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美丽咸阳原 东方金字塔

  被誉为金字塔的咸阳原,南北敉十里,东西二,三百里,西起武功美阳漆河,也就是姬水,东至阳陵戈阳泾河,北至礼泉甘河,咸阳霄河,南至渭河,历史攸久,在这区域发生过华夏民族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经历了三皇五帝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夏商周秦汉隋唐改朝换代的历史创举和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咸阳原,在三皇五帝时叫程山和黄山。如《山海经》尧命鲧攻程州之山。解曰:古代把原叫山。夏商时叫毕程原,为祝融吴回之封地。黄山是黄帝与岐伯谈论黄帝内处经的地方,又是道教老子讲道的黄山宫。咸阳原又叫姜原。西周王季攻程战于毕,建周王季毕郢京都的地方,又叫毕郢原《竹书记年》。春秋称毕陌,毕原《关中记事》。秦代称咸阳北阪,又称池阳原。汉高祖建西汉,因长陵是咸阳原最高点,因此叫长山,长陵山《汉书》。汉武帝时把咸阳原叫渭城北阪,又叫长平阪,因汉在此建长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安陵邑,又称五陵原,也叫北莽山。汉朝十一座皇陵由东向西排开,是西汉用两黄金堆成的金字塔,被美国侦察卫星誉为中国西北的导弹基地。五胡十六国石勒建县于此,又叫石安原。唐叫洪渎原,也叫咸阳原,一直至今。

  在咸阳原的二道原上下,周文王继位三年,遭于百年不遇的旱灾,修建了曲抱周原二百多里的蒙茏渠,秦在周代蒙茏渠的基础上,又开凿了浇灌秦野南渠的长池,以供秦咸阳宫和六国宫殿到兰池宫的长渠《三黄辅图》。汉武帝时,在此的基础上,为了五陵邑人口的用水,加宽成为成国渠。三国时董卓曾用此渠运送军用物资,吕布曾利用此渠方便,把汉十一王陵盗了个遍,使西汉诸多王陵受极大损失。

  有关史料认为,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同为伏羲少子少典氏之子,是同父异母之兄弟,因历史上第三次大洪水侵袭,少典氏被迫由天水来到美阳武功小华山,把发炎帝神农氏帝黄帝培养为真正的帝王,炎帝神农氏以姜水而居为姜姓,黄帝轩辕氏居姬水为姬姓。炎帝神农氏为阳帝,都于云阳山甘泉山万灵明庭,所谓寒门谷口。黄帝轩辕氏为黄帝。生长在美阳漆水旁15年,发展农牧业,受到人们拥戴,曾于好畤合宮祭天,被少典氏功封有熊氏为中原大帝。

  相传五千年前天下大乱,炎帝的孙子蚩尤以炎帝自居,炎帝向黄帝求救,并和炎帝结盟规劝蚩尤不成,经过三次大战,打败蚩尤,统一了西部民族,于是黄帝大会诸侯于釜山,到会有万国之多,黄帝被尊为天子,接了炎帝的万灵明庭,所谓寒门谷口甘泉,成为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他为天下而奔波,东巡到海,南达长江,西至崆峒,北征山戎,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疆域。黄帝曾和岐伯在黄山窑洞对话黄帝内外经。最后黄帝铸鼎荆山,仙逝于嵯峨山,死葬北桥山黄陵。

  史料记载,黄帝最早是游牧部族,姬姓与姜姓联姻,黄帝学会了农耕,传于自己的后代,帝喾和姜嫄的儿子后稷,在武功美阳教稼农业,是公认的农神,被封有邰氏,邰字从台而来,而以和姒出于有邰,大禹又被尧封为姒夏,豐水东注,这里也是姬姓和姜姓的发祥地。豐本又是华夏民族祭天地地方,姬姓是姒的变音字,近义相同,雅是夏的演变,雅是周族的称谓,代表关中黄土地的民族。《尚书》等古籍把尧舜禹与周族联在一起。姜嫄死葬美阳小华山。

