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野怀古十五题(上)
编者按:
泾阳籍著名作家、文学教育家白描,自2017年回乡创作《天下第一渠》以来,每年都抽出时间,在泾阳及周边地区采风,做田野调查,这期间除写有大量田野调查笔记之外,还写有不少古体诗词。这里推送的《泾野怀古十五题》,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对泾阳历史文化蕴藏的可贵探掘和展现。因篇幅较长,“中国泾阳”微信公众号本周起在周末【文化泾阳】栏目分两期予以推送。
壹
望夷宫怀古
寒阳残照草枯黄,
凭吊寻踪意黯伤。
指鹿为马遗秽史〔1〕,
沉驹厌胜演昏章〔2〕。
嬴秦奋武吞九鼎〔3〕,
胡亥苛慝暴三殇〔4〕。
舟浮舟覆俄顷事,
今时谁个鉴兴亡?
2018年12月7日
注释:
〔1〕望夷宫,赵高指鹿为马发生地。
〔2〕《史记》载:秦末,刘邦率数万大军攻破武关,直逼关中。秦二世胡亥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虎后,神思恍惚,占梦说是泾水做祟。二世乃斋戒于望夷宫,沉四匹白马于泾河。厌胜:指通过法术、符咒、仪式等手段来压制或克服灾祸等不利因素的行为,出自《汉书?王莽传》,后在古代文献中多有出现。胡亥沉马祀泾,实属荒唐闹剧。
〔3〕〔4〕嬴秦奋武吞九鼎、胡亥苛慝暴三殇二句,借南北朝诗人谢瞻《经张子房庙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转化而来。九鼎象征九州,秦自孝公后经数代经营,于公元前256年昭王灭周,九鼎迁秦。苛慝:暴虐邪恶。三殇指上、中、下三殇,谢瞻诗意为暴秦无道,连未成年人都受到残害。
贰
谒汉阳陵
晴川翠嶂瞻宏廓,
帝寝千秋望大河〔1〕
平藩靖乱安邦域〔2〕,
抚庶施仁致泰和?。
德并成康垂典策〔3〕,
功开文景起颂歌〔4〕。
从来盛世民为本,
寄望良图鉴汉谟〔5〕。
2019年11月14日
注释:
〔1〕汉景帝阳陵雄峙渭河北岸莽原,陵区丛林叠翠。
〔2〕汉景帝时期,因削藩爆发“七国之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率汉军进行平叛 。历经三个月,叛乱平息。
〔3〕〔4〕东汉班固《汉书》云:“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成康” 指西周时期的周成王和周康王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呈现祥和景象 。文景指西汉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由文帝开创,俟景帝继位,承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得百姓生活安康富足,社会经济稳步增长,保证和巩固了繁荣局面。周朝的成王康王统治时期和西汉的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是两段可以相提并论的盛世。
〔5〕汉谟:汉代的治国方略、典章制度等 。
叁
游顺陵
昔时冢墓焕陵垣〔1〕,
断碣残文藏幽院〔2〕。
石狮威态千秋证〔3〕,
天禄昂姿百代瞻〔4〕。
武曌临朝恩益母,
媚娘践祚势熏天。
繁华落幕空余叹,
岁月悠悠鉴史篇。
2020年7月3日
注释:
〔1〕武则天之母杨氏卒,初葬为太原王妃墓。武则天称帝后,追尊杨氏为 “孝明高皇后”,改墓为陵。
〔2〕,断碣,即《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碑高约6米,宽3.2米,刻文4300 字,含碑首、碑座通高10米,于明嘉靖乙卯(1555)年毁于关中大地震,余 9 块藏于咸阳博物院。
〔3〕顺陵四周,共有8尊石狮,其中2尊走狮,雄狮头披卷毛,突眼隆鼻,丰颐利齿,阔口半开,气势磅礴,威武有力,是顺陵石刻群中的精华,被誉为“中华第一狮”。
〔4〕天禄(又名独角兽),顺陵石刻天禄头似鹿,身似牛,有双翅,翅上雕有卷云花纹,足为马蹄,尾垂与石座相连,造型巨大,为顺陵石刻精品。
