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丝绸之路起点的唯一性

  壬辰龙年2012年8月1日,中国国家邮政首次以“丝绸之路”为名发行一套特种邮票。邮票图案和发行背景公布前后,媒体上肆意操作,一下让我有点发蒙,一点都没想到,竟可以借国家名片之誉的邮票,随意演义历史。滑天下之大稽,一条丝路竟出现了两个起点。早在2012年2月4日《中国邮政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要找一个比较确切的邮票原地,笔者的观点是应该以其在东方的最远点为佳,所以,洛阳作为《丝绸之路》邮票的原地,是比较恰当的。”接着《中国集邮报》在7月17日头版“《丝绸之路》8月1日发行”的本报讯中直接说:“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洛阳“旅游网”报导说:“《丝绸之路》邮票首发助推丝路起点之谜”,什么丝绸之路起点争论已久,“第1枚邮票《千年帝京》,表现的就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这两大丝路东方起点的风采,从丝绸之路开拓、形成和繁荣的过程来看,洛阳才是丝绸之路的最东的起点。”
  面对争论,好在国家邮票局有关领导、专家到西安召开了关于丝绸之路起点的座谈会,听取意见。笔者作为陕西省集邮协会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参加会议,并是会议社会专家、学者的召集人,会上众位西安的专家、集邮家为此做了充分的发言,提出“丝绸之路起点只能是西汉的长安,具有无可辩驳的唯一性”,并获得了国家邮票局有关领导、专家的认可。于是,后面到《丝绸之路》特种邮票发行时,才以被誉为国家名片的邮票的权威发行,确定了丝绸之路起点始于长安的定论。关于起点,就是指从哪里开始出发,虽然介绍说丝绸之路是西汉公元前由张骞从长安未央宫出发、开拓的,但怎么到了200年以后的东汉时期公元7年,又出现了一个起点,洛阳呢?这如同一个孩子有了两个妈。再有关于“东西两京”之说,历史事实也是先有西周的沣镐、西汉的长安,即西京长安在前,东京洛阳在后。东西京之说最早也是在东周时期。一条路的起点,即原始起点,严肃点说,只能是一个,有它的唯一性。最简单办法就是这从历史时间上去判定,时间前的当然是起点,时间晚的只能是波及到的延伸点。所以,关于丝绸之路起点只能是西汉的长安,洛阳只能是200年后波及延伸的城市。所谓洛阳处于丝路“东方的最远点”的远近算法,那到了东汉起点变为洛阳,长安成了途经地,这显然逻辑被搞乱了,路的传承肯定是前人开路,后人行的。不能后人再走一遍,即使这条路被堵塞废弃了,重新逐通一下,就连起点都变了。洛阳虽在长安之东,看似路远,但这种“远”是后世延伸波及到的。如果按此逻辑,那到了唐代,起点又回到长安,到了北宋,起点变成开封,南宋是临安(杭州),明清则是南京、北京啦。广义上东方最远还要延伸到韩国、日本呢?!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起点是西安,还是洛阳,史学界的争论中,“西安起点说”一直占据传统地位。而洛阳说仅仅是这十多年产生的。因之只有打破传统,否定传统,否定长安,才能确立洛阳为起点,二者必居其一,因为笔者认为,起点只能有一个。但现在出现了两个,则让我有荒谬至极的感觉。邮票的设计者面对这起点之争,心中肯定会十分纠结,所以想两不得罪,设计第一枚邮票定名为“千年帝京”,反正长安、洛阳,作为西汉和东汉的京城,都超过千年。但其主导认识,还是主张占据传统地位的“西安起点说”。于是,就暗中在戳记上玩了点花样,于长安大雁塔第三层左边设计了一竖长方印戳,文字标为“长安”,设计者以丝路地图路线来串联四枚邮票,而给延伸至东的洛阳,仅有一圆点,沒标地名。另外,在其它三枚邮票上,每枚都有这一类戳记,分别是第二枚“大漠雄关”的竖长戳“玉门关”,第三枚的“西域胜境”的横向方戳“龟兹”,第四枚“神秘故国”的横行方戳“楼兰”。戳记文字为汉隶,色调与邮票背景颜色接近,虽肉眼能看出,但如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这明显想采取隐蔽的手法来揭示丝绸之路四个重要地点,并以此为邮票主图,邮票上其它景点文物等元素所涉及的城市,包括洛阳的白马寺,只能是次要地点和附属元素了。“长安”戳记明显指丝绸之路始发城市,也为“千年帝京”主要单指长安作了注释。另外,笔者还发现,邮票正式发行前的设计稿上,第一枚“千年帝京”,图面上丝绸之路路线图穿过大雁塔,西标的长安,东标的洛阳,在网上随处可见。而正式印刷发行时则取掉了洛阳两个字,仅留了个圆点,长安两个字变成隶书的竖长方形戳记,大雁塔也稍向西移动了一点,并重新设计,画得更高大雄伟了一截子。特意写出此点,用意不言而喻。当然,笔者如此解读邮票主旨,並非否认洛阳在丝绸之路上地位的重要。因为丝绸之路上除了关中、山西之外,全国其他地区的丝绸等(物资)都要经过洛阳中转,才能输往长安和河西走廊,到达中亚、波斯和罗马帝国。这里只涉及起点,就不多说了。另外,这枚邮票上所处中心主图选长安慈恩寺大雁塔,是唐代的,有点不准确,但西汉长安城遗址被完全破坏,选复原的汉代宫殿建筑图,或张骞现代铜雕像又不合适,只能是没办法的权宜之计。邮票图下方文物选出土于陕西咸阳的《唐三彩胡人牵驼俑》,我以为也不是十分合适,应该和第四枚上的现藏咸阳博物馆的《汉玉仙人奔马》换一下,突出对应丝绸之路最早开辟的年代---西汉。或者在汉霍去病墓石雕中选一文物,卧虎、跃马、马踏匈奴均可,还可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西汉文物中的金银器、石雕、四神瓦当等国宝级文物。《丝绸之路》邮票还发行有一枚小型张,主图是敦煌的《张骞出使西域全图》,此图局部曾在1992年9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的《敦煌壁画》邮票第四组第四枚出现过。我以为这很重要,和《丝绸之路》邮票《千年帝京》互为印证,从多个侧面肯定了丝绸之路唯一起点是长安,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全图》表现的有汉武帝在汉长安城未央宫为张骞送行的画面。仔细欣赏分析了《丝绸之路》邮票,一个“长安”戳记,一个《张骞出使西域全图》,才让我明白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更不需说邮票上作为附图的两件现藏于咸阳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唐三彩胡人牵驼》和《汉玉仙人奔马》了。同时也让我更坚定了丝绸之路唯一性的“西安起点说”,依然是占据传统地位的不可动摇。一些媒体上的喧嚣鼓躁,只能是图个嘴上痛快而已。2013年1月29日---31日于长安龙首苑
  网上传出《丝绸之路》特种邮票设计图稿:右边邮票大雁塔左边有“长安”印章,右边有“洛阳”印章。
  《丝绸之路》特种邮票正式发行时作了改正,大雁塔左边藏有“长安”印章保留,右边“洛阳”印章被取掉。这说明了国家邮政局认定了:长安为丝绸之路唯一起点。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那年我刚来上海,住在建设工地,四间宽敞的活动房,一个由蓝色塑钢围成的小院,出门就是杨盛河,河上是大桥,桥下是匝道,匝道两侧是花园。正是申城市花玉兰绽放的时候,我每天都要去花