  帝尧生在丹陵,七岁以前长在美阳和姜嫄住在一起。大禹的母亲是帝喾的三女儿。帝尧和后稷就是大禹的舅舅,所以大禹治水才会得到帝尧和后稷的大力支持。

  大禹的父亲鲧攻程州之山,建成邑,成阳,成都有功,成为城市建设的创史人,后在四岳推荐下,被帝尧封崇伯夏鲧,为治水司空。后因治水不力,被祝融后代吴回殛于羽山,后吴回被帝尧封为毕程国王。帝尧又将舜封为崇伯舜虞,代理鲧去治水,因舜没有治水的能来,舜才推荐大禹文命为治水司空来治理洪水。大禹在后稷伯益帮助下,八年开龙门,完成豐水东注的伟大胜利。后别九州开始对大九州的治水,五年后取得全国治理洪水的胜利成立夏朝。

  商武乙二十四年,咸阳毕程西周京都八十年,从公元前1122年,公季攻程战于毕,灭毕程盖古国,建毕郢京都,到公元前1043年武王去世,之间共80年。莫若之灵,箤天地之和。镐京奠其极,毕原维其居,灵台峙其形,王者之迹,在兹也哉。”如《礼记》孔子而言:“无忧无虑的人,恐怕只有文王了?王季是他的父亲,武王是他的儿子,父亲开创了基业,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武王又继承了太王,王季,文王的事业,一举战败了殷商,而取得了天下。”

  这就是说王季在毕程22年,奠定了事业基础和军事力量,文王在毕程50年,在王季的基础上,使毕程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力量的中心,武王在毕程8年,才有可能夠取得伐商灭纣的胜利,说明祖孙三代,在毕程的丰功伟业辉煌成绩,开创了西周王朝,光辉灿烂,永记史册,名垂千秋。 咸阳毕程大事记内容如下:

  《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二十一年(公元前1126年),周公亶父因疾而崩,临死前,嘱咐42岁的小儿子季历曰:“我们周族要世世代代昌盛下去,就要靠我们的后代昌”。

  《竹书记年》(公元前1123年)“商武乙二十三年,季历继位为公季,为太王守孝三年。”

  《周书》载:“(公元前1122年)商武乙二十四年,毕程盖古国是商殷初期,司天官后裔吴回封地,分毕邑和程邑。商殷后期,毕程氏对他的下属实施加官进爵的政策,使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统治,维护其奢侈的生活,争相敛害民,残害百姓,民不聊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将此事报告于季历”。如《竹书记年》“诸周师伐程,战于毕,克之”。

  如《周书》载:“周公季伐程战于毕,灭毕程盖古国,毕程盖古国,武乙二十四年公季灭,而久居其地(汉安陵北)”。《史记,周本记》“武乙二十四年,昔有毕程氏,损祿增爵,群臣貌匮,比而厌民,毕程氏亡”。《竹书记年》载:“自岐迁程,顺以事上,毕以章民,厌赏刑减,政自己法,是为公季”。 公元前1121年,商武乙二十五年,公季灭掉毕程盖古国,当时国不过百里,有翦商之心,但没有翦商之势力,为了攀商而兴国,所以娶商武乙之妹,挚国姒姓氏二女儿任。“太任从殷商嫁到周国京师毕程作新娘,就决定忠于周室,专作好事美名扬。太任不久怀孕,她家教肚子里的胎儿,邪而不听,视而不闻,淫而不见,恶而掩面,善而常看,开创了中华民族妇女胎教孩子的先河”,成为世界之典范。

  公元前1120年生圣子昌,不知什么人放了一只红色的鸟,落在了太任房子的窗框户上,嘴里还衔了一条写满祝贺文字的锦帛,上边写着:“不时处事要小心,谨慎压抑,疏忽怠惰,才能保障成功,如果疏忽怠惰,压住了小心谨慎,事情就屡遭失败。做事情要努力,争取做好,不要前功尽弃。而小心谨慎,自强不息,才能千秋万代不出漏之”。周公季历以毕程(咸阳)为根据地,师承古公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

  “商武乙三十年(公元前1117年),周师伐义渠,俘虏其君胜利回师”。

  “商武乙三十四年(公元前1113年),周公季历去商朝京都殷(现河南安阳),要求隶属于商,听从商王调遣。商王武乙接受了周公季请求,赐地三十里,玉十皞,马十匹,并命公季讨伐与商作对的鬼方之戎,公季忍着头皮接受了这个艰巨而危险的任务,只能拼死而战。”