肆
登贞陵
仲山迤逦抱秋旻,
帝阙澜翻一陵蕴〔1〕。
晦志卅年韬远略,
临朝数载转鸿钧〔2〕。
牛李竞逐俱化烬〔3〕,
河湟克复始逢春〔4〕。
堪嗟明主耽丹汞〔5〕,
独剩残晖隐暮曛。
2018年9月26日
注释:
〔1〕帝阙澜翻:唐宣宗李忱为宫女所生,出身卑微,少年沉默寡语,被视为不慧,常被人戏弄。宫廷斗争波惊澜翻,唐武宗驾崩后,在宦官的支持下,本非太子的李忱,以皇太叔的身份即位,时年三十七岁。
〔2〕颔联二句,言李忱登大位之前,三十年里韬光养晦以自保,登上皇位后,推行改革,扭转内忧外患、国力衰退的局面,国势有所起色,呈现出 “中兴” 的小康局面,李忱统治下的唐朝被称为“大中之治”,而他被后世谓之“小太宗”。
〔3〕牛李竞逐:即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严重破坏了唐朝的政治生态,给国家管理带来了深远影响。唐宣宗通过加强皇权集权、整肃吏治等一系列政治手段,结束了牛李党争,为 “大中之治” 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4〕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陆续占领了河湟地区(包括今甘肃、宁夏以及青海的部分地区),大中五年(851 年),唐朝收复河湟各州。
〔5〕和许多古代帝王一样,唐宣宗渴望长生不老,希望通过服用丹药来延长寿命,结果身体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导致死亡。
伍
唐崇陵哀德宗
朝临石马泣血流〔1〕,
孤抱羁怀叹时休。
初承帝业清奸宄〔2〕,
晚误权途蔽慧眸。
削藩志挫烽烟黯〔3〕,
固位心殚社稷忧〔4〕。
西照阙台残像瞩〔5〕,
金谷尘埋论废由〔6〕。
2024年6月20日
注释:
〔1〕唐崇陵神道南端两侧,矗立石马。传说每天破晓,石马的眼睛里会流出红色液体,仿若血泪。?石马泣血,说法众多,其一是石马曾随主人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化为石像,只能长久默守陵墓,困羁僻壤,故而在清晨清冷空气中伤心落泪。
〔2〕奸宄,指违法作乱的人和违法作乱的事情,语出《书·舜典》:蛮夷猾夏 ,寇贼奸宄。
〔3〕削藩是唐德宗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举措,却以失败告终,被迫与藩镇妥协。
〔4〕唐德宗为保帝位,殚精竭虑,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这些努力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让局势更加动荡。
〔5〕崇陵朱雀门外有石人、翼马、仗马、鸵鸟等石刻,如今大多遭受破坏,多有残缺。
〔5〕西晋巨富石崇斥重金筑有金谷园,曾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然而,随着历史变迁、战乱纷扰,昔日繁华的金谷园早已荡然无存 ,只留下一片尘土。古人有“金谷尘埋花失色,铜驼荆棘草连天”诗句,状其荒凉破败。金谷尘埋句,慨叹世事兴衰,必有因由。
陆
咏薄太后塔
千年古寺塔巍峨〔1〕,
盛世频传太后歌。
砖垒七层迎日月,
云栖四面绕藤萝。
仁风每顾怜禾稼〔2〕,
善念常存育帝柯〔3〕。
文景鸿图母范昭,
坤仪德望耀星河。
2020年5月22日
注释:
〔1〕薄太后塔位于泾阳县城西60里薄太后村的香积寺内。塔建于唐代,现寺毁塔存。
〔2〕薄太后宽厚谦和,乐善好施,关注民生,留意耕织。
〔3〕薄太后母兼师训。汉文帝即位,遵照母亲的教导,尊敬重用高祖在世时的功臣元老,体恤百姓疾苦,废除连坐法,消减税赋,重用提拔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国家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汉光武帝评价薄太后“母德慈仁”。
