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岐山县申报《中国礼仪文化之乡》的台前幕后(纪实文学)

背景与起因岐山乃周公故里,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周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为人称道的礼仪文明,就是周文化中一枝亮丽的奇葩。岐山素称周礼之乡,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礼仪文化发祥于此,传承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复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尤其重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大力弘扬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时任县政协主席的傅乃璋,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凭着他平素养成的文化自觉和深厚的文化意识,以其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对周文化的尊崇之心。在他上任县政协主席职务不久,就带领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到无锡梅村考察,受梅村街道办申报“中国吴文化之乡”的经验启示。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政治敏锐,回到岐山后即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提出岐山县申报“中国周文化之乡”的意见和建议,立即得到县上主要领导的赞同和支持。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于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由傅乃璋主席亲自带队,县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宝平,祝家庄镇党委书记李伟涛参加,赴北京与全国文联下设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进行了对接联系。傅乃璋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所长王锦强(具体主管申报审批工作)汇报了岐山县申报“中国周文化之乡”的设想,并向其递交了有关申报资料。

王锦强所长对岐山作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的定位是:“中华历史文明记忆的凭据,当今中华文化建设的参考,未来中华文化发展的起点。”王锦强所长特别指出:岐山礼仪文化是人类文明礼仪从陕西岐山出发,今后要在礼仪、文明、和谐上给全国做出榜样。他希望岐山县通过层层申报、审批后,将从政策、经费、项目上予以支持,并将成果向全国推广。27日,傅乃璋一行从北京返回后,对岐山县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联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县委、县政府,引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更加重视,分别作出批示,明确“由县政协牵头,宣传、文广、教育、政法、工青妇等部门和有关镇参与,共同做好申报后续相关工作。”同时,“由县财政局做好创建和申报保障工作。”从此,岐山县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工作在全县拉开帷幕。

为了使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的工作落到实处,经县委、县政府同意,以“两办”岐办发[2014]139号文件印发了《岐山县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时间安排、具体任务、组织领导、工作要求等5个方面,对申报与创建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要求。具体任务要从撰写上报申报材料、整理礼仪文化资料、挖掘民俗礼仪内涵、突出饮食礼仪文化内涵,抓好校园礼仪文化教育、创建幸福礼仪文化家庭,促进公正文明执法、开展礼仪文化宣传活动等方面,切实抓好协调与落实工作,并将这些任务分解到县级相关部门及有关镇。县委、县政府把这一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同其它工作一样,同部署,同安排,同要求,同落实,同考核。为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县上成立了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涉及宣传、文广、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县政协文史委等部门主要领导,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协,负责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各相关单位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协作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全力做好申报与创建工作。申报与创建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抓,部门负责制,定期开会研究解决申报与创建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督促相关部门认真部署,周密安排,确保了各项申报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协充分发挥牵头总领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促进会,推动工作落实,指导相关部门、镇村开展创建工作,全县上下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局面。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了使申报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动员全县人民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办就做好宣传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印发了宣传标语,在全县重点集镇、交通要道制作了10个大型宣传牌,悬挂横幅60多副,张贴宣传标语100多条。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利用电子屏幕、电视广告、出租车、手机短信、微博等发布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在城区街道、公园、广场、汽车站等地制作墙体广告,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的重大意义,宣传礼仪文化的发展成果,努力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舆论氛围。县电视台举办了礼仪文化大讲坛专题栏目,县精神文明办、县妇联联合发出了“文明礼仪伴我行”倡议书,倡议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妇女姐妹们争做文明礼仪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县政协办、县精神文明办、团县委联合举办岐山县礼仪文化主题演讲比赛。比赛中,来自全县各系统、各领域的19名参赛选手,紧扣主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阐述自己对文明礼仪的深刻理解,展示周礼之乡文明礼仪新气象,展现岗位礼仪新风貌,倡导文明礼仪我先行,呼吁全县上下为建设美丽岐山、建设礼仪之乡积极行动起来,传承古文明,建设新岐山。引人入胜的内容,声情并茂的演讲,精神饱满的仪态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把宣讲活动推向了高潮,为全县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营造了浓厚氛围。县文化馆、县周文化研究会发挥各自优势,分别举办周文化大讲堂,宣传礼仪文化。县精神文明办编印了《岐山县文明礼仪手册》,县周文化研究会编印了《礼乐礼仪文化论文集》,县文化馆编印了《岐山礼仪歌谣》,县楹联诗词学会编印《岐山县礼仪文化诗联选》,采取不同形式宣传礼仪文化,全县形成了一个浓厚的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舆论氛围,为申报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县委常委、副县长巨文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润军,都按照各自分工,负责抓好分管系统的创建工作,使创建活动各具特色,效果显现。县政协副主席强玉怀、张慎立、李瑾多次深入到包抓的点上,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工作落实。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化广电局等部门,全面收集整理关于岐山县礼仪文化的的史籍、文学作品、民间传记、故事、图片、影像及全县礼仪文化的规划、管理、保护、传承等方面资料,认真梳理编纂成册。为挖掘民俗礼仪文化内涵,县文化广电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深入发掘汲取周礼文化元素,重点抓好具有代表性的满月、婚嫁、祝寿、丧葬及成人礼等重要民俗礼仪传承展示工作,按照民俗规范要求,做亮展示点,充分体现了岐山民俗礼仪文化的特色。周公庙风景名胜民俗区管委会紧密结合周礼文化,引导民俗接待户和民间多世同堂户,按照西周风格对饮食餐具、饮食礼仪进行传承再现,重点抓好1户民俗接待户、1户多世同堂户饮食礼仪文化典型,体现了周礼饮食礼仪文化特色,进一步突出了岐山饮食文化的精、美、情、礼。