  “商武乙三十五年(公元前1111年),周公季经过周密准备,开始讨伐西落鬼戎(今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经过几次激列战斗,终于打败西戎鬼方,俘虏二十翟(贼)王”,统一了西部,国力大增名声大振。

  “商文丁二年(公元前1109年),周公季历又受命伐燕京之戎,由于长途跋涉,军士劳累过度,加之地理不熟,反遭燕戎包围,周师失败,而元气大伤”。

  “商文丁三年(公元前1108年)周地大旱,周公季带领军民奋力抗旱,国之史官史佚发明了辘轳,才促进了事业的发展”。周公季为了长期解决毕程的饮水问题和水利设施,决定修一条由周原到毕程的蒙笼渠。

  “商文丁四年(公元前1107年)周公季历奉命伐余无之戎(古族名。是“余无”“无皋”二戎族的合称。分布在今山西屯留、壶关县一带。),克之”。“他博得商王文丁信任命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而以王称,为王季”。

  “商文丁五年(公元前1106年)周王季在毕程建临时国都为毕郢,希望自己后世静心修德,象一面镜子照着自己发扬广大。如《史记》“王季在岐上鲜原作程邑为毕郢京都”。《关中胜迹图》苏轼解:“咸阳其东二十里,祭食矣,度其鲜原,文王克密须,於是相其高愿而徒都程邑也,地址汉安陵"。“周王季为了巩固根基,借机会学习商人的文化,服饰,文字和宫殿建造技术和青铜冶炼技术,使西周的官员爵位,官制,祭礼,墓葬都于商朝十分相近的特征。这才导致了商殷王朝对西周王季发展壮大的猜疑,而放不下心来”。

  “商文丁七年(公元前1107年),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始呼戎,这是我国古代的戎族中的一支,其分布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克之。”

  “商文丁十一年(公元前1102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古族名戎的一支。商代居今山西太原以北。),获其三大夫,到商朝京都殷(现河南安阳)献捷。被商殷武丁囚禁至1072年”。反而假祸是崇伯虎杀害了王季,并在楚山建了王季衣冠冢与祠庙,为的是衍人耳目。真实的是如《帝王纪世》证实,“商帝丁同王季绝命于公元前1065年死去,终年百岁”。“三年办完丧事后,在纣王元年,初封九侯时,才把西伯侯封了姬昌周文王”。

  司马迁对季历的评价:“公季脩古公遗道,笃於行义,诸侯顺之。周朝建立后,封号为王季”。由张应詔编辑的明万历•《咸阳县新志》中,第一句话就是“咸阳本周王季所都。”。

  r公元前1099年,21岁的文王姬昌继位时,即要孝敬母亲,还要照顾姬敉和姬仲两小弟弟,还要背负为父王季复仇大任。

  “公元前1098年,周王季儿子姬昌带领豳盩三军,一直打到商朝京城附近只有二百里,把崇侯虎也吓的和殷商一起向东迁徒到朝歌”。“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西周却暴发了大灾荒,五谷不收,姬昌立即作出决定,班师回朝救灾,这才停止了伐商行动”。

  “公元前1097年,周文王姬昌奉顺了雍梁荆三州诸侯一同救灾”。《另氏春秋》:“尊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有亡荒阅,耕者九一,罪人不努。宽偏雅逊,朝夕.必土,上贡必适,祭礼必敬”。

  “公元前1095年,帝辛6年,周文王初灼于毕,按照周制天子诸侯同宗庙之祭,并将周祖庙由岐周迁至毕郢京都,进行春季曰礿,夏季曰福缔,秋季曰赏,冬季曰丞的祭礼。”

  “公元前1093年,文王继位八年六月生病五天,突然地动。文王借地动救灾,在全国实行井田制”。

  “公元前1092年,文王继位九年,突然天空出现红乌鸦口衔丹书,降落毕郢社稷。同年文王娶莘国缵女。”