柒
重登崇文塔
当年戏刻垛边留〔1〕,
总角还教皓首羞〔2〕。
宝顶摩云吞浩气,
飞檐揽斗挂银钩。
晨钟几杵催才俊,
古韵千秋育彦俦〔3〕。
愿共泾波常护佑,
登高唱咏再赓酬〔4〕。
2017年7月17日
注释:
〔1〕我年少时,曾登上塔顶,在垛口底角刻字留名。
〔2〕少不更事的荒唐行为,在皓首之年感到惭悔。
〔3〕彦俦:有才学德行之人。
〔4〕赓酬:以诗词相赠答。
捌
登瀛洲台
天高趁兴步瀛台〔1〕,
古水悠悠日华催。
遥思学士联珠句〔2〕,
近看残基覆绿苔。
旧韵终然随影去,
忧怀径自逐波来。
荣枯递转千秋叹,
闲云几片共思徊。
2024年11月28日
注释:
〔1〕瀛洲台位于泾阳县城东南高庄镇阜下村的莽塬上,是由人工夯筑的高台,相传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即为此处。
〔2〕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常召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十八人讨论政事、典籍,时称“十八学士”。十八学士登瀛洲台,纵目观景,以诗唱和,瀛洲台上诗韵悠扬。
作者简介:白描,男,作家,教授,文学教育家,书法家,玉文化学者。1952年生于陕西泾阳。曾任大学教师,陕西作协书记处书记,《延河》文学月刊主编,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信息中心副主任,《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社副总编辑,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任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佛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院作家以及泾阳县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明 荐)
泾阳籍著名作家、文学教育家白描,自2017年回乡创作《天下第一渠》以来,每年都抽出时间,在泾阳及周边地区采风,做田野调查,这期间除写有大量田野调查笔记之外,还写有不少古体诗词。这里推送的《泾野怀古十五题》,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对泾阳历史文化蕴藏的可贵探掘和展现。因篇幅较长,“中国泾阳”微信公众号本周起在周末【文化泾阳】栏目分两期予以推送。
壹
望夷宫怀古
寒阳残照草枯黄,
凭吊寻踪意黯伤。
指鹿为马遗秽史〔1〕,
沉驹厌胜演昏章〔2〕。
嬴秦奋武吞九鼎〔3〕,
胡亥苛慝暴三殇〔4〕。
舟浮舟覆俄顷事,
今时谁个鉴兴亡?
2018年12月7日

〔1〕望夷宫,赵高指鹿为马发生地。
〔2〕《史记》载:秦末,刘邦率数万大军攻破武关,直逼关中。秦二世胡亥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虎后,神思恍惚,占梦说是泾水做祟。二世乃斋戒于望夷宫,沉四匹白马于泾河。厌胜:指通过法术、符咒、仪式等手段来压制或克服灾祸等不利因素的行为,出自《汉书?王莽传》,后在古代文献中多有出现。胡亥沉马祀泾,实属荒唐闹剧。
〔3〕〔4〕嬴秦奋武吞九鼎、胡亥苛慝暴三殇二句,借南北朝诗人谢瞻《经张子房庙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转化而来。九鼎象征九州,秦自孝公后经数代经营,于公元前256年昭王灭周,九鼎迁秦。苛慝:暴虐邪恶。三殇指上、中、下三殇,谢瞻诗意为暴秦无道,连未成年人都受到残害。
贰
谒汉阳陵
晴川翠嶂瞻宏廓,
帝寝千秋望大河〔1〕
平藩靖乱安邦域〔2〕,
抚庶施仁致泰和?。
德并成康垂典策〔3〕,
功开文景起颂歌〔4〕。
从来盛世民为本,
寄望良图鉴汉谟〔5〕。
2019年11月14日
注释:

〔2〕汉景帝时期,因削藩爆发“七国之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率汉军进行平叛 。历经三个月,叛乱平息。
〔3〕〔4〕东汉班固《汉书》云:“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成康” 指西周时期的周成王和周康王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呈现祥和景象 。文景指西汉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由文帝开创,俟景帝继位,承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使得百姓生活安康富足,社会经济稳步增长,保证和巩固了繁荣局面。周朝的成王康王统治时期和西汉的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是两段可以相提并论的盛世。
〔5〕汉谟:汉代的治国方略、典章制度等 。
叁
游顺陵
昔时冢墓焕陵垣〔1〕,
断碣残文藏幽院〔2〕。
石狮威态千秋证〔3〕,
天禄昂姿百代瞻〔4〕。
武曌临朝恩益母,
媚娘践祚势熏天。
繁华落幕空余叹,
岁月悠悠鉴史篇。
2020年7月3日
注释:

〔2〕,断碣,即《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碑高约6米,宽3.2米,刻文4300 字,含碑首、碑座通高10米,于明嘉靖乙卯(1555)年毁于关中大地震,余 9 块藏于咸阳博物院。
〔3〕顺陵四周,共有8尊石狮,其中2尊走狮,雄狮头披卷毛,突眼隆鼻,丰颐利齿,阔口半开,气势磅礴,威武有力,是顺陵石刻群中的精华,被誉为“中华第一狮”。
〔4〕天禄(又名独角兽),顺陵石刻天禄头似鹿,身似牛,有双翅,翅上雕有卷云花纹,足为马蹄,尾垂与石座相连,造型巨大,为顺陵石刻精品。
肆
登贞陵
仲山迤逦抱秋旻,
帝阙澜翻一陵蕴〔1〕。
晦志卅年韬远略,
临朝数载转鸿钧〔2〕。
牛李竞逐俱化烬〔3〕,
河湟克复始逢春〔4〕。
堪嗟明主耽丹汞〔5〕,
独剩残晖隐暮曛。
2018年9月26日
注释:

〔2〕颔联二句,言李忱登大位之前,三十年里韬光养晦以自保,登上皇位后,推行改革,扭转内忧外患、国力衰退的局面,国势有所起色,呈现出 “中兴” 的小康局面,李忱统治下的唐朝被称为“大中之治”,而他被后世谓之“小太宗”。
〔3〕牛李竞逐:即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严重破坏了唐朝的政治生态,给国家管理带来了深远影响。唐宣宗通过加强皇权集权、整肃吏治等一系列政治手段,结束了牛李党争,为 “大中之治” 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4〕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陆续占领了河湟地区(包括今甘肃、宁夏以及青海的部分地区),大中五年(851 年),唐朝收复河湟各州。
〔5〕和许多古代帝王一样,唐宣宗渴望长生不老,希望通过服用丹药来延长寿命,结果身体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导致死亡。
伍
唐崇陵哀德宗
朝临石马泣血流〔1〕,
孤抱羁怀叹时休。
初承帝业清奸宄〔2〕,
晚误权途蔽慧眸。
削藩志挫烽烟黯〔3〕,
固位心殚社稷忧〔4〕。
西照阙台残像瞩〔5〕,
金谷尘埋论废由〔6〕。
2024年6月20日
注释:

〔2〕奸宄,指违法作乱的人和违法作乱的事情,语出《书·舜典》:蛮夷猾夏 ,寇贼奸宄。
〔3〕削藩是唐德宗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举措,却以失败告终,被迫与藩镇妥协。
〔4〕唐德宗为保帝位,殚精竭虑,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这些努力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让局势更加动荡。
