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
初来宜昌时,就听人说过三游洞,名字好,很美。但不知这三游是指三次、三景、还是三人。友人说既是景也是人,有前后二说。前三游是指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元稹和白行简;后三游是指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同游过此洞,也都各赋诗一首,故得名。这就更奇了,好一派仙洞仙境仙人呢!于是相约,稍有闲暇,必去一游。
这天,我正赶写一篇初识长江的文章,苦熬了两三个小时,而纸上只留下几个墨疙瘩,像一座座礁石,死守着三峡之门,灵感的舟总驶不进那神妙的境界。突然Q君闯来,邀我同游三游洞。我不觉大喜,遂挽了斗室烟云,掷了手中笔斧,心就跃跃地一切都化了无。无中生有,才是大觉大幸,那急切的心情自不必提。车上除我和Q君外,还有J君,皆北方佬,以文结友,视为知己,笑谈便无拘无束。Q君惊呼:“哈哈!正好三人,也算得上三游呢!”J君忙纠正:“还有司机,乃四游也!”司机小胡子就翘起一撇幽默:“车夫也,难入大雅!要算么,这洞就无仙无名了!”我想也是,如按司机老弟所言,我等笔墨小吏,亦不能算数的。便道:“其实,我不是游三游,而是要三游游我的。”众大惑,诧诧复诧诧,不亦乐乎。
车行西北十五公里,乃见一景,似山非山,似岛非岛,壁垒独立,三面环水,唯一桥可通,突兀如鹰鹞。我们弃车偕行,叩山门,穿回廊,入阁亭,然后沿凿壁栈道惶惶前行。行不几步,绝壁忽儿幽出一洞,下阔上窄,若扇面,似覆蓬。伫立洞前,上见翠屏玉立,洞如胸前纽扣;下视深壑万丈,人若裤腰挂钩,好不险哉!下牢溪碧绿如染,深不可测,水石搏处,一簇簇绿色音符便被山的竖琴弹拨而出,跫跫然如磬瑟合鸣,悦耳动听。
入洞,内明旷,可辨唐宋以来游人所遗诗文题字,约四五十件。其中宋代欧阳修题刻刚柔兼备,遒健铿然。明代重刻之白居易《三游洞序》华澹流转,行云飘逸,真可谓书道之精品。洞深约三十米,宽二十多米,高十米左右。洞顶及四壁迤出许多钟乳石笋,林林总总,各具形态。其中三根较大,将洞分为前后二室。后室幽冥,光线极暗,内里一切皆影影绰绰,模糊难辨。顶上有石凸悬,摇摇欲坠,投石声如钟,落石响如鼓,是为“天钟地鼓”。众竞相投石,嗡嗡咚咚,钟鼓之声不绝于耳。于是,心就浪漫,面就狰狞,脚步不由得合了“击牛尾以蹈”的节拍,人就返了真性,洞便多了仙气。此时,有人曲身扶壁,潜入耳洞,去会了“体内通”的小周天。也有人出了前洞,复归栈道,登山览水,则赋了洞外的大境界。
大境界也罢,小周天也罢,都因了心的空白,世界才多了一分神奇,人就充实。我这么想着,遂携友出了洞口,沿栈道向山顶登去。半山腰有一方形石井,传说宋代大诗人陆游游此,曾在井中汲水煎茶,并于井壁题诗一首。诗辑入《陆游集》,壁无存遗,井也早已枯竭了。至山顶,又见临江一石台,相传是蜀汉大将张飞守卫武陵时的擂鼓台。台如堡垒,面平滑,四周青苔茵茵。我想,这台这井,不知又会演绎出多少动人故事,抑或那“天钟地鼓”正是张飞的擂鼓声和陆游咕嘟咕嘟的煎茶声呢!有了这个想头,那钟鼓又在心中擂响,直擂得人痒痒麻麻,如痴如醉。
南津关近在咫尺,两岸峭壁挺峻,危岩皴擦,似一个细颈瓶口,扼住江水,扼住万里楚天风云。江水云也似的,雾也似的,舒缓悠然,一直壅至“天下第一坝”的三峡枢纽工程,泱泱中汪得一片碧湖。
