杂粮野菜,能吃上一顿连锅面就是奢侈。
只有过年的时候,全家才能吃上几顿细粮,记忆最深的是,每年过年,母亲要蒸三种馒头:少量白面馒头,用来招待客人。红面加玉米面蒸成加杠面馒头,才是家里人的主食。
母亲很会粗粮细作。比如,把洋芋擦成细抹,加面搓成丸子,烙成饼子、漏成搅团,用洋芋淀粉做凉粉,等。这些都是那个特殊年代舌尖上的美食,也体现了一个家庭主妇心灵手巧,以及对家人和孩子浓浓的爱意。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个从甘肃逃荒来的妇女嫁给土桥镇安洛村饸饹沟口,多年来孤苦伶仃。后来在土桥镇赶集,和母亲相识,母亲把他领到我家,管吃管住,嘘寒问暖,情同姊妹。后来那个甘肃女人干脆和母亲结为异性姐们,来往频繁。母亲和他的义妹相继离世,我们这些后辈儿孙仍然,四时走动,八节往来,感情深厚,亲如同胞。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时代,那个时代物质极度匮乏,买粮食副食品要有粮票,买布料要凭布证购买,我们家兄弟姐妹多,布证总不够用,一年到头做一套新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老三接着穿,到最后补丁摞补丁都舍不得扔。母亲把烂得实在穿不成的衣服拆了用来做鞋子。
穿鞋子也是一样。那时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孩子能穿布鞋,条件稍差的家庭孩子只好打赤脚,冬天冰天雪地,有些孩子脚冻得红肿流脓。尽管再艰难,母亲从来没有让家里任何一个孩子打过赤脚。
在母亲的教育下,我们家的兄弟姐妹之间相处非常和睦,母亲从小要求我们不许骂人、爆粗口,更不许动手打架。哥哥姐姐要给弟弟妹妹做出榜样,大的学会照顾谦让小的。因此,别人家教育孩子时,就会说,你看某某家那么多孩子,相处的多好,以后多学学。
这就是我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平凡普通,没有文化,口中讲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在我的眼里,她就是一位教育专家,用她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将自身的优良品质、家风家训传承,惠及她的子孙后代!
母亲,你是儿女心中永远的丰碑!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母亲、舅舅和小姨都没辜负外公外婆的希望,母亲一生生养十二个孩子,养活了六个(其余都在一岁左右夭折),两儿五女,我是母亲的小儿子,我身后还有一个妹妹。小舅和舅母生养了4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小姨月爱长大成人嫁与土桥镇马角庄村郭长娃,后因姨夫遭遇意外事故,丧失劳动力,又招沟老头村张聚合为夫,以招夫养夫的形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小姨一生也生养了八个孩子,最后只有一男一女长大成人,其余均童年夭折。在他们这一代也算是人丁兴旺了。
在我出生之前,我的外公外婆早已驾鹤西去,在那个年代,连一张照片都未能留下。因此,外公外婆的音容笑貌无从知晓。仅从给母亲和舅舅起名来推测,我的外公应该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最不济也是穷乡僻壤的一个能行人,他对母亲一生的影响深远。
母亲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是在苦水中泡大的。15岁那年(1932年)外公做主把母亲出嫁到土桥镇苏村张家,一年后生养了我的大姐。其前夫不事农耕,常年外出,偶尔回家,腰里还别盒子枪,吓得母亲不敢过问。忽一日半夜,家里来了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将其叫走,第二天人们发现其被杀死于村内沟边老窑内,从此母亲在苏村失去了生活上的依托,只好抱着不满一岁的女儿返回娘家生活。1936年经媒人牵线,外爷做主把母亲嫁给我父亲,从此夫妻两相濡以沫,生儿育女,苦苦经营着自己的日月过活。
母亲一生虽经婚姻变故,但他自强自立,对生活前途充满了希望。母亲是一位连自己姓名都不认识的家庭妇女,可她是一位聪慧有远见的母亲,也是一位劳苦功高的母亲,更是一位贤惠善良的母亲。
母亲和那个年代的女性一样也有其俗气的一面,这一点在给儿女取名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为四个姐姐一个妹妹取的名字分别是桃儿、香儿、秀儿、绸儿、涔儿。这些名字读起来虽有点俗气,但我觉得其中也包含这一定的文化品味。
她的睿智聪慧,我觉得比一些有文化的人还有主见和品位。
为我哥取的名字更能彰显母亲独具匠心,哥哥出世,全家欢喜,为了哥哥能健康成长,母亲为他取乳名“栓娃”。意思是让家庭六神把哥哥的魂魄栓住,栓好,栓牢,时刻提防,不许走失,虽带有一点迷信色彩,但也从中体现了父母的拳拳爱子心。哥的乳名一直叫到他结婚后,才改名叫“王治忠”。