  “公元前1072年,文王二十八年,文王听说,殷商昏王无道杀死梅伯,并把他的肉做成肉酱让大臣品赏,文王叹息探息一声,被囚麦里七年”。

  “公元前1070年一天,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天帝向他推荐一个人叫望的贤人,可作他们的老师和帮手,帮助他完成大业”。如《六韬,文韬》载:“周太史佚卜卦曰:“田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鹏,非虎,非熊,非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施及文王,曰非致似乎。”

  “公元前1069年的一天,文王来到渭阳这个地方,得到了姜尚太公名子牙这个人,跟着他学习王道,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文王封姜尚为太公,主持一切国内外大事,并赐上方宝剑,先斩后奏,并让太子发帮姜尚为尚父。”

  “公元前1060年,文王在毕郢京都作程典,程寤。”

  “公元前1059年,天际五星聚于房,赤鸟飞集于周社稷房之上。”

  “公元前1058年,帝辛28年,文王受命元年,虞芮两国之君,相遇争田,久而不平,文王断虞芮之讼归于和平。”“同年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天帝赐玄镶,以立令孤之津。”

  “公元前1057年,文王受命二年,周伐河南中部邛灭之,得胜还朝。”

  “公元前1056年,文王受命三年,上帝指示周文王,不要这样争地盘域,不要这样自谦,要抢先把有利地位占。文王知密国袭莒,以便增加周人福气,密须之民自缚其主,献于文王,以表忠心,归附于周。从此河东许多国家都前来归附,此后周不断向东扩张,而取得一个接一个胜利。”

  “公元前1055年,文王受命四年,先伐犬夷,北遂猃狁,西扯混夷,控制了关中西部”(吕氏春秋)。

  “公元前1054年,文王受命五年认为灭崇侯虎时机一道,就和姜太公商议,决定灭掉这个造谣生事,杀害自己父亲王季,谗害自己被商王囚麦里七年的奷臣,遂灭之。同年在岐下鲜原建丰邑新都。”如《刘向转周书》:“文王虽作丰邑,而宅于毕程”。如《周书》“武王图商乃在鲜原(岐上毕程),盖丰为新都,营建初就,尚来定居故耳”《吕氏春秋》解:“岐上鲜原毕程,岐下鲜原盖丰,新都丰邑在武王时都未定居。武王仍穷居毕程”。

  “公元前1052年,文王受命七年,殷商大夫辛甲看大事不妙,就秘密到毕郢来投周文王”。“同年丰京建成,文王登上宫墙,想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祖先徒禹之迹,自己登禹之宅。自己礼先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不断扩张,先西后东,北遂猃狁,西征混夷,灭密须崇国,功业显著,急将伐商灭纣,四方诸侯一统,我是天下栋梁!可谓完美!由于高兴过度,未及迁往丰京,就卧病在床,就召来太子发和太公等人,称自己病如肓,不久将要离开人世,就把太子发托负于太善:姜尚,而卒于毕程,丧于毕程,葬于毕程。”

  西周陵园就在毕地咸阳原上。从秦汉以后各朝都前来祭礼,己成为长泰。

  周武王在毕郢八年,完成了伐商灭纣的伟大胜利,分封诸侯,为奴隶社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最后因病死葬于毕从文王。周成王,周康王,姜太公墓都在咸阳西周陵苑内。

  关于秦都咸阳,那是秦孝公观天象,审山河,择地利,定都渭水两岸山水俱阳为秦都咸阳。解曰:咸为阴,阴为水,秦行水德之瑞,泽润万物,即指渭水之南水泽润之地。如《墨子尚贤书》“尧举舜与泽之阳授其政,天下平。”解曰:咸为泽,泽之阳即咸阳。《易经》认为:泽为咸。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合为咸阳。即说明渭河以南为咸,渭河以北为阳。如《元和郡县图志》觧:关内邑,咸阳县,在北山之南,渭水之北,故曰咸阳。秦认为凡是水能润泽的河流,凡是是太阳光能照耀的山川,都要成为大秦的天下。这是天地的恩赐,是圣道,王道,人道的天地之道,君臣之道而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天下太平。

  据中国考古挖掘探明,秦都咸阳宫大型遗址六座,其它遗迹四十佘处,总面积3.72平方公里宫城,发现有东西南北四道城墙劣土基址,按《考工记》可知咸阳宫墙高度应为秦时2.4丈至2.7丈,城区面积约51万平方米,可敉天下之最。