如此而已,临下山,我问二友:“三游盛名,究在何处?”二友抢道:“游洞不如桂林!”“观景不如苏杭!”“读题刻不如西安碑林!”一卖柚老人闻罢,不以为然:“哈哈!妙就妙在这里的洞、的石、的景、的字和别处不同!天钟地鼓,投了吗,听了吗?”Q君道:“听了,如入‘击牛尾以蹈’的情节。”J君道:“像孙猴子返了祖,归了真性。”老人不悦,嗔道:“这些我不懂!我只知道,那感觉就和吃柚子差不多!”见老者生气,我们便买了四个大柚子,笑笑,向车走去。买了柚子,却不会吃,便连皮带瓤生吞活剥了去,又苦又涩又甜,汁液四溅。那呲牙咧嘴、搔耳挠腮、手舞足蹈之丑态憨相,逗得司机捧腹大笑:“哈哈!这才叫击车屁股以蹈呢!”笑毕,他拿出小刀,教我们开膛,剥皮,分瓣,食之,颇有些名堂。
我便又想起卖柚老人的话,忽悟,原来游三游就像吃柚子。
【作者简介】梦萌,工程师,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爱河》《悲喜娱乐城》《倾城》《金喽啰》《新部落》,中短篇小说集《绿太阳》《和谐的比例》,长篇纪实文学《水经泽被》,文论集《论梦萌与梦萌论》,散文集《随意即风景》《多梦人生》《真情最好》,报告文学集多部。小说《爱河》在省台长篇连播,散文散见于《散文》《中华散文》《读者》等各类报刊,有的作品介绍到国外。曾获各类文学大奖10余项。
这天,我正赶写一篇初识长江的文章,苦熬了两三个小时,而纸上只留下几个墨疙瘩,像一座座礁石,死守着三峡之门,灵感的舟总驶不进那神妙的境界。突然Q君闯来,邀我同游三游洞。我不觉大喜,遂挽了斗室烟云,掷了手中笔斧,心就跃跃地一切都化了无。无中生有,才是大觉大幸,那急切的心情自不必提。车上除我和Q君外,还有J君,皆北方佬,以文结友,视为知己,笑谈便无拘无束。Q君惊呼:“哈哈!正好三人,也算得上三游呢!”J君忙纠正:“还有司机,乃四游也!”司机小胡子就翘起一撇幽默:“车夫也,难入大雅!要算么,这洞就无仙无名了!”我想也是,如按司机老弟所言,我等笔墨小吏,亦不能算数的。便道:“其实,我不是游三游,而是要三游游我的。”众大惑,诧诧复诧诧,不亦乐乎。
车行西北十五公里,乃见一景,似山非山,似岛非岛,壁垒独立,三面环水,唯一桥可通,突兀如鹰鹞。我们弃车偕行,叩山门,穿回廊,入阁亭,然后沿凿壁栈道惶惶前行。行不几步,绝壁忽儿幽出一洞,下阔上窄,若扇面,似覆蓬。伫立洞前,上见翠屏玉立,洞如胸前纽扣;下视深壑万丈,人若裤腰挂钩,好不险哉!下牢溪碧绿如染,深不可测,水石搏处,一簇簇绿色音符便被山的竖琴弹拨而出,跫跫然如磬瑟合鸣,悦耳动听。
入洞,内明旷,可辨唐宋以来游人所遗诗文题字,约四五十件。其中宋代欧阳修题刻刚柔兼备,遒健铿然。明代重刻之白居易《三游洞序》华澹流转,行云飘逸,真可谓书道之精品。洞深约三十米,宽二十多米,高十米左右。洞顶及四壁迤出许多钟乳石笋,林林总总,各具形态。其中三根较大,将洞分为前后二室。后室幽冥,光线极暗,内里一切皆影影绰绰,模糊难辨。顶上有石凸悬,摇摇欲坠,投石声如钟,落石响如鼓,是为“天钟地鼓”。众竞相投石,嗡嗡咚咚,钟鼓之声不绝于耳。于是,心就浪漫,面就狰狞,脚步不由得合了“击牛尾以蹈”的节拍,人就返了真性,洞便多了仙气。此时,有人曲身扶壁,潜入耳洞,去会了“体内通”的小周天。也有人出了前洞,复归栈道,登山览水,则赋了洞外的大境界。
大境界也罢,小周天也罢,都因了心的空白,世界才多了一分神奇,人就充实。我这么想着,遂携友出了洞口,沿栈道向山顶登去。半山腰有一方形石井,传说宋代大诗人陆游游此,曾在井中汲水煎茶,并于井壁题诗一首。诗辑入《陆游集》,壁无存遗,井也早已枯竭了。至山顶,又见临江一石台,相传是蜀汉大将张飞守卫武陵时的擂鼓台。台如堡垒,面平滑,四周青苔茵茵。我想,这台这井,不知又会演绎出多少动人故事,抑或那“天钟地鼓”正是张飞的擂鼓声和陆游咕嘟咕嘟的煎茶声呢!有了这个想头,那钟鼓又在心中擂响,直擂得人痒痒麻麻,如痴如醉。
