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福”想联翩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到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贴对字,挂“福”字,“福星高照”、“福寿长春”、“五福临门”,表达了祈求万事多“福”,事事顺心如意的美好愿望。
  因事来到中原大地河南,有幸观赏了“五福家园”,并受赠一本书《福问》,引起了我对“福”的深入了解和思索。
  “福”字的起源可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最初的福字形象是两只手虔诚的捧着酒坛祭天,寓意向神灵的祈“福”。古人认为“福”是上天的恩赐,好运和幸福的象征。正如《说文解字》所言,“福,佑也”,自从人类有了文字,便对福佑有了精神的寄托和敬畏。几千年来“福”字承载着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民俗—“福文化”,从“福文化”中又演绎着如仁、孝、忠等道德文化,围绕“福”字而善始善终。
  何为五福?人的“福”气从哪来?什么样的人生才算的上有“福”之人?“福”对社会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五福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由周武王与箕子在讨论治国之道时提出来的。五福的内容具体为:一曰长寿,二曰富贵,三曰康宁,四曰德尚,五曰善终,这五种福气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称五福而不叫四福、六福?这就是我们先辈人们的智慧所在。手指脚趾为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五,农耕作物有五谷,五谷丰登。结合一生的成长经历,分为长寿、富贵、康宁、德尚、善终,修好此五德,即为圆满人生。这五德看似简单,但它是以传递、弘扬正能量为主体的富有有丰富内涵的人生哲理。看透,参透且能做到者有德之人方为善终。
  五福奥妙与玄机是什么?
  一曰长寿,生命长久,指高寿之人。古人因生态、环境、战争、疾病,年寿在五十上下为终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延年益寿派徐福带五百名童男童女到海外求长生不老药。其实天下间并无此药,徐福无法回来复命,就留在小岛上,也就是今天的日本。古代皇帝上朝时要呼叫“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对长寿的渴望;电视剧《西游记》中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才有了各路妖魔鬼怪抢夺唐僧,而引出的美猴王降妖伏魔的精彩故事;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才成熟,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神话传说寄喻了人们对长寿的渴求,神仙异人皆是如此,凡人又何尝不为之所求。清朝乾隆爷在位六十一年,老佛爷八十六岁告终,在古代算的长寿翁,他邀请天下长寿者办了个“千叟宴”,探讨长寿的奥秘被传为天下佳话流传至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七十、八十、九十随处可见,长命百岁的祈求已变为现实,您看那儿孙满堂,子孝孙伴,其乐融融的美满家庭,这就是长寿之人的天伦之乐。
  二曰康宁,康指健康,宁指内心的安宁。《黄帝内经》注解修身养性,这里的性指的是性格,也就是养心,心态好才能平易近人,看的开,望的远,吃的亏,让的人。旧时皇帝处理朝事之余,大多时间在养心殿修身养性。格指的是有宽仁待物的胸襟,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者,心胸开阔,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人的康宁与心情是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处世立事,要干与自己能力匹配的事,不要贪恋太多,贪心求大又因各种原因没有干成,或功名利禄上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想,到头一场空,这种状态下的人,心情一定处于忧郁之中,与人相交自卑心较重,长期的压抑可能会干扰到日常生活与工作,故而我们每个人要内心强大,积极乐观,豁达开朗,这样才能身体健康身心安宁。
  三曰富贵。富指财富,贵指有权势的人。富贵几乎人人向往,而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富贵,它超越了对物质的追逐,这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心灵的富足。《论语》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有人说,富贵险中求。一个人的富与贵不一定是与生俱来,有的人祖上殷实,传承得到富与贵,但这种自小在富贵长大的人多半为浪荡子弟,学无所长,吃不了苦,干不成事,最终结局大多为凄凉悲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从荣华富贵到家道中落,死后无一席遮体;二种人靠自己的聪明好学而上进博取功名,还有靠自身勤劳打拼赢得人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对人生奋斗最精辟的总结。
  从另一个面上来讲,贵又代表一种精神,代表品质。一个人要成功,要有人脉、背景、有过人的本领,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力,所以一些品德高尚且有修为的人也称得上是贵人。富贵又分有钱与值钱,有钱的人不一定就值钱,一个品德高尚,有修为,和睦待人,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一定会受人尊重,这种人也就值钱;反之像落马的高官达人,最终遗臭千年。
  物质的追求是富,精神追求是贵,从有钱到值钱,不应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应注重文化底蕴和精神品格的修炼,并且做好下一代精神传承教育,才是真的“富贵人家”。
  四曰好德,古人结合自身的参悟,认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与称骨法的内涵是相吻合的,内容各尽其妙。
  好德分为阳德与阴德,阳德是公开的,理性的是善行,如慈善、孝道、助人为乐等行为;而阴德则是不为人知,不张扬的善行,包括内心的修炼,善念等,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好德,五福的完整内涵。
  德是福的善因,福是德的善果。好德之福,人们常说“吃亏是福”,这是道家和儒家的观点,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不争却滔滔不绝;德之厚重,方能绵绵久长。
  五曰善终。藏于五福之末的“善终”却是最为深刻,最为含蓄的一种祝愿。包含孝道和教育两个方面,孝,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是传统家族观念中最为崇高的美德,孝为人生之本,孝道不仅是对父母、长辈的敬爱,更是家族兴旺传承的文化。身教胜于言传,今天做到对父母的孝,才能用实际行动传承后辈。历代的封建帝王,无不推崇以“孝”治天下,一个懂得孝顺的人,也必然是遵纪守法之人,民安国方稳。简而大道,于国家兴盛有百利,更是兴旺的根本。
  孝道的传承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步过而立之年的人群,上有老下有小,承载着家族的希望,担负着孝道的坚守,也是人们在善终中所赋予后代最为珍贵的遗产。
  一个有德之人必将会有一个好的善终,每一位老人都有一部壮美的故事,人生的经历如同一页页翻开的书篇,承载着爱与心酸,欢笑与泪水。我们要尊重每一位老人,要从他们身上学到睿智的一面,传承优良品德,从而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经验。
  善终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也是一场人生的辞别,当老人尽享天年,善终而去;有的人经历磨难,非常痛苦;有的人则安然离去,慈祥自然;按佛道家学说,这与一个人的一生积了多少福德是有因果的,福报好的老人总是在安详中离别。对与错无从考证,但好人总会有好报,这是不争的哲理。
  有德之人必是孝顺之人,行孝之心的真善美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人格力量,孝敬父母、长辈是为大德,“但行善事,莫问前程”,此人的运势一般不会太差。
  抚今追古,静下心来细思想,岁月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我们曾经走过的每一步,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交代,更是对岁月的敬畏,大道至简,先辈之智慧,之总结无不道理……
  大自然的规律,春天的萌芽,秋冬的落叶,人随自然也一样,终有一日,我们也许会在五福的完整内涵中辞别。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人生的福气从哪里来?   人生于世,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贫有富。《三字经》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出生到童年时期,都有善良的本性,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的教育,接触的人,

