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我终于圆了大学本科梦
毕业了,五年多时间。
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的伏案苦读,我这名中学生,终于换来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这时,我已经54岁。
上岗之前,文凭很重要;上岗之后,能力很重要。没有文凭,再好的能力都没有上岗的机会;再高的文凭,没有能力也难以有好的发展。不管怎么说,文凭显示的是人的素质和水平,是一个人就业应聘的“敲门砖”。
想去读一个大学文凭,也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三十多年前,我中学毕业后,因没有考上大学,只能步入社会打工。因为文凭低,求职无门,我无缘进入好的单位就业,只能辗转在各个建筑工地上做泥瓦匠。工地上人员纷杂,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加上前几年,因为生活所迫,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养家糊口,也没有精力去进修学习。
但是,我心中的大学梦,一直没有停过,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大学生,圆了我的大学梦。
直到女儿大专毕业后,我再次起意要去报读大学文凭。
现在社会上大学生比比皆是,大专毕业已经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了。好在现在各地都有函授教育,为了鼓励女儿去报读函授本科,我就陪她去了电大报名,女儿报读汉语言文学本科,而我则报读汉语言文学专科,父女俩在同一所学校读相同的专业。
报名的当天,学校里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前来报名的年轻人,我混杂其中,感到有些滑稽,甚至有些无地自容:我这副老花眼,混在一群近视眼中,多少有些尴尬。在我报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班里,我应该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填表,交费,拍照,一切都按手续进行着。特别是在填表时,其他学生的年龄栏里,都是填写23岁、25岁,而我大笔一挥,填写了49岁。别人报名表上贴的照片都是俊男靓女,青春风采照人,而我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头发谢顶,满脸皱纹。
学校老师也觉得我这个“大学生比”较特殊,但他们都鼓励我,支持我,没有丝毫的嘲笑和戏弄,甚至对我这么大年纪还有勇气来报读大专,表示了敬佩之意。
在电大举行的开班典礼上,班主任老师的话,我记忆犹新:“你们是从社会各个阶层进来的,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你们将成为一名大专毕业生,这是一次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你们要好好珍惜。”
从学校出来走上社会都已经快四十年了,我没有想到还会坐在教室里,和一帮小年轻一起同堂上课,这让我感慨万千。
以前年轻时,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以致误了自己的前程。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岁数,才感到知识的缺乏,认识到文凭的珍贵。特别是在知识更新换代极速变化的时代,对文化、对知识的渴求愈甚。加上单位里的年轻人全是本科生、研究生,就我一个中学毕业生混在其中。每当年轻的同事尊称我为老师时,让我诚惶诚恐,也让我时时感到危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份迟到的醒悟,足以提醒我好好把握时机,不可虚度年华。 函授教育,一般都是网上自学为主。注册入学之后,我白天正常上班,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登录到学习平台,查阅资料,浏览课程,听取视频讲座。对每一门学科,都像对待一项新行业一般,细致了解内容,生怕疏忽了莫个细节。
大学的课程,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奇的。
我报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许多课程都似曾相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很多课文,我在平时就读过类似的书籍,所以,学起来不是很困难。难的是大学英语,单词、语法,音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遥远的,茫然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词汇,都要靠死记硬背才能记牢。
同一个班里,其他同学都比较年轻,而我夹杂其中,多少有些尴尬。记得有一次在电大教室参加考试,我夹着一只包走进考场,很多同学还以为监考老师来发试卷了,一个个坐姿正襟,而我只好悻悻地笑笑说,我不是老师,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学生,也是来考试的。
话音一落,惹得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这笑声的背后,让我感到无奈。起先,我还有些自卑,但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同学们对我这个大叔级别的“大学生”表示着友好和善意,当然,也对我这么大年纪还来电大报读大学专科有些好奇。
“大叔,你都快退休了,还来函授读大专,文凭读出来还能有什么用吗?”每当听到同学们对我这样的疑虑,我竟然无言以对。
是啊,都快退休了,读出了文凭,还有什么用呢?抛开“活到老、学到老”的高调,我只能笑笑说:“我或许是闹着玩呗,读书挺有趣的,再说,经常和你们年轻人在一起,我也显得年轻点嘛。”
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我近似于有点“亡羊补牢”,特别是在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已经遍布每个角落。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的观点和技能去应付社会,已经不合时宜了。时势倒逼着我们去努力,去更新,去进取。
