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荣王雪峰一行前往高陵考察调研
5月12日,陕西省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任继荣和资深媒体人、策划师王雪峰老师前往西安市高陵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受邀为一家计划经营饮食和就业的企业做前期评估。
1970年,王雪峰老师曾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编过两则“灯谜”:一则是“日本电壶(打一人名)”,一则是“扛梯子上坟(打一地名)”。谜底是:从203部队复原回来的写作员“杨水平”和同事肖仲谋的老家“高陵”。
来到高陵,这才得知高陵的县名与皇陵没有丝毫关系。高陵并不是“高大的陵墓”,它的名称是根据地貌从《尔雅》中来。高陵之名始于周代,当时因邑南高卧一道高阔的土山名为奉正塬,其状如陵而得名高陵邑?。根据《尔雅》中的解释,“大阜曰陵”,即大土山称为陵,因此得名高陵。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设立了高陵县。后经过多次改名和区划调整,在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名高陵并沿用至今。在历史上,高陵曾是多个朝代的行政中心京畿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唐昭慧塔、李晟碑和东渭桥遗址等。
昭慧塔,又名高陵塔,三阳寺塔,是高陵县着名的地标。从昭慧广场中轴线望去,穿过高陵博物馆,矗立在唐代三阳寺内的昭慧塔巍然高挺。该塔建于唐大中年间(847一860年),因地处泾阳、咸阳、渭阳交界处,又称三阳寺,塔亦因名三阳塔。 塔高53米,为密檐式砖塔,共十三级,顶为圆形宝瓶式。该塔兼具楼阁式和密檐式砖塔的双重特征,底层至八层单壁中空形似楼阁,九层至十三层高、宽锐减,层檐密叠,始有砖砌塔出现,形如圆锥及至塔顶,显示出了独特的创意。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高陵素有“人文盛地”美誉,文风昌盛,历史底蕴深厚。新建的高陵博物馆令人瞻仰不已。馆内展示了许多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有重要贡献的高陵籍历史人物,让人肃然起敬。
如唐代开国重臣,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于志宁,参与编修《隋书》《律疏》,官至宰相。以直言敢谏着称,辅佐唐太宗、高宗,对唐代律法制度影响深远;唐代名将李嗣业,以骁勇善战闻名。安史之乱中率军收复长安、洛阳,战功赫赫,封虢国公。史载其“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破”,后因伤殉国;唐代兄弟状元于珪、于镶兄弟,于珪为唐宣宗大中三年状元,于镶为大中七年状元,出身名门,家族世代为官,彰显高陵文风之盛;三国曹魏训诂学家如淳,着《汉书音义》,为汉代典章制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元代天文学家、理学家杨恭懿与许衡、郭守敬合编《授时历》,革新历法。其家族三代(杨天德、杨恭懿、杨寅)传承关学,推动元代关学复兴;明代关学大家吕柟系正德三年状元,着《高陵县志》《四书因问》等,主张“实学”,讲学于云槐书院,被誉为“关学复兴领袖”;清末教育家、方志学家白遇道,续修《高陵县续志》,书法造诣深厚,主讲多所书院,培养大批人才。
从高铁站下来步行,即是一座雄伟的彩色牌楼。沿鹿苑大道路行走不远,是着名的居民小区“九境城”。顺着小区一侧 大巷道行进约40米,就是任会长重点考察的经营门店“麒宇风雅苑喔喔鸡煲”高陵旗舰店。
经过现场考察、调研和一番讨论,任继荣、王雪峰会同提前抵达的陕西麒宇酒业公司运营总裁付承风,书法家韩昌、蒋宗英夫妇,来自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陕西秦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亮与经营主户张志民、黄芳云经理一起进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店面离街区偏远而且餐位少、就餐时间长、特色不突出、花色品种少等,是制约店铺经营发展的瓶颈,这些得不到突破,很有可能“胎死腹中”。为此,大家把脉说方,建言献策,气氛热烈,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最后,大家依据试吃的实效进行针对性评判,把改进意见提升到顾客直言感受上来实话实说,落实到当地人文和饮食文化上来融合,完结了当天的调研考评。


昭慧塔,又名高陵塔,三阳寺塔,是高陵县着名的地标。从昭慧广场中轴线望去,穿过高陵博物馆,矗立在唐代三阳寺内的昭慧塔巍然高挺。该塔建于唐大中年间(847一860年),因地处泾阳、咸阳、渭阳交界处,又称三阳寺,塔亦因名三阳塔。 塔高53米,为密檐式砖塔,共十三级,顶为圆形宝瓶式。该塔兼具楼阁式和密檐式砖塔的双重特征,底层至八层单壁中空形似楼阁,九层至十三层高、宽锐减,层檐密叠,始有砖砌塔出现,形如圆锥及至塔顶,显示出了独特的创意。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如唐代开国重臣,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于志宁,参与编修《隋书》《律疏》,官至宰相。以直言敢谏着称,辅佐唐太宗、高宗,对唐代律法制度影响深远;唐代名将李嗣业,以骁勇善战闻名。安史之乱中率军收复长安、洛阳,战功赫赫,封虢国公。史载其“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破”,后因伤殉国;唐代兄弟状元于珪、于镶兄弟,于珪为唐宣宗大中三年状元,于镶为大中七年状元,出身名门,家族世代为官,彰显高陵文风之盛;三国曹魏训诂学家如淳,着《汉书音义》,为汉代典章制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元代天文学家、理学家杨恭懿与许衡、郭守敬合编《授时历》,革新历法。其家族三代(杨天德、杨恭懿、杨寅)传承关学,推动元代关学复兴;明代关学大家吕柟系正德三年状元,着《高陵县志》《四书因问》等,主张“实学”,讲学于云槐书院,被誉为“关学复兴领袖”;清末教育家、方志学家白遇道,续修《高陵县续志》,书法造诣深厚,主讲多所书院,培养大批人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突然接到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负责接待从美国归来的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穗芳女士。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紧锣密鼓地筹
2025-06-16 09:34:27
2010 年盛夏,当我以新闻系毕业生的青涩姿态踏入报社时,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那年偶然邂逅的姻缘,不仅让我与爱人携手伴侣,更让我有幸走近了活跃在陕西文坛的作家梦萌先生。这位
2025-06-15 21:07:17
西北建设杂志社 古城西安,华灯绽放。参加完朋友们盛宴后返回宾馆,惊喜收到好友杨居平先生刊发在今日头条: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共读《恒河源一一叶坪记忆》,感受家乡文化魅力阅
2025-06-14 21:46:09
西北建设杂志社 岭南是中国荔枝的盛产地,来到“荔枝之乡”广东增城,有幸能在芒种前一天尝到第一批成熟佳果“妃子笑”,这就要十分感谢赠果主人雷永江
2025-06-13 22:15:23
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
2025-06-13 22:14:01
西北建设杂志社 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指导,大明宫街道办、区文化馆、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
2025-06-13 22:02: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