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汉水码头:繁华与宁静的切换镜头

  旬阳,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汉江码头(古称汉水码头)承载着几辈人无数的记忆和情愫,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年代的更迭。
  据考证,旬阳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渡口。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汉江如同一条纽带,将旬阳与外界紧密相连。
  古渡口可以说是是唯一的通道,它是人们出行及物资贸易交易的枢纽,它更预示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向往、对家庭生活的希望。
  客商们在渡口停留歇脚;纤夫们拉纤的号子声在江面上回荡,汗水滴落在纤绳上,脚上的草鞋与汉江石头摩擦着。黄州馆、杨泗庙是相聚的地方。
  这些古渡口,它们是历史的坐标,它们时时刻刻记录着旬阳早期的繁华、热闹。
  明清时期,旬阳的渡口和水运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蜀河码头成为了鄂、豫、陕、川四地的物资集散之地,帆樯云集,商号林立。汉江、蜀河、仙河在这里交汇,船运盛极一时。
  湖广移民大量进入陕南,蜀河成为汉江水运与各地联系的枢纽。
  当时的蜀河镇,上溯兴汉,下达襄樊,北通商洛,骡马驮运,估客云集,被誉为“小汉口”。商旅、纤夫带来的原籍民俗民风在码头集镇汇聚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南码头文化。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旬阳水上运输步入第二个发展高峰。旬阳县城境内的上渡口,东区的棕溪渡口、蜀河渡口,南区的吕河渡口等等是人们出行的起点和终点。
  当时有专业航运公司两家:旬阳县航运公司和旬阳县水陆运输公司。旬阳县航运公司的船只在汉口至安康航线营运,最远可至洞庭湖;水陆运输公司的船只长年往返安康—丹江—武汉航线。
  个体运输户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主要集中在旬阳县棕溪、蜀河、吕河三个乡镇,船舶多为木质船舶,主要运输粮食、桐油、龙须草等土特产,最远航线到达丹江口市。
  据档案记载:1992年农历正月十六,旬航5号经营的蜀河至沙沟航行日完成客运量达1520人次,创历史之最。
  进入21世纪,随着旬阳县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蜀河电站、襄渝复线相继开工建设,大力促进了水上运输业的有序发展。全县水上运输从业人员达到近2000人。
  我眼里汉江码头的情愫,说小了就是渡船的变化时光。童年时期,小小少年用心细细观察、心中默默接受的场景:有艄公与烟袋的交流;有趸船那柴油机咔咔的响动;也有趸船烟囱里冒出的青烟;还有就是舵手开船的身影。
  我们的出行离不开南区那吕河渡口,汉江河河面好宽、水好深;坐在船上,就能看到河水里的汉江鱼在水里跳跃。通常水运船只,从船的外观大小通俗的称为:小划划子、机动渡船、大趸船。
  “等渡船、过渡”,那是最流行的语言,也是我们在吕河渡口常用的。
  小小的面包车、大巴车载满客人,趸船一趟接着一趟往返于汉江江面上。
  然而,伴随着公路、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汉江航运日趋萧条。
  十天高速路旬阳神河、吕河段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12月全线通车。
  自从有了高速路,南区人们告别了汉江码头,往日汉江码头繁华热闹的场景不复存在。
  昔日,汉江上的波涛滚滚、千帆竞发的画面离开了人们的视线,渡口的历史离百姓越来越远,随之,水上航运公司和个体运输户的规模也慢慢缩小。
  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土生土长的旬阳人,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寻找新的机遇。有发展眼光的奋进者从沙石料运输中看到了丰厚的收益,由开始的人工装卸小吨位船舶,逐步发展到自卸大吨位货船。
  当今,汉江码头往日繁华已不存在,但它依然静静地留守在江边,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繁华的历史故事。
  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在旬阳落成,那里面收藏了大量关于航运发展史珍贵的实物及图片资料,向世人全面展示汉江流域先辈们战胜自然、利用水资源的发展史。它是对历史的记录,同时是对未来的启示和希望。
  我们怀念那个有汉江码头的历史,我们坚定相信:一代又一代的旬阳人,一定能够继承和发扬汉江航运人精神!
  汉江码头,目睹了旬阳从古到今的变化,它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流转,美好的时光总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榜样力量振坤乾,共产党员排万难,   共产主义大理想,为民服务德高悬。   英雄事迹不平凡,努力拼博最前沿,   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更超前。   今天看了中央电台榜样

2025-01-17 23:02:56

  旬阳,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汉江码头(古称汉水码头)承载着几辈人无数的记忆和情愫,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年代的更迭。   据考证,旬阳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渡口。   在那个交

2025-01-17 22:47:57

  醉墨斋靳宝简介   靳宝,醉墨斋斋主,陕西省西安市人。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承家学,备受家训,酷爱中国书画艺术,早年就读西安美院国画系进修。拜帖颜,柳,欧,赵等诸家碑帖,为揣碑,博

2025-01-17 22:47:05

  路漫漫终有归途,这路遥马急的人间,你我平安喜乐就好。时间在变,人也在变,背不动的要放下,伤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恨不过的要抚平。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的过程,何必

2025-01-17 15:03:45

  元月一日,西安施坦威琴.行音乐厅内座无虚席,一场盛大的新年音乐会在此拉开帷幕。此次音乐会由西安音乐学院银发艺术俱乐部主办,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观赏。  国家大

2025-01-17 11:14:23

  在记忆的长河之中,总有一段时光璀璨夺目,温暖着人生的漫漫征程。于我而言,小时候跟着父亲回临潼武屯镇老家过年的经历,便是这般弥足珍贵的存在。它宛如一首饱含深情的老歌,每

2025-01-17 11:10:36

  2025年1月17日,西安军旅书画院长、西安军旅书画艺术家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摄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孙利,应邀走进陕西某部为战友们传授摄影基本技法,孙利先生从拍摄实

2025-01-16 22:32:1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