当“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之后,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每门课程的教材学习、作业完成,我都以百分之百的努力进行着。假如,当年读书时代,有今天的十分之一努力,我也不至于高考时“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两年半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在完成了二十来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之后,如期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看了一纸薄薄的证书,我感到为之付出的九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物有所值,个中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有了大专文凭,就可以继续专升本。尽管很多人都劝我:算了,有大专就行了,都这么大年纪了,本不本科,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还是坚持报读了专升本。
又是无休止的电脑查阅资料,收听视频讲课,完成网上作业。对每一门学科,我都不敢掉以轻心,总是以最紧张的心态去应付高难度的课目。别人晚上散步、打牌、喝酒的机会,我都极少参与。 夜深人静,我总是静静地坐在电脑桌边,琢磨着我的唐诗宋词,钻研着文学的抽象与意境,沉浸在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中。
本科学习,一般的课目还能应付,最难的就是毕业论文和计算机全国统考,毕业论文还好说,对于长期靠写文章谋生的我,只要花点精力去研究,还能够应付。但计算机全国统考是一门现场操作的实践考试,对于一个没有进行过电脑系统培训的我,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这点可怜的电脑知识,还是自己瞎鼓捣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后,一直靠摇动一支秃笔混饭吃的我,已渐渐感觉到,不会电脑操作,以后就没办法写稿、没办法投稿了,也就难以在文化圈子里混下去了。鉴于此,我开始自己摸索电脑操作技巧。
为了熟练键盘指法,我专门找来一个废弃的键盘,在没有主机和显示屏的情况下,每天把键盘放在身边,用笨拙的手指在上面摸索着“ABCDEFG”,直到对每一个字母的方位都了如指掌,这才找来五笔输入字根表,背诵起“王旁青头戋(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字根背熟了,就到网吧找电脑练习汉字的五笔输入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五笔输入技能终于从生疏到熟练,最终运用自如,可以达到每分钟一百五十多字。对于一个写文章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于是,我就购买了一台电脑,专门用于自己学习和写作。
然而,全国计算机统考,汉字输入只是电脑知识运用的基础,仅有这点本领,还远远达不到合格标准。统计表格设计、PPT课件制作、文档排版、字形变化……这一切都是考试的内容。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全国统考,我更是一有空就趴在电脑桌上练习,不懂的地方,就找电脑专家咨询,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式,去熟悉这项“高新技术”。
电大的老师对我的计算机培训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每次都尽心尽力地辅导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两次统考之后,我的计算机全国统考终于达到合格分数。
当所有的课目都安全过关之后,本科文凭如期到手。看到印着“中国人民大学”钢印的本科毕业证书,我突然有了功成名就的感觉,觉得这五年的辛苦与坚持,没有白花,终于得到了回报。
有了本科文凭,我在单位填报个人信息统计表时,终于可以把文化程度一栏中,把“高中”替换成“本科”,这也让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短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通过五年的学习,我的文史知识、文学素养、语言技巧都有了很大提高,这对我从事的本职工作有着根本性的帮助。
学无止境,年龄大不是障碍,学历低不是问题,毅力和勇气,坚持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简介:戴建东,男,浙江金华人,1965年8月出生,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后通过自学获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任副总编辑。曾出版诗合集《九峰派诗选》、个人散文集《行走田园》。(焦点 荐)
上岗之前,文凭很重要;上岗之后,能力很重要。没有文凭,再好的能力都没有上岗的机会;再高的文凭,没有能力也难以有好的发展。不管怎么说,文凭显示的是人的素质和水平,是一个人就业应聘的“敲门砖”。
想去读一个大学文凭,也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三十多年前,我中学毕业后,因没有考上大学,只能步入社会打工。因为文凭低,求职无门,我无缘进入好的单位就业,只能辗转在各个建筑工地上做泥瓦匠。工地上人员纷杂,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加上前几年,因为生活所迫,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养家糊口,也没有精力去进修学习。
但是,我心中的大学梦,一直没有停过,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大学生,圆了我的大学梦。
直到女儿大专毕业后,我再次起意要去报读大学文凭。