至于我的名字更具时代性,我出生后,由于身体胖实。相貌心疼,母亲给我取乳名“乖样”。后来母亲参加生产队组织的“农民夜校学习”教员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母亲一听新鲜,干脆把我的名字改成“新民”,这个名字一直伴我一生。
母亲一生对我们的品行培养更是煞费苦心。
她对我们的教育不单纯的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品德修养、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的规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
幼年时我们家是个大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母亲总是教导我们要正直善良,要有骨气。她常说:“人穷志不能短,做人要有良心。”哪怕在艰难的岁月里,家里常常缺衣少食,母亲也从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偷奸耍滑、占人便宜的念头。
刚上小学时,我看见高年级同学拿着漂亮的钢笔,心里非常羡慕。一天放学时,我顺手将别人放在课桌上的一支钢笔装进自己的书包带回家后,欢天喜地拿给母亲看。本以为会得到母亲的夸赞,却没想到换来的是,母亲刨根问底的盘问和严厉的批评。母亲拉着我的手,让我把钢笔带上,和她一起来到那个丢钢笔同学的家里,当面把钢笔还给他,并向他及其家人当面道歉,承认错误。事后,那个同学的家人热情地留我们在他家吃饭,却被母亲婉言谢绝。母亲告诫我:“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拿了就叫偷。”那一刻,我明白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母亲对待邻里也是极为友善。哪家有了难处,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村上和我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十有九个都是母亲亲手接生出生的,以至于这些孩子父母亲对母亲冠以“送子娘娘的”美称。村上有一位村民晚年得子,由于孩子出生后偶然“四六风”,身冷气绝,孩子的父亲以为孩子死亡,抱上孩子准备出去掩埋的路上,巧遇母亲赶集回来碰上,母亲看了孩子的气色,硬让孩子的父亲将孩子抱回家,母亲采用民间偏方为孩子治疗,三天三夜守在孩子身边抢救,硬是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如今母亲当年抢救的孩子,已年近花甲儿孙满堂。这个被抢救回来的的孩子的父亲,晚年亲口告诉我说“兄弟我到死都不会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大德”。母亲用它的善良和热心,赢得了村里人的尊敬和爱戴。
在对待子女的婚姻大事上,母亲也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她看重的不是对方的家境,而是人品和上进心。三姐找婆家的时候,姐夫家里条件很差,家里兄弟多,上有老下有小,但看到姐夫为人踏实肯干,对三姐也是真心实意。母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她说:“只要人好,肯努力,日子总会过好的。”事实证明,母亲的眼光没错,三姐后来的生活幸福美满。
母亲的一生,都在为这个家默默奉献。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人到中年的母亲,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从未磨灭她眼中的光芒和心中的爱。
如今,我们兄弟姐妹都迈入老年的行列,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母亲的教诲和爱,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指引。
每当想起母亲,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激。我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母亲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教导。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生活,让母亲的爱得以延续,让她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母亲一生经历了民国十八年的年馑和建国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她从小是从忍饥挨饿中走过来的,所以,她特别体会挨饿的滋味。因此,在生活中她教育我们要珍惜每一颗粮食。吃饭时,不许撒饭,不许剩饭,不许挑食。