我从前面撰写岐山县申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材料中体会到,做好申报材料编撰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编撰好申报材料是核心环节,确保材料质量尤为重要。任务虽接下了,但由于领导没有明确对此材料的写作提纲,我手头也没有现成的参阅资料,让我压力山大。从回到家里的当天下午开始,我就钻在阳台书房里翻书查资料,整理资料。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思考材料提纲到深夜,突然起床把想好的提纲写在文稿纸上,那天晚上就没有睡个好觉。第二天清早,我吃完老伴做的早餐,便一头扎进了材料的写作。每年11月15日是暖气公司放暖气的日子,那些天已是初冬,县城还没有放暖气,家里非常寒冷,写材料开始后,我坐在阳台书房里写,冻得浑身发抖,特别是晚上加班更难熬,我就把资料搬到房子床头,靠打开床上电褥子,掀开被子增温取暖,坐小凳爬在床上写作。困了就浑身上床睡一会儿,打一个盹,一有思路又爬起来写作。好在,我过去长期搞宣传文化工作,积累了很多这方面有用的资料,对写作帮助很大。就这样,我连续奋战了三个昼夜,洋洋洒洒,完成了约2.7万字的初稿。接着,我与县政协办公室联系,打印后又反复修改补充,于11月13日,也就是第七天下午,我把打印正式稿送领导审定。傅乃璋主席在接到材料的当晚就看完了我撰写的申报材料稿,对该材料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二天在文稿右上角批示:“此材料主题突出,内容翔实,写得不错!”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本应该继续完善,但由于劳累过度,突然出现高血压,连续几天血压升高不下,最高时高压达到170,低压110,头脑眩晕,经诊疗休息了十多天后,血压才慢慢稳定了下来。从那次开始,我每天都要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成了我的终身疾病。该材料后经县文史委原主任沈德科进一步完善体例,考证史实,精练文字,形成了成熟的申报材料,如期以中共岐山县委,岐山县人民政府名义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验。此材料真实地记录了岐山作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这一伟大实践及影响,为岐山县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申报时间,受到了县上领导好评。从撰写申报材料,参加创建活动,到参加做好国家评审验收,到后期新闻宣传工作,我经历了此项活动的全过程。