现在社会上大学生比比皆是,大专毕业已经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了。好在现在各地都有函授教育,为了鼓励女儿去报读函授本科,我就陪她去了电大报名,女儿报读汉语言文学本科,而我则报读汉语言文学专科,父女俩在同一所学校读相同的专业。
报名的当天,学校里熙熙攘攘,到处都是前来报名的年轻人,我混杂其中,感到有些滑稽,甚至有些无地自容:我这副老花眼,混在一群近视眼中,多少有些尴尬。在我报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班里,我应该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填表,交费,拍照,一切都按手续进行着。特别是在填表时,其他学生的年龄栏里,都是填写23岁、25岁,而我大笔一挥,填写了49岁。别人报名表上贴的照片都是俊男靓女,青春风采照人,而我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头发谢顶,满脸皱纹。
学校老师也觉得我这个“大学生比”较特殊,但他们都鼓励我,支持我,没有丝毫的嘲笑和戏弄,甚至对我这么大年纪还有勇气来报读大专,表示了敬佩之意。
在电大举行的开班典礼上,班主任老师的话,我记忆犹新:“你们是从社会各个阶层进来的,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你们将成为一名大专毕业生,这是一次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你们要好好珍惜。”
从学校出来走上社会都已经快四十年了,我没有想到还会坐在教室里,和一帮小年轻一起同堂上课,这让我感慨万千。
以前年轻时,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以致误了自己的前程。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岁数,才感到知识的缺乏,认识到文凭的珍贵。特别是在知识更新换代极速变化的时代,对文化、对知识的渴求愈甚。加上单位里的年轻人全是本科生、研究生,就我一个中学毕业生混在其中。每当年轻的同事尊称我为老师时,让我诚惶诚恐,也让我时时感到危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份迟到的醒悟,足以提醒我好好把握时机,不可虚度年华。 函授教育,一般都是网上自学为主。注册入学之后,我白天正常上班,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登录到学习平台,查阅资料,浏览课程,听取视频讲座。对每一门学科,都像对待一项新行业一般,细致了解内容,生怕疏忽了莫个细节。
大学的课程,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奇的。
我报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许多课程都似曾相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很多课文,我在平时就读过类似的书籍,所以,学起来不是很困难。难的是大学英语,单词、语法,音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遥远的,茫然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词汇,都要靠死记硬背才能记牢。
同一个班里,其他同学都比较年轻,而我夹杂其中,多少有些尴尬。记得有一次在电大教室参加考试,我夹着一只包走进考场,很多同学还以为监考老师来发试卷了,一个个坐姿正襟,而我只好悻悻地笑笑说,我不是老师,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学生,也是来考试的。
话音一落,惹得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这笑声的背后,让我感到无奈。起先,我还有些自卑,但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同学们对我这个大叔级别的“大学生”表示着友好和善意,当然,也对我这么大年纪还来电大报读大学专科有些好奇。
“大叔,你都快退休了,还来函授读大专,文凭读出来还能有什么用吗?”每当听到同学们对我这样的疑虑,我竟然无言以对。
是啊,都快退休了,读出了文凭,还有什么用呢?抛开“活到老、学到老”的高调,我只能笑笑说:“我或许是闹着玩呗,读书挺有趣的,再说,经常和你们年轻人在一起,我也显得年轻点嘛。”
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我近似于有点“亡羊补牢”,特别是在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已经遍布每个角落。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的观点和技能去应付社会,已经不合时宜了。时势倒逼着我们去努力,去更新,去进取。
当“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之后,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每门课程的教材学习、作业完成,我都以百分之百的努力进行着。假如,当年读书时代,有今天的十分之一努力,我也不至于高考时“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两年半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在完成了二十来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之后,如期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看了一纸薄薄的证书,我感到为之付出的九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物有所值,个中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有了大专文凭,就可以继续专升本。尽管很多人都劝我:算了,有大专就行了,都这么大年纪了,本不本科,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还是坚持报读了专升本。