记得小时候,每当生产队收完粮食后,母亲都要带着我们去地里捡漏。麦收时,捡拾麦穗。秋收后,苞谷、各种豆子、花生、洋芋等,都可以去捡拾回来,积少成多,补贴家中粮食的不足。
尽管粮食紧缺,但母亲却不会吝啬一碗粗茶淡饭。不管是亲戚邻居、过路歇脚的、还是外地讨饭的,只要是到了家里,母亲宁可自己不吃,也要让饭给别人。
那时候,一年到头都是吃的是杂粮野菜,能吃上一顿连锅面就是奢侈。
只有过年的时候,全家才能吃上几顿细粮,记忆最深的是,每年过年,母亲要蒸三种馒头:少量白面馒头,用来招待客人。红面加玉米面蒸成加杠面馒头,才是家里人的主食。
母亲很会粗粮细作。比如,把洋芋擦成细抹,加面搓成丸子,烙成饼子、漏成搅团,用洋芋淀粉做凉粉,等。这些都是那个特殊年代舌尖上的美食,也体现了一个家庭主妇心灵手巧,以及对家人和孩子浓浓的爱意。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个从甘肃逃荒来的妇女嫁给土桥镇安洛村饸饹沟口,多年来孤苦伶仃。后来在土桥镇赶集,和母亲相识,母亲把他领到我家,管吃管住,嘘寒问暖,情同姊妹。后来那个甘肃女人干脆和母亲结为异性姐们,来往频繁。母亲和他的义妹相继离世,我们这些后辈儿孙仍然,四时走动,八节往来,感情深厚,亲如同胞。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时代,那个时代物质极度匮乏,买粮食副食品要有粮票,买布料要凭布证购买,我们家兄弟姐妹多,布证总不够用,一年到头做一套新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老三接着穿,到最后补丁摞补丁都舍不得扔。母亲把烂得实在穿不成的衣服拆了用来做鞋子。
穿鞋子也是一样。那时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孩子能穿布鞋,条件稍差的家庭孩子只好打赤脚,冬天冰天雪地,有些孩子脚冻得红肿流脓。尽管再艰难,母亲从来没有让家里任何一个孩子打过赤脚。
在母亲的教育下,我们家的兄弟姐妹之间相处非常和睦,母亲从小要求我们不许骂人、爆粗口,更不许动手打架。哥哥姐姐要给弟弟妹妹做出榜样,大的学会照顾谦让小的。因此,别人家教育孩子时,就会说,你看某某家那么多孩子,相处的多好,以后多学学。
这就是我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平凡普通,没有文化,口中讲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在我的眼里,她就是一位教育专家,用她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将自身的优良品质、家风家训传承,惠及她的子孙后代!
母亲,你是儿女心中永远的丰碑!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西安旧城区南北以北门——钟楼——南门为中轴线,以和平门——火车站、朱雀门——朝阳门为两条辅线线;东西除了东西大街这条主线
2024-11-05 12:04:45
母亲于1917年,出生于旬邑县土桥镇柳峪村一个普通农家。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一位,名韧娃。因她是家庭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又是女孩,父母为下一胎能生个男孩,故为她取了这个名字。
2024-11-04 20:50:02
噶丹·松赞林寺位于云南迪庆,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
2024-11-04 20:47:46
11月3日,陕西艺术摄影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华清宫圆满召开,180名全省会员代表出席会议。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兄弟省市摄影协会纷纷发来贺电、贺信,祝贺大会圆满召
2024-11-04 20:36:38
父亲的梦
是一条弯弯的山路
梦中的风景是麦田和苞谷地
还有古樟、老牛、晒场和草垛
以及村边常年流淌的小河
小河里的鱼儿
在水草丛里乱窜
父亲在梦中常常看到
广袤的原野
2024-11-04 20:34:35
(一)
学党史知党情
颂党恩听党话
唱红歌跟党走
伟大的共产党
在黑暗中诞生
在苦难中成长
在挫折中奋起
在奋斗中壮大
爱家要先爱国
爱国必先爱党
有党才会有国
有国才能有家
2024-11-04 13:19:32
“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这话虽有些夸张,却从则面反映了当代人的消费心理和娱乐需求。所以一度国人跳舞成风,舞厅生意十分火暴。各色舞家,一旦进了三
2024-11-04 12:21:4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