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志社公告 投稿来信

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江山”如此多娇——走进江山市

  阳春三月,恰似一首温柔的诗篇。世间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大地被春意层层包裹,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仿若一片轻盈的花瓣,乘着春风,前往浙江省衢州市下辖的江山市,参加全国老年人宣传指导活动。
  3月16日下午4时50分,我登上了华夏航空公司G2925航班。飞机在广袤的天空中穿梭,带着我满心的期待,19点5分,我抵达衢州。江山市是一座县级市,从衢州前往江山,车程大约一个小时。晚上9点,我终于抵达了江山云帆运动酒店,思绪却飘远了。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说起来,我也算是走遍了全国所有省份,可江山市还是我第一次听闻。出于好奇,我在网上搜索关于江山市的介绍。不看不知道,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部门户,也是钱塘江的源头之一。这里有着“东南锁钥、入闽咽喉”的美誉,悠悠须江蜿蜒而过,巍峨江郎山高耸挺立。丹霞地貌的奇特风貌、峡谷间的空灵留白、湖泊如心境般的澄澈,江山如画,美得让人心醉。此时,我不禁感叹,用主席的诗词来形容江山市的“江山”,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此次活动,来自全国33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行业体协,中国老体协以及新闻委员会领导等,共224名学员齐聚于此。在第一天的交流学习后,3月18日,全国老年人体育新闻指导活动的学员们开启了一天的采风之旅。首站便是江郎山,三辆大巴车满载着200多名学员,大约半个多小时后,驶入了久负盛名的江郎山风景区。望着窗外绿意盎然的田野,我已然被春的气息深深感染。车刚停稳,我便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温和轻柔的春风,如母亲的手般,轻轻拂过脸庞,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
  我抬头仰望,哇,那便是被誉为“神州丹霞第一峰”的江郎山,俗称“三爿石”。“三石凌空拔地起,壁立千垂刻破天”,它们呈“川”字形状排列,恰似三根石笋天柱,直插云霄。我站在草坪上,眼前一块巨石,上面“天半江郎”四个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巨石后面,是一棵硕大的樟树,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眼前的湖水,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明朗的天空倒映其中,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我沉醉在这美景里,一边享受着带有清香的微风,一边用手机迅速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听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三爿石由郎峰、亚峰、灵峰组成。它们的形态独特,气势磅礴,如天柱般孤高魁伟,横空兀起于莽苍大野,凌驾于群峦之上。郎峰是三峰中最为雄浑的一座,昂首磅礴,高耸入云,仿若一座高大的通天城堡。峭壁上,明代理学家湛若水的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四字,更凸显出它的雄伟险峻。亚峰居中,峰形上巨下削,犹如一把倒插的巨大宝剑,凌厉棱嶒,锋芒毕露。灵峰卓于天际,伟峻峥嵘,尖顶朝天,体态浑圆,与郎峰和亚峰壁立相峙。无论是远观其巍峨的身姿,还是近赏其奇峻的形态,三爿石都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独特魅力,令我们这些前来游学的老体宣传工作者惊叹不已。
  江郎山不仅以三爿石闻名遐迩,其独特的丹霞地貌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江郎山,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雄浑壮丽与神奇魅力,更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与感动。这里,是心灵的归宿,是自然的赞歌。
  领略完江郎山的壮美后,我们怀揣着对下一处胜景的期待,踏上了前往廿八都的旅程。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窗外,绿意葱茏的山林飞速掠过,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春日的蓬勃生机,透过车窗缝隙,丝丝缕缕沁入心间。不到40分钟,廿八都古镇的轮廓便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清晰起来。
  导游告诉我们,宋时江山设有四十四个都,此地排名二十八,故而得名廿八都。有专家称,廿八都作为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是我国江南传统村镇和集镇生活的一个典型活标本。它深藏于仙霞山深处,四面环山,隐于苍翠之中,史有“操七闽之关键,巩两浙之籓篱”之称,是“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一下车,导游便引领着我们前往文昌阁。文昌阁是供奉文场帝和魁星的地方,三进三出的文昌阁高高耸立在镇的北头,气势非凡,犹如雄鸡啼鸣时高昂的头冠。文昌阁过去是大户人家孩子求学的所在,也是外来大师讲学或文化人聚集的场所。一般来说只有县治才有文昌阁,但廿八都并非县治所在,由此可见,这个因驻军而兴起、因商贸而繁荣的廿八都,在当年是何等的繁华与重要。廿八都是商人聚集之地,可他们内心始终无法摆脱“学而优则仕”的情结,于是一手打算盘,一手握笔杆,这充分说明了当地人虽富贾一方,但仍具有尊重知识、注重教育、崇尚科举的良好传统。
  文昌阁正门上方牌匾纵向书着“文昌宫”。走进宫内,一步一景,一景一情,一情一文,一文一化。文昌殿前抱厦对联为:“千古文风光史笔,万年气运胜才猷”,气势磅礴,韵味悠长。整座建筑隐匿在一片宁静之中,整体风格古朴而简约,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都像是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仰头望向屋顶,精美的壁画映入眼帘,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导游介绍道,在那特殊的文革时期,这里曾被用作粮仓,幸运的是人们用报纸将壁画仔细糊起,才使其免遭劫难,这份独特的艺术瑰宝得以完整留存,如今得以惊艳世人。漫步其间,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触摸到先辈们的匠心独运。
  离开文昌阁,前行不远,一块巨石突兀地出现在眼前,上面“廿八都”三个猩红大字,在日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我赶忙站在巨石前,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难忘的瞬间。抬眼望去,珠坡阁横跨在潺潺溪流之上,宛如一条长虹卧波,连接着古往今来的时光。穿过珠坡桥,桥下溪水汤汤,自有一番清远之意。我们踏入了古街。