  根据考古挖掘命名的一号宫殿遗址中心,发现有一个直经为6.8厘米秦宫殿的中心都柱,为秦咸阳宫为中心的中轴线,东据西黄河约260余里,西据汧渭之交260余里,北至万灵明庭谷口寒门甘泉百余地,南到古华终南山百余里。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命商鞅和赵良,按照《考工记》“昼参诸月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知的规定。按照天文地理记载,咸阳在冬至日亥时,天上帝王星座紫薇星与咸阳宫,天汉银河与渭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上下垂直,上下相对,交相呼应的风水宝地。就决定在此修建咸阳宫城,并把此点定为咸阳宫中心,立都柱为证据,以显秦都咸阳,维皇作极,复极于天。这才有了《润泽天地,山水俱阳,法天象地,渭水灌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整体布局,和宏伟壮观的秦都咸阳的大发展。

  根据都柱的直经,考古人员推算出,正个秦咸阳宫,高度至少五层楼高,约17米,占地面积约5400万平方米,是一座横跨牛羊沟的两层结构宫殿,宫前有建于咸阳宫门之门阙为双观,营建于秦孝公十二年。是商鞅与赵良亲自规划的秦冀阙一对,对立于一号宫殿牛羊大道两旁的高台上,做为王权的象征。两个冀阙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上下三层,底层绕台基排列七个单室,两边各一檐廊共九间。考古工作者对两冀阙进行了挖掘,两阙间距400米,上圆下方,上下三层,底层七间,残迹犹存,所展现的“渭水灌都,贯金城千里之域,泻银河九霄之势,照双凤之丹阙,驾长虹之飞梁,把东西阙连接起来,因天垂象,疏紫阳而逶迤,流丹霞而荡漾的v神仙福地,妙哉!壮哉!

  所谓渭水灌都的咸阳宫城,就像天空银河系两侧的群星,降落天府之国,与地上的咸阳宫与天上群星位置交相辉映,渭河就像天上的银河系为天汉,并在周朝千家渡修建的中渭桥即横桥的50米复道,以法牵牛,则代表天上牛郎织女过的鹊桥,是打通渭河南秦的阿房宫,章门宫,极宫,长乐宫,象征鹊桥南北的天上宫阙连成一片。考古工作者挖掘出土的五十米横桥复道比南京长江大桥还宽,就证明这一点。

  考古工作者经碳14测定,刻宫殿建于公元前340年前后,证明咸阳宫修建于秦孝公十一年是公元前350年。这是一座飘逸秀丽的豪华宫殿一号宫殿,东西长60米,南北宽4 5米。殿基是一个高出地面6米,下深5米的大型夯土台。夯土台四周分布着用途不同的屋宇,依台建屋,重叠高起。台屋依台壁修建南,北,西三回廊。宫迋南苐一层五间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地铺方砖,四面墙壁绘有璧画,似乎是嫔妃的则室,第二层正中大殿,装饰华丽,地涂朱砂,墙挂玉璜绵锻,可能是秦饮酒享乐的地方。相饮三间房里有取缓的壁炉,应为秦宫休憩之所,西侧有一排房,里边有暖炉,排水地漏,以及各类下水菅道,应是秦宫浴室,此非秦咸阳之主宫(长安辞典)。

  秦孝公至秦始皇共计150年,经历了商鞅变法,把一个落后的秦国一饫而成为战国最先进的强国。秦惠文王重用智囊樗里子,甘茂和甘罗,打败了五国伐秦的合纵联盟,把三晋联军打的大败,迫使韓赵向秦屈服。后又打败楚国,夺回汉中,使关中和巴蜀联成一片。秦武王时曾以百辆战車闯入周王室,实现车通三川,以窥周室。秦昭襄王用名将白起,以各个击破和远交而近攻的策略而无敌于天下。秦庄襄王任用吕不韦,打败五国联盟,使秦国在政治上清明安定,在学术上思想话跃。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把天地万物古今之事,集思广义,丰富多采的作为新的治国纲领和统一的指导思想。秦始皇任用王翦父子,采用安抚在先,灭国在后,只占其地,不伤无辜,庶息兵革,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安民政策和文明战争,鼓午了士气,争取了民心,赢得了天下人民的想望。在短短的十年就灭了六国实是九国,统一了全中国,采用以法冶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车同轨,成为千古一帝。