2024-12-11 09:39:51

  壬辰龙年2012年8月1日,中国国家邮政首次以“丝绸之路”为名发行一套特种邮票。邮票图案和发行背景公布前后,媒体上肆意操作,一下让我有点发蒙,一点都没想到,竟可以

2024-12-11 09:34:15

  儿时,我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小院。在记忆的幽僻角落,外婆的风箱仿若一位沉默的老友,悄然蹲伏于时光深处。它长60公分、宽35公分,虽略显拙朴,却散发着质

2024-12-11 09:32:26

山阳茶创小镇:万亩茶园绿了群山富了民  山阳县依托“天然氧吧”的生态资源发展茶产业,打造茶创小镇,形成山体绿色化、茶山集约化、茶品名优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4-12-10 22:36:38

  东明和我是邻居,他家的窗户对着我家的大门。他也是我儿时的玩伴,淘气中带着机灵,朴实里透出聪慧。由于相邻而居,每一天清晨起床的呼唤,见证了我们从小到大的友谊,这个颇有灵气

2024-12-10 17:32:54

  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环境也好、现状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这句话的四个原则基本都适用。   能干的人会选择改变,让不喜欢变得喜欢。懒惰的人

2024-12-10 17:27:57

  《让开心成为一种感悟,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一:与其烦恼抱怨,不如先笑一笑。   有些时候,烦恼好比坏天气,让人心情糟糕。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用积极

2024-12-10 17:27:2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