又是无休止的电脑查阅资料,收听视频讲课,完成网上作业。对每一门学科,我都不敢掉以轻心,总是以最紧张的心态去应付高难度的课目。别人晚上散步、打牌、喝酒的机会,我都极少参与。 夜深人静,我总是静静地坐在电脑桌边,琢磨着我的唐诗宋词,钻研着文学的抽象与意境,沉浸在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中。
本科学习,一般的课目还能应付,最难的就是毕业论文和计算机全国统考,毕业论文还好说,对于长期靠写文章谋生的我,只要花点精力去研究,还能够应付。但计算机全国统考是一门现场操作的实践考试,对于一个没有进行过电脑系统培训的我,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这点可怜的电脑知识,还是自己瞎鼓捣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后,一直靠摇动一支秃笔混饭吃的我,已渐渐感觉到,不会电脑操作,以后就没办法写稿、没办法投稿了,也就难以在文化圈子里混下去了。鉴于此,我开始自己摸索电脑操作技巧。
为了熟练键盘指法,我专门找来一个废弃的键盘,在没有主机和显示屏的情况下,每天把键盘放在身边,用笨拙的手指在上面摸索着“ABCDEFG”,直到对每一个字母的方位都了如指掌,这才找来五笔输入字根表,背诵起“王旁青头戋(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字根背熟了,就到网吧找电脑练习汉字的五笔输入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五笔输入技能终于从生疏到熟练,最终运用自如,可以达到每分钟一百五十多字。对于一个写文章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于是,我就购买了一台电脑,专门用于自己学习和写作。
然而,全国计算机统考,汉字输入只是电脑知识运用的基础,仅有这点本领,还远远达不到合格标准。统计表格设计、PPT课件制作、文档排版、字形变化……这一切都是考试的内容。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全国统考,我更是一有空就趴在电脑桌上练习,不懂的地方,就找电脑专家咨询,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式,去熟悉这项“高新技术”。
电大的老师对我的计算机培训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每次都尽心尽力地辅导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两次统考之后,我的计算机全国统考终于达到合格分数。
当所有的课目都安全过关之后,本科文凭如期到手。看到印着“中国人民大学”钢印的本科毕业证书,我突然有了功成名就的感觉,觉得这五年的辛苦与坚持,没有白花,终于得到了回报。
有了本科文凭,我在单位填报个人信息统计表时,终于可以把文化程度一栏中,把“高中”替换成“本科”,这也让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短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通过五年的学习,我的文史知识、文学素养、语言技巧都有了很大提高,这对我从事的本职工作有着根本性的帮助。
学无止境,年龄大不是障碍,学历低不是问题,毅力和勇气,坚持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简介:戴建东,男,浙江金华人,1965年8月出生,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后通过自学获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任副总编辑。曾出版诗合集《九峰派诗选》、个人散文集《行走田园》。(焦点 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进入冬天已经有些日子了。12月7号那天已经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想着也该到降雪的时候了。可天气却热得出奇,暖阳普照大地,老家村里的好多人都喜欢聚在村子一角玩
2024-11-14 12:50:00
毕业了,五年多时间。 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的伏案苦读,我这名中学生,终于换来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这时,我已经54岁。
上岗之前,文凭
2024-11-14 12:01:04
哈尔滨的夜晚,就像黄昏时男人的眼睛,既睥且睨,充斥着举棋不定的激动和迷惘;又像黎明时女人的手臂,乍暖还绵,释放着意犹未尽的柔情和诱惑。于是,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广漠,就演绎
2024-11-14 12:00:37
初冬的夜晚,寒意渐浓,冷风悄然从窗缝钻入,轻柔地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窗外,细雨如丝,绵绵不休,轻轻敲打着树上仅存的几片残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轻柔
2024-11-14 11:57:17
百善孝为先,孝行天下。孝道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文化的宏扬与传承,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暖与情怀。 陕西省著名作家 、诗人权辉,多年以来秉承贯彻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11-14 10:47:06
立冬时节,烟雨中的伏羲庙更显庄严肃穆,千年古槐昂然挺拔,庙宇古朴巍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作为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薪火,奠定了中华民族
2024-11-14 10:39:03
格桑花簇拥丹水长,银杏园遍铺金叶黄。北国冬月朔风凉,陕南依然好风光。三山两城洞连洞,两河携手桥纵横。名寺古塔曾隐圣,君侯封邑有遗风。白居易饮过的清泉水,柳宗元踏过的板桥霜
2024-11-14 10:33:3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