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怀念米黄

  米黄鏊是一个直径不到二十厘米、有三个支架、用铸铁制成的小锅,锅底是凸型的,上面加有锅盖。在摊米黄的时候,在米黄鏊底部加火,倒入适量的硬糜子面糊糊,盖上盖子,几分钟后就熟了。
  那个贫穷的年代,白面馍馍是不敢奢望的,于是米黄便成了我渴望的美食。但是米黄也只有到每年腊月才有盼头。陕北人讲究正月十五前不干活,否则一年里都有干不完的活,所以过了腊八各家各户就忙着筹备正月的饭食。陕北冬季很冷,米黄便可以天然冷藏,到吃饭的时候一热就好了。
  记事起我就盼望着过了腊八摊米黄,头一天我会帮大人把柴劈成十厘米多长,细细的柴火,方便第二天摊米黄在米黄鏊下面生火用。第二天,母亲便会早早地挨个叫醒几个孩子,把土炕上的席卷起来,把米黄鏊放在靠近窗户的炕头便可以开始摊米黄了。
  每个米黄鏊下面燃起柴火,待米黄鏊热了,用高粱秆夹一块干净的布头,在油碗里沾点食用油抹在米黄鏊里,避免粘锅。舀一勺头天晚上发酵好的硬糜子面糊糊倒进米黄鏊里,盖上盖子,几分钟后就熟了。揭开盖子,用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筷子从一侧伸进去,往起一翻,把圆形的米黄从中间一折,便成了半圆形了。热乎乎的米黄外黄里嫩,香甜可口。
  头几个米黄照例是不准吃的,必须先供起来,否则后面的米黄就会摊不好,要不火候不到颜色不黄,要不火候太大焦了。虽然是迷信的说法,但是家家户户都如此虔诚地照做,唯恐今年的米黄做不好。
  等天彻底亮了,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篦子(用高粱秆做的盛器),挑选出成色最好的米黄,挨家挨户送米黄。每家八个或者十个,两个半圆形米黄并在一起成了圆形,两个一层,上一层交叉放置,再用笼布盖住,以免送到的时候米黄凉了。这一天是我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候,不仅仅是可以吃到米黄,更是因为我可以挨家挨户送米黄,每送到一家,主人必会热情地接住,放下米黄,还回篦子,夸我家的米黄如何如何做得耐看,好吃,夸我如何懂事,勤快。不论是夸米黄还是夸我,我都心花怒放,乐此不疲。送了一家再送一家,直到全村家家户户都送遍还意犹未尽。
  往往摊米黄得大半天甚至一天,摊的米黄要足够一家人吃完腊月和正月。待完工后,窑洞里到处都放着金黄的米黄,满窑洞都是清香扑鼻。大人们开始收拾,把米黄摞起来,把炙热的米黄鏊用铁夹子夹住放到院子里让它自然凉下来,把炕头的热柴火灰烬用铁锨清理,待土炕凉了方可把席子放下来,一家人才能在炕上休息。
  米黄是腊月、正月的主食,每顿吃饭前在锅里一热就可以了。直接吃、夹酸菜吃、夹辣子吃、放干吃,甚至冻成冰碴子的米黄也是一道美食,吃起来酸酸甜甜,透心凉。只是大人是不许这样吃的,我们只有偷偷地吃。
  时过境迁,我依然怀念米黄,怀念送米黄年代的那份浓浓的乡情。(焦点 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红旗引领新长征,革命建设大开拓,统一阵线钢铁般稳,克服困难八方援,捍卫革命与平安。曾经战场生死相依,融汇人民强大不息的阵营,永远高扬共产主义的理想红旗,踏平诸多危难羁绊阻

2025-01-05 21:49:38

  米黄鏊是一个直径不到二十厘米、有三个支架、用铸铁制成的小锅,锅底是凸型的,上面加有锅盖。在摊米黄的时候,在米黄鏊底部加火,倒入适量的硬糜子面糊糊,盖上盖子,几分钟后就熟

2025-01-05 21:48:43

商州周末微公益, 周行一善最用心。 培育文明新风尚, 先进理念进乡村。 敬老爱老送欢乐, 救灾济困情意深。 善小常为聚能量, 红遍商州靓全国。

2025-01-05 21:47:50

茶煮乡思酒对忧,孤鸿远志奈何酬。 痴琴写韵三更起,醉笔生花一案收。 岁月如歌才挽夏,韶华若梦又迎秋。 有朝待到轻身退,大美河山任我游。

2025-01-05 21:47:29

摘要:腊八,像每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浓厚的文化味道与历史积淀,饱含中国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们通

2025-01-05 17:23:15

  很多时候,我们都求快,但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努力踮起脚尖,看似手可摘星辰,其实地盘不稳,一触碰就倒下去了。   在这个充满太多不确定的时代,真的没有必要跳起来摘桃子

2025-01-04 23:09:45

  《人生百味,以笑相对》人生如同一场盛宴,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有的甜蜜如糖,有的苦涩如药,有的辛辣如椒,有的酸楚如柠檬。我们无法选择桌上的每一道菜,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

2025-01-04 22:36:34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