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童养媳之一:半袋苞谷

  菊是苦命的女人,那年她才12岁。菊的父亲一辈子帮有钱人家扛长工,常年累月,像牲口一样活着,因劳累过度,身染重病,医治无效后,还不到五十岁,就早早过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留下母亲、菊和七岁的弟弟,三人相依为命。粮无一斗,地无一寸,唯一两间低矮的泥墙瓦房,也是冬不拦风,夏不遮阳,一遇下雨天,屋内到处摆满了接雨水的坛坛罐罐。父亲去世后,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无奈之下,只好卖掉了两间土坯房,一家三口暂时栖身在邻居的堆灰房内。人活着,就得张嘴吃饭,母亲到处托人说情,把七岁的儿子,放到财主家当了小牛馆,不要工钱,为求一日三餐,能解决温饱就成。母亲看着10多岁的菊,瘦瘦弱弱的身板,长期营养不良,原本该花朵一般的少女,却长得面黄肌瘦,一副病泱泱的模样。无论如何,还得给孩子找个活路。母亲的娘家在山里,她托山里的亲戚到处走动走动,想给菊找份人家,即便孩子现在还小,不妨早早嫁过去,当童养媳,让孩子能过上安生的日子。不久,专门为人撮媒讲和的三姑婆,扭着三寸金莲,来到菊家里。一进门,三姑婆把长长的烟枪含在嘴里,嘴角吐着浓黑的烟圈。她围着菊转了好几圈,用手捏捏菊的小脸蛋,就像市场上买牲口的,在查验牲口的体格和皮质,嘴里还不时嘟噜着:“这女娃太瘦弱了,不太好养哩。”“他婶,你给多费心些,好歹给娃找个活路吧,照这个样子下去,我们娘俩都得饿死呢。”母亲不停地乞求着,就差没下跪了。“行了行了,你也别再求了,好歹咱们也是亲戚,亲帮亲,邻帮邻,这个道理我懂,你现在家里有难事,我还能不管不顾?”三姑婆眨了眨狭小的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山里汉子没娶妻得倒是有一个,家里有两响地,吃喝不愁,只是岁数大了些,已快三十了,这女娃还小,怕是等不及呢。”“娃现在是小,好吃好喝养上五六年,就能出落得水灵灵了呢。男娃三十来岁,比娃也大不了十几岁,等个五六年,就可以圆房了。”母亲听说对方有吃有喝,好像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她不想放弃这个唯一的希望。“行吧,你既然这样说了,我也不好推辞,我去说道说道,看看对方是什么想法。”三姑婆扭着三寸金莲,摇摇晃晃出门去了。母亲眼巴巴地盯着三姑婆离去的背影,眼泪不停地在眼眶内打转,她的内心既为年幼的女儿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高兴,又为女儿早早就要离家去当童养媳而悲哀。三天后,三姑婆带着山里男人,扛着半麻袋苞谷上门来了。山里男人皮肤黑黑的,由于长期劳作,皮肤粗糙,看上去还不止30岁。男人话不多,放下麻袋,就坐在门槛上闷声不响地抽着旱烟,时不时眛着眼,偷瞧躲在灶台边的菊。“娃还小,不懂事,你多担待着点,凡事多让让,莫要让娃受罪了。”母亲抹着眼泪,可怜巴巴地乞求着。“他婶,你这就放心了,他家虽不是很富裕,但也是安分人家,他家山坡边有块地,一年四季,种着五谷杂粮,娃过去后保管饿不着。”三姑婆嫌母亲唠叨,不耐烦地打断了母亲的话。“那是那是,多亏了三姑婆,你老费心费力了。”母样怯怯地应合着,生怕得罪了三姑婆,把这好事搅黄了。
  大人们在不停地交谈着,菊盯着灶膛里的火苗呼呼在燃烧着,时不时还用烧火棍拨动着炉灰,她根本不知道,大人的谈话,在决定她今后的命运。“囡唉,你来,坐你三姑婆这里,三姑婆带你去的地方,每天都有米糊糊吃呢,过去后,你能过上好日子了。”母亲拉着菊往三姑婆边上塞。“娘,我不离开家,不离开你,你不要丢了我啊。”菊哭了,她知道跟着三姑婆离开了家,就不在是母亲边上的乖乖女,再也不能天天陪在母亲身边了。再说,十多岁的孩子,还只知道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纪,懂得什么嫁人、懂得什么童养媳呢?菊的脑海里,过去压根儿都没想过这件事情。“听话,囡唉,跟着三姑婆,就不用挨饿了,娘过些天就来看你,你去的地方,离娘近着呢。”母亲不停劝说着,她巴望着闺女能有个好去处,省得在家挨饥受冻,苦熬度日。“还有好多山路在赶哩,还是早点上路得了。这半袋包谷,你先对付一些时日,过些日子,再让他家送点吃的来。”三姑婆一把拉过菊的手,就往门外走。菊瘦弱的身躯硬撑着往里缩,双臂死死抱住房柱不撒手,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娘啊,别赶我走,我不喊饿,不喊了啊,我不离开你呢。”母亲泪水汪汪,她怕忍不住哭出声来,扭着往里屋走去。嘴里还不住地叮咛嘱咐着:“囡唉,咱家穷,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你到了婆家,要记得勤快做事,千万不要耍奸偷懒,给公婆落下个埋怨。”菊扯不过三姑婆的劲,母亲又不帮衬她,只好哭喊着被三姑婆拉着走了。山里男人闷声不响,提着一包菊临时换洗用的衣服,紧跟在后面。离家的时候,天下着蒙蒙细雨,雨水和泪水混合在菊的脸上,不停地往下淌。菊知道,她再哭再喊,母亲也不会来了。母亲肯定是以半袋包谷,把自己卖了。出了村口,三姑婆不再跟着走了。她交代了男人几句,就扭着小脚往村里走去,三姑婆转身离去的背影,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在菊脑海里挥之不去。看着菊还在不停地哭喊着,山里男人不耐烦了,他虎着脸,对菊嚷道:“莫喊了,在家里你还挨冻受饿,到了我家,你就有饱饭吃哩。”也许是喊着喊着,终于喊累了,也许是母亲不在身边,现在连三姑婆也不在身边了,菊有些胆怯,她不再呼天抢地得喊叫,只是嘤嘤地低㕸着,让一路泪水洒在离家的小道上。天阴沉沉的,菊的心里,同样也是阴沉沉的。她茫然不知所措,只是跟着这个陌生的男人,沿着村边的姑蔑溪,往南山深处走去。越往山里走,路越狭窄,乌鸦的叫声,时不时在头顶咋响,阴森恐怖。松鼠和野免,在人走过后,“嗖”地在灌木丛中乱窜,吓得菊直往山里男人身后躲。想到以后就要在这大山里过活,菊内心怕怕的,她不知道今后等待她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想到这,菊再也不敢往山里走了。山里男人看菊停止不前,就吓唬她:“你呆在这,待会天一黑,山里狼就来了,把你叼了去,啃得连骨头渣也不剩了。”听说有狼,菊怕了,忙不及起身,又跟着男人往山里走。
  也不知走了多少时辰,在天落黑时分,终于到了,这是靠山脚的一户人家,三间泥墙草棚,紧挨在山体的岩石下搭着,家里还有一位老人,估摸着有六七十岁,想必是这山里男人的奶奶。奶奶比较和善,她见到菊,就过来拉着菊的小手:“囡囡唉,莫怕了,到家了,以后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有什么事,就和奶奶说。”山里人穷,大部分也是半天野菜半天粮,紧巴巴地过日子。吃晚饭时,奶奶煮了玉米糊糊,还有煮蕃薯。挨饿久了的菊,怯生生地望着锅里,不敢去捞。奶奶接过碗,帮衬着装了一碗玉米糊糊,又塞给菊一大块蕃薯,让她坐在灶台边吃饭,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饭的,何况是童养媳,这个小丫头片子。山里男人坐在桌子上,也是蕃薯就着玉米糊糊。也许是今天他带回了新媳妇,尽管还小,但过不了几年,就真能当媳妇了。想到这,山里男人心里乐了,他端着碗,把玉米糊糊喝得呼拉呼拉直响。奶奶装了玉米糊糊,也坐在灶台边,紧挨着菊一块喝着。看到奶奶慈眉善目,说话也和颜悦色,菊的心里安耽了许多。她知道,这里将是她的新家,这个山里男人,以后就是她的男人。所幸,家里还有个慈祥的奶奶,这让菊安心了许多。
  作者简介
  戴建东,男,浙江金华人,1965年8月出生,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后通过自学获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曾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诗合集《九峰派诗选》、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行走田园》、文汇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星星落进了小河》。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古人造字,将繁茂葱郁的枝头称作“末”,欲将静藏泥土的根称作“本”。没有本则不会有末的繁华,没有末则本的付诸终成遗憾。由此观之,本末当相互成就,才柯

