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山阳茶创小镇:万亩茶园绿了群山富了民

山阳茶创小镇:万亩茶园绿了群山富了民
  山阳县依托“天然氧吧”的生态资源发展茶产业,打造茶创小镇,形成山体绿色化、茶山集约化、茶品名优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格局。
  一、案例背景
  茶创小镇位于山阳县漫川关和南宽坪两镇交界的黄花岭,气候适宜,水质纯净,土壤呈弱酸性,适宜茶树生长。茶创小镇集中连片打造4个“一村一品”茶业专业村,将当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昔日荒山摇身一变,让群众看到绿水青山的“好颜值”,享受到金山银山的“好价值”。
  二、主要做法
  (一)点“茶”成金,荒山建起万亩茶园。从1995年点播第一批茶籽,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渐扭转了黄花岭坡面碎石风化剥落、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通过政策协调、资金投入全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将零散的小块茶园发展成3.2万亩集中连片的“茶海”。
  (二)政策扶持,“秃岭”变成“绿色银行”。山阳县出台《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壮大茶企和合作组织,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茶叶产业基地建设、品牌宣传、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引进等,促进茶产业强基础、提质量、上水平,为壮大茶产业提供“硬支撑”。
  (三)集约发展,打造生态金字招牌。茶创小镇着力打造茶叶生态产品品牌,坚持“零农药”,对茶叶生产实施严格质量管控,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追溯,“千木春”“莲花翠茗”等产品先后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三、取得成效
  (一)延伸产业链,撬动茶经济。茶区群众通过流转茶园、园区务工、茶叶出售,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获益。近年来,茶创小镇年均解决当地群众务工800人次,支付工资160多万元,兑现茶叶款368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二)擦亮茶品牌,树茶创标杆。茶创小镇先后荣获上海国际茶博会银奖、陕西省茶叶金奖等奖项。茶创小镇获评“陕西省AAA级信誉单位”“陕西省重质量创品牌示范单位”。“天竺翠峰”“莲花翠茗”等系列产品,远销美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十多个国家。
  (三)融合茶文旅,铺就生态路。茶创小镇先后建成黄花岭、万福、枫树3个万亩有机茶生态休闲观光园;建成绿色生态产业园、采茶品茶体验区等旅游观光项目,入选省农业农村厅茶旅融合精品景点线路推介。
  专家点评
  彭公炳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山阳县围绕茶园建设上规模、茶叶品质再提升、茶旅融合带动三产,建立了“联盟+企业+核心基地+合作社+农户”机制,推动荒山资源、扶持资金、人力资源等集聚、高效利用,把一个个边远高山中的零散茶场整合为集约化发展的大规模茶创小镇,为荒山的治理与利用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好路子,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范例。(李山林 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儿时,我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小院。在记忆的幽僻角落,外婆的风箱仿若一位沉默的老友,悄然蹲伏于时光深处。它长60公分、宽35公分,虽略显拙朴,却散发着质

2024-12-11 09:32:26

山阳茶创小镇:万亩茶园绿了群山富了民  山阳县依托“天然氧吧”的生态资源发展茶产业,打造茶创小镇,形成山体绿色化、茶山集约化、茶品名优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4-12-10 22:36:38

  东明和我是邻居,他家的窗户对着我家的大门。他也是我儿时的玩伴,淘气中带着机灵,朴实里透出聪慧。由于相邻而居,每一天清晨起床的呼唤,见证了我们从小到大的友谊,这个颇有灵气

2024-12-10 17:32:54

  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环境也好、现状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这句话的四个原则基本都适用。   能干的人会选择改变,让不喜欢变得喜欢。懒惰的人

2024-12-10 17:27:57

  《让开心成为一种感悟,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一:与其烦恼抱怨,不如先笑一笑。   有些时候,烦恼好比坏天气,让人心情糟糕。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用积极

2024-12-10 17:27:27

  《活在当下,珍惜此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眼前的每一步、每一滴,都是构成未来的基石》这是智者的箴言。我们一起分享一段很有道理的话:“都说人

2024-12-10 17:27:00

  《人生百味,以笑相对》人生如同一场盛宴,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有的甜蜜如糖,有的苦涩如药,有的辛辣如椒,有的酸楚如柠檬。我们无法选择桌上的每一道菜,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

2024-12-10 17:26:1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