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最忆儿时的露天电影

  偶尔去影城看了一场电影,舒适的座位,清晰的音响,鲜艳的色彩,激光画面几近逼真,按理说,这是一次很愉悦的精神享受。

  但我坐在电影院里,总找不到儿时追赶露天电影的感觉,好像现在的电影,虽然拍摄技艺越来越高超,银幕画面越来越精美,但远没有少年时期对电影的期盼。

  以前在农村里,精神生活几近空白,除了电影,就没有其他文化娱乐了。追赶露天电影,应该是我们少年时期最开心的事。

  当时公社有专门的电影放映队,每个村轮换着放映。碰到热门的影片,就一个晚上几个村赶场轮映。过去每部电影一般分四五个胶片圈,往往这个村放完一圈胶片,就换下来由专门等候的人立马送往另一个村放映。

  这样,一部电影,在一个晚上可以在多个村轮番播映,当时称这种模式为“轮片”。

  碰到村里过节或者有喜事,一个晚上可以放四五部片子,一部影片两个小时的话,五部片子就得通宵放映。最后一部电影放完时,场上的人已经走了过半,留下的都是铁杆影迷。

  这样的日子,对我们小孩来说,是最开心不过的了。平时到晚上八九点钟眼睛就打迷糊的,一到电影场上,整个人都会兴奋起来,也忘了瞌睡,不坚持到扯电影布,决不回家。

  有电影到村上放映,最先知道的自然是大队干部家,所以,他家的孩子传出来权威信息,大家就都很信服。村里还要安排人员,去公社挑回电影放映机和胶片圈。

  机子一到大队干部家,放映人便会开起小灶,在近距离的白色墙壁上,调整好一块像电视机一样大小的位置,试映一下片子的效果。

  试映时,就已有很多人围着观看,这就叫先睹为快。

  乡村放电影,一般选择在场地开阔的晒谷场上,傍晚时分,村民便在场边立起两根大柱子,用绳子将银幕布的四角,牢牢地绑在柱子的两端。这也是判断村里是不是真有电影的标记。

  往往传闻村里要放电影的消息时,人们就会信誓旦旦地说上一句:“今晚村上真有电影了,不信?柱子都竖起来了,就等着扯电影布了。”

  得知有电影来村的消息后,村民们便奔走相告。天还没黑下来,人们就早早地吃了晚饭,把四尺凳、竹椅子一股脑搬到晒场上,占据最佳位置,等候开映。晒场中间位置上,安放四张从村小学借来的课桌,电影放映机就摆放在课桌上,放映员也站在课桌上,操作机子。

  村里的小孩,虽然看不懂电影,往往却是最开心的,他们在课桌上爬上爬下,时不时还摸摸放映机,内心非常奇怪:“这么多人,枪啊,炮啊的,怎么就能装进这个小盒里呢?”电影放映员便会大声叱呵:“小心,别碰到,碰翻了,炮弹要打到场地上来了!”小顽童们便“呼”地一下作鸟兽散,逃之夭夭。

  天渐渐黑了,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晒谷场上,抢先摆放好凳子、椅子的,就坐到场子中间位置上。

  不过,坐凳子上观看电影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闲不住,喜欢往大姑娘多的地方扎堆,时不是还挤兑两下,引起大家一阵哄闹,然后又换一个角落继续挤兑。

  我们这群小毛鬼则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跟着瞎闹。

  放电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模式,在放映之前,村干部往往先要“训导”几句,从中央形势到村庄治安,从阶级斗争到劳动生产,大事小事交代完了,还不忘提醒大家:“关好门户,小心火烛。”

  当时,我们一群小屁孩,挤在大人屁股后面,听村干部训话,感觉特别威风。谁谁谁的爸爸能在电影广播里说话,他的孩子往往就能成为孩子王,足于在村中“统帅三军”,号令众儿童。

  过去的电影,无非两大主题,一类是阶级斗争内容的反特片,一类是解放军打仗内容的战斗片。村民最爱看的,还是战斗片。《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小兵张嘎》《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等,真可谓“枪炮一响、肃静全场”。

  人们从电影的演播里,沉浸在战争年代的悲欢离合之中。通过电影,我们对解放军充满了神奇感,黄继光、邱小云、董存瑞等英雄人物,简直是我们内心无比崇拜的偶像。

  当然,电影放映队是宣传工作单位,所以,电影正本放映之前,往往要加映一些带政治色彩的纪录片,或者是宣传科学种田知识的科技片。

  在报纸、电视都没有普及的年代,人们对新闻和科技的来源几乎是“零渠道”,所以,放电影时的科技教育片,往往是农民最喜欢的内容。

  而我们小孩子则认为,放这些东西纯属浪费时间,我们根本不去关心这些宣传片内容,巴望着早点放完“加映”,好走入正题。

  战斗片看多了,人们就看出了经验和门道,电影刚开映时,可以从电影制片厂家来判定电影是什么内容。如果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一般都是战斗片,只要是打仗的,村民们就喜欢,而对一些“情啊”“爱啊”之类的片子,除了大姑娘、小伙子爱看外,老人和小孩基本上都不爱看。