之后,我主动作为,积极做好对这一项工作的连续宣传报道,在县政协主席傅乃璋主席的重视支持下,先后采写了题为《礼仪润西岐新风佛周原》《礼仪春风佛西岐》《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等岐山县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工作长篇纪实通讯,先后发表在《人民政协报》《陕西日报》《各界导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民间文艺》《宝鸡日报》等国家、省、市大报上,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效应。
我撰写的题为《岐山礼仪文化之乡的历史渊源》的文章,发表在2015年2月15日的《秦风报》上。在此基础上,由我任主编,编辑出版了岐山县文史资料第十五辑《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创建工作专辑》,把这项工作记入史册。
因为在这项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我被评为全县创建礼仪文化之乡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中共岐山县委、岐山县人民政府的通报嘉奖。就此而言,我也算是尽到了一个“岐山人”特别是“新闻人”的一份责任,做出的一些贡献吧。每每想起这些,我深感荣光和欣慰。
全力以赴做好国家评审验收经县政协与全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系,国家考察评审组于2015年1月15日(星期四)至16日(星期五),对岐山县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工作进行考察评审。为做好迎接国家考察评审组到来,县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领导小组对国家评审组考察评审日程作了详尽安排,确保考察评审圆满成功。按照考察评审日程安排,1月15日,国家考察评审组一行乘坐飞机从北京出发到达西安咸阳机场,县政协办公室负责安排车辆接送。省上评审组成员直接从西安到达岐山。国家、省考察评审组一行共9人,他们分别是中国民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研究员王勇超,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耀宗、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连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所所长王锦强。陕西省参加此次考察评审的成员有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师范大学教授付功振,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刘丽玲,以及省民协驻会干部姚丽芬。从1月16日上午开始,在县上领导傅乃璋、高清苗、巨文利、王润军等陪同下,评审组对岐山县申报与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这一天时间内,考察评审组一行参观了周原博物馆礼仪文化遗址——周原博物馆及新挖掘文物出土现场;观看了蒲村镇邢家祠堂举行的祭祀礼仪文化展示;观看了县城礼乐广场举行的岐山锣鼓、岐山曲子、秦腔自乐班、秧歌、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表演;观看了在秦泰山庄举行的饮食礼仪文化表演。参观了县城关幼儿园礼仪文化活动、岐山县高级中学学生成人礼仪式、实验小学礼仪文化进校园活动;参观了礼仪文化示范基地周公庙风景名胜区,还考察了凤鸣镇太慈村家训、家风示范户孙荣宽家,以及北郭村家礼、家训示范户郭全录家,通过一整天的现场观看考察,引起评审组所有成员的极大兴趣,好评连连。当晚8点整,在岐山天缘商务酒店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岐山县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考察评审会。
县上领导张海建、傅乃璋、巨文利、王润军、强玉怀、张慎立、李瑾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由县政协主席傅乃璋主持并致辞,紧接着观看了专题宣传片,县委常委、副县长巨文利代表中共岐山县委、岐山县人民政府作了工作汇报,评审组查阅了有关创建工作资料。第二阶段,专家评审组由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主持,在评审组成员认真评审发言的基础上,评审组组长王勇超作了总结发言,他对岐山县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岐山县狠抓落实,礼仪文化建设抓出了成效,特别是打响了“中国礼仪文化之乡”的品牌,在创建中华礼仪文化之乡体系建设中,岐山县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树立了标杆,推动了礼仪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润军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表态发言,最后县委书记张海建讲话,表示下一步将在进一步深化礼仪文化活动上不断创新,再添措施,力争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一举成功。4月5日,正逢清明节,岐山大地风清气爽,万物复苏。这天上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岐山县政协在岐山周公庙举行了“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命名授牌仪式。
仪式上,首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研究所所长王锦强宣读了《关于命名陕西省岐山县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周礼文化研究基地”的决定》,接着岐山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勇超手中接过一块金黄色铸有“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字样的牌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与中共岐山县委书记张海建一同揭启“中国周礼文化研究基地”牌匾。岐山县各界人士代表300余人出席了授牌仪式。仪式由傅乃璋主持。岐山县申报创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一举成功,成为岐山县继2014年10月20日荣获“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殊荣之后,中华大地上迄今唯一,又一个高规格的文化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韩雪
相关阅读
春潮涨处,相思小镇湖畔游人如织。3月22日-23日,广西南宁市相思小镇第五届花朝节&归㒴集开街盛典,在近万人的翘首期盼中揭开帷幕。这场以“出游入戏”为魂的文化
2025-04-01 21:37:39
——写在中国礼仪文化之乡岐山县冠名10周年之际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5年4月5日,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礼仪文化之乡
2025-04-01 21:28:40
2025年3月31日上午,一场意义非凡的祭扫活动在湖北省京山市革命烈士陵园展开。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甘开勤肩负着刘思齐老师的遗托,在清明节前夕,祭扫毛主席亲家张文秋墓,为其
2025-04-01 11:54:41
3月31日,乙巳年(第20届)公祭华胥氏大典在三皇故里——陕西蓝田华胥陵广场盛大启幕,一场跨越地域与时空的文化盛典,唤起了全球华人的同根同源情怀。与此同时,山西运
2025-04-01 11:03:31
瞻拜大香山寺
崇山峻岭山连山松涛吹来风更寒山峯独供山之央好比一柱大香燃寺殿建在悬崖上佛洞内涵深广远观音肉体殿内供滋养大地万万年 佛洞内深藏秘闻曾经为党做贡献陕边
2025-04-01 10:19:53
和同事路过
别人的村庄
她说,这一辈子
只想有这样一个院子
有阳光有花草树木
有清新的空气
有大片大片的田野
还有远到天际的山海
对啊,这是多少人
心中美好的梦
梦中有一
2025-03-31 22:17:26
鲁崇民的《梦萌赞(三首)》以凝练且富有诗意的笔触,全方位地勾勒出梦萌的精神风貌与文学成就,兼具深度与感染力。
从内容来看,三首诗各有侧重又彼此关联。其一“德馨
2025-03-31 19:59:22
新闻动态
公益明星
榜样人物
草根故事
热门标签