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有一种记忆叫裱崖(nai)

  裱崖(nai)是我们当地人习惯的叫法,其实就是用报纸或者书纸糊墙。我百度了一下,崖字是没有nai这个读音的,据年长的文化人说,普通话是沿用了满洲语的发音,古汉语里崖就读作nai。是否确切,有待考证。反正我们当地人一直称为裱崖(nai)。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 七八十年代,陕北人住的还是清一色的土窑洞,扫房子其实就是扫窑,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掸拂尘垢蛛网,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
  记忆里每到腊月二十四,家里都要按照习俗把窑里从上到下扫一遍,除去窑顶上和两侧土墙上落了一年的灰尘。只是扫窑后我家总会产生分歧,母亲觉得已经打扫好了。可是哥哥姐姐都想趁机把之前糊的墙从新裱一下,但是他们拗不过当家的母亲。于是哥哥姐姐就千方百计,编造各种借口,想办法把母亲支开。要不是说快过年了让母亲去外婆家看望外婆,要不就骗母亲让她出去串门,总之是要支开母亲,我们几个在家偷偷裱崖(nai)。
  支走了母亲,我们迅速行动起来。首先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水,待水快烧开时,加入一些荞麦面粉,然后用擀面杖在里面持续搅拌,不一会儿,一锅自制的糨糊就准备好了!哥哥担任总指挥,决定哪些地方要裱报纸,哪些地方用书纸,并根据报纸的内容和图案来确定每一张报纸或书纸的哪一面涂糨糊,哪一面朝外。决定好之后,他将任务交给五姐,五姐按照哥哥的指示负责给报纸涂糨糊。涂糨糊也是一门技术活,涂得太多,报纸会湿透;涂得太少,又无法牢固地粘贴在墙上;糨子要刷的均匀周到,特别是报纸的四个角四个边,一定要刷好刷到位,否则边角会粘贴不严不实,容易起包泡的。我和六姐负责把五姐刷好糨子的报纸放在墙上,五姐在给我们递刷好的报纸时要正给反接,我和六姐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提捏好报纸两上角,并且要拉展,提捏的尺寸要把握好,捏的角过少,会撕掉已刷湿的报纸角,这样一来不好对茬、对角,而且不好粘帖。如果在递的过程中,双手没有拉展,已刷湿的报纸面又会相互粘连在一起,在分开的过程中,尽管会小心翼翼的,但往往会弄破报纸的。
  从五姐手里小心翼翼的接过刷了糨糊的报纸,放到总指挥指定了位置的墙面上,报纸放到墙上后,哥哥要仔仔细细的左看看、右看看,看边对齐了没有,有没有包泡,有没有折皱处,要是那边不齐或有包泡、有折皱、起了疙瘩了,就要揭开一边,慢慢的移动到最佳位置,再进行粘帖,直到看见再没有啥问题了,哥哥便先用手掌简单的轻轻一扑,然后再用扫炕的小笤帚顺着一边慢慢地、小心翼翼至上而下的扫一遍报纸,这样糊出来的报纸就平展展的。我们四个人分工明确,流水线作业,因为我们要赶进度,确保母亲回来之前完成任务,中途偶尔还会派我外出观察敌情,避免母亲突然回来,我们会措手不及,万一我出去看到母亲往回走了,我就得再次想办法把母亲控制在院子外面!甚至有时候为了确保安全,干脆把门关了在家裱崖(nai)!
  窑洞墙壁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糊遍了报纸的时候,再把红纸剪成一寸宽的长条,糊在墙上裱了报纸的周围装饰一下,效果立马呈现出来了,墙上的红边不仅让墙上的报纸有了整体感,更衬托出了红红火火的年味!趁着母亲还没回来,赶紧把窗户纸扒掉,用新的麻纸再把窗户从新糊一下。窑洞里立马亮堂了许多,干净,舒适,人的心情好像立马都好了许多!再把备好的几张年画贴在醒目的位置,把带日历的一张贴到便于查看的地点,就算完美收官啦。
  裱崖(nai)结束了,哥哥安排我是拾掇垃圾的,六姐是扫地的,五姐是洗锅的!我们三个收拾战场,他倒像是打了胜仗的将军,非但不干活,竟然偷了一支父亲的工字牌香烟,抽着烟坐炕上看墙上的报纸呢。还不忘安顿我姊妹三个,不准告状。我心里一万个不服气,心里想:你凭什么就不干活,还偷的抽烟呢?信不信我给大说了,让揍死你?
  刚打扫完卫生,收拾好残局,母亲就回来了!进门看到家里明晃晃的,便故作生气的骂到:“你这几个怂娃,把我骗走,我就知道你们不做好事!”
  我们几个小鬼脸相视而笑,此刻丝毫没有了怕母亲的感觉了!母亲反倒说:“咋你们把窗户糊了,叫我剪上几个窗花给咱贴上该红红的,好看点么。”
  等到母亲做的吃了晚饭,点起了煤油灯,几个娃爬在墙上各看各的报纸,只可惜,一个煤油灯光线太暗,不是你把他遮挡住了,就是他把你光线挡住了,难免互相埋怨!更让人无奈的是好好的一个故事看到一半就看不成了,另一半被裱到墙里面去了!
  熄了灯,睡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却听见糊墙的纸嘎巴嘎巴的响,那是糨子干透了,报纸伸展的声音。如果哪张报纸拉的太紧,此刻就可能随着嘎巴嘎巴的声音而绷扯开一道缝隙来。我听着报纸的嘎巴声反复思量:到底该不该给父亲告我哥偷得抽烟的事情呢?
  作者简介:安军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延安市作协会员。在各级征文中多次获奖。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岁月深处》《宜川旧事》《黄土情深》,各级各类网络平台发表作品数百篇,偶有文字在《当代作家》《延安作家》《延安日报》《陕西工人报》《秦风》《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杂志发表。2021年荣获陕西省“三秦最美读书人”光荣称号。(焦点 荐)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标志着春节的序幕正式拉开,家家户户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备年货。新时代,腊月二十三不仅延续着古老的传统习俗,更融

2025-01-22 11:30:28

  裱崖(nai)是我们当地人习惯的叫法,其实就是用报纸或者书纸糊墙。我百度了一下,崖字是没有nai这个读音的,据年长的文化人说,普通话是沿用了满洲语的发音,古汉语里崖就读作nai。

2025-01-22 11:19:16

  当璀璨的华灯初上,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固。2025年,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如梦如幻,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以“乙巳中国年・灯映长安春”为主题的灯会,宛

2025-01-21 22:13:09

光阴荏苒十五年 曾遇千险阻万难 赖有长征精神继 助力调解筑平安 达旦通宵为医患 不忘初心作证见 龙岁将逝雄心在 砥砺前行勇争先  甘肃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

2025-01-21 22:08:49

  小品妙趣横生,秦腔韵味悠长,歌曲动人心弦,脱口秀诙谐幽默;1月18日,冬日暖阳倾洒在西咸新区北杜街道龙岩村文化广场,魏老根第十二届乡村春晚在这里欢乐启幕。

2025-01-21 22:00:11

  2024,我踏入了初中的校园,在这里开始了新的奋斗。   这一年我进入初中,蓦然回首,小学的生活历历在目,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不时地涌在心头,老师的教导时刻回响在脑海。

2025-01-21 11:53:3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了望冬日,回顾金秋。时间就如白驹过隙眨眼便过。   拔回指针,来到开学。我兴致勃勃的来到了学校。啊!新的学校真美,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慢慢的熟悉了这

2025-01-21 11:52:5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