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金城记事篇——清咧咧的黄河水淌过家门前

黄河清冽淌门前,
浪涌涛声震九天。
水色晶莹如玉带,
波光潋滟映皋兰。
金城古韵随风舞,
河畔新姿入眼帘。
岁月悠悠情未改,
心随流水向人间。
  清澈见底的黄河水悠悠淌过家门前,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银色绸带,在辽阔无垠的黄土高原上轻盈地翩翩起舞。那河水,清澈而幽深,似乎蕴藏着千年的睿智与伟力,静静地低语着往昔的辉煌与未来的憧憬。
  每当晨曦微露,第一缕温暖的阳光轻轻洒落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金光熠熠,犹如无数颗璀璨的宝石在欢快地跳跃闪烁。村民们便在这绚烂的晨光中开启了他们繁忙而又充满意义的一天,他们或肩扛锄头,步履坚定地走向希望的田野;或手提篮筐,满心欢喜地迈向热闹的市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美好希望。
  孩子们则更加钟情于在河边嬉戏玩耍,他们追逐着彼此在水中摇曳的影子,在松软的沙滩上堆砌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城堡。偶尔,一两只水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留下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鸣叫,为这宁静祥和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清澈见底的黄河水,不仅默默地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更深深地滋养了人们纯洁的心灵。它见证了无数代人的悲欢离合与沧桑巨变,也承载了无数人的美好梦想与执着追求。在这里,每一滴水都仿佛蕴含着丰富的故事,每一道波纹都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
  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黄河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污染、断流、生态破坏……这些问题如同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深深地刻在了这条慈祥的母亲河身上。但坚强的人们并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以实际行动去守护、去修复,让这条历经沧桑的古老河流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盎然活力。
  如今,再次站在家门前,深情地凝望着那清澈见底的黄河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与自豪。这条河流,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更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与精神的栖息地。它赋予了我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清澈见底的黄河水悠悠淌过家门前,它不仅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世代相传的传承。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守护好这条慈祥的母亲河,让它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永恒的骄傲与自豪。
  黄河之水清咧咧,
  奔腾不息涌心间。
  浪花轻拍白马浪,
  岁月悠悠映苍天。
  站在河畔望古塔,
  看那流水似年华。
  波光粼粼映日辉,
  清波荡漾梦如纱。
  河水潺潺祝福多,
  羊皮筏子诉传说。
  英雄豪杰曾在此,
  豪情壮志荡山河。
  清风拂面水波兴,
  心旷神怡忘归程。
  黄河之水清如镜,
  映照人间真善情。
  千里奔腾不曾歇,
  滋养大地万物生。
  愿此清流永长存,
  人间美好共传颂。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七绝游乾坤湾 黄河飘逸绘弧圆, 崖壁盘旋接远天。 山影幽深流水去, 雄奇柔美意悠然。 七绝游昭苏阿合牙孜大峡谷有感 峡谷幽深奇景绵, 云烟缭绕意悠然。 松杉雪岭撑星落, 唤醒

2025-01-05 21:56:51

黄河清冽淌门前, 浪涌涛声震九天。 水色晶莹如玉带, 波光潋滟映皋兰。 金城古韵随风舞, 河畔新姿入眼帘。 岁月悠悠情未改, 心随流水向人间。  清澈见底的黄河水悠悠淌过家门

2025-01-05 21:53:27

  红旗引领新长征,革命建设大开拓,统一阵线钢铁般稳,克服困难八方援,捍卫革命与平安。曾经战场生死相依,融汇人民强大不息的阵营,永远高扬共产主义的理想红旗,踏平诸多危难羁绊阻

2025-01-05 21:49:38

  米黄鏊是一个直径不到二十厘米、有三个支架、用铸铁制成的小锅,锅底是凸型的,上面加有锅盖。在摊米黄的时候,在米黄鏊底部加火,倒入适量的硬糜子面糊糊,盖上盖子,几分钟后就熟

2025-01-05 21:48:43

商州周末微公益, 周行一善最用心。 培育文明新风尚, 先进理念进乡村。 敬老爱老送欢乐, 救灾济困情意深。 善小常为聚能量, 红遍商州靓全国。

2025-01-05 21:47:50

茶煮乡思酒对忧,孤鸿远志奈何酬。 痴琴写韵三更起,醉笔生花一案收。 岁月如歌才挽夏,韶华若梦又迎秋。 有朝待到轻身退,大美河山任我游。

2025-01-05 21:47:29

摘要:腊八,像每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浓厚的文化味道与历史积淀,饱含中国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们通

2025-01-05 17:23:15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