  古街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平整,路旁,清澈的溪水顺着石板缝隙潺潺流淌,仿佛是古镇的脉搏,永不停息地跳动着。正如人们常说的,有水的地方便有灵气,这灵动的溪水,赋予了廿八都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街道狭窄而悠长,在清末明初,镇上曹、杨、姜、金“四大家族”名噪一时,经营着油、布、造纸、货行、当铺等诸多行业,这些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大多是四大家族的宅邸。两旁林立着一幢幢百年老宅,它们错落有致,各具风姿,沿着山谷间的枫溪铺展,形成了近两公里长的明清古街。其建筑风格集浙式、闽式、赣式、皖式为一体,是一处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博物馆。这里每一栋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回忆。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尘世的喧嚣被远远隔绝在外,仿佛是一处被世人遗忘的世外桃源。漫步其间,内心也变得愈发宁静平和,让人沉醉在这古朴的氛围中,不愿离去。
  廿八都,这个因武而起、因商而兴的边城,历经了血雨腥风,承载了金戈铁马,由小山村转身为大集镇,起承转合之间,从容淡定地接纳了四面八方的文化交融、演变,完成了历史、地理、人文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
  离开廿八都的古朴韵味,我们满怀憧憬继续前行,目的地是江山市枫林镇白沙村。抵达白沙村时,眼前的景象瞬间点燃了我们的热情。小小的广场上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跳舞的人们随着欢快的节奏轻盈律动,做健身操的队伍整齐划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活力,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灿烂而真挚。我们这些游学学员穿梭在广场间,目睹白沙村群众运动开展得这般如火如荼,不禁心生惊讶与赞叹。
  突然,我的目光被村口醒目的“中国村志第一村”几个大字牢牢吸引。村党支部书记郑日福为我们娓娓道来:2004年10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临白沙村,殷切嘱托要把村志编好用好,把日子越过越好!带着这份期待,我们走进白沙村的村志馆。沿着长长的村志长廊漫步,就像翻开一部鲜活的历史书卷。在这里,白沙村建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一呈现,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凝聚着村民们幸福又艰辛的奋斗历程。曾经从山上搬迁下来的小村落,在岁月的洗礼与村民们的不懈努力下,摇身一变成为浙江的小康村,村民收入显着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成功出版了《中国白沙村村志》,成为中国大地上第一个公开出版发行的村志,这无疑是白沙村发展历程中的一座耀眼丰碑。
  特别是村上从1985年开始,每年春节,村里都组织村民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会,从举办具有农耕特色的村运动会,到建设多功能室内外健身场馆,再到承办200多场大型体育活动,白沙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男女老少投身到体育运动中,把乡村体育运动,变成了向人们展示白沙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年吸纳10多人来白沙村团建、研学和度假,成功实现了文体活动向文旅产业的跨越,村民生活也因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而更加富足。
  来到广场,村里自产的土特产摆满了摊位,品类丰富、琳琅满目。大家一边好奇地参观欣赏,一边感受着白沙村的富足与活力。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大礼堂。宽敞明亮的大礼堂,空间开阔、设施完备,进一步见证了白沙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江山市枫林镇白沙村,不仅是经济富足的小康村,更是充满活力的体育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白沙村一手抓生产发展,一手抓群众体育运动,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在村里蓬勃开展,村民们不仅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更通过体育锻炼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指数,让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江山”一词,在中华文化中,更是寄寓着中华民族的血缘根脉、精神魂魄。“江山如此多娇”不仅指代江河山岳自然景观的壮美,更是我走进江山市的真切感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则更昭示着对“民为邦本”文化基因的守正创新。
  走进江山,一晃就要返程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三天的研学之旅即将结束,回忆这三天的交流学习,收获满满。中国老体协主席雷军同志“凝聚宣传力量,赋能老年体育新发展”的主题报告,副主席温文同志的“讲好银发体育故事唱响新时代强音,开创老年体育宣传新格局”的工作报告,以及山西、陕西、山东淄博、浙江衢州的经验介绍,都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这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老年体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三亿多人,我市也达75万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的老体协,在新时代任务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体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去,不仅要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老体活动,更重要的是把活动宣传出去,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老体健身中来,从而达到为政府分忧,为家庭解愁,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作者简介:任永强,退休公务员,高级经济师,省市劳模,现任宝鸡市老体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春日的成都被麻辣鲜香点燃!2025春季糖酒会首日,金宫川派味业“试吃台”“派单天团”火爆场面强势出圈。西博城7号馆金宫展位早被围得里三圈外三圈,客