  楚汉相争,刘邦进咸阳,夺走了咸阳全部贵重档案和财宝,黄金多达二千多万斤,项羽火烧咸阳三月火未灭。刘邦用四万斤黄金,让陈平离间楚将钟离昧后,谨两年,项羽霸王的羽翼被翦除,项羽便穷途未路,五年于乌江自刎。

  刘邦建西汉,汉承秦制,收获秦国厙藏黄金达二千多万斤,仓库都放不下了,据说汉惠文帝刘盈,光为汉高祖修建长陵,用黄金赏他操办父亲丧事大臣,每个将军赏四十斤黄金 ,官员二十斤黄金,最下层官员六斤黄金,下层官员以下二斤黄金。大臣周勃被赏五千斤黄金,陈平和灌婴都二千斤黄金,西汉赏赐黄金就像大白菜一样赏赐官员。汉武帝元朔五年,曾用二十万黄金奖赏卫青,元朔六年,曾用五十万黄奖赏卫青打败匈奴。汉朝曾赏赐黄金达100多次。

  汉武帝时把咸阳原叫渭城北阪,又叫长平阪,因汉在此建长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安陵邑,又称五陵原,也叫北莽山。汉朝十一座皇陵由东向西排开,就象是这些陵园都是黄金建成一样,被称为东方金字塔。被美国侦察卫星誉为中国西北的导弹基地。

  隋文帝杨坚泰陵在咸阳原西端,被称为坚千古一帝。 唐武则天母亲的顺陵,美其名曰为始祖周文王武王挂穴。

  最近考古发现,咸阳原新出现了春秋战国,秦,两汉,西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明清皇戚贵族古墓葬 3648座,出土文物16000多件。 咸阳原的仙释有,上古黄山岐伯,西周黄山道教祖师老子西周茅蒙,三茅真人,正阳仙洞汉钟离,唐忍辱禅师,全真教王重阳,明王元阳,疯子张,清赤脚李。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冬日暖阳,漫野碧翠,红叶灿烂。陕西省散文学会安康市分会邀约市县文友十二人踏访子午古道南段,追寻千年遗迹,缅怀先祖豪壮,感慨艰辛沧桑。  子午道,子午栈道,子午驿站,子午古道

2024-11-15 17:19:51

  在翠竹挂绿、樟树悬阴的山背地,零散的住落着三两户人家。其间有一处破败不堪的小屋,那便是我生活居住过的地方。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透过斑驳的墙体,仿佛回到了童年,想起

2024-11-15 17:16:12

  《是你在山巅,你能看见深渊;是你身处深渊,你能看见山巅。当我们把期待寄托于他人,便如同置身于深渊之中,难以自拔》大家一起分享一段醍醐灌顶的话:对任何人都不要抱有期待,活出

2024-11-15 14:23:39

今乃供暖日,无需开空风。寒流萧然至,暖气依次通。打开供热阀,屋内暖烘烘。热工实辛苦,日夜炉前工。苦累供热人,居家皆幸福。既要千家暖,又要炭达峰。

2024-11-15 14:16:45

  被誉为金字塔的咸阳原,南北敉十里,东西二,三百里,西起武功美阳漆河,也就是姬水,东至阳陵戈阳泾河,北至礼泉甘河,咸阳霄河,南至渭河,历史攸久,在这区域发生过华夏民族许多可歌可泣的

2024-11-15 14:06:46

  远方在什么地方?   于一只飞鸟,远方也许就是高旷辽阔的穹苍。它展开双翅飞离温暖的窠巢,飞越一棵又一棵葳蕤的枝梢,它甚至挨近了浮云,但天空还在距离头顶三千尺的上方。  

2024-11-15 12:49:23

大悲崖在商州西北麻街镇境内,因山上建有寺庙,信众繁盛而闻名,旧时商州方志列为名胜。 音为代北年, 字写大悲崖。 山居丹水南, 庙在山顶端。 此山古有名, 神灵香客远。 千里许还愿

2024-11-15 12:36: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