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发起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江南小楼

  壬午年一段桃李初歇、菜花正闹的日子,我自西安抵上海,又由上海到杭州,再苏州,再无锡,直至南京,历时十多天,饱览了水乡泽国的一派春色。足之所及,我先后游赏了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国际会议大厦、现代科技馆;杭州的西湖、宋城、灵隐寺;苏州的狮子林、寒山寺、拙政园;无锡的鼋渚、蠡园、太湖仙岛;南京的秦淮河、中山陵、雨花台……但时至今日,令我魂牵梦绕的却是沿途乡村那一幢幢珠光宝气的江南小楼。

  出了上海,随着车轮飞转,现代化大都市的一切奢华浮躁好似一下子被乡村的水色灵气洗涤了,淡化了;而另一方面,新农村的一切福祥宁瑞,也好似一下子被城市的时髦新潮加重了,变浓了。此时,就在这两种景致会合碰撞之处,我突然奇迹般发现一幢幢漂亮的乡间小楼正频频向我招手微笑。我还发现,这楼是从城市开始慢慢变低变小的,也是从农村开始慢慢变高变大的。低对高而言,小与大比较,所以便有了另番风景。

  楼都是一满的白墙红顶、一满的华灯栏柱、一满的琉璃瓦饰、一满的田园别墅。偎于山坳的,稍显些含蓄;居于平原的,略带些矜夸;伫于河滨的,微漾些羞赧;列于路旁的,乍多些张扬。七八家一匝,几十户一簇,簇匝成片,逶迤连绵。这些独特的小楼群落浴着阳光,沐着雨露,直化入一畦畦麦田、一块块油菜地、一园园竹丛果林、一片片塑料大棚、一条条河汉水浜的空蒙淡雅中去,像雨花石和五彩贝似的镶嵌点缀着阳春三月的江南大地。这简直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画轴,被习习春风吹拂,随着列车徐徐铺展。临近杭州,渐渐地,这种小楼群落,又慢慢地被城市的高楼大厦所淹没,所冲淡。

  两天后,当我离开杭州去苏州时,轮船代替了列车又展开这一画轴。轮船沿古运河缓缓而行,两岸小楼与沪杭相仿拂。只是距苏州愈近,颜色愈显得不同。墙仍是白的,楼顶却成了青灰。青也纯正,灰也古朴,像彩印的亚光膜那样的青灰色,与苏州古代园林和“小桥流水”的背景极相吻合,别是一种韵致。

  在苏州游览了数家古代园林后,我径自去郊外造访了几处乡村小楼。多是二层,也有三层四层的。顶和沪杭的一模一样,都是三角或梯形多面体,有的还配以飞檐斗拱,有的由几个高低大小不等的独立顶部勾连而成,看起来栉比鳞次,错落有致。不同的是沪杭多用红色琉璃瓦,而苏州则是古典的青砖灰瓦。墙刷了涂料或砌了瓷片,皆一片雪白,白中勾勒出画窗和门楣,与青灰色顶面相映衬,极是古朴典雅。门脸另设了辅助的装饰性建筑,有玻璃幕墙型、古代圆柱式和A字哥特式等,再饰以雕花图案,更具形体和线条之美。室内装修简洁明快,地面铺了瓷砖,楼梯配了不锈钢或木质扶拦。客厅、卧室、家具、摆设、字画等,很讲究工整对称。各个建筑单元的结合部又巧妙地辟出回廊、平台、天井、空中花园,小巧别致,优雅闲适……无论整体布设还是细部结构,都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首重境界、追求自然”的风格和“玲珑精巧、和谐统一”的手法,真不愧现代化农村住宅的一枝奇葩。

  无锡和南京的乡村小楼虽有变化,但顶部为三角或梯形多面体这一基本特征与苏杭始终一致。我便稀奇,还在沪杭时就一直观察和思考:这种A字形屋顶,在北方农村早已淘汰绝迹,但为什么南方仍如此时髦盛行呢?

  车出南京,邻座一位青年见我迷惑,遂解释,说南方多雨,为了排水,所以楼顶才建成三角或梯形。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南方人真聪明!小伙讪笑,说北方人也不傻呀,火柴盒似的小楼,平房平顶,正好晒粮嘛!我也笑了,说,彼此彼此。列车在春天的大地上飞驰,窗外江南小楼仍像一串串明光闪烁的金银首饰在我瞳仁里辉映,星罗棋布,如梦似幻……沿途我在车上拍了许多南方乡村小楼的照片,真想带回关中农村老家,登上火柴盒似的小楼平顶,和乡亲们一起观赏把玩,乘凉纳爽,那该多有意思呢!

  【作者简介】

  梦萌,陕西咸阳人,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多梦人生》《真情最好》,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父亲辞世五十整, 多想再喊爸一声。 虽然阴阳两相隔, 我想他也倾耳听。 吃苦耐劳勤一生, 忠厚老实我继承。 宁愿亏己莫亏人, 年年喊您在梦中。

2025-06-15 21:04: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 . . .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许可证编号:HK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HK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