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
善恶两字在世间出现频率很高。佛界也多论及,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过,世俗看来,指望“报”,多数是使人失望的。我们谈论善恶应主要关注它的产生、表现、转化等的途径方向更有意义。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争论了上千年。其实,勿庸争论,人刚生下来,无所谓善恶,就像一张白纸,白纸上画什么样的图案,那是后来的事,只不过这张白纸的材质有所差异而已。人的所谓善恶都是后来形成的。因为社会总是存在善恶的两面,随着人的逐步成长,不断与社会接触,社会的客观存在在人脑中产生反映,就逐渐在心中产生善与恶的因子。约五百年前,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也曾提到人生下来只似白版。早在千年前北宋思想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把人的生与长论述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生,天地之性;长,气质之性。气质之性中有善有恶、有清有浊,从而决定了人性具有千差万别。善与恶既然是后天形成的,就是有变化的,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事物的任何两面性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能相互转化的。那我们何不努力让:恶朝向善的方面转化、善向更善的方向转化、极力杜绝防止向恶的方向转变呢?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呢?善与恶的因子存在心中,如何表现出来?古人说表现为“意”。“意”不是现实的活动,而只是一种超越的潜存。
明末理学家刘宗周说“意者,心之所以为心,著个意字,方见下了定盘针,有子午可指。”意还在心中,未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是“念”。“一念不起时,意恰在正当处也,念有起灭,意无起灭也。”关键在这里:“动念”。俗话说:一念顿悟,身心自在;一念生迷,作茧自缚。心念一转,万念皆转。“动念”才是善恶表现的形式。看来,如何“动念”就决定了你所表现出来的是善还是恶,那么,使之多多驱恶扬善是我们一生修练的念头功夫。“念”即“意”的表现形式,而“心之主宰曰意,故意为心本”,由此看来,修心养性才:是驱恶扬善之根本。怎样来修心养性?我国先贤提供了许多方法。修心其必曰先正心。心学家王阳明曰:“心即理(心修到深处自是理)致良知(达到良知处自是明)”。而正心先诚意。要做到诚意,首先克己制欲。欲,人皆有之。唯正、中可取。正、中,公也;公私不可得兼,舍私而取公者也!如此则心修正也。养性,周敦颐说:“人性有五品,即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和中”。适中是最完美的人性,只有达到“至中”“至诚”境界,人性才能完善。为达到“至诚”,要用“主静”的修养方法,让人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从寡欲达到无欲,无欲无私,便成为至圣,即无恶至善之念。则修心养性成也。古人还提供了“慎独”等等许多修养的经验,曰:唯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一齐俱到。由此看来,要做到多多善念的表现,达到意诚心本,最好的路径还是多学习读书。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化,有成千上万先哲古贤能人,留下无数文章著书、智慧箴言,灿若星辰,让我们吸食不尽,我们怎能不创造出更加至善和谐的文明社会呢?(焦点 荐)
明末理学家刘宗周说“意者,心之所以为心,著个意字,方见下了定盘针,有子午可指。”意还在心中,未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是“念”。“一念不起时,意恰在正当处也,念有起灭,意无起灭也。”关键在这里:“动念”。俗话说:一念顿悟,身心自在;一念生迷,作茧自缚。心念一转,万念皆转。“动念”才是善恶表现的形式。看来,如何“动念”就决定了你所表现出来的是善还是恶,那么,使之多多驱恶扬善是我们一生修练的念头功夫。“念”即“意”的表现形式,而“心之主宰曰意,故意为心本”,由此看来,修心养性才:是驱恶扬善之根本。怎样来修心养性?我国先贤提供了许多方法。修心其必曰先正心。心学家王阳明曰:“心即理(心修到深处自是理)致良知(达到良知处自是明)”。而正心先诚意。要做到诚意,首先克己制欲。欲,人皆有之。唯正、中可取。正、中,公也;公私不可得兼,舍私而取公者也!如此则心修正也。养性,周敦颐说:“人性有五品,即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和中”。适中是最完美的人性,只有达到“至中”“至诚”境界,人性才能完善。为达到“至诚”,要用“主静”的修养方法,让人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从寡欲达到无欲,无欲无私,便成为至圣,即无恶至善之念。则修心养性成也。古人还提供了“慎独”等等许多修养的经验,曰:唯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一齐俱到。由此看来,要做到多多善念的表现,达到意诚心本,最好的路径还是多学习读书。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化,有成千上万先哲古贤能人,留下无数文章著书、智慧箴言,灿若星辰,让我们吸食不尽,我们怎能不创造出更加至善和谐的文明社会呢?(焦点 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