南津关近在咫尺,两岸峭壁挺峻,危岩皴擦,似一个细颈瓶口,扼住江水,扼住万里楚天风云。江水云也似的,雾也似的,舒缓悠然,一直壅至“天下第一坝”的三峡枢纽工程,泱泱中汪得一片碧湖。
如此而已,临下山,我问二友:“三游盛名,究在何处?”二友抢道:“游洞不如桂林!”“观景不如苏杭!”“读题刻不如西安碑林!”一卖柚老人闻罢,不以为然:“哈哈!妙就妙在这里的洞、的石、的景、的字和别处不同!天钟地鼓,投了吗,听了吗?”Q君道:“听了,如入‘击牛尾以蹈’的情节。”J君道:“像孙猴子返了祖,归了真性。”老人不悦,嗔道:“这些我不懂!我只知道,那感觉就和吃柚子差不多!”见老者生气,我们便买了四个大柚子,笑笑,向车走去。买了柚子,却不会吃,便连皮带瓤生吞活剥了去,又苦又涩又甜,汁液四溅。那呲牙咧嘴、搔耳挠腮、手舞足蹈之丑态憨相,逗得司机捧腹大笑:“哈哈!这才叫击车屁股以蹈呢!”笑毕,他拿出小刀,教我们开膛,剥皮,分瓣,食之,颇有些名堂。
我便又想起卖柚老人的话,忽悟,原来游三游就像吃柚子。
![](http://www.xbjscn.com/d/file/p/2025/01-03/9b4eb26872fd329af38e8ffe29761455.jpg)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山长水远的人生路上,需要自己安静下来,用生命的沉静面对,让自己慢慢走下去,和生活言和,深刻体会到且行且从容的内涵。 ——题记 喜欢坐在晚秋的时光里,因为那
2025-01-04 22:36:01
初来宜昌时,就听人说过三游洞,名字好,很美。但不知这三游是指三次、三景、还是三人。友人说既是景也是人,有前后二说。前三游是指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元稹和白行简;后三游是指
2025-01-03 22:20:41
诚,是诚实,行事言语不欺于人;信,是信用,为人行事坚守承诺。
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诚实在一个人的品格中,是最珍贵的存在,是一种无价
2025-01-03 22:20:05
新年初始、由南充杨光原著,以顺庆区回乡创业女青年庞智群先进事迹为典型的乡村振兴为主干线的影视题材,这也是标志着新年贺礼。 图:原型人物【庞智群】
该影片由杨
2025-01-03 22:17:10
一:大事看远,清朝名将年羹尧,年轻时累历战功,最后官至总督、兼大将军。一年,年羹尧被派往镇守西川,有一个名叫蒋衡的人,受了他的招揽。然后一段时间相处下来,蒋衡却发现年羹尧此
2025-01-03 22:16:09
独倚幽窗望月钩,孤星几点入双眸。
空庭树影摇秋梦,寒鸦啼处惹闲愁。
晚风拂叶撩旧忆,冷露凝枝锁新忧。
世路飘零知音少,心寂唯知岁月稠。
作者简介:
何
2025-01-03 17:13:07
2025年1月3日上午,《红刊》社创始人黄光宇一行来到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与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会长何雪卿亲切交谈,黄光宇向何雪卿会长赠送《中国新闻发布》杂志。
2025-01-03 17:07:4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