2024-12-12 10:25:04

  那天下着小雨,使人感到一种特殊的凉爽和惬意。这种只有春天才有的毛毛细雨,在所谓“七月流火”的季节不曾多有,在号称“准海洋气候”的大上海更是难得

2024-12-12 09:50:09

  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连续举办《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新书分享、作品研讨系列活动  图  2024年12月8日至9日,作家杨勤携《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新书

2024-12-12 09:46:16

  请尽量“不择手段”去赚钱,99%的人的前半生,90%的烦恼和不自由,就是因为缺钱。不择手段不是指通过违法获得财富,而是让自己跳出舒适圈,放下骄傲、自尊和面子,去努力

2024-12-12 09:45:26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再普通不过的自然规律与现象。若真的硬要说种豆子能结出瓜来,那分明是在闹笑话,亦或是大白天说梦话。   这里想说的“种豆得瓜",是形

2024-12-11 23:09:13

  天空飞扬着洁白的雪花,一片一片飘落就像可爱的精灵,装扮着大地不一样的风情。放眼望去,美丽的西安城像披了层曼妙轻纱,车水马龙、林立高楼也呈现出独特的冰清玉洁。   &ld

2024-12-11 23:08:47

  降温了,加完班,林蕊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工业区外早就是万家灯火了。肚子在“咕咕”叫唤,林蕊打算去前面的市场买点水果当早餐,沿林荫道往前走,这月工资又涨了,林蕊心

2024-12-11 23:08:2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