  老人们爱看的古装戏、小孩爱看的动画片,青年男女又不喜欢。

  电影除了本村外,十里路之内的外村,只要有电影,人们都会追赶着去看,有时,一些爱多事的人,往往会“假传圣旨”,谎称某某村今晚放电影,片名叫《看不见的战线》,银幕布都扯好了,落黑就开映。

  一听片名就是战斗片,害得爱看电影的人吃过晚饭,徒步十来里赶去,结果,当地村里人都不知道,这才发现被坑了。假传信息者这才透底道:“跟你们讲过了啊,看不见的战线,你们还去?活该走一趟白路。”

  最会放电影的,应该是一些国家单位或部门。在我们村附近二三里路处,是十里坪农场小垅里分场,居住着一些刑满之后无家可去的场员,也有一些刑期较短、罪责不重的在押犯人。

  因为这里是国营单位,所以,隔三岔五的会在农场外围的空场上放电影。农场周边村庄的村民,只要农场放电影,每个村都会有半数以上的人赶去看。不管天晴还是下雨,都无法阻挡村民追赶看露天电影的脚步。

  记得有一年除夕,农场又放电影,村里人早早吃过年夜饭,就齐聚在农场的空场上。后来电影开映了,片名是《祝福》,讲的是祥林嫂的故事,整个片子都充满了过年的氛围,最后祥林嫂也在除夕的鞭炮声中,凄凉地冻死在雪地之中。

  原本喜庆的节日,村民们的心情被悲催的剧情所感染。

  回家的路上,人们还不住地扼腕叹息,为祥林嫂的不幸而不平。电影的感染力,在剧情之外得到发挥,人们的爱憎也体现于此。

  童年时代赶电影场,除了临近的村会赶去,稍远一点的十几里、二十里路之外,也会赶去。有一次,听说邻近村放电影,片名叫《尤三姐》,老人们说,这个片子好啊,很好看的。于时,很多人赶了十多里夜路去看,我们小孩当然也不肯放过这种凑热闹的机会。

  结果,《尤三姐》却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故事,是以京剧形式表演的电影,对于古装戏,年轻人大多看不懂,也没兴趣了解,所以年轻人嚷嚷着“什么很好看,感觉被骗了”。

  而老人们对《红楼梦》自然是情有独钟,所以,看《尤三姐》就格外起劲。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全融进观众的表情中。

  农村电影一般都是收种结束后或冬天农闲时的娱乐项目,田野里到处都是堆积着的稻草垛,赶外村看电影的人中,也有一些爱搞恶作剧的人,在夜晚回家的路上,一路把田里的稻草垛全点燃了,远远望去,红光闪烁,星火点点,如同古代“烽火戏诸侯”的情景。

  第二天,发现稻草垛被烧的村民气得直骂娘。此后,只要邻村放电影,害得村里晚上专门派人在田野里巡逻守候,以免稻草垛上再次上演“火光冲天”情景。

  像点燃稻草垛这样的“大坏事”我们干不了,但小孩子看完电影回家,路上也不闲着,掰个玉米,挖个番薯,此类小儿科的事,我们也没少干。看一场电影,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真是乐在其中。

  如今,受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体的冲击,加上城乡高档影院、影城也层出不穷,记忆中的露天电影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乡下电影放映队也解散了,露天电影的年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露天电影的怀念,依然在回味之中。

  看露天电影,这种乐趣是现代人无法体会得到的。

  作者简介

  戴建东,男,浙江金华人,1965年8月出生,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曾从事石匠、泥瓦匠、代课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后通过自学获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供职政府机关新闻中心,任副总编辑。曾出版诗合集《九峰派诗选》、个人散文集《行走田园》。(焦点 荐)

责任编辑:李欢颜

相关阅读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于我而言,既有收获,又有遗憾;既有欢乐,又有悲痛;回顾这一年,既感到时间如梭,如一条蜿蜒的河,载着欢笑与泪水,缓缓流向远方;又感觉岁月蹉跎,如同一把无情的

2025-01-03 11:24:43

  偶尔去影城看了一场电影,舒适的座位,清晰的音响,鲜艳的色彩,激光画面几近逼真,按理说,这是一次很愉悦的精神享受。  但我坐在电影院里,总找不到儿时追赶露天电影的感觉,好像现

2025-01-03 11:21:43

  仲冬时节,行走在丰阳大地上,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众多建设者战斗正酣,以只争朝夕的干劲、争分夺秒的拼劲高标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撑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2025-01-03 10:25:35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仿佛能看到那充满活力的表演场景。舞台上,《木兰鼓》的表演者们身姿矫健,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如同木兰从军时的英姿飒爽。在宋秀梅会长的引

2025-01-03 10:18:08

  其一   全球欢歌庆元旦,   商州两举是亮点:   长跑健身鼓斗志,   高手对弈开新篇。   紫元春酒助赛事,   亮丽人生扬征帆。   步步为营稳中进,   事事如意志

2025-01-03 09:35:09

  爱自己,是一种智慧和力量。   新年,你一定有很多的愿望吧,但是,别忘了更重要的事是学会爱自己。   人生,爱自己从来不是一句苍白的口号,我们可以对世界和他人充满爱,但是,要

2025-01-03 09:26:51

  昨晚,从央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离退休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曾被评为“甘肃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分子”,因而倍加振奋,特以诗颂之。正当辞

2025-01-02 21:57:4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