〔5〕崇陵朱雀门外有石人、翼马、仗马、鸵鸟等石刻,如今大多遭受破坏,多有残缺。
〔5〕西晋巨富石崇斥重金筑有金谷园,曾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然而,随着历史变迁、战乱纷扰,昔日繁华的金谷园早已荡然无存 ,只留下一片尘土。古人有“金谷尘埋花失色,铜驼荆棘草连天”诗句,状其荒凉破败。金谷尘埋句,慨叹世事兴衰,必有因由。
陆
咏薄太后塔
千年古寺塔巍峨〔1〕,
盛世频传太后歌。
砖垒七层迎日月,
云栖四面绕藤萝。
仁风每顾怜禾稼〔2〕,
善念常存育帝柯〔3〕。
文景鸿图母范昭,
坤仪德望耀星河。
2020年5月22日
注释:

〔2〕薄太后宽厚谦和,乐善好施,关注民生,留意耕织。
〔3〕薄太后母兼师训。汉文帝即位,遵照母亲的教导,尊敬重用高祖在世时的功臣元老,体恤百姓疾苦,废除连坐法,消减税赋,重用提拔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国家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汉光武帝评价薄太后“母德慈仁”。
柒
重登崇文塔
当年戏刻垛边留〔1〕,
总角还教皓首羞〔2〕。
宝顶摩云吞浩气,
飞檐揽斗挂银钩。
晨钟几杵催才俊,
古韵千秋育彦俦〔3〕。
愿共泾波常护佑,
登高唱咏再赓酬〔4〕。
2017年7月17日
注释:

〔2〕少不更事的荒唐行为,在皓首之年感到惭悔。
〔3〕彦俦:有才学德行之人。
〔4〕赓酬:以诗词相赠答。
捌
登瀛洲台
天高趁兴步瀛台〔1〕,
古水悠悠日华催。
遥思学士联珠句〔2〕,
近看残基覆绿苔。
旧韵终然随影去,
忧怀径自逐波来。
荣枯递转千秋叹,
闲云几片共思徊。
2024年11月28日
注释:

〔2〕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常召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十八人讨论政事、典籍,时称“十八学士”。十八学士登瀛洲台,纵目观景,以诗唱和,瀛洲台上诗韵悠扬。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情感领域美友家,投身其中乐哈哈。
三年庆典开心事,因只不会投美佳。
“情感美友之家”三年庆典又为家人们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做为家人中的一员,在我
2025-02-10 17:25:38
编者按:
泾阳籍着名作家、文学教育家白描,自2017年回乡创作《天下第一渠》以来,每年都抽出时间,在泾阳及周边地区采风,做田野调查,这期间除写有大量田野调查笔记之外,还写
2025-02-10 13:50:46
一:真心,最简单也最可贵
这世上,最难得的是人心,最易得的也是人心。
世间的感情,向来都是相互的。想要收获真心,必须自己先付出真心;想要收获回报,必须自己先付出努力。
2025-02-10 11:02:17
你是高山,人们就仰望你
你是小溪,人们就跨过你
人们只在乎你飞的高不高
却没几个人关心你飞的累不累
所以除了在真正关心你的人面前
不要寻求认可
2025-02-10 11:01:17
近日,文学大院微信群一连几天热议梦萌的《闲神》,由于忙,没在意。今日突发奇想,也想学学闲“经”,成为“闲神”。于是乎,抽闲拜读了梦萌的《闲神》原文和
2025-02-10 10:58:42
在一个寻常的深夜,窗外的夜色如浓稠的墨汁,将世界包裹得严严实实。我蜷缩在沙发里,百无聊赖地刷着抖音,手指机械地在屏幕上滑动,每划过一个视频,都像是在翻阅生活中那些平淡无奇
2025-02-10 10:57:56
2月8日清晨,甘泉毛生明副团长发出一首诗:“甘泉启幕鼓箫传,焰吐鱼龙漫野旋。烛影摇红融雪魄,灯山照水接星链。镜收秦塞千年韵,笺拓陕北九曲烟。此际群贤酬社火,一觞一
2025-02-10 10:53:47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