2025-03-28 16:39:04

  阳春三月,恰似一首温柔的诗篇。世间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大地被春意层层包裹,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仿若一片轻盈的花瓣,乘着春风,前

2025-03-28 13:52:55

寒侵野渡青丝乱, 雾锁空山雁唳沉。 忽见江心孤棹疾, 风撕梨雪破春阴。  【注:(1)“孤棹”(gū zhào),借指孤舟。(2)“雁唳”描绘了大雁在飞翔或栖息时

2025-03-28 13:45:03

  君者张军,书坛之英。生于三秦之地,韵染古都风情。翰墨为友,笔锋纵横于宣纸;书法是求,志趣凝结于墨经。  幼承庭训,早慧而心倾书艺;长而弥坚,勤勉且意醉笔耕。观其书也,若龙蛇

2025-03-28 10:06:40

  今晨,兰州飞雪。金岛集团孔英总裁、金岛书画院徐建光院长邀请程有清、于忠正、张瑞民、梁海平、陈吉、杨元鸿、郑青斌、余正华、谢长锁、邢登科、吴允韬、马燕山等老领导

2025-03-27 22:29:30

古有清明上河图, 今有上河核桃村。 麻街岭东商州西, 离城只有五公里。 商州核桃第一村, 产业发展一面旗。 乡村振兴步伐快, 三产融合气象新。 老支书,李彩凤, 因地制宜谋富村。

2025-03-27 22:29:00

日出及晚霞组图说明:站在洛南县保安镇洛惠渠最高处眺望,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的日出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商洛北环傍晚,晚霞烧红了天空, 这美丽的景色宛

2025-03-27 09:35:06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西北建设网是《西北建设》杂志社的新闻门户网站;《西北建设网》是由中国国际出版社主办、西北建设杂志社编印出版、陕西省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西北建设 ”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交流与合作

合作:029-33567925

热线:029-33567925

-:-

  • 官方微信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经营许可证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957-938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33567925 举报信箱:xbjs#vip.qq.com 西北建设杂志社客服:029-33567925

关于杂志 关于网站 招聘英才 管理团队 广告合作 章程 标签云 人员查询 网站地图
国家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18005866号 @版权所有 西北建设杂志社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