2025-03-19 11:10:22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到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贴对字,挂“福”字,“福星高照&rdqu

2025-03-19 11:09:43

  时光悠悠,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身影,他们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每一页都饱含着奋斗与激情,蕴含着智慧与情感。而在我众多的知觉之中,史拴锁先生

2025-03-19 10:20:22

  在检察文学编辑部有幸和黄志社先生相识,他一米八左右的个头,标准的国字脸庞,走起路来如风中劲松,站立时像葱茏的翠柏,这种形象一下子吸引了我。啊!原来他就是在戈壁沙滩奋斗二

2025-03-18 21:20:25

平凹文名耀棣花, 栽凹守家爱棣花。 《棣花记忆》扬棣花, 今古辉映美棣花。 承古开新看棣花, 文旅融合兴棣花。 棣花神彩艳世界, 世界目光聚棣花。

2025-03-18 21:19:57

  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别墅或院子梦。每一个男人也都有一个创业梦,干出一番大事业。而每一个城市的繁华,就离不开这种追梦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就是这一座城的“超级引

2025-03-18 17:32:04

  西安社区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老兵事业发展网秘书长田永龙一行到访中国首家中国古文字博物馆?东方汉字博物馆(以下简称为博物馆)。中国古文字博物馆?东方汉字博物馆位于

2025-03